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胆红素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血清胆红素测定实验报告(3篇)

血清胆红素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了解肝脏和胆囊的健康状况,辅助诊断和监测相关疾病的发展情况,如黄疸、肝炎、肝硬化等。

二、实验原理血清胆红素测定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测定。

总胆红素是指血液中未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和已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的总和;直接胆红素是指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可以了解肝脏和胆囊的功能状态。

三、实验材料1. 试剂:重氮试剂、抗坏血酸、碱性酒石酸钠、钒酸钠、表面活性剂、加速剂、叠氮钠等。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试管等。

3. 样本:待测血清样本。

四、实验方法1. 总胆红素测定- 将血清样本与重氮试剂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 加入抗坏血酸,使非胆红素的黄色色素以及其他红色和棕色色素产生的吸光度降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 加入碱性酒石酸钠,使最大吸光度从530nm转移到598nm。

-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总胆红素含量。

2. 直接胆红素测定- 将血清样本与重氮试剂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 在pH3左右的环境下,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加速剂,使样品中的总胆红素被氧化剂钒酸钠氧化为胆绿素。

-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氧化前后的吸光度变化,计算直接胆红素含量。

1. 总胆红素测定结果- 待测血清样本总胆红素含量为XX毫克/分升。

2. 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 待测血清样本直接胆红素含量为XX毫克/分升。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待测血清样本总胆红素含量为XX毫克/分升,高于正常范围(0.2-1.2毫克/分升),提示可能存在肝脏或胆道疾病。

2. 待测血清样本直接胆红素含量为XX毫克/分升,占总胆红素的XX%,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

3.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叠氮钠作为防滴剂的质控血清时,可能由于叠氮钠的存在干扰了胆红素与重氮试剂的反应,导致偶氮反应不完全甚至不显色。

因此,在使用质控血清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这种潜在的干扰。

β-七叶皂甙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RP和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

β-七叶皂甙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RP和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
i a i nt t y e t n i e i r c r b a e o r a e a h f e t o o i m e c na e n p te s wi h H p r e s v nt a e e r l h m r h g nd t e e f c f s d u a s 叶 皂 甙 钠 , 测 定 发 病 后 4天 、O天 、 1天 血 清 C 并 l 2 RP和 TNF a含 量 。 结 果 发 病 后 第 4天 , 组 患 者 血 清 _ 两 TNFa C P水 平 和 NI S评 分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P> O 0 )而 病 程 的 第 1 _、 R HS .5 , 0天 和 第 2 1天 治 疗 组 C 、 NF a水 平 和 NHS RP T — S评
文章 编 号 :0 3 1 8 ( 0 8 0 —0 9 —0 10 — 3 3 20 )4 31 3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0 . 3 . R 5 4 17 4 4 4 文 献标 识码 : A
Cha e o e u u o e r ssf c o - l a a r a tv r t i ng fs r m t m r n c o i a t r a ph nd C— e c i e p o e n
LI G i N x ao
( ePe l' Hopia f Ti n n u t Th poe s t lo a Do g Co n y,Gu n Xi Ch n 5 1 0 ) s a g , ia, 3 5 0
[ sr c] Ob etv Too s r et ed n m i c a g so ra tv r ti ( Abta t jcie b e v h y a c h n e fC—eciep oen CRP) a d tmo e r ssfco n u rn co i a tr

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结论

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结论1.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逝去率都较高。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结论。

2. 手术后的患者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呼吸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都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术后呼吸护理术后呼吸护理是关键的一环。

患者手术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容易导致呼吸系统出现问题。

及时的呼吸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非常关键。

研究发现,采用规范的呼吸护理和定期的呼吸功能评估,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4.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术后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等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营养补充,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5.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

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发现,通过心理沟通、康复训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6. 个人观点和总结通过研究可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术后的呼吸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都是非常关键的。

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这些方面的工作,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结论表明,全面、深入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术后康复护理的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支持。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的希望。

在本文中,我们以从简到繁的方式探讨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相关主题,涉及了术后呼吸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深入剖析了这一重要议题。

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

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

候金林, 黄疸的鉴别诊断
黄疸的形成与结合胆红素的代谢相关
结合胆红素 肝细胞胆管面 ATP 毛细血管
结合胆红素形成后到达 肝细胞胆管面,通过 ATP依赖的运出泵转运 至毛细血管 排入毛细胆管的胆红素 均为结合性,经细胆管、 小胆管、肝总管、胆总 管,到达十二指肠乳头 排入十二直肠 其中任何部位梗阻均会 引起黄疸
• 足疗程,长期应用于胆汁淤积,治疗更持久
• 大剂量应用收益更多
汁淤积的治疗…… ”
Anstee QM 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2 ;57:1097–1109.
SAMe三大作用机制,全面保护肝功能
转甲基 促进膜磷脂合成,恢复肝 细胞膜的流动性 增加Na+-K+-ATP酶活性 SAMe 修复肝细胞 增加胆汁的流 动和排泄
转丙氨基
结论:大剂量的静注胆红素血症可增加胆汁酸的细胞毒性,抑制胆汁
磷脂的分泌,由于胆汁酸的细胞毒性肝细胞胆管面微绒毛脆弱受损并 引起胆汁淤积。
Bjarnbeth BA,et al.1997。
胆汁酸升高加重肝细胞损伤
凋亡调控基因表达
肝细胞凋亡
Ca²+内流 钙泵失活 ATP
高 胆 汁 酸
细胞膜通透性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SAMe有效降低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P<0.05 vs 治疗前
N=55 浓度(μmol/L)
* * *
*
*
*
110例肝内胆汁淤积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接受腺苷蛋氨酸(1000mg/天 静脉滴注)和门冬氨酸钾镁(20ml/ 天 静脉滴注)治疗,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秦波等.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58-160.

胆红素脑病的早期预测:神经运动评估联合结合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B

胆红素脑病的早期预测:神经运动评估联合结合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B

胆红素脑病的早期预测:神经运动评估联合结合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B张爱民;徐俊;王娟梅;吴意;黄芙蓉;陈敏;岳少杰【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4)022【摘要】目的为了早期预测重型高胆红素血痘的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B的变化,并对所有新生儿在新生儿住院及三个月大时进行了神经检查.结果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B与血清总胆红素具有相关性,住院时有无神经功能障碍组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B差异具有显著性.胆红素376μmol/L预测神经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4%和72.9%,S100B 32.6 pg/mL预测神经功能受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和68.3%.结论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B可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功能受损的早期预测指标.【总页数】4页(P71-74)【作者】张爱民;徐俊;王娟梅;吴意;黄芙蓉;陈敏;岳少杰【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湖南长沙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湖南长沙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湖南长沙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湖南长沙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湖南长沙410005;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相关文献】1.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对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J], 张玉晶;孙昱;赵霞霞;田执梁2.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酸性钙结合蛋白-100β水平的影响 [J], 王军;蒋红侠;杨丽娟;何艳芳;周长美;张绍美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初步研究 [J], 舒思静;朱更娣4.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J], 宋永福; 何升学; 赵金兵; 鲁虎臣; 张岩松5.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2水平联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评估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价值研究 [J], 刘媛媛;朱余德;袁伯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胆红素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高胆红素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高胆红素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在医学检验领域,血常规测定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检查项目,它能够为医生提供有关患者身体状况的诸多关键信息。

然而,当患者存在高胆红素血的情况时,这可能会对血常规测定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挑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胆红素。

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

它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一定的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的破坏和分解。

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者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时,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就会升高,形成高胆红素血症。

那么,高胆红素血为什么会影响血常规测定呢?这主要与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胆红素的化学性质有关。

在血常规测定中,许多参数的检测是基于光学原理的。

例如,血红蛋白的测定通常采用比色法,通过检测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血红蛋白的浓度。

然而,高胆红素血中的胆红素会产生特定的光学吸收特性,可能会干扰血红蛋白测定的波长,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胆红素的黄色可能会使检测光线发生散射和吸收,从而使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偏高或偏低。

除了血红蛋白,高胆红素血还可能对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产生影响。

白细胞计数通常采用电阻抗法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

胆红素的存在可能会改变细胞的电学特性或影响细胞的散射光信号,导致白细胞计数的误差。

在白细胞分类方面,高胆红素血可能会影响细胞形态和染色效果,使得细胞分类不准确。

血小板的测定也可能受到高胆红素血的干扰。

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有多种,如光学法和电阻抗法。

高胆红素血中的胆红素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和形态,导致计数不准确。

同时,胆红素还可能干扰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影响对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此外,高胆红素血还可能影响血常规中的其他参数,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

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而产生的,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

简介血清胆红素机理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

检查胆红素情况不仅能反映肝脏损害的程度,尤其对黄疸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前者是后二者之和。

正常范围总胆红素为4~20μmol/L,直接胆红为0~7μmol/L,二者之差即为间接胆红素正常值。

检测意义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是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Gilbert病的旁路胆红素血症。

而肝细胞损害引起的黄疸,因为同时有摄取、结合、排泄的障碍,因此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升高,但一般直接胆红素升高比间接胆红素升高的幅度大。

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

检查胆红素代谢情况对测定肝功能,尤其是黄疸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总胆红素4~19μmol/L、直接胆红素0~7μmol/L,二者之差为间接胆红素。

肝脏疾病时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常常反映较严重的肝细胞损害。

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直接胆红素不能由肝细胞和胆管排出,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值升高显著;而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同时有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障碍,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升高,但升高不如胆淤积性黄疸明显;临床上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疾病主要有溶血、Gilbert病和旁路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偏高应注意什么胆红素偏高患者应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

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宜多食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但胆红素偏高患者应不宜食用动物肝脏类食物。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瑞舒伐他汀钙片属于一种强效的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脂质含量。

它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阻断胆固醇的合成途径,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1. 降低脑出血后死亡率:瑞舒伐他汀钙片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后的死亡率。

研究表明,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出血后的30天内死亡率明显低于未使用该药物的患者。

2. 减轻脑出血后的神经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后,脑组织受到损伤,瑞舒伐他汀钙片能够减轻这种损伤。

研究发现,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脑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也更快。

3. 抗炎和抗氧化作用:高血压脑出血后,局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会导致脑组织进一步受损。

瑞舒伐他汀钙片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保护脑组织。

4. 改善颅内血流灌注: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血流灌注减少,导致脑缺血。

瑞舒伐他汀钙片具有改善颅内血流灌注的作用,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

瑞舒伐他汀钙片作为降血脂药物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它能够降低脑出血后的死亡率,减轻神经损伤,抗炎抗氧化,改善颅内血流灌注等。

需要注意的是,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性和适应症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在使用该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1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 Sep,26( 25)

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 GFAP、S100β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影响研究

陈敬敏 (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摘要]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

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6 例与观察组 36 例,分别给予西医内科常规疗法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观察 2 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 评分、血清 GFAP、 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 评分及血清 GFAP、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下调血清 GFAP、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水平,且药物安全性值得肯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活血化瘀法; 非结合胆红素; 血红素加氧酶 1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 - 8849. 2017. 25. 026 [中图分类号] R722. 1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 8849( 2017) 25 - 2810 - 03

高血压脑出血( HICH) 是临床常见脑血管意外疾病之一,好发于 50 岁以上人群; 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及生活饮食习惯改变,高血压脑出血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呈逐年上 [1] 升趋势 ; 同时该病患者即使存活,残疾率亦可达 50% ~

70%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血肿量低于 40 mL 者多采用内科保守疗法,但存在血肿吸收慢,周围水肿严重及可在远处形成梗死灶等问题,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均无

表 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性别 /例 年龄 /岁 出血量 / mL 病程 / h n

男 女

观察组 36 24 12 52. 02 ± 5. 40 12. 38 ± 5. 06 22. 41 ± 7. 24

对照组 36 22 14

51. 85 ± 6. 33 13. 15 ± 5. 43 21. 79 ± 7. 30

2 /t 0. 061 0. 919 0. 624 0. 265

P 0. 816 0. 346 0. 538 0. 789 [2]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素体亏虚,气血失调 法满足临床需要

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基本病机所在,久之气血逆络,溢于脉外,而瘀血痰浊互结则发为本病,故中医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2014 年 7 月—2016 年 9 月,笔者观察了活血化瘀法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 GFAP、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上述时期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72 [3] 诊断标准,经头 例,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颅 CT / MRI 确诊,血肿量小于 40 mL,发病至入院时间在 48 h 内,5 年以上高血压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其他原因导致脑出血,过敏体质,妊娠哺乳期女性。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6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 1。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内科疗法单用治疗,包括降血压、降血糖、气道吸痰、物理降温及高压氧等,同时给予

20% 甘露醇注射液 250 mL 静滴和呋塞米注射液 20 mg 静脉注射,每 8 h 给药 1 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组方: 丹参 30 g、水蛭 15 g、红花 15 g、当归 15 g、牛 膝 15 g、大黄 15 g、生地黄 15 g,桃仁 10 g、石菖蒲 10 g、川芎 10

g、郁金 10 g、胆南星 10 g 及芒硝 6 g,每天 1 剂,早晚分服。2组治疗时间均为 1 周。 [4] 1. 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 。基本痊愈: NIHSS 评分减分

率≥91% ; 显效: NIHSS 评分减分率为 46% ~ 90% ; 好转:

NIHSS 评分减分率为 18% ~ 45% ; 无效: 未达上述标准。② [5] 中医症状积分。采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 进行中医症状积分计

算,分值 0 ~ 3 分。③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 ELISA 法进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S100β 蛋白及血红素加氧

酶 1 水平检测,采用钒酸盐氧化法进行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水平检测。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2 检验; 检验水准为 α = 0. 05。 2 结 果

2. 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 05) 。见表 2。

2. 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 NIHSS 评分比较 2 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 NIHSS 评分均显著降低 ( P 均 < 0. 05) ,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见表 3。 2. 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GFAP、S100 β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 Sep,26( 25) ·2811· 表 2 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基本痊愈 /例 显效 /例 好转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

观察组 36 15 17 3 1 97. 22

对照组 36 7 10 8 11 69. 44

注: ①与对照组比较, 2 = 7. 931,P = 0. 002 表 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 NIHSS 评分比较( x珋± s,分)

组别 中医症状积分 NIHSS 评分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6 9. 68 ± 3. 01 3. 88 ± 1. 22① 8. 62 ± 3. 24 3. 25 ± 0. 32

对照组 36 9. 46 ± 2. 94 7. 01 ± 2. 01① 9. 02 ± 3. 60 5. 26 ± 0. 45

t 0. 334 8. 426 0. 524 23. 522

P 0. 747 0. 000 0. 608 0. 000

注: ①与治疗前比较,P < 0. 05。

及非结合胆红素水平比较 2 组治疗后血清 GFAP、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 P 均 <0. 05)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见表 4。 2. 4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5。 3 讨 论

流行病学报道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数占脑血管疾病总数的 25% ~ 30% ; 患者因血管壁破裂,导致血液于脑部积聚,进而诱发脑水肿、脑血肿及缺血半暗带等多种症状,这 [6] 被认为是导致病情进展的关键机制 。已有研究显示,血清

GFAP、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在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且与远期预 [7] 后密切相关 。GFAP 是一类由星形胶质细胞合成的酸性蛋

白,在脑出血发病 2 ~ 4 d 内可见血清水平显著升高,能够敏 [8] ; 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程度 S100β蛋白属于钙结合蛋

表 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 GFAP、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水平比较( x珋± s)

组别 GFAP /( ng / L) S100β 蛋白 /( μg / L) 血红素加氧酶 1 /( μg / L) 非结合胆红素 /( μmol / L)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6 21. 66 ± 2. 03 6. 44 ± 1. 02① 0. 19 ± 0. 11 0. 06 ± 0. 01① 21. 66 ± 7. 32 4. 74 ± 2. 36① 28. 54 ± 6. 88 8. 67 ± 3. 02

对照组 36 21. 76 ± 2. 21 13. 26 ± 1. 61① 0. 18 ± 0. 12 0. 09 ± 0. 06① 21. 89 ± 7. 68 11. 36 ± 3. 88① 28. 36 ± 6. 81

13. 89 ± 3. 16

t 0. 214 22. 635 0. 382 3. 129 0. 147 9. 139 0. 128 7. 538

P 0. 838 0. 000 0. 697 0. 004 0. 886 0. 000 0. 937 0. 000

注: ①与治疗前比较,P < 0. 05。 表 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 n

发热 /例 头晕 /例 胃部不适 /例 不良反应率 / %

观察组 36 2 3 2 19. 44

对照组 36 1 3 1 13. 89

白,可用于脑部损伤诊断,亦可参与到血脑屏障及中枢神经病理改变; 血红素加氧酶 1 具有微粒体酶作用,可通过分解胆红 [9]; 素加重高血压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 而非结合胆红素则可

随高血压脑出血病情进展,细胞损伤水平加重而显著提高。故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GFAP、S100β 蛋白、血红素加氧酶 1 及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西医治疗多给予促进脑组织及神经元修复等对症干预,但单纯应用已被大量临床报道证实总体疗效欠佳,且长期应用后多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难以 [10] 耐受 ,治疗依从性显著下降。如何有效加快高血压脑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