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在培养社会 主义现代化 建设所需人才 方面具有极其 适应大学生活 , 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 3 ) 心理健康是 大学生取得 事业成功 的坚实心理基 础 。 目前我 国的用人制度 已进入市场调节 的轨道 , 大学

重 要 的意 义 。

心 理 健康 对 大 学 生成 才 的影 响
( 1 ) 心理健康 可以促进 大学 生全 面发展 。心理素质 复杂 的社会 环境 中 , 敢 于 面对 困难 、 挫 折 与挑 战 , 才 能
是一个人综合 素质的基础 , 心理的健康发展是 最基本 的 作出选摔适 宜 自己角色 的正 确抉择 。如 “ 大学生志愿 服 人生课题 。大学 生要 成人 、 成才、 成功 , 心理 的健康发展 务西部计 划”是 国家 给当代大 学生提供 的一个 施展 才 是基础 。成人重在德育 , 有 了心理健康的基础 , 他们才会 能的社会舞 台 ,检验所学知识 的试验场。可 以这样说 , 做人 , 懂 得做人 的道理 , 形成 正确的世界 观 、 人 生观 、 价 “ 大学生 志愿 服务 西部计划”是 由学 生转变为社会人 的
么是成功 以及怎样才 能成 功的问题 , 认识 到有 一分耕耘 实的第一 步 !” 才有一 分收获 , 只有不断加强 理论 修养 、 反 复 的实践 训
( 4 ) 心理健康 利于大 学生培养健 康的个性心理 。个
练、 方 法 训 练 和 典 型 人 物 学 习等 多种 方 式 , 在成人 、 成 才 性是 指个 人在先天素质 的基础 上 , 通过 社会影响而形成
【 戍才新话遂 】
【 才・ 哲】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陕西 咸阳 ●岳 若 惠

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 大 学生是 国家的希望和国家发展 的人才库 , 为 了大学生的正

模块一第一讲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

模块一第一讲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学校教育中应着重于“五学”教育.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学会关心, 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2.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 3.逐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思考题
1.心理健康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2.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如何养成良好的心 理健康?
案例——马加爵案 案例——马加爵案
一个正处在青春年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为什么竟因为一点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 事,就对同窗同舍的学友下如此毒手? 昆明警方对马加爵进行审讯,马加爵供出杀人原因。 民警:你为什么杀人? 马加爵:我觉得我太失败了。 民警: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失败? 马加爵: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 民警: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马加爵:他们老在背后说我。 民警: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马加爵: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甚至是一些隐私都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 在别人眼里,别人都在嘲笑我。 民警: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你? 马加爵:可能是因为我较穷。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案例——马加爵案 案例——马加爵案
马加爵,男,1981年5月4日出生,汉族,广西宾阳县人。云南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某男生宿舍发现有4名学生被人用石工锤打击头 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时间约一周左右。 经痕迹鉴定和调查走访,专案组确定,该宿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即是重大作案 嫌疑人。 公安部于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20万通缉杀人嫌犯。3月15日晚, 马加爵在海南三亚市河西区落网。3月17日马加爵被云南警方押解回昆明。最 后被执行死刑。
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 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李江雪老 师对记者说,从马加爵案件来看,他是属于有人格障碍的一类人,这类大学生 往往没有自制力,遇事会迁怒于别人,归咎于社会,产生一种反社会性的人格 ,一旦受到外界的激发,便会爆发出来,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情。

(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知识要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认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1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无重大疾病。

真正的心理健康标准:生理健康(身体无重大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健康的定义:(1)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理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2)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展自己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卫联4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5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2。

情绪健康3。

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

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二节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二心理障碍定义: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积累、迁延、演变的结果,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功能损害较大,常伴有病理性变化,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严重性排列):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精神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生活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问题、就业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1。

经济压力2.人际压力3.情感压力4.前途压力5。

学业压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个体原因、学习教育、社会、家庭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1)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有很强的适应能力(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1、对自我进行积极的调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题库(含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题库(含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库一、选择题部分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一、单选题(10)1、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

A.初中时期B.高中时期C.大学时期D.成年期2、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人际关系良好3、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

A轻微的心理失调B.轻度的心理障碍C.中度的心理障碍D.严重的心理疾病4、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绪障碍B.适应不良C.人格障碍D.精神障碍5、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A.焦虑症B.抑郁症C.疑病症D.精神分裂症6、我国20世纪90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占()。

A.16-20% B.30-34.4% C.37.9%D.64.4%7. 近年来,成为大学校园一大杀手的是()。

A.焦虑症 B.疑病症 C.恐怖症D.抑郁症8、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A.环境适应B.自我评价C.人际关系状况D.情绪健康9、某生患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发病起来,情绪会异常兴奋或低落,或兴奋与低落交替出现。

请问该生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A.反应性精神病 B.情感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人格障碍10. 某大一学生小明,经常感觉自己的车没有上锁,然后跑到停车点查看,请问该生患有什么症状()。

A.焦虑症B.强迫症C.疑病症D.偏执狂二、多选题(6)1、常用的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包括()。

A.个人经验标准B.社会文化标准C.症状检查标准D.数理统计标准2.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

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精神分裂症3.人格障碍包括哪几种类型()。

A.偏执型B.分裂型 C.冲动型 D.强迫型4.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有()。

A.精神分裂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 C.反应性精神病 D.人格障碍5.个别咨询的主要形式包括()。

A.门诊咨询B.访问咨询 C.广播咨询 D.电话咨询6.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基本要求包括()。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研究表明,大学生适应不良绝大部分是因为人际关系不良造成的。 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现象,对自身存在的 问题视而不见,却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有一点点疏忽;也有部分大学生因为家庭或 自身原因比较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较为被动或者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就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问题,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更有甚者危及生命。
由于我国性教育的严重滞后或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对 性的相关问题意识模糊,甚至由于一时冲动造成较为严重的 后果,因而产生一系列的恋爱问题。
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除了要适应集体生活外,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跟新同学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处于这一个体生命的黄金阶段,其心理发展出现了有别于 一般青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一)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我统合”能力差
自我意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但由于他们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 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因而造成其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出现偏差。 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 自尊心和自卑感。 “自我统合”是青年心理发展的必经历程,能否顺利完成“自我统合”是青年 期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是青年期大学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
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有很多论述,各家观点不一。经过多年的反 复探索,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 1.智力正常
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正常是指 智商(IQ)在80以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3.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习是大学生求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大学是人生学习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为未来职业的发展打基础的阶段。 通过学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 活动的特点以及学习的一般心理规律,培养学习兴趣,增强 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学习。 4. 健康的爱情观与性道德 本书针对现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 的爱情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生时期的恋爱问题,进行 恰当的两性交往,培养自己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并对性 教育与艾滋病的防治有所了解。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8. 经常做恶梦。 9. 经常有恐怖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10. 经常会感到胆怯和害怕。 11. 常常稍不如意就会怒气冲冲。 12. 当被别人批评时就会暴跳如雷。 13. 在别人请求帮助时,会感到不耐烦。 14. 做任何事都松松垮垮,没有条理。 15. 脾气暴躁、焦急。 16. 一点儿也不能宽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朋友也是这 样。 17. 被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 18. 总是会被别人误解。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6. 情绪和情绪管理 情绪是心理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情绪心理 的知识和理论,可以使大学生对自我情绪有科学的认识,并 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所了解,同时能运用理性情绪理论,掌 握自我情绪管理的技巧,主动调整自我情绪,经常保持良好 的情绪状态。 7. 压力与焦虑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各种压力,而压力往 往给人带来极度的紧张感和不适感,这主要是通过焦虑表现 出来的。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压力和焦虑的性 质与来源,掌握应对压力及减轻焦虑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自测表
对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由回答结果可 大致看出你的心理健康情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题库(含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题库(含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库一、选择题部分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一、单选题(10)1、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

A.初中时期B。

高中时期C.大学时期D.成年期2、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

A身体健康B。

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人际关系良好3、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

A轻微的心理失调B.轻度的心理障碍C。

中度的心理障碍D。

严重的心理疾病4、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

A。

情绪障碍B。

适应不良C.人格障碍D.精神障碍5、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A.焦虑症B。

抑郁症C。

疑病症D.精神分裂症6、我国20世纪90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占().A。

16-20%B。

30-34.4% C.37。

9%D。

64。

4%7。

近年来,成为大学校园一大杀手的是()。

A。

焦虑症 B.疑病症C。

恐怖症D。

抑郁症8、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A.环境适应B。

自我评价C.人际关系状况D.情绪健康9、某生患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发病起来,情绪会异常兴奋或低落,或兴奋与低落交替出现.请问该生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A。

反应性精神病 B.情感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D。

人格障碍10。

某大一学生小明,经常感觉自己的车没有上锁,然后跑到停车点查看,请问该生患有什么症状()。

A。

焦虑症 B.强迫症C。

疑病症D。

偏执狂二、多选题(6)1、常用的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包括()。

A.个人经验标准B.社会文化标准C。

症状检查标准D。

数理统计标准2.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

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精神分裂症3。

人格障碍包括哪几种类型()。

A.偏执型B.分裂型C。

冲动型D。

强迫型4.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有()。

A.精神分裂症B。

情感性精神障碍C。

反应性精神病 D.人格障碍5。

个别咨询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门诊咨询B.访问咨询 C.广播咨询 D.电话咨询6.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基本要求包括()。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出版社教材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出版社教材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价;
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其消极的、不成熟的应对关系有显著 的相关。
2.自我概念
–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焦虑、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 理问题的根源往往与他们偏倚的、消极的自我概念显著相关。
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健康
案例:印度狼孩的故事
狼孩是两个狼哺育的女孩。狼孩刚被发 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不会用手, 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 或两膝爬行。他们惧怕人,对猫、狗似 乎特别有亲近感。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 人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但是其中一 个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另外一直活 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 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过渡性
• 青年期是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 • 从心理发展水平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
熟但又没有达到完成成熟的时期; • 从心理发展过程看,认知迅速发展,各项智力因素——观
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达 到相当高的水平; • 从个性发展来看,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达到相对稳 定和渐臻成熟的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三)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1.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符合正态分布 的规律,多数人是健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理发展的过渡性 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正处于迅速发展并走向成 熟的阶段。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家长的素质
(二)家庭因素
家长的期望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中重大事件的影响 人际关系 学校心理环境 社会文化 社会风气 网络媒体
案例分析:卢刚事件 1991年11月1日万圣节这天,一个叫卢刚的中国 留学生因对学校及导师心怀不满,在刚刚获得美国衣 阿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开枪射杀了该校三 位教授、一位副校长、和一位中国留学生后,饮弹自 尽。 开枪杀人的卢刚是北京市人,出生于普通工人家 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通过李政道主 持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选拔,毕业后旋即以交换学 生身份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就读于衣阿华大学物 理与天文学系,时年22岁。卢刚毕业时未能获得最佳 论文奖,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最终酿成悲惨血案。
(三)学校因素
(四)社会环境因素
五、课程安排与学习要求
(一)课程安排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4课时)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6课时) 学习心理 (4课时) 人际沟通 (6课时) 爱情与性心理(6课时)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 (7课时) 总复习 (1课时)
(二)学习要求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判断心理健康的依据
统计常模 社会规范 生活适应 心理成熟状况
2、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与协调
(3)正确的自我观
(4)人际关系和谐 (5)人格完整统一 (6)与现实社会协调一致 (7)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
行为
3、正确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不健康与不健康的心理行为是有区别的 健康的心理体现在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适应 心理健康状态具有相对性与连续性 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最高境界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田瑞琪
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 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 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 法利用。 赫拉克里特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故事分享: “刻舟求剑”与自我比较:两种心态、不同生活
启示:心理不健康会影响个体的正常成长与发展 研究者的发现:成功=20%的IQ+80%EQ
积极参与教学; 认真做好笔记; 遵守教学秩序; 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 思 考 你想从该课中得到哪些收获? 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与要求?
参考书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12讲》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吴蔚莉:《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 四川出版集团
案例分析:卢刚事件
1991年11月4日,安-柯莱瑞的3位 兄弟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 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 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 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卢刚事件2006年被 导演陈士铮改编为电影, 主演刘烨和梅丽尔斯利 尔普。
案例分析:卢刚事件(续)
启示:心理不健康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结论:心理健康是顺利成长成才的前提,
是学业事业成功的基石,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所谓健康,乃是指生理、心理、社会和道 德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状 态。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 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 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心 功能与潜能。
(一)大学生生理发展特点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青年在这一时期生理特点主要急剧变化。 力—生命力处于最旺盛的时期。 脑—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最发达状态。 性—是性萌发和性成熟最神秘、最敏感的时期。 青年期生理上的巨变,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