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力学的基本内容。
(2)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
2、过程和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三、教材分析: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力学。
本册共分六章。
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
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每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
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四、学生情况分析;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物理
周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2.26—3.2
第七章:第一节(第1课时)、(第2课时)
2课时
2
3.5—3.9
第七章:第二节、第三节(第1课时)
2课时
3
3.12—3.16
第七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七章复习和总结
2课时
4
3.19—3.23
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
2课时
5
3.26—3.30
第八章:第三节、第八章复习和总结
2课时
6
4.2—4.6
第八章复习和总结、第九章:第一节
2课时
74.Leabharlann —4.13第九章:第二节(第1课时)、(第2课时)
2课时
8
4.16—4.20
第九章:第三节、第四节
2课时
9
4.23—4.27
第九章复习与总结
2课时
10
4.30—5.4
“五一”放假、期中考试
2课时
17
6.18—6.22
第十二章:第三节、第十二章复习和总结
2课时
18
6.25—6.29
期末复习
2课时
19
7.2—7.6
期末复习
2课时
20
7.9—7.13
期末考试
2课时
说明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2课时
11
5.7—5.11
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
2课时
12
5.14—5.18
第十章:第三节、第十章复习与总结
2课时
13
5.21—5.25
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3篇)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搞好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
二、基本情况我校八年级共6个教学班,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作大致评估,八(1)(2)两个班学生的成绩较好,八(3)班次之,四五六班学困生较多。
一部分学生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够灵活,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开始有一些两极分化,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本期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7~12章,包括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
四、教改措施: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具体措施: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走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初二物理教学进度表是什么

初二物理教学进度表是什么第一周期初考试、讲评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周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第三节力的平衡第三周第七章复习并测验第四周复习月测第五周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第六周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四节流体压强第七周第八章复习并测验,第九章浮力第一节认识浮力第八周第九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浮与沉第九周复习第九章第十周总复习(七、八、九章)第十一周半期考试第十二周讲评半期试卷第十三周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杠杆第十四周第十章第二节滑轮第三节做功了吗第十五周第十章第四节做功的快慢第五节机械效率第十六周第十章第六节机械能,测验复习本章第十七周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第三节探索宇宙总复习第十八周总复习期末考试一、指导思想以物理新课标及高效课堂理念为指导,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搞好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工作。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课堂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学生上课时,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本学期在教法和学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包括力、力和运动、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
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教学进度表.

3/18——3/22
势能
1课时
动能
1课时
6
3/25——3/29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课时
温度温标
1课时
7
4/1——4/5
温度计的定标和使用
1课时
清明节(4月4、5、6日)
8
4/8——4/12
期中考试复习
1课时
期中考试复习
1课时
9
4/15——4/19
期中考试复习
1课时
期中考试(4月17、18、19日)
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物理学科
2013-2-18
10
4/22——4/26
试卷分析
1课时
分子动理论
1课时
11
4/29——5/3
劳动节(4月29、30日,5月1日)
12
5/6——5/10
热量
1课时
比热容概念形成
1课时
13
5/13——517
比热容的应用
1课时
热量的计算
1课时
14
5/20——5/24
内能
1课时
热机
1课时
15
5/27——5/31
密度概念形成
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
课时数
1
2/19——2/22
杠杆
1课时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1课时
2
2/25——3/1
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分类
1课时
杠杆的应用——杠杆的计算
1课时
3
3/4——3/8
滑轮
1课时
机械功
1课时
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运用PPT、多媒体、黑板板书等教学工具,更好地展示知识内容。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实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加深学生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插入科技,文化,生活等元素,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学而有用的思想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我担任八年级(1)班的物理教师,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班级的学生基础都较薄弱,接受能力较差,计算能力很差,自主学习能力弱。
这就需要多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及时监督好学生的完成情况。
注重培养学生做应用题的能力,克服做应用题的畏惧心理。
在本学期里加倍努力,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增加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利用晚自习提问基础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对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巩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巩固基础,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内容分析:全书共6章,内容主要包括:第七章、力;第八章、力与运动;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主要是力学知识、简单机械类、近代物理知识的物理知识体系。
其中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第十章机械与人是重点,难点在浮力、机械与人,这部分内容综合性比较强。
四、教改措施: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具体措施:1、鼓励学生上课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然后发表对基础知识的概念的解释并能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按时完成作业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就完成相关的知识的作业,防止学生课下拖延抄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教师:徐海雁一、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每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
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史记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学情分析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力学的基本内容。
B、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
2、过程和方法: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五、教学措施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八年物理下册教学进度表

南侨中学二校八年级物理科教学进度表周别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备注1 至3 第七章力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3、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式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式G=mg ,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重力的方向,能找出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4 至6 第八章运动和力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2、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
7至9 第九章压强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解释跟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2、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利用液体压强解释有关现象;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进行简单计算;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
3、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能说出液体沸点跟大气压的关系。
4、通过实验总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0 期中复习南侨中学二校八年级物理科教学进度表周别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备注11至13第十章浮力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