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镁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引言纳米材料在当今科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途径,本章将介绍其中的一些典型方法。
1. 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将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产生氢氧化镁。
然后,将氢氧化镁溶液加入到高温高压的水热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离心机分离出沉淀,沉淀即为纳米氧化镁。
2. 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主要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氧化镁气体分解成氧化镁纳米粒子,然后通过沉积或沉淀的方式得到纳米氧化镁。
常用的气相法包括喷雾热解法、溅射法等。
3. 模板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模板法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同样适用于纳米氧化镁的制备。
该方法通过将纳米材料自组装在特定形状的模板上,经过处理后得到纳米氧化镁。
常见的模板包括聚苯乙烯微球、介孔材料等。
二、纳米氧化镁的应用领域纳米氧化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氧化镁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具有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制备细菌过滤器、医用材料等。
此外,纳米氧化镁还具有较好的成骨性能,可用于骨组织工程。
2. 环境污染治理纳米氧化镁可以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
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性能,可以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去除,如汞、铅等有害物质。
3. 电子领域纳米氧化镁在电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较高的热导率,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电子器件、导电胶体等。
4. 防腐蚀领域纳米氧化镁还可以应用于防腐蚀领域。
在金属腐蚀方面,纳米氧化镁具有优秀的阻化学性能和防腐蚀性,可以起到有效保护金属的作用。
结论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超细高活性氧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超细高活性氧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超细高活性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一般是纳米微粒的集合体,粒径大小在1一2000nm之间,吸碘值在120mg/g 以上的氧化镁,由于其颗粒细微化,因而具有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热、光、电、力学和化学等特殊功能。
超细高活性氧化镁主要用于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丁睛橡胶以及氟橡胶的促进剂和活化剂,是胶粘剂、塑料、油漆、纸张的填料,亦可用于制造陶瓷搪瓷、耐火材料及氧化镁水泥等,在医药上用作抗酸剂和轻泻剂。
超细高活性氧化镁吸附性强,表面化学活性高,可作为高效解离吸附剂,吸附有毒化学物质,如含氯烃、有机磷化物和酸性气体等,用于环境保护。
目前超细高活性氧化镁的主要制备方法有:碳酸化法、沉淀法、酸解法、微波辐射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碳酸化法制备超细高活性氧化镁有较多优点,原料在河北省就可找到,成本便宜,生产成本较低,工艺较成熟的特点,可以较快的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碳化法制备的前驱物(碱式碳酸镁) 在烘干温度、热解方式、过筛目数不同等各种条件对氧化镁活性及粒度的影响。
在常温、常压下合成重镁液,将抽滤的碱式碳酸镁在343K,373K 两种不同的温度下烘干,其它条件不变,发现烘干温度对产物活性的影响不是很大。
同样条件下合成重镁液,采用微波加热和电炉加热两种方式热解重镁液,其它条件不变,所得到的两种碳酸镁在相同的锻烧条件下制备出氧化镁,结果表明,两种热解方式所得到的氧化镁活性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不大。
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制备和表征

( c ol f h m cl n i eig, a a nvri f eh o g S ho e ia E g e r oC n n D l nU iesyo T c nl y,D l n 16 1 , hn ) i t o ai 0 2 C ia a 1
貌 的 影 响 , 得 的 最 佳 制 备 工 艺 条 件 为 : 剂 为 乙醇 , 淀 转 化 剂 为 氢 氧 化 钠 , 获 溶 沉 氢氧 化 钠 溶 液 初 始 浓 度 为 2m lL, o /
氢氧 化 钠 与碱 式 氯化 镁 的物 质 的 量 比 为 2:1反 应 温 度 为 6 , 0℃ , 应 时 间 为 1h 反 。
关键 词 : 氧 化镁 ;纳米 棒 ;制备 ; 征 ;形 貌 氢 表 中 图 分类 号 : Q 3 . T 12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36 (0 0 2 —0 3 0 10 4 7 2 1 ) 1 0 5— 3
Pr p r to n a a t r z to fM a ne i m y o i e Na r ds e a a i n a d Ch r c e i a i n o g su H dr x d no o
Absr c Ma n su h d o i e sn l r sa n r d t im ee fa o t1 t a t: g e i m y r xd ig e c y t lna o o s wih d a t ro b u 00 ~ 2 0 r a d l n t 0 i m n e gh o b u z a e p e a e y pr cp tto o v r in me h d, sn a i a n su c lrd a o o s fa o t6 tm r r p r d b e i iain c n e so t o u i g b sc m g e i m h o i e n n r d
纳米氧化镁的两种特殊方法的制备与表征概述

纳米氧化镁的两种特殊方法的制备与表征概述
硬脂酸熔点较低(约 70℃),其本身可作为各种金属盐的溶剂,且兼有配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各种金属离子在液相可达到均匀稳定的混合。
在合成过程中硬脂酸不需要水的参与,从而防止了金属离子的水解沉淀现象。
另外,硬脂酸所具有的较长碳链可起到机械隔离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纳米级超微粒子的形成。
纳米粒子具有极高的表面能,降低表面积从而降低表面能使吉布斯能减少,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也是防团聚的原因以及困难所在。
可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来获得纳米级氧化镁颗粒。
表面活性剂可以将镁离子包裹起来,使其在表面活性剂的胶囊中发生水解反应,从而抑制了镁离子的快速水解和粒子的团聚,有利于小粒径氧化镁纳米颗粒的制得。
高分子改性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和表征_宋艳玲

科研与开发文章编号:1002-1124(2005)06-0009-02高分子改性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和表征*宋艳玲,周迎春,张启俭(辽宁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以MgCl2#6H2O和NH4OH为原料,以聚乙二醇(PEG)为改性剂进行了纳米MgO的改性研究,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比表面分析仪(ASAP2020)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PEG不但控制了纳米MgO粒子的形状和大小,还使粒子的结晶度、分散性提高,并且基本上无团聚现象。
关键词:纳米氧化镁;改性;制备;表征中图分类号:O614122文献标识码:A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gO nanoparticles m odificated by polym er*SONG Yan-ling,ZHOU Ying-chun,ZHANG Qi-jian(College of M 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Liaoning Ins titute of Technology,Ji nzhou121001,Chi na) Abstract:Modification experimen t was done in Sol-Gel method,in which PEG was used as the modifier,MgCl2# 6H2O and ammonia liquor as the feedstock.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TE M and ASAP2020.The result re-vealed nanometer magnesia with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the spherical-like shape has a good crystallinity and dis-persibility,and it has no agglomeration-free,because the PEG was used.Key words:nanometer magnesia;modification;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收稿日期:2005-04-12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31085)作者简介:宋艳玲(1978-),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氧化镁纳米棒的晶格畸变及反常红外特性

La tc s o to n no m a nf a e ha i r ti e Dit r i n a d Ab r lI r r d Be v o
刚 ,徐
16 I 10 2)
强
摘
要 : 六 水 氯 化镁 和 轻 质 氧 化 镁 为 原 料 , 备 出碱 式 氯 化 镁 纳 米 棒 ; 以碱 式 氯 化 镁 纳 米 棒 为 前 驱 物 , 以 制 再 氢氧 化
钠 为 沉 淀 转 化 剂 , 成 出 氢氧 化 镁 纳 米棒 ; 用 煅 烧 前 驱 物 氢 氧 化 镁 纳 米 棒 分 解 得 到 氧 化 镁 单 晶 纳 米 棒 。 通 过 X 合 采 射 线 衍 射 ( R 、 描 电镜 ( E 、 射 电镜 ( E 、 X D) 扫 S M) 透 T M) 区域 电子 衍 射 ( A D) 红 外吸 收 光 谱 ( T一1 等 手 段 对 所 SE 和 F R)
氧化 镁纳 米棒 作 为一 干, 能 性 精 细 兀 机 材 料 , 1 功 由于其独 特 的光 、 和 力 学 等性 能 , 电子 器 件 、 磁 住 环
第l O期 红 外 特 性 氧
・ 5・ 2
氧 化 镁 纳 米 棒 的 晶 格 畸 变 及 反 常 红 外 特 性
_ 和 , 殿 策 ,千增辉 ,千 f宝 景
( 连 蝤! 学 化 I 院 , 宁 大 迮 大 I 大 辽
得产物的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 氧化镁 纳米棒的微结构 中存在 晶格畸 变, 表现为 晶格 膨胀 , 其红 外吸收峰 出现 了红移 和蓝移 同时并存现 象; 随煅烧温度 的升 高, 氧化镁 纳米棒 的平均 晶粒尺 寸增加 , 晶格 常数减 小, 晶格 畸 变量减 小。 关键词 : 氧化镁 ; 纳米棒 ;品格畸 变 ;红 外特性
纳米mgo和mgal_2o_4尖晶石的制备与表征 -回复

纳米mgo和mgal_2o_4尖晶石的制备与表征-回复在实验室中,纳米级氧化镁(MgO)和尖晶石型二氧化铝镁(MgAl2O4)是常见的功能性材料。
它们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电子器件、催化剂和磁性材料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一步步介绍纳米MgO 和MgAl2O4尖晶石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一、纳米MgO的制备1. 溶胶-凝胶法制备:- 首先,将适量的镁盐(如硝酸镁)加入到有机溶剂(如乙醇)中,搅拌均匀,形成溶胶。
- 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钠),继续搅拌。
- 溶胶中的镁离子与沉淀剂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形成凝胶。
- 最后,将凝胶进行热处理,通常在500-800摄氏度下进行,以去除有机物质和形成纳米MgO颗粒。
2. 沉淀法制备:- 在室温条件下,将镁盐(如硝酸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保持搅拌。
- 慢慢加入沉淀剂(如氨水),并在过程中保持搅拌和适当的温度。
- 沉淀剂中的氨离子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即Mg(OH)2。
- 最后,通过热处理将Mg(OH)2转化为MgO纳米颗粒。
二、纳米MgO的表征制备好的纳米MgO样品需要进行结构和形貌等方面的表征。
1. X射线衍射(XRD):- 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样品的衍射图谱。
- 通过匹配实验得到的衍射峰与相应的标准数据,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使用SEM观察和记录纳米MgO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 通过SEM图像获得颗粒的形状、尺寸和分布情况。
3. 红外光谱(IR):- 使用红外光谱仪测量纳米MgO样品的吸收峰。
- 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分析样品的功能基团和化学键。
三、MgAl2O4尖晶石的制备1. 共沉淀法制备:- 将适量的镁盐和铝盐(如硝酸镁和硝酸铝)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并保持搅拌。
- 慢慢加入沉淀剂(如氨水),并保持搅拌和适当的温度。
- 沉淀剂中的氨离子与镁离子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即MgAl2(OH)8。
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研究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纳米氧化镁是一类新型的无机功能材料,由于具有不同于本体材料的光、电、磁、热、化学及机械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催化、陶瓷及环境与微生物等研究与应用领域。
在本文中,以六水氯化镁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颗粒直径约为20~30nm的氧化镁粉体。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差热测量仪(TG-DSC)对制备的氧化镁粉体进行表征和分析。
氧化镁国内年产量在1200万吨左右,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功能材料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对纳米粉体性能研究的深入,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按其物料状态大致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三大类。
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是朝着工艺简单、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廉、尺寸稳定和纯度高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由于纳米氧化镁具有光、电、磁等方面的特殊性能,在超高压直流输电电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研究热点。
据文献报道,电缆材料中掺入1%(质量分数下同)高纯度(99.9%)纳米氧化镁能有效降低空间电荷效应,提高电缆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满足超高压直流输电的要求鉴于纳米氧化镁的重要作用,研究高质量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工艺有重要意义。
我国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市售纳米氧化镁产品质量千差万别,不能满足超高压直流电缆材料研究和应用的需要,徐景文等采用化学法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镁平均粒径为50nm,但纳米氧化镁粒径分散性较大,团聚较多,张志刚等以MgNO3? 6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粒径的影响,但对煅烧后处理氧化镁粒径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
因此,寻求一种简单有效地制备氧化镁粉体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无机填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 e pa r a t i o n a n d Ch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Ma g n e s i u m Ox i de Na no r o d s
WAN G B a o—h e, J I NG D i a n—c e。 L I Q u n
・
3 0・
河 南 化 工 H E N A N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2 0 1 3年
第3 O卷
氧 化 镁 纳 米 棒 的 制 备 与 表 征
王宝和 , 景殿策 , 李 群
( 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学 院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4 )
n e s i u m h y d r o x i d e n a no r o d s a r e s y n t h e s i z e d wi t h b a s i c ma g n e s i u m c h l o r i d e n a n o r o ds a s pr e c u r s o r .Ma g n e — s i u m o x i d e s i ng l e c r y s t a l n a n o r o d s wh i c h d i a me t e r o f 1 5 0 ~2 5 0 n m a nd l e n g t h o f 6~1 0 t x m a r e pr e pa r e d, a te f r c a l c i n i n g t h e ma g n e s i um h y d r o x i d e na n o r o d s . Th e o b t a i n e d p r o d u c t s a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X —r a y d i f -
摘
要: 以六水 氯化镁和轻质氧化镁为原料 , 制备 出碱式 氯化 镁纳米棒 ; 再 以碱 式氯化镁 纳米棒 为前驱 物 , 采 用沉
淀转化法制备 出前驱物氢氧化钱纳米棒 ; 再通过前驱物热分解法得到直径 1 5 0— 2 5 0 B I T I , 长 6—1 0 m 的氧化镁单 晶纳米棒 。通过 x射线衍射 ( X R D) 、 扫描 电子显微镜 ( S E M) 、 透射 电子 显微镜 ( T E M) 和 选 区电子衍 射 ( S A E D) 对 产物进行表征与分析 , 研 究了煅烧 条件对氧化镁 纳米棒形貌的影响 , 得到 了氧化铗 纳米棒 的最佳 制备工 艺条件 为 :
Abs t r a c t: Ma g n eno r o d s a r e p r e p a r e d b y l i q u i d ph a s e me t h o d wi t h l i g h t ma g n e s i um o x i d e
煅 烧 温度 4 0 0℃ , 煅烧时 间 1 h , 升 温速 率 3 ̄ C / m i n 。
关键词 : 氧 化镁 ; 纳米棒 ; 制备 ;表征 ; 形貌
中 图分 类 号 : T Q1 3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3 4 6 7 ( 2 0 1 3 ) 0 9— 0 0 3 0— 0 3
l e c t e d—a r e a e l e c t r o n d i f f r a c t i o n( S A E D) . E f f e c t s o f p r e p a r a t i o n p a r a m e t e r s o n t h e mo r p h o l o g y o f m a g n e -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D a l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D a l i a n 1 1 6 0 1 2, C h i n a )
s i u m o x i d e n a no r o d s a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 Th e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 a t t h e o p t i mu m c o nd i t i o n s t o p r e —
f r a c t i o n( X R D) ,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y( S E M) ,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y( T E M)a n d s e —
p a r e ma g n e s i u m o x i d e n a n o r o d s a r e a s f o l l o w s : c a l c i n a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4 0 0℃ , c a l c i n a t i o n t i me o f 1 h,
a n d ma g n e s i u m c h l o r i d e h e x a h y d r a t e a s r a w ma t e r i a l s . Th e n, us i n g c o n v e r t i n g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me t ho d, ma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