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本册教材从“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教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的编写宗旨出发,体现了“打好基础,培养习惯;注重人文,渗透德育;力求简约,便教利学”的指导思想。

全册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8)(一)教材解读本册的学习习惯培养由“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组成。

“坚持写日记”其主要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爱护图书”的意图是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

体现了编者对基本学习习惯的重视,不仅要一一落实,而且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第1页主题用了3页共计5幅图画来展示。

第1页3幅图,左上角展示了各种日记:《鲁迅全集(日记集)》、《雷锋日记》和《家庭日记》,《鲁迅全集(日记集)》还展开一页给同学概览。

右边是老师在向几位同学讲解介绍日记,桌上放着刚才介绍过的几种日记样本。

下方一幅图是全班同学认真写日记,同学坐姿端正,黑板上写着“坚持写好日记”,下面是记日记的三点要求:①要持之以恒。

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③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而教师在教室里巡视。

如果说这是了解和尝试写作的过程,那么后面第2、3页的图片内容就是实际写作的过程和结果展示了。

这两页均是通版图,而图的左上方和右下方都展示了一个女同学在家里认真写日记的状态,第2页左上方的特写照片可以看出这位同学态度认真,表情专注,握笔姿势正确,而第3页右下方这幅图可以看到全景的布局:女同学坐姿端正,符合写字习惯的各项要求,文具摆放整齐,而展示出来的3篇日记都是书写美观,格式规范。

这3篇日记内容的选择紧贴学生生活,既平常又各具特点,表述朴实自然,易于学习、感悟,产生同感。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池上》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读题目。

思考,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二、过字词关。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其他学生听;字音读准了没有。

(有听的要求)评读,她把字音读准了么?3、出示“撑”,撑小艇。

认读生字。

艇解迹浮萍齐读,字词语:浮萍踪迹小艇解词意:小艇在哪里?4、田字格中的“艇”字分析。

书空艇字,老师板书。

比较“舟”字和“舟”字旁有什么不一样啊?5、学生写两个“艇”字。

T:要留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一笔一画的正确书写。

(教师巡视)6、读:小艇浮萍——你见到过浮萍么?出示图,找找,浮萍在哪里呢?(T:很好,你能到生活中去学习。

)出示照片:浮萍稍做分析在本子上个写两个。

(教师巡视,相机进行表扬)三、有感情的朗读古诗1、齐读2、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3、出示句子:“小娃撑……回”假如你是这个小朋友,你会想什么。

齐读,自读。

4、你是怎样的心情啊?把你的感情融进去读读。

你是暗暗的兴奋是吗?兴奋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再来一次。

还有怎样的心情?紧张的。

为什么?因为……二次备课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教师范读,你感受到了兴奋、紧张的心情了吗?来一起读。

“偷采”怎么采?再来一遍。

学习3、4句。

1、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想。

读读。

2、学生自读。

3、教师相机的问学生,孩子,你怎么摇手啊?此过度到对这句诗的讲解,比较自然。

4、出示图。

小娃的踪迹是……S浮萍一道开。

5、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能干的小孩——读。

活泼可爱的小孩6、小结: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小朋友……暴露了。

再来读读。

S读。

哦,原来池上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咱们一起来读读。

齐读全文。

这首诗歌,要是白居易来读,他会怎么读呢?1、教师范读。

(学生很多举手,可以先让孩子来读)2、当小诗人来读这首诗。

3、一起来当白居易,好吗?(齐读)(在引领学生读的时候,老师多配上动作)五、给画配诗。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苏教版为凤凰国标教材,是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时下,苏教版教材除了在江苏本地用法外,在山西、安徽、陕西、广东等地均有用法,学校均为江苏训练出版社的教材。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四班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四班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细心侍弄花草,打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2、熟悉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同学喜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说说“沙漠”、“绿洲”1、老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沟通“沙漠”(1)引导同学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老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咸而板结环境非常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老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非常恶劣!(3)指导读好句子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处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4、沟通说说“绿洲”老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良好的生存环境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妙。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老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3、沟通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同学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决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4、5、6自然段。

文水县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苏教版

文水县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苏教版

《沙漠中的绿洲》【教材分析】《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

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炼,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佳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他们身处城市,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对阿联酋这个西亚国家的地形特点及环境比较陌生。

因此,设计时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些文字、图片资料直观呈现,帮助学生体会“沙漠如何变成绿洲”这一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此外,他们已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字词自学能力,会用比较法,组词法等区分识记生字,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解决部分生词;朗读上,他们能通过练习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在有感情地朗读上需要加强;理解上,能使用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主理解文本。

这样的学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

依据新课标的标准,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读描写生动、形象的部分。

2、启发学生要在生活中注意环保.【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展示资料,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顾事件-—细读课文,深入分析——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10 绿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为何所有的“绿”都“按着节拍飘动”。

3.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笔下的“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教案1 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教案1 苏教版

18《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阿联酋人民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的决心。

【课前预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给生字组两个词,给多音字“漂”组词,完成《语练》的第一题。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中的词语,理解词语。

4.尝试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出段落大意。

【课堂导学】:活动一: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读读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

侍.弄漂.亮填上霎.时恶劣.2.小组内轮流读词语,理解“不毛之地”、“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意思。

3.全班读词交流。

活动二:感知内容1.2. 小组讨论交流,了解阿联酋这个国家。

3.全班汇报。

活动三:初识绿洲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①这里所说的“绿洲”其实是什么?②文中的“星罗棋布”让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质疑。

【课后练学】:比一比,再组词。

费()待()挖() piāo( )漂废()侍()究() piào( )18《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迪拜的美丽风光。

2.精读课文,感受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课前预学】:用“——”在文中划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这句,并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侍弄花草非常精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课堂导学】:活动一:感受今昔的不同。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①如今的迪拜是怎样的景象?找出有关词句读读。

②用几个词语进行对比概括:沙漠:迪拜:2.小组内交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对比读读。

3.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二:探究变化的原因。

1.默读课文,思考:①②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质疑。

活动三:体会环境的重要。

1. 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版

特殊的葬礼课时2-1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学l、观看图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今天,产生学习兴趣。

目标2、认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旬子,理解词句,初步感知课文。

3、识写生字生词。

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读准字音,读顺旬子,理解词句。

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3分钟)请大家观看几幅图片。

投影: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有关图片你认识这座瀑布吗?板书:塞特凯达斯瀑布可是,你知道吗?1986年九月,巴西总统为它主持了葬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板书:特殊的葬礼二、倾听录音,初步感知。

(2分钟)请打开课本,边默看课文,边倾听播音。

要听清楚字音和停顿,理解词旬的意思。

三、自读课文,理解词旬。

(5分钟)课文叙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辉煌的历史和枯竭的命运,令人深省。

大家都想读好课文吧,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旬子,读懂旬意。

可以轻声读课文,也可以默读。

遇到难读或难理解的字词旬,联系上下文以及文后的生字表及习题,独立自主思考;依然不懂,再查找工具书或请教邻座同学,乃至询问老师。

教师边巡视,边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15分钟)二次修改教学过程二次修改l、指名认读生字,读后评议,纠正读音后,齐读两遍。

2、指名认读生词(课后习题3)'读后评议,纠正读音后,齐读两遍。

3、指名认读课文各自然段段,在学生认读困难之处,教者适当范读,领读。

读后评议,表扬为主,激发学习热情。

教者及时板书:易读错的多音字和组词;辨析形近字,强调不同的部件。

例如:瀑pu哀即悼dao慕号hao破po衰sh涵i掉d沁o幕h6o4、齐读课文一遍。

五、交流疑惑,深入理解(5分钟)l、请学生自由提问,大家来解答。

2、教师补充提问,大家来解答。

以上的问答,应包含以下几个难懂字词:滔滔不绝、汛期、不辞而别、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慕名而来六、识写字词,布置作业(10分钟)最后我们来识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1、学生描红生字。

2、黑板出示:殊、葬、帘、竭、测、旬、授、傲、号指名说说:识写有困难的字。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解读与集体备课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解读与集体备课课件
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 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 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 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 处去了。
(一)学生能读出些什么?
4.还乡河优美景色。 (1)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 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 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 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2)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 悠地飞着。 (3)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 里叫着。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先后顺序
人物描写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语文要素实施 策略和建议。
(一)关于阅读要素的策略和建议。
1.有的题目只是提示主要内容。 2.关键句也只是帮助了解主要内容。 3.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因 为理清需要划分部分,概括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4.一般来讲,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 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5.文章的主要内容指的是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那段话。 6.“提示”“帮助”不是指方法,所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 法只有一个。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文解读。 (二)学生可以学些什么。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文解读。
(二)学生可以学些什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儿童成长”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3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写的都是儿童的成长故事,文章都比较长,要学习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单元重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篇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

《<小英雄雨来>节选》用序号来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这样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本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学习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

第六单元是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本单

元有三篇阅读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古诗两首》、一篇习
作和一个练习组成。这三篇课文,用不同的文学样式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保护环
境、人人有责!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以参观访问
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
并尽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
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
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
进行写话练习。
《云雀的心愿》是一片童话故事,以童话的方式介绍了森林的作用。讲的是
小云雀跟着妈妈飞进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
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灵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
库”的重要。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教学时在学生充分个性
化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
这个童话故事,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地感受森林对环保的重要作用。
《池上》写乡村孩童的天真可爱,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儿
垂钓》中则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教学中要把诗句中写景和叙
事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过渡引导,使整首诗的意境浑为一体。古诗教
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
有效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用意。遵循以
下思路展开: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读背体会。
练习六中“处处留心”安排了对噪音的了解,这一题可以说是与本单元的环
保主题遥相呼应,“读读背背”中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成语的积累,二是古诗
的积累。使这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版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
语文学习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
习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
好地把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习的这个载体中。
另外安排习作6要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也可以留心报刊杂
志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文章,从而落实“自主习作,乐
于表达”的理念,透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0个生字,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
地读准它的读音。
2.读懂课文,练习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有关词语造
句。
3.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把握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保护环境、
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与
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教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认识到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感受故事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鉴赏能力。
4.学习围绕中心句,有条理的阐述森林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 法:读悟结合 启发式 情境式 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经验
自由表达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课时安排:
18、沙漠中的绿洲 2课时
19、云雀的心愿 2课时
20、古诗两首 2课时
练习6 3课时
单元测试6 4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