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高中化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摩尔质量计算、溶解度计算、浓度计算、反应路线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等。
一、摩尔质量计算:1.摩尔质量(M)=相对分子质量(Mr)/摩尔量(n)2.摩尔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例如:H2SO4的Mr为98 g/mol,如果有2 g的H2SO4,求其摩尔量。
解:摩尔量(n)=质量(m)/摩尔质量(M)=2 g/98 g/mol≈0.020 mo二、溶解度计算:1.溶解度(S)=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m)/溶剂的质量(M)例如:已知60g的氯化钠溶解于200g的水中,求氯化钠的溶解度。
解:溶解度(S)=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m)/溶剂的质量(M)=60g/(60g+200g)≈0.23三、浓度计算:1.质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例如:已知溶液中含有10g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氯化钠的质量浓度。
解:质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10g/100mL=100g/L四、反应路线计算:1.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
例如,对于A+B→C+D,如果已知A的量,则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B 的量、C的量和D的量。
例如:已知反应1 mol的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求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的摩尔量。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可知1 mol的甲烷生成1 mol的二氧化碳和2 mol的水。
五、酸碱滴定计算:1. 氢离子浓度(pH)= -log[H+],其中[H+]为氢离子的浓度。
2.酸碱滴定中可以根据已知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另一种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例如:已知0.1 mol/L的盐酸滴定到了100 mL的0.05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求中和点的体积和酸溶液的浓度。
解:根据盐酸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可以推算出滴定的摩尔比例为1:2、根据摩尔比例和已知的碳酸钠溶液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滴定的中和点体积为100 mL,酸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1、求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①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ρ×22.4L/mol②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A)=D×M(B)③由单个粒子的质量求摩尔质量:M=NA×ma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1、M2……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也可以是体积分数)2、克拉贝龙方程:PV=nRTPM=ρRT3、溶液稀释定律: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1×w1=m2×w2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4、水的离子积:Kw=c(H+)×c(OH-),常温下等于1×10-145、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一lgc(H+)(aq)高考化学几大基本守恒关系1、质量守恒: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2、化合价守恒: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3、电子守恒: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4、能量守恒: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5、电荷守恒: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化学mol的计算公式

化学mol的计算公式化学中的计算公式主要用于计算物质的摩尔数(mol)。
1.摩尔数的定义:摩尔数是指物质中的分子数或原子数。
一个摩尔指的是6.022 ×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number)。
摩尔数可以用来描述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
2.摩尔数的计算公式:摩尔数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分子量、浓度等计算出来。
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下的计算公式:(1)通过质量计算摩尔数:摩尔数=质量/分子量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克(g)、毫克(mg)等,分子量的单位可以是克/摩尔(g/mol)。
例如,若要计算50 g水(H2O)的摩尔数,已知水的分子量为18g/mol,则摩尔数为:摩尔数= 50 g / 18 g/mol ≈ 2.78 mol(2)通过体积计算摩尔数:摩尔数=气体体积/摩尔气体体积其中,气体体积的单位可以是升(L)、毫升(mL)等,摩尔气体体积是指在标准温度和压力(STP)下,1摩尔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例如,若要计算5L二氧化碳(CO2)的摩尔数,则摩尔数为:摩尔数= 5 L / 22.4 L/mol ≈ 0.223 mol(3)通过浓度计算摩尔数:摩尔数=浓度×体积其中,浓度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mol/L)、摩尔/立方分米或立方厘米(mol/dm^3或mol/cm^3)等,体积的单位可以是升(L)、毫升(mL)等。
例如,若要计算0.5 mol/L的硫酸(H2SO4)溶液中2 L的摩尔数,则摩尔数为:摩尔数= 0.5 mol/L × 2 L = 1 mol3.摩尔数的应用:摩尔数的计算公式在化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在反应中,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和已知物质的摩尔数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在溶液中,可以根据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在气体反应中,可以根据气体的摩尔数和反应条件计算气体的体积。
化学初三元素质量计算公式

化学初三元素质量计算公式在化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元素的质量。
元素的质量计算是化学实验和计算中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实验室操作和理论计算。
在初三化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元素质量计算公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公式。
1. 单质的质量计算公式。
单质是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单质的质量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即质量 = 原子量×物质的量。
其中,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它是由元素的原子核质量和电子质量组成的。
在化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元素符号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元素的原子量。
例如,氧气的原子量是16,那么1摩尔的氧气质量就是16克。
2. 化合物的质量计算公式。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化合物的质量计算公式稍微复杂一些,它需要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来进行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计算公式为质量 = 分子量×物质的量。
其中,分子量是指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其中氢的原子量是1,氧的原子量是16,那么水的分子量就是1×2 + 16 = 18。
因此,1摩尔的水质量就是18克。
3. 氧化物的质量计算公式。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铁、氧化钙等。
氧化物的质量计算公式同样需要根据化学式来进行计算。
氧化物的质量计算公式为质量 = 氧化物的质量 + 氧的质量。
其中,氧化物的质量是指除氧外其他元素的质量,氧的质量是指氧元素的质量。
例如,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其中铁的原子量是56,氧的原子量是16,那么氧化铁的质量就是56×2 + 16×3 = 160。
因此,1摩尔的氧化铁质量就是160克。
以上就是化学初三元素质量计算公式的基本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素的质量计算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和计算。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单位的转换、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大一期末化学公式总结

大一期末化学公式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许多化学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本文将对大一化学学科涉及的一些主要公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化学知识。
1. 化学平衡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s)化学平衡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一个完整的化学平衡方程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则是在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
例如,当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可以表示为:2H₂ + O₂ → 2H₂O这个化学方程式告诉我们,两个氢气(H₂)和一个氧气(O₂)分子生成两个水(H₂O)分子。
2. 热力学公式(Thermodynamic Equations)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力学公式:2.1. 熵变(Entropy Change):ΔS = S(生成物) - S(反应物)熵是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变表示在化学反应中系统混乱程度的变化。
正的熵变意味着系统的混乱程度增加,反之亦然。
2.2. 焓变(Enthalpy Change):ΔH = H(生成物) - H(反应物)焓是系统内能和对外界的功的总和,焓变表示在化学反应中系统内能的变化。
焓变通常与反应的放热或吸热过程相关。
2.3. 自由能变(Gibbs Free Energy Change):ΔG = ΔH - TΔS自由能变是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重要指标。
当ΔG<0时,反应是自发的;当ΔG>0时,反应是非自发的。
3. 摩尔浓度公式(Molar Concentration)摩尔浓度是用于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物理量,其单位为mol/L。
以下是计算摩尔浓度的公式:3.1. 摩尔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C = n/V摩尔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量(以摩尔为单位)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初三化学计算题公式

初三化学计算题公式化学计算题公式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化学计算题公式,并且给出详细解析。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M)=质量(m)/物质的量(n)其中,质量单位是克,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C)=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其中,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
3.摩尔分数公式:摩尔分数(Y)=溶质的摩尔数(n1)/溶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数之和(n)其中,溶质的摩尔数单位是摩尔。
4.电量公式:电量(Q)=电流(I)*时间(t)其中,电流单位是安培(A),时间单位是秒(s),电量单位是库仑(C)。
5.摩尔比公式:摩尔比(x)=物质的量比(n1/n2)=摩尔数比(n1/n2)=体积比(V1/V2)其中,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体积单位是升。
6.度盐度公式:度盐度(S)=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质量(m0)*100%其中,质量单位是克。
7.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公式:[HCO3-]=(pK2*[CO2]*α)/(K1*(1-α)+α*(1+K2/Kw))其中,[CO2]是二氧化碳气体分压,pK2是碳酸/碳酸氢根离子的酸解离常数,α是碳酸/碳酸氢根离子的解离度,K1和Kw分别是离子常数。
8.饱和溶解度公式:饱和溶解度(S)=物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其中,单位溶剂可以是克、毫升等。
9.燃烧热公式:燃烧热(Q)=质量(m)*燃烧热值(ΔH)其中,质量单位是克,燃烧热值单位是焦耳(J)或卡路里(Cal)。
10.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是气体的压强,V是气体的体积,n是气体的物质的量,R是气体常数,T是气体的温度。
化学计算公式

化学计算公式化学计算公式在化学实验和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用于计算分子的摩尔质量、物质的化学计量以及化学反应的平衡等。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用于表示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克/摩尔(g/mol)。
计算摩尔质量的公式如下:摩尔质量 = 质量/物质的物质的量(摩尔数)例如,计算氧气(O2)的摩尔质量,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得知氧气的原子质量为16 g/mol,因此:摩尔质量(O2)= 2 * 16 g/mol = 32 g/mol二、物质的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通过化学计算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其中,化学计量处于化学反应的基础,它可以通过摩尔关系来表示。
例如,考虑以下反应:2H2 + O2 -> 2H2O该化学方程式表示了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
根据该方程式,可以推导出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这意味着,对于每2摩尔的氢气,需要1摩尔的氧气来进行反应。
三、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指在溶液中溶质的摩尔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常用单位是摩尔/升(mol/L)。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量/溶液的体积例如,假设有100 mL的盐酸溶液,其中含有4 g的盐酸。
首先,我们需要将盐酸的物质量转换为摩尔:摩尔质量(盐酸)= 36.46 g/mol盐酸的摩尔数 = 4 g / 36.46 g/mol = 0.11 mol摩尔浓度 = 0.11 mol / 0.1 L = 1.1 mol/L因此,盐酸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1 mol/L。
四、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称为化学反应的平衡。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以以下反应为例:N2 + 3H2 -> 2NH3在该反应中,氮气(N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氨气(NH3)。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氮气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3,而氮气和氨气的摩尔比为1:2。
医用化学常见公式总结(实用5篇)

医用化学常见公式总结(实用5篇)医用化学常见公式总结第1篇计算电解质溶液依数性的校正因子 i 与解离度的关系: α = i -1 (适用于1-1AB型) 离子强度是溶液中所有离子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I= Σbi z i2298K时 I 与γ±的关系:lg γ± = – |z+ z–|(适用于I < • kg–1 的极稀水溶液)活度与理论浓度的关系a = γ•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定义、共轭关系、反应实质、酸碱的强度。
质子酸、质子碱、两性物质的判断;共轭酸碱对。
H2PO4--的共轭酸:H3PO4 H2PO4-的共轭碱:HPO42-[Fe(H2O)6]3+的共轭碱:[Fe(OH)(H2O)5]2+酸解离常数Ka、碱解离常数Kb的影响因素:本性、温度。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浓度(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部分解离;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
解离度α的影响因素:本性、温度、浓度。
同离子效应的定性判断、定量计算。
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重点)一元酸碱: 近似式、最简式及使用条件。
多元酸碱: 按一元酸碱计算。
两性物质二元弱酸的酸根阴离子浓度近似等于Ka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重点)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和换算溶度积规则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Ip = Ksp 饱和溶液平衡状态Ip < Ksp 不饱和溶液沉淀溶解Ip > Ksp 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开始沉淀: Ip = Ksp沉淀完全:剩余离子浓度c ≤×10-5 mol·L-1Ksp的表达式以及Ksp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有同离子效应存在时溶解度的计算.掌握AB型、A2B或AB2型和A3B或AB3型的计算公式。
医用化学常见公式总结第2篇适用于微量及痕量组分的测定。
标准曲线法:配制一个溶液作吸收曲线获得λmax;配制一系列溶液作标准工作曲线;测定未知溶液Ax获得Cx 。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一、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kg)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
碳原子质量(kg)×1∕12
氢原子的质量(Kg)1.674×10-27 Kg
Ar(H)= —————————— = ———————————≈ 1
碳12原子质量的×1∕12(Kg)1.9927×10-26kg×1∕1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内中子数如: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质子数)+ 0(中子数)=1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8(质子数)+ 8(中子数)=16
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1×2=2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 1×2 + 16×1=18 2、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H2O2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1×2︰16×2 = 1︰16
3、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12×1 例:化合物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 % = ————×100 = 75%
12+1×4
1×4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H % = ————×100 = 25%
12+1×4
或H %=100%-75% = 25%
三、关于溶液的计算公式
1、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液密度
溶质质量
2、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
四、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
1、溶解度(S) = —————×100g(仅适用于饱和溶液)
溶剂质量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公式: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溶解度+100g
溶解度=c
×100g(C%为溶质质量分数)
1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