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模板技巧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完整版)高中语文答题模板及公式

完整版)高中语文答题模板及公式高中语文答题技巧一、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
二、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XXX、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15.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中语文作文答题万能模板

高中语文作文答题万能模板一、开头段。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引出话题)。
其次,……(提出问题)。
再次,……(列举例子)。
二、正文段落。
首先,……(提出第一个论点)。
其次,……(提出第二个论点)。
再次,……(提出第三个论点)。
另外,……(提出其他论点)。
三、结尾段。
综上所述,……(总结全文)。
因此,……(得出结论)。
最后,我们……(提出建议)。
高中语文作文答题万能模板。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戏曲、民间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比如孝道、忠诚、诚信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注重的品质。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不断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比如在教育、艺术、建筑等领域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喜爱。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我们来谈谈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要在教育中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外,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无穷的魅力和当代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光发热。
最后,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高中语文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模板一、阅读理解。
1. 题目分析。
在阅读理解题中,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文章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信息。
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帮助自己更快地找到答案。
2. 文章解读。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可以通过标注关键词和段落来帮助理解文章。
3. 选项分析。
在选择答案时,要对比各个选项,排除干扰项,找出正确答案。
要注意选项中的细微差别,避免被表面上的相似性所迷惑。
4. 解题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注意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要灵活运用推理和归纳方法,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找到正确答案。
二、作文。
1. 题目分析。
在作文题中,首先要明确作文要求,了解作文的主题和要求。
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帮助自己准确理解题目。
2. 内容构思。
在构思作文内容时,要围绕作文要求展开思路,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和要表达的意思。
可以列出提纲或者关键词,帮助自己构思作文内容。
3. 文章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合理安排文章的段落,使文章内容有条理,层次清晰。
4. 表达技巧。
在表达思想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可以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古诗文鉴赏。
1. 诗文理解。
在鉴赏古诗文时,要仔细阅读古诗文的内容,了解诗文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要注意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诗文。
2. 作者背景。
在鉴赏古诗文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意义。
3. 表达方式。
在鉴赏古诗文时,要注意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包括韵律、格律、音韵等方面。
要注意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诗文。
四、语法填空。
1. 句子理解。
在填空题中,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找出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和语法规则。
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语法成分,帮助自己更好地填空。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篇一: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高中语文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模板高中语文答题模板一、常用题型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目通常会给出一篇文章,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答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先通读一遍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2)仔细阅读每个问题,明确问题的意思和要求;(3)在全文中寻找答案,理解文章中的隐含信息和语气;(4)回答问题时,要以文章中的文字和表述为依据,不要加入个人主观意见。
2、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题目会给出一篇文章,要求考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同时要求考生对文章内的问题和观点进行评论。
答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通读一遍文章,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2)仔细看问题,明确问题要求考生分别叙述该文章的观点及其自己的观点或观点对该文章的评价;(3)在读完文章后,总结出作者对问题的看法和此观点的道理;(4)阐述自己对文章观点的认同或不认同,给出自己的理由。
3、作文题作文题目会提出一个话题或一个事件,要求考生对其进行阐述、思考或发表观点。
答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和写作意图;(2)理清思路,准确表达;(3)注意情感融入,营造文笔风格,准确表达情感;(4)注意文体要求,如:论说文、说明文等。
二、答题技巧1、审题要仔细在做题时,要认真审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楚问题的难度与简单度;2、找准重点在阅读文章时,要找到文章的重点,掌握文章的主旨,弄清楚文章的结构,从而更好地找到答案;3、仔细阅读在阅读文章或问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每个单词,小心不要把问题理解错误,影响答题结果;4、多加思考在回答问题时,要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展开创意,给出自己的答案,注重答案的合理和创新性。
三、注意事项1、语言表达清晰,语法正确,条理清晰,要注重排版,注意格式和字数;2、要遵守考场规则,不得抄袭,不得雷同,不得作弊,不得干扰他人;3、时间要合理安排,先易后难,先答熟练问题,后解难度较大的问题;4、多做练习,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模板
以下是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模板的补充信息:
一、答题技巧
1. 阅读理解题: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按提示语先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抓住中心句和中心语段。
要善于利用文章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
2. 文言文阅读: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按提示语先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明确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固定句式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特殊句、段落的含义和作用。
3. 诗歌鉴赏:先掌握题目、作者、注释等重要信息。
注意诗中的关键词语、意象、情感色彩等。
按照题目要求,组织语言规范作答。
4. 作文:审题是关键,要分析好题目要求和材料中心。
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要有生动的描写和详略得当的安排。
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观点和充分的论证。
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形象。
二、模板
1. 阅读理解题:按照题干要求,筛选重要信息,结合文章中心思想作答。
注意语言简明扼要,避免答非所问。
2. 文言文阅读:对于虚词、固定句式的题目,要分类整理并熟记。
对于翻译题,要逐句对照直译,注意调整语序和补足省略成分。
3. 诗歌鉴赏:分析意象、意境、情感色彩等,明确表达技巧和作用。
答题时注意把握诗歌的整体风格和思想内容。
4. 作文:记叙文要突出情感表达和情节安排;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证严密。
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和多样化的句式,提高语言表现力。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答题模板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
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
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附: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
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