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南宋中期蒙古族各部落有如一盘散沙,还得向强大 的金国俯首称臣。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 部,建立大蒙古帝国。蒙古族逐渐强盛。成吉思汗用新 的千户制体系分封人口。战败的部落,如塔塔儿、克烈、 乃蛮被瓜分到各千户,这样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 方言各异的各部在统一的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 地域、共同经济基础、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 共同体——蒙古族。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东征西讨,扩张 版图,向西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畔,就连当时的俄罗斯 大公等欧洲君主也屈服在蒙古统治之下。后来蒙古灭亡 金国,又一举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忽必烈称元世祖, 蒙古族达到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忽必烈
元朝统一全国
蒙古(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 朝,后定都大都
元
忽必烈即元世祖, 1271年定国号为元, 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攻占临 安,南宋灭亡。 元朝于1279年统 一全国。
文天祥(1236—1283) ,汉族, 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 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 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 《过零丁洋》等。宋理宗宝祐时进士, 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 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 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 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 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 斗精神。诗歌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 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著作有《文 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通过学习蒙古政权以及元朝建立的 史实,了解蒙元政权对我国社会发展以 及民族融合所做出的贡献,培养民族认 同感和自豪感。
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事迹,增强 正气之心,感受英雄人物凛然不屈的度和民族融合。
难点
行省制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成立教案新人教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成立【教学目标】一、把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成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的重农方法及新开运河、中外交往,行省制度的成立、民族融合的进展的大体史实。
二、通过文天祥的抗元事迹,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重难点】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成立、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难点:民族融合进展的表现。
【教学进程】导入:叫学生谈谈腾格尔的《蒙前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形: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板书)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那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那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相互征伐。
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址,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相互杀伐。
”成吉思汗确实是生活在如此的骚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试探: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什么缘故被尊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
面对如此的逆境,铁木真是如何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快乐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样轻巧;在敞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顽强的忍耐力。
”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打倒,反而考验了他的意志。
通过量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
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
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成立元朝1、元朝的成立时刻:1271年都城:多数建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谁的诗?你能说明它的意思吗?这是文天祥的诗。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成心义,名垂青史。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贵的气节。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过程,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重要史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2. 教学难点:蒙古兴起的原因和元朝的巩固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史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蒙古的兴起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蒙古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4. 课堂讲解:讲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重要史实,引导学生认识蒙古兴起的历史背景。
5. 案例分析:分析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元朝的建立背景。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分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 反思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反思自身教学: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教学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学习蒙古高原的部落分立和蒙古族的形成,理解部落分立对蒙古族统一的影响。
2. 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包括他如何通过军事征服和外交手段逐步统一蒙古各部。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难点:行省制度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由《敕勒歌》导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让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自主学习】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年,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
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建立:年,定国号为元,年定都。
2、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他,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作牧场。
b、治理,推广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4、运输方面:a、令人开凿河和河,粮船可以从直通到;b、开辟了规模空前的,粮食运输逐步以为主。
5、行省制度:目的:。
措施: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行省”。
我国的设立,始于。
元政府加强对的管辖,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的管辖。
6、元朝商业繁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
7、对外交往:意大利旅行家,在时来华,他的《》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________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人、人,信仰,他们同、、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

课题: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使用教师:邓宪涛主备:邓宪涛审核:陈文斌使用时间: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分析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拉近历史,展示历史画面。
突出历史的演进过程,历史的前后对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史观和爱国的精神。
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
元朝的统一,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民族融合,中外交往等都表明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以肯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三、学习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行省制度。
四、知识链接五、学习过程㈠、预习自测:(学前准备)复习提问: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展示)㈢、精讲答疑:(体现教法学法)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铁木真,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统一蒙古各部,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乱的局面,并摆脱金国的压迫和奴役,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铁木真能统一蒙古的条件:⑴客观:①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灾难深重,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②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⑵主观:铁木真本人机智勇猛,有雄才大略。
2、正确评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使蒙古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3、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以图建立统一而强大的政权,然而在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他的宏图大业就由他的孙子来完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精品课件新人教版

敕勒歌
敕勒川,阴 山下,天似 穹庐,笼盖 四野,天苍 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 牛羊。
蒙古帐幕车
蒙古族长期 以来生活在 蒙古高原上, 过着游牧和 狩猎生活。
蒙古
12世纪时,蒙古各部得到 很大发展,但各部落之间 混战不休。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1206年,铁木真建立 蒙古国政权,统一蒙 古,被尊称为“成吉 思汗”,是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 家,被毛泽东誉为 “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元朝建立和
统1一20全6国年1建铁27立1木年元蒙,朝真古忽,建必后烈定立蒙古国 都大都 元 政权——蒙古军队灭亡西 夏、金——1271年忽必烈 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
都——1276年灭南宋—— 1279年统一全国
抗元大臣 文天祥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上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B )
A.唐 B.元 C.明 D.清
教学后记
本课主要讲述元兴的历史,有很多历史 人物和历史事件,内容庞杂。本节课能充 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生 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及提高,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巧妙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 合起来。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课件容量大,如何增删知识点值得商榷。 注重历史事实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整 体来说,处理课本的能力有提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课程目标】民族融合是我国多民族组成的必然趋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教学重难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
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
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叫学生谈谈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板书)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
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
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
”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
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
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2.通过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而培养归纳、分析历史的能力。
◆ 重难点重点:1.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2.行省制度3.民族融合难点:行省制度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我们都看过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剧中主人公郭靖从小生活在蒙古草原,他小时候最敬仰的一位英雄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毛泽东在他的词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齐名。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蒙古族杰出的大汗,他被马可·波罗称为“自有人类祖先亚当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来未见如此广有人民、土地、财货的强大君主”,他就是元世祖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四子。
【思考讨论】为什么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被后人如此敬仰?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对我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1.下面是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的一些情况,结合课文想想,它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课本第67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民族融合的发展 建立和统一 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中外交往 行省制度 忽必烈建立元朝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尊称“成吉思汗” 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蒙古军队先后灭西夏、金;元军1276年灭南宋 元世祖重视农业、漕运和海运的发展 商业繁荣;中外交往频繁 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与汉族等杂居相处回族形成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课本第68页)3.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女孩说:“有些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纪》所记有关元朝大都的情况是‘天方夜谭’,不是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4-7
自学
通过诵读、默想、 互问熟记知识点
2015-4-7
铁木真 统一蒙古
蒙古兴起:12世纪,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逐渐兴起。 蒙古国建立:铁木真:争战多年,统一蒙古 ( )年,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为( ),建国。
元朝建立 1、蒙古军队先后灭( 与统一 2、( 3、(
)、(
),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 抗元)
2015-4-7
蒙古
1206
西夏
畏兀儿 吐蕃 大理
1271
金 南宋
1227--1276
元
行 省 制 度
1279
民 族 融 合
2015-4-7
巩固训练题
ADDBB DCCDB DB (二)1、A 会通河 B 通惠河 2、C 刘家港 D 直沽 3、E 杭州 F 通州 三、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2、准确 功绩:12世纪时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 建立蒙古政权;此后,他又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战争,为后 来统一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
2015-4-7
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了哪些历 史贡献?
2015-4-7
元朝统一全国
1、元朝建立
1271年
2.南宋灭亡和元朝的统一
1276年
2015-4-7
元世祖忽必烈
1279年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
)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2015-4-7
2015-4-7
---谢 再 善 译 《 蒙 古 秘 史 》
……
只 有 互 相 杀 伐
没 有 平 安 幸 福
只 有 冲 锋 打 仗
没 有 逃 避 地 方
星 天 旋 转 诸 国 争 战
草 原 上 的 争 战 情 景
2015-4-7
四、 1、a、我国从五代的长期分裂,到元时又统一起来;
b、从疆域看,元任何朝代都辽阔; C、从民族关系看,促进了民族融合。
2015-4-7
元朝是怎样对辽阔的疆域实 行有效统治的?
1、政治上,建立了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2、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 3、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 4、文化上,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2015-4-7
:
我国历史上四个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 朝代?
秦(公元前221年)、 西晋(280年)、 隋
(589年)、
元(1279年)
2015-4-7
2015-4-7
1、新开通的 两段运河分别是 A:___B:___
a
A
d
2、指出以下 城市名称 a-___b____ c-____d_____
B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015-4-7
铁木真 统一蒙古
蒙古兴起:12世纪,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逐渐兴起。 蒙古国建立:铁木真:争战多年,统一蒙古 1206年,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为成吉思汗,建国。
元朝建立 1、蒙古军队先后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与统一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3、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
2015-4-7
黄河
3、说出元朝 的海运路线
2015-4-7
c 长江 b
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
中央 地方
中书省
行中书省
湖江江云甘四陕河辽岭 广西浙南肃川西南阳北 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 省省省省省省省省省省
2015-4-7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 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 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
蒙 古 统 一 前
, ,
,
, . , .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06年
2015-4-7
成吉思汗之死
巨星殒落
公元1227年7月,成吉思汗 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病逝 于清水县六盘山。他临终前 向诸子讲述了联宋灭金的战 略,同时叮咛诸子在他死后 秘不发丧,以稳定军心,及 避免西夏军因此而增强反抗 的斗志。
澎湖和琉球。
2015-4-7
回族
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 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 伊斯兰教,同汉、蒙、 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 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到元朝时期形成 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2015-4-7
民 族 融 合 的 发 展
融合的表现
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 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3、契丹、女真同融合又促进了各 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2015-4-7
:
元朝是怎样对辽阔的疆域实 行有效统治的?
1、政治上,建立了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2、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 3、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 4、文化上,接受中原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