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安徽蚌埠并未开埠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梁集中学一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

……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

”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2.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3.(2017四川内江五模)以下是1840—1886 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本质是因为( )年份1840 1843 1860 1870 1886万吨 1.9 0.81 5.51 10.00 13.41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D.随着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4.(2017山东淄博二模)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这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D.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5.(2017安徽合肥三模)“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旨在强调(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6.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5.如图两幅绘画作品的主题是A.清朝巩固西北边疆B.清朝在台湾的建制C.康熙反击沙俄侵略D.土尔扈特部的回归6.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影显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以下象征中国革命源头的是()A.五四精神B.红船精神C.延安精神D.大庆精神7.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

这充分说明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才能赢得和平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8.“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

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④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周恩来说:“中国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这表明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全方位的外交政策C.战略合作的外交政策D.实行孤立的外交政策11.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安徽省蚌埠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48 分)1.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的是A. 殷墟戴刑具陶俑B. 曲辕犁C. 耧车D. 高转筒车2.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提到:官营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浩大,内部分工精细,技术设备先进。

这种种后果都透过各种方式,渐渐扩散至民间。

由此可知官营手工业A. 受益于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 阻碍了中国民营手工业发展C. 不利于工匠发挥生产主动性D. 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统治者决策西汉武帝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

西汉惠帝“复驰商贾之律”,激励盐铁民间生产。

东汉和帝“罢盐铁之禁,纵民铸煮,入税县官如故事。

”A. 逐步放弃抑商政策B. 工商业者地位出现根本转变C. 国家垄断经济命脉D. 政治权力干预社会经济发展4. 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起先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观点A. 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方法B. 反对“耕者有其田”C. 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D. 表达了对农夫的怜悯5. “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干脆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全部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

”完成“这次航行”的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6. “公元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记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推动这一“重要转折点”到来的国家是A. 西班牙、葡萄牙B. 英国、法国C. 意大利、德意志D. 英国、荷兰7. 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更状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A. 西班牙B. 英国C. 荷兰D. 法国8. 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验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其次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性化”。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1. 在服饰问题上,儒家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道家主张“被褐(粗布衣服)怀玉”;墨家主张“节用”;阴阳家认为衣服的颜色与四时、方位必须对应。

他们的服饰观()A. 反映为政以德的重要性B. 源于宗法制的彻底瓦解C. 契合了各自的思想宗旨D. 表明民生问题受到重视2. 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

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

这种变化说明唐代()A. 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B. 国家统一助推文化认同C. 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D. 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3. 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

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

据此可知,宋代的“路”()A.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 成为央地关系的障碍C. 不掌实权影响效率D. 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4. 明初店铺聘请名人书写对联之风日渐兴起。

北京“鹤年堂”药铺店就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撰写,左曰:“调元气”,右曰:“养太和”;另一副是名臣杨继盛所书,上联“欲求养性延年物”,下联“须向兼收并蓄家”。

此类现象表明当时()A. 政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 商业发展重视营销策略C. 修身养性成为时代追求D. 对联成为商业广告主流5. 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此同时,《新青年》发表诸如《汉口苦力状况》《武昌织布、纺纱、铜币、银币、麻布五局工人状况》等文章。

这表明()A.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改变B. 全国性工人运动高潮到来C. 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工人运动D. 中共成立的条件日渐成熟6.上图是“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编制的《敌伪时期东北产业分布图》。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蚌埠G5教研联盟10月份调研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闭卷)注意事项:1.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

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收复新疆D.黄海海战2.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输华商品总值(英镑)1837年90多万1843年145.6万1845年239.4万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3.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4.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英国、俄国D.俄国、日本5.“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B.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C.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7.《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兼任。

【历史】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试卷(文科)(解析版)

【历史】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试卷(文科)(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2.(2分)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列医学著作中,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3.(2分)东汉时,光武帝在宫内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掌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之职。

朝廷虽然设有三公,但是并无实权,只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义上的尊荣。

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确保决策独断C.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中书权力4.(2分)17世纪英国国王的力量被极大削弱后,直到1832年以前,这一时期的体制可归纳为“贵族寡头制”,贵族不但占据传统上由其控制的上议院,且通过贿赂等手段控制下议院。

由此可以得出,英国()A.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大权B.尚未实现权力分立与制衡C.议会内部冲突和斗争激烈D.君主立宪制需进一步完善5.(2分)有学者在解释古代某种制度时认为:司徒选择在中央任职的高官,负责考察散处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综合他们的家世官位、德才定出“品”和“状”,品分九等,状是根据士人德才行为做的简单评语。

这一制度()A.继承了两汉乡里品评人物的传统B.使选官权力完全被地方州县操纵C.以血缘作为官职世代继承的准则D.保证了优秀人才进入官僚体制内6.(2分)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

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

皖北武术文化遗产现状研究

皖北武术文化遗产现状研究

近代 以来 , 皖北地 区民间习武成 风 , 武术人 才辈 出, 如马承 智、 刘百川 、 宋国宾 、 胡敬章 、 吴翼犟等都是享誉全 国的人物 。其 中砀 山、 亳州被誉为第一批全 国“ 武术之 乡” ( 也是安徽省 目前唯 有的两个武术之乡 ) , 同接壤 的鲁西南和豫东地区一起形成 了一 个拥有 1 3 个全 国武术之乡 的典型武术文化生态 区 , 留下 了可观 的武术文化遗产 。皖北地 区的武术文化遗产状况也正是全 国武 术文化遗产的缩 影 , 同样具有普遍的代 表性 , 对其它地域的武术
等相关组织 。 在全国国术考试 中也 不乏 皖北 民间拳师 的身影 , 如
马承智 、 汪光旭 、 胡敬 章等 , 其 中马承智获第 一届 国考 的最优( 前 十五名 ) 和“ 全 国国术游艺 会” 上拳术第六 , 汪光旭在第二届 国考 中也荣获拳术第三名 、 剑术第五名 的佳绩 ; 1 9 2 9年 的“ 全 国国术
地域 , 运用 田野考察法 、 文献 资料 法 、 访谈 法等方法对 武术 文化
遗产的状况进行 考察 ,以此来寻求武术文化遗产现状的一手材 料, 无论是对武术文化 的传承 , 还是针对近年来来 自上层所提 出 的“ 大武术 ” 观和“ 武术标准化” 都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
1 地 域 概 况
武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纷纷走进 了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然 而 , 多年来武术文化遗产 的具体情况如何 , 值得
进一步探究 。 皖北地 区地处安徽 、 河南、 山东和江苏四省接壤 , 且 拥有 1 3 个全 国武术之乡的典型武术生态区域淮海地 区 , 其 习武 之风 自古盛行 。在这个被称作 “ 后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 期” , “ 非 物质文化遗产 以及整个传统 文化的保护与传 承发展 的 认识和实践也显现 出了多误读 和片面性 ” l l 之 际, l 课题刘百川 、 陈明徵分别被 聘为副评判长 、 监察

蚌埠市情概述

蚌埠市情概述

蚌埠市情概述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千里淮河与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交汇处,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和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

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0万,其中市区面积9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20万人。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滨临淮河,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商贸繁荣。

经过多年发展,蚌埠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安徽省重要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重要一极、皖北中心城市。

一、交通区位优越,城市环境怡人。

蚌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两条高速铁路(京沪、京福高铁)、两条高速公路(京台、宁洛高速公路)在蚌埠交汇。

拥有纵贯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一等客站,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站日接发客车320列,蚌埠高铁南站日接发客车高峰时期达79列,2小时可达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半小时可达南京、合肥。

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千吨级货轮四季通航,年吞吐量达250万吨以上,是淮河上第一座集装箱码头业,可以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并借助其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蚌埠是淮河文化的发祥地,7300年前,先民在这里驻足定居、繁衍生息,刻下了创造淮河文明的印记。

4000年前,大禹在这里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开启了华夏兴盛的纪元。

2200年前,楚汉争霸、决战垓下,留下了荡气回- 46 -肠的英雄故事。

留传至今的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蚌埠市内有山有水、山水相连、宜居宜游。

有淮河、天河、龙子湖、张公湖,张公山、荆涂山、白石山等知名山水,为各位朋友居住旅游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二、产业基础雄厚,投资领域广阔。

蚌埠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及新材料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高质烟酒为主的传统加工业,以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品、人文旅游、休闲度假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业,以高端商贸、现代物流、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以规模化种、养、加、销、游为一体的现代大农业等五大重点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 往往成为各 主流媒体争 相报道 的内容 。各报 刊关于
各地所 开商埠 的报 道 、 通讯俯 拾 即是 , 前 引蚌 埠开 埠筹
备 阶段 的诸 多报道 也足以证 明这一点 。可 是 , 遍查 1 9 2 4
年发行 的各主要报刊 , 均找不 到蚌埠正式 全面开 埠的任
所藏 档案资料制成 , 并未开列蚌 埠开埠 说法 的具 体资 料 来源。9 0年代 , 《 近代史 资料》 总第 8 5号发表 了张洪祥 、
周德 喜两位先生整理 的《 近 代 中国 自开通商 口岸史 料》

文, 其 中一则 为《 近代 中国 自开通 商 口岸一览 表》 , 也
强调蚌埠于 1 9 2 4年实行开埠⑨ 。此表系译 自日人英修 道于 1 9 3 9年 所撰 的 《 中华 民 国有 关 列 国条 约权 益 》 一 书。因严 中平先生为 国内近代经 济史研 究权威 , 其说 法 ①上 海市政 协文史资料委 员会 等编 : 《 列强在 中国
统归 中国官厅掌握 。这一类商 埠有吴 淞 、 岳州 、 南宁 、 武
关 于此说 的依据 , 严先生 只是在所列 《 商埠 表》 后笼
统地指出此表系依 照各 种有 关年 鉴 、 海关 报告 、 经济 所
昌、 济南 、 浦 口、 郑州、 无锡 等城 市。如果 存在 民国时 期 安徽蚌埠开埠史实 , 那 它应 当属 于第 二种类型 。 自开商埠始 于清 末 。它 本系 清政 府 为了 阻止列 强 的觊觎而 主动采取 的举措 。为 了强化 自开商埠 的管理 , 清政府 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 , 但这些法 规均带 有地方 个 案色彩 , 未具 普遍 性指 导意 义 。民国肇 建后 , 随着 自开 商埠 的地方 愈来 愈多 , 规模 愈 来愈 大 , 民 国北京 政府 倍 感制订统一法规 的必要 。t 9 1 5年 内务部会 同农 商部 、 财 政部 、 税 务处等部门共 同草拟 《自辟商 埠开 办章程 》 , 修 正后经大总统正式公 布。依据 这一章程 , 各 自开商埠 设 立商埠局进行 管理 ; 划定 商埠 范 围 , 商 埠局 测勘 商埠 四 至界址 , 绘具详细 图说 , 咨 明本省 最高 行政 长 官派员 勘 定并报 内务 部核定 ; 商 埠局 常年经 费 由 中央承 担 , 但 市 政建设 等事项 经费须 自行举 办税源解 决 ; 商埠 内可设 立
持此说 。不难看 出 , 前一种观点所提 “ 开埠 ” 的含义 系
租权 、 行政 管理权 、 关 税权 、 警 察权 、 市政权 等 特权 。另

指津浦路 通车以后 蚌埠 开始有 了近代 商业 贸易 , 并非 开 设通 商 口岸之谓。后一种 观点 中 的“ 开 埠” 则特 指开设 与列 国通 商的 口岸 。对 前一说法 , 笔 者并无 异议 。后一
的租界 》 , 中国文史 出版 社 1 9 9 2年 版 , 第5 6 8页; 《 无锡
商埠局 暂行章程 》 , 载《 安徽公报 》 第1 5 3 9期 , 1 9 2 3年 9
月 1 3日 出版 。
② 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 员会编: 《 蚌埠市志》 , 方志
出版社 1 9 9 5年版 , 第 2页。
务。正因如此 , 各 地 自开商 埠从 筹备 、 开 张 至运作 等举
笔者认 为 , 这一说法缺乏铁证 , 不值得采信 。 揆诸有关史料 , 蚌 埠确 曾 于上世 纪 2 0年 代初 谋求
开埠 。蚌埠原 为安徽凤 阳县境内濒 于淮河 的一个市 集 , 清 中叶前后 一度兴盛 , 清末遭 受 战乱破 坏 , 沦 为淮 河岸 边 的小渔村 。1 9 0 8年津浦铁路动工兴 筑时 , 仅 有一条
1 9 9 4年 版 , 第6 3页 。
现在的问题是 : 民国时期 蚌埠 到底有没 有开埠 ?关 于这一 问 题 , 史 学 界 现存 两种 说 法 。一 种 认 为 , 随 着
1 4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国时期 安徽 蚌埠 并 未开埠 ・
往 往为学界所认 同 。
当地重大政治事件 , 也是 国家社会 经济 生活 中的重大事

江 淮 流域 史 研 究 ・
民国时期 安 徽 蚌埠并 未开埠
吴元康
近代 中国的通商 口岸大致 可以分为两 种类 型 , 一种 为帝国主义 国家 强迫 中国政府 签订 不平 等条 约而 被迫 开放的 商埠 , 通常称为“ 约 开 口岸 ” 或“ 约 开 商埠 ” , 上 海、 广州 、 天津 、 汉 口、 重庆 、 芜 湖等城 市均属 于此类 。在
③ 郭 学 东编 著 : 《 蚌 埠 城 市 史话 》 , 新 华 出版 社
1 9 9 9年 版 , 第3 0页。
海关等机构 ; 本 国人与 外 国人均 可居住 贸 易 , 但外 国人
以商埠界 内为 限 , 界 址 以外 不 得 租 赁 房屋 , 开 设 行 栈
等① 。
④ 严 中平等编 : 《中国近代经济 史统计 资料选辑 》 , 科 学出版社 1 9 5 5年版 , 第4 8页。 ⑤《 近代 史资料》 总第 8 5号 , 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
说法则值 得商榷。本文拟就此作一讨论 。
种为 中国政府 自行宣 布 开放 的通 商 口岸 , 通 常 称 为
“自开 口岸 ” 或“ 自开商埠 ” 。由于 自开 商埠系 中 国政府 主动开设 , 此类商埠 的主权 当然完 全归诸 中 国政府 。它 们概不设立租界 , 其土地所 有权 、 行 政管理 权 、 警察权 等
这些 口岸 , 列 强通 常设立租 界 , 攫取 领事裁 判权 、 土地 承
1 9 1 2年津浦铁 路全 线 贯通 , 蚌 埠 即 已开埠 , 如《 蚌 埠市 志》 一书提出“ 民国元年 , 蚌埠开埠” ②, 此说得到部分学 者附和⑧。另一种 观点则认 为蚌埠开埠于 1 9 2 4年 9月 , 著名经济史专 家 、 中国社科 院经 济研究所 严 中平 先生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