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1.3《人口的合理容量》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共33页)

1.3《人口的合理容量》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共33页)

主要制约因素——③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③ 主要制约因素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生 理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消费不 理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 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 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 由于不同时期、 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 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 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 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 理的生活方式, 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 水平, 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 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活质量的前提下,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注意: 注意: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多能够养活多少 是一个极限; 人,是一个极限;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能够 养活好多少人。 养活好多少人。
1、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 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
①人口与耕地的关系
☆从土地构成看,耕地比重小 从土地构成看,
②人口与淡水的关系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从人均量来看,人均可耕地 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 从人均量来看, 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由于缺水, 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由于缺水, 不足 ☆从发展来看,可耕地总数和 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 从发展来看, 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 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 ☆这个角度上看,土地是我国 水,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 这个角度上看, 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竭的迹象。 竭的迹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ppt教学课件
②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③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 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 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 产生较大的影响。
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 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的利用的资源和 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 (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 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发展中 国家
或地区
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 口数量多,而且一些国 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 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 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 会相当严重。
(2)措施: Ⅰ就整个世界来说: 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
合理的规模之内;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
简单的定义: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 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读 读P12图1.11“木桶效应”,并完成P12“读图思考”的相关问题。 图 思 考
1、该地区或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 2、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资源是制 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 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等权利。 Ⅱ就各国、各地区来说: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
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 量。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优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优质课件(共36张PPT)

【点评】 在叹惜复活节岛的悲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
吸取教训,因为复活节岛就是地球的缩影。就象复活 节岛一样,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孤独的岛 屿, 而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快地破坏着地 球的资源。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
,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 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为了估算环境承 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 那么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案例分析】如果人类的人口增长不考虑环境承载力 ,会有什么后果呢?阅读复活节岛的悲剧一文,我们 从中能吸取到什么教训?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 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17平方千米,它离南美大 陆智利约3000千米,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 ,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
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 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
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 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 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 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思考:
(1)深圳依赖自己的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养活25 年一下子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吗? (2)深圳是如何养活这多出来的1000多万人口?
【归纳总结】
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 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 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 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 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 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ppt课件

例1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 人口规模
B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 纳的最大人口数
C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发达国家所能容纳的最 大人口数
D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 数量
“木桶效应”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 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 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 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 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 长的桶板,还是短的桶板呢?这其 中的答案就是“木桶效应”。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人口 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相当严 重,因此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实施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 量)
1、概念与含义 例1 2、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环境能持 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影响因素:资源(主要)、科技发 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P12读图思考 例2
乐观者认为, 未来世界的人 口不会达到环 境人口容量的 极限值。
一些学者,认 为地球的环境 人口容量在 100亿左右。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 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 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例2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优质课件)(共23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优质课件)(共23张PPT)-PPT文档资料

人口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全面放开“二孩” 我国人口政策再做 调整 网友热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151030 新闻空间站_标清.flv
北京八达岭长城游客连呼“走不动了”
2011年10月31日凌晨, 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 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
菲律宾降生。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和区别。 2.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3.了解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几种观点。 4.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 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引导学生认识建立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3.了解我国的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及制定的意义。
5.三次婴儿潮相比 A. 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B.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C.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是因为育龄妇女人数少 D. 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6.有不少学者曾预言 2010 年尤其 2013 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
儿潮,理由可能是 ①人口惯性
(2).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辨析
两者意义相近,但不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 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供养的 最大人口数。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 环境人口容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甲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3~4题。
据美国和罗马尼亚科学家计算,地球可承受人口数量的最高极限是目前地球
人数的20万倍!该计算是建立在人类可以通过高科技方法解决食物短缺的前 提下得出的。那时,地球上大多数人将挤居在遍地林立的2 000层高的摩天
大楼中,很少能够见到阳光。
3.材料所示的地球人口计算的起点是( A.人类的最低生存需求 C.地球的土地面积
)
【解析】 第5题,从材料可以看出,“1 500万”是一个“临界点”或者“警戒 值”,说明当人口超过这个数值时就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 是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数值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 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是固定不变的。第 6 题,当人口超过 “临界点”时,也就意味着人口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过多,环境无法满足人 口持续发展的要求,便会造成A、B、C三项所述现象,D项内容与题干没有必然联 系。
P14活动 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数量少,相对资源数量有 限。 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水平较低,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 比较严重,加重了我国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 代型的转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 基数较大(2003年达13亿),每年净增长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超过1000万)。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与含义 2、现状
(1)发达国家的现状
(2)发展中国家的现状
3、保持合理容量的措施
“木桶效应”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 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 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 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 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还是短的 桶板呢?这其中的答案就是“木桶效 应”。
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 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 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P12读图思考
1、假如各种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 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 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 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 经相当严重,因此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一、单项选择题 1.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答案】 D
【解析】 一个地区生产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2.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手段的改进 B.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荒原、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答案】A 【解析】人类获取利用资源手段的改进,可以使环境人口 容量增加。其他选项都会引起环境破坏,使环境人口容量 减小。
)
B.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 D.地球的资源总量 )
4.由材料显示,科学家们的“乐观”是建立在( A.资源 C.消费观念 【答案】3.A 4.B B.科技发展 D.地区开放
【解析】从材料中“人类通过高科技方法解决食物短缺”判断出该计算主法是 利用科技来满足人类的最低生活需求(有食物吃)。
据统计,广州市在2013年末常住人口为1292.68万人。离该市1 500万的人 口控制目标只有约210万人,已接近“临界点”。据此回答5~7题。 5.“1 500万”的数值是 ( A.人口合理容量 B.与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与含义 2、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影响因素:资源(主要)、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
一些学者,认为 地球的环境人口 容量在100亿左右 。
乐观者认为,未 来世界的人口不 会达到环境人口 容量的极限值。 悲观者认为,目 前世界人口太多 ,已经大大超过 了地球的环境人 口容量。
第7题,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 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状况 ,所以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能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环境人口容量
D.固定不变的
6.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 产生的是 ( ) A.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就业紧张 C.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D.科技发展迟滞不前
7.下列措施可以使“1 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 A.控制人口的增长 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 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答案】 5.C 6.D 7.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