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线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6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6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6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以中医药传统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7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经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

实验组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后,气郁痰阻型总有效率为90.00%,肝胃郁热型总有效率为84.62%,瘀血阻络型总有效率为90.00%,各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过程中禁止服用与实验有关的药物。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口服西咪替丁400 mg/次,每日2次,每月为1个疗程。

实验组患者根据分型进行中医治疗,将中药用水煎煮,每日1次服用200 mL,每月为1个疗程。

①证型:气郁痰阻型,表现胸脘痞闷,胸骨后疼痛或觉吞咽梗噎不顺,暖气,随情志变化而症状加重。

舌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开郁化痰。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方药组成:制半夏10 g、厚朴10 g、茯苓12 g、紫苏梗10 g、郁金10 g、陈皮6 g、甘草5 g、桔梗5 g。

加减:胸闷胸痛,加瓜萎、枳壳;嗳气频作,加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先煎);吞咽梗噎,加威灵仙、急性子。

②证型:肝胃郁热型,表现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嗳气、反酸、口苦口干,大便干结,性情急躁易怒。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方药:左金丸加味。

方药组成:黄连3 g、吴茱萸1 g、乌贼骨15 g、浙贝母10 g、青皮6 g、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白芍15 g、甘草5 g。

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嗳气较著,加枳壳、竹茹、陈皮;火郁伤阴,口干舌燥,加麦冬、北沙参、石斛。

③证型:瘀血阻络型,表现胸骨后针刺样疼痛,痛处固定,入夜加重,痛引肩背,或有吞咽困难。

穴位埋线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有效率 9 . 6 %。提 示本方疗效可 靠,考虑与免疫调节 、抗炎及抗溃疡等作 用相 关。 7
【 关键词 l 热瘀散 ;溃疡性结肠 炎;临床体会
[ s at Tet g3 ae f t euS nadee (s aa sarc ldsp r ,ctlr , ot )ma l r i t Abt c] rai 0css wi R y a n nma at gl ,t t o e, oi sue a a cpi , i yf g r n o UC h r u ay a li s n o lh
合肥 ,2 0 3 ) 3 0 1 文章编号 :1 7-8 0( 0 2 80 6 -2 证型:I A 6 476 2 1 )1.0 60 DG
文献标识码 :A
要 】 采用热瘀散加味及灌肠 方 ( 芪、白术、茯苓 、黄芩 、黄连等 ) 黄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 ,主要 为轻、中度患者 , 0例
22 西 药 口服 .
1 临床资料
11 一 般 资 料 .
本研究对象均为 2 0 0 9年 6月~2 l 年 6月在我院 门诊和 01 病房治疗 的患者 ,共 6 ,其中,男 3 5例 5例 ,女 3 0例 ;年龄 最小 l 6岁 ,最大 7 2岁,平均年龄 4 4岁;病程最短 3个月,
wo t y o r mo i n rh fp o t . o
[ y r s C t t mb d ig R ; fcc sra o Kewod ] ag edn ; E E ayo e t n u e i b vi d i 03 6/i n17 —8 0 0 21 .3 o: . 9 .s.647 6 . 1 . 0 6 1 9 js 2 8
E b ag te e dn lsmo e me iie Re ut 6 a e n t sg o p a rl o re ft am n , 0 c sswee c d R y ct u mb d igpu d m dcn . s l : 5 cs si i ru , fe ~ 2 c us so e t e t 4 ae r ue , s h t r r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28例疗效观察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28例疗效观察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28例疗效观察作者:侯绪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就诊的并确定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病例128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43人,B组43人,C组42人。

A组给予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用药进行治疗,B组仅给予奥美拉唑单纯用药治疗,C 组仅给予胶体果胶进行对照治疗。

观察三组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观察数据和结果。

结果A组、B组与C组相比,A组的疗效明显高于B、C组,不良反应也相对B、C两组程度较为轻微。

经过统计学数据分析,三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关键词】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0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37-02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返流症的一种,据调查其在胃食管返流症中约占三分之二[1]。

以目前的治疗水平完全治愈该种疾病还面临着很多的难题。

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十二指肠与胃内的消化物一起流入食管中,从而导致食管纤维化、食管糜烂、食管溃疡以及食管黏膜受损等症状[2]。

经了解,反流性食管炎多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为胃酸胃食管反流紊乱造成的。

以下是针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用药治疗的研究及结果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调查收集近期来我院进行检查并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28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55例,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为43.4±2.2岁。

患者的病程为0.5-6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5±0.5年。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吞咽困难、烧心、胸骨灼烧等。

对本次调查的所有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检查结果均为正常,统计学上没有年龄、性别、病情上明显的差异,即P>0.05。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和评估方法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内镜检查下食管炎愈合 情况、生活质量等。
评估方法
采用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评分表、内镜检查评分表、生活质量 评分表等进行评价。
04
临床疗效分析
疗效评估标准和分类
显效
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完全消失,且食管黏膜恢 复正常。
有效
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有所减轻,食管黏膜有所 改善。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 察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反流性食管炎概述 • 临床试验和方法 • 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 病,患者常有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给日 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
RE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与社会压力、饮食习惯 、生活节奏等密切相关。
3
RE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 的并发症,如食管狭窄、食管癌等。
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RE患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 康复指导等。
研究方法和流程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 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中国医学杂志, 2020; 56(3): 200204.
参考文献2
赵六, 刘七, 马八, 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8): 567-571.

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道炎51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道炎51例疗效观察
病 , 们 采 我 用 中药复 方 配合 散 剂 辩 证 治疗 收 到 良好 效 果 , 报 现
告如下 。 1 资 料和 方法
拌 , 温后 1 口服 , 药 次 饭后 或 睡前 服用 。 13 2 西 药组 : .. 奥美 拉 唑 2mg, 日 2次 ; 沙 比 0 每 西 利 1m 每 日 4次 。并 嘱患者 治疗 期 间不服 用其 它 0 g,
药物, 少食多餐 , 餐后应保持直立位 , 禁止平卧, 寝前
2— 3小 时进食 或抬 高头 位 1 0—2e 减 少 胃食 管反 0 m, 流, 要调 饮食 , 畅情 志 。
1 4 标 准 .
11 一般 资料 :0 . 12例 均 为 内科 门诊 患者 , 中 男 其 7 O例 , 3 女 2例 ; 龄 2 年 3—6 9岁 , 均 4 平 9岁 ; 程 05 病 . 个 月 一l , 均 7 6年 。根 据 胃镜 下 食 管 黏 膜病 2年 平 . 变 表现 分级标 准 J I 3 , 级 5例 ,Ⅱ级 3 2例 , Ⅲ级 3 5 例 。用 配 对 分 组 法 随 机 分 为 中 药 组 、 药 组 各 5 西 1 例 。两组 病 例 临 床 表 现 、 胃食 管 黏 膜 病 变 分 级 、 性 别、 年龄 、 程 等 比较 , 病 均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0 0 P .5 )具 有可 比性 , 排 除 消 化 道 癌 变 及 有 消 化 道 手 术 , 并

经 验 交流 ・
例 中医 辨证 治 疗 反 流 性 食 道 炎 5 疗 效 观 察 1
曹 彬 郑 丹红 ,
[ 摘要 ] 目的 观察 中药治疗 反流性食 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确诊 的 12例反流性食管炎 患者 , 0 采用 配

两种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两种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 1 年第 3 卷第 塑 02 3
两 种 方 法 治 疗 幽 门螺 杆 菌感 染 反 流性 食 管炎 的疗 效 观 察
李 海成 易 董 潘俊泰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两 种 不 同 方 法 治 疗伴 幽 门 螺杆 菌 感 染 的返 流性 食 管 炎 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将
性 食 管 炎的 临床 效 果 更 肯 定 , 疗安 全 , 得 应 用 。 治 值 【 关键 词】 莫 沙 必 利 吗 丁 啉 幽 门螺 杆 菌 返 流 性食 管 炎
Ob e v to o fe t o wo wa s n r a i e l s p g ts wih e io a tr i f c ins s r a in n e f c f t y i te tng r fux e o ha ii t h lc b c e n e to LI H ai— —
c e g,e a . hn t 1
( e P o l sHo pt l Th e p6 s i ,W u h n,Gu n d n 2 4 0,t eP R.Chn . a ca a g o g5 5 0 h . ia )

[ sr c] Obetv Toiv siaet eefc ft y ntetn elxe o h gtswi ei Abta t j cie n etg t h feto wowa si r aig rfu s p a i t h l i h —
t e t e to otlum . s ls The t a e fc i at b t s m pt m s 96 7 r a m n fm ii Re u t ot 1 fe tve r e a ou y o wa .6 i h bs r ton n t e o e va i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疗效观察

有镇 咳作 用 , 且其 镇 咳作 用 与抑制 咳 嗽 中枢 有关 。款 冬 花 醚提 取物 均有 显 著 的缓 解 支 气 管痉 挛 作 用 。苦 杏 仁 苷 分解后 产 生微量 氢 氰 酸 , 轻 度抑 制 呼 吸 中枢 , 而 可 从 发挥止 咳平 喘作用 ] 4。该 观 察表 明 : 自拟平 喘汤结 合 西
著 , 分体 出现 了 中西 医结 合 的优势 。 充
参 考 文 献
黄宣肺 平 喘 , 桑 白皮 泻 肺平 喘 ; 胡 、 仁 、 冬 花 降 炙 前 杏 款
气平 喘 ; 子 、 苏 陈皮 化痰 止咳 ; 瓜蒌 、 贝母 、 天竺 黄清 热化 痰; 参、 丹 红花 活血 化 瘀 ; 草 调 和诸 药 , 能止 咳 。诸 甘 且 药合 用 , 奏清 热化 痰 、 咳平 喘 、 共 止 活血化 瘀 之功 。有等 研 究显示 : 白皮丙 酮提 取物 高剂 量组 生药 对氨水 引起 桑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4 0例 疗 效 观 察
霍 玉 枝 靳 素 萍
/ .山西 省 屯 留县 中 医院 , 4 1 0 1 060 、
\ .山西 省 长 治 市 中 医院 2

反 流性食 管 炎 ( E) 由于食管 下 段括 约 肌功 能 失 R 是 调, 胃或 十二 指肠 少量 内容 物经 常反 流入食 管而 引起 的 食 管黏 膜 的炎性 病变 , 它是 胃食 管 反 流病 ( R 的一 GE D) 种 。笔 者 2 0 0 9年 6月 ~ 2 1 0 1年 6月 在 常 规 西 药 治 疗 反流性 食管 炎 的基础 上 加用 中药 四逆 温 胆 汤加 味 治 疗 肝 胃不和 型 R 0例 , E4 疗效 较好 , 现报 道 如下 。
正 气不 足 , 感 风寒 , 而化 热 , 外 郁 灼津 成痰 , 痰热瘀 血 , 郁

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12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

A 组患者接受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治疗,B组患者接受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鋁碳酸镁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嗳气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可考虑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疗效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n different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XU Bo-xing,LI Jia.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Gaozhou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oming 525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esomeprazole + mosapride for treatment,group B received esomeprazole + mosapride + hydrotalcite for treatment. Both groups all received continuous treatment for 8 week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clinical symptom improvement,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lower clinical symptom score of heartburn,sour regurgitation,retrosternal pain,belching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group B had lower points than group A,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or 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esomeprazole,mosapride and hydrotalcite show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nd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high safety. So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clinic.【Key words】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Esomeprazole;Mosapride;Hydrotalcite;Curative effect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或肺部,造成食管黏膜损伤的一类疾病[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 E 是 指 胃 内 容 物 ( 括 十 二 指 肠 内 容 R ) 包
物 ) 流 入食 管 而 引 起 食 管 黏 膜 的 损 害 , 于 胃 食 管 反 流 病 反 属 ( R 。临 床 发 现 R GE D) E主 要 症状 为胸 骨后 、 上腹 部 烧 灼 样 疼 痛 及 泛 酸 、 杂 , 期 出 现 间 歇性 吞 咽 困难 。笔 者 运 用 埋 线 疗 嘈 初 法 治 疗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16例 , 察 了 有 效 率 及 停 药 3个 月 后 2 观 的复 发 率 , 将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现 1 临床 资料
[ ] 李 乃 卿 .中 西 医 结 合 外 科 学 [ .北 京 :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 2 M] 中
2 0 41 0 5: 0
[ ] 黎鳌 .黎 鳌 烧 伤 学 [ ] 3 M .上 海 : 海 科 学 技术 出版 社 ,0 1 t7 上 2 0 :0 [ ] 李 迟 , 东 宁 , 永 华 , .复 方 磺 胺 嘧 啶 锌 涂 膜 剂 治 疗 烧 伤 的 4 于 孙 等
疗效确切。
[ 键 词 ] 注 线 法 ; 流 性 食 管 炎 ; 医 药治 疗 关 反 中
[ 图分 类 号 ] R 7 中 51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编 号 ] 10 —8 4 (0 0 1 文 0 8 8 92 1 )2—1 5 —0 46 2
1 3 治疗 方 法 . 治 疗 组 给 予 埋 线 疗 法 。 注 线 治 疗 选 择 足 三
志 ,0 6 1 ( )2 2 2 0 , 3 2 :7
[ 参

文 献 ]
[ 收稿 日期 ] 2 0 —1 0 9 0—0 9
[ ] 黎 鳌 .烧 伤 治疗 学 [ ] 2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9 5 1 ; 1 M . 北 人 19 :4
注线 法 治 疗反 流 性 食 管炎 疗 效 观 察
l 3一 l O 8 9
的修 复 。综 合 使 用 并 不 是 几 种 治 疗 方 法 的 相 加 , 是 一 种 优 而
化 的 治疗 方 法 , 有 协 同 作 用 , 缩 短 愈 合 时 间 , 少 换 药 次 具 可 减 数 , 约 医疗 资 源 , 轻 医 护 人 员 的 工 作 时 间 和 强 度 , 患 者 节 减 为
照 组 1 0例 给 予 奥 美拉 唑 肠溶 胶 囊 治 疗 。 治 疗前 后 详 细 记 录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和 胃镜 及 病 理 变化 。结 果 治 疗 组 总有 效 2
率 9 % , 照组 总有 效率 7 % 。2组 比 较 有 显 著性 差异 ( 3 对 8 P<0 0 ) .5 。结 论 埋 线 疗 法 中的 注 线 法 治 疗 反 流性 食 管 炎
合 _ , 液 浴 可 明显 缩 短 疗 程 , 过 湿 润创 面 , 重 因 素 诱 导 , 7经 j 通 多 调整 胶 原 纤 维 与上 皮 细 胞 的生 长 比例 , 到上 皮 化 愈 合 , 使 达 即 是瘢 痕 化 愈 合 , 痕 也 较 平 软 , 弹 性 好 , 明 显 的 功 能 障 瘢 且 无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 nert rdt nl hns a d et nMein 0 0A r 1 ( 2 dr orao t ae T a i a C i e n s r d i 2 1 p . 9 1 ) I g d i o e W e ce 循 环 和 淋 巴循 环 , 善 了组 织 的 营 养 供 应 , 加 利 于 上 皮 组 织 改 更
刘 晓 辉 谭 洪 文 张 晓 利 , 晓 兰 , , 苏
( .河北省 中 医院 , 1 河北 石 家庄 0 0 1 ; . 北油 田井 下 医院 , 50 l2 华 河北 任 丘 0 2 5 ; .河北 医科 大 学 , 65 23
河北 石 家庄 oo l) 5 o 1
[ 要 】 目的 探 讨 注 线 法 穴 位埋 线 治 疗反 流性 食 管 炎 的 临 床 疗 效 。方 法 治 疗 组 1 6例 给 予 注 线 法 治 疗 ; 摘 2 对
害 , 且 具 有 明显 的止 痛 效 果 和 促 进 烧 伤 组 织 生 理 性 修 复 , 并 对 小 面 积 Ⅲ度 创 面 可 不植 皮 而 自愈 。 院外 处 理 不 当 的患 者 后 期
[ ] 郭 振 荣 , 志 勇 , 红 明 .银 锌 霜 、 离 子 照 射 及 湿 润烧 伤 膏 治 5 盛 杨 负 疗 创 面 绿脓 杆 菌感 染 的实 验 研 究 [ ] J .中 华 整 形 烧 伤 外 科 杂 志 ,
碍[ 引。
[ ] 王惠杰 , 7 王斌 , 关宇欣 . 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J .中
国疗 养 医学 ,0 1 l ( ) 1 2 0 ,O 1 :6—1 7
[ ] 刘 战 平 . 伤 皮 肤 再 生 技 术 临 床应 用 分 析 [ ] 8 烧 J .中 国烧 伤 创 疡 杂
疗 效 观 察 [ ] 中 国 全科 医学 ,0 1 5 4 :5 J 2 0 ,( )3 2—3 3 5
减轻经济负担 , Ⅱ度烧 伤创面无瘢 痕化痂下 愈合 。在此 过 使
程 中, 可有 效 减 少粒 细 胞 的组 织 浸 润 , 轻 淤 滞 区 水 肿 , 善 减 改
创 面 微 环 境 , 造 创 面 的 生 理 性 环 境 , 止 组 织 的 进 行 性 损 创 阻
1 9 ,( ) 1 1 9 39 3 :8
[ ] 郭 振 荣 , 利 根 , 烽 .重视 烧 伤 后 补 锌 , 进 刨 面 愈 合 [] 6 李 2 2—2 3 2 0 ,( 7 :0 0
常 残 留散 在 的 片状 创 面 , 肉芽 组 织 老 化水 肿 , 久 换 药 难 以 愈 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