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二

合集下载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细节判断题是笔试中的高频考题。

这种题型本身的难度并不大,通过“定位相关信息,对比一致与否”就能求得正确答案。

但是,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会比较久,如何分秒必争,快速锁定答案,就成为了关键。

中公教育专家对真题进行研究发现,细节判断题的选项往往有类型化的设错标志,我们对这些设错标志熟记于心,就能按图索骥,快速锁定答案。

具体来说,常见的设错标志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混淆时态。

当选项出现时态词,如“已经、了、过、正在、将要”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时态表述错误。

二、绝对化。

当选项出现绝对化词,如“必、都、一定、绝、仅”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绝对化表述错误。

三、混淆条件。

当选项出现条件词,如“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四、无中生有。

当选项陈述的信息在材料没有出现,则此选项为无中生有选项。

五、偷换概念。

当选项陈述的信息概念和材料由本质差异的时候,此选项为偷换概念选项。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看看如何通过识别标志来寻找答案。

【例1】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

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第一名的状元了!状元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国家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取状元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C.状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机会D.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中公解析:C。

A 项有标志“必经之路”,表述过于绝对,容易设错,对比材料,文段说的是“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并非状元,确定为错误选项,排除。

B 项“都”过于绝对,文段说的是“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而非“所有重要官职”,排除。

D 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说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

行测 常识猜题大法

行测 常识猜题大法

行测常识猜题大法
行测常识猜题大法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方法:
1. 一枝独秀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不正确的题目,即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2. 高频信息锁定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或者选项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选项优先猜。

请注意,猜题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它只能作为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的一个辅助手段。

对于任何考试,都应该通过充分的准备和扎实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依赖猜测。

2018国考行测答题技巧:三步拿下语句排序二

2018国考行测答题技巧:三步拿下语句排序二

2018国考行测答题技巧:三步拿下语句排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二、依据标志,确定先后
确定好首句后我们需要根据一些标志来进一步进行顺序的排列
(1)根据关联词
关联词通常配对使用或者单独使用,可根据其固定搭配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2)根据指代词
句子中的指代词一般跟在具体对象之后,故我们可根据指代词去寻找前句
(3)根据顺序词
顺序词中时间顺序及事物发展顺序考察较多,在时间顺序中应该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在事物发展顺序不应违背其发展的先后顺序。

在上题中,C选项为④②,D选项为④①,①中有“这些帝国”,②中有“这些民族”,对应④中“游牧民族”④②较为链接。

因此正确答案为C
三、理清行文,排列顺序
在这一步中,更加侧重检验环节,通过前两步的进行,答案基本已经可以确定。

最后需要的是我们要进行顺读,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中都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进行,如果在表述中违背了这些逻辑,必然造成行文脉络不连贯。

因此,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顺读来验证是否符合各个文体的行文脉络。

希望通过上文解题方法的讲解,大家在语言排序题目上的正确率上有所提升。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内容的梳理对考生巩固相关知识点有所帮助!中公教育祝各位考生一举成公。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规律之一:数学运算:1 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

相反选奇数。

2 选项有升有将,答案在中间项。

3 选项中整百整千的数字,往往是答案。

4 存在比例关系,3:4,答案要么3的倍数,要么4的倍数,要么7的倍数。

5 和差倍比与题干中的关系。

6 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

逻辑填空:1 寻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

2 分析词语和句子的关系。

不要分析选项和词语有什么关系3 选择范围较大的,使用范围广的。

4 语义轻重,要么最重的,要么最轻的。

5 成语辨析时,选难懂的。

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6、如选项中有两项升华选项,选一级升华,而不选二级升华。

7、如选项中既有升华又有推论,选升华,不选推论。

8、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9、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规律之二: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逻辑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2018年江西国考招警行测考场如何作答比较合理

2018年江西国考招警行测考场如何作答比较合理

2018年江西国考招警行测考场如何作答比较合理导语:中公江西招警考试网及时为大家提供国考招警职位申论题库、申论技巧等内容更新。

国考招警行测考试作答时间为120分钟,题目数量为135道或者130道,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保证做题准确率,作答顺序很重要,国考招警试卷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常识判断,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部分:数量关系,第四部分:判断推理,第五部分:资料分析,那么该如何作答比较合理呢?接下来中公招警考试网给大家介绍不同的情况。

第一,心态较好,依次作答有些考生心态较好,不紧张,种种情况可以根据试卷顺序依次作答。

第二:内心紧张,选择性作答有些考生进入考场会怯场,非常紧张,大脑一片空白,而答题时更是不知所措,无从着手,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先从题干较短,审题较快的题型作答,比如先作类比推理,紧接着是图形推理,这两部分文字较少,可以对题干有个大概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能选的直接选定答案,不能马上选出的做好标记,这两种题型可以让内心的紧张逐渐打消,慢慢平静下来。

此时不建议大家先作答常识判断,常识考查范围很广,涉及领域较多,如果先作答,会有些许难题,更会加重这种紧张的情绪,所以各位考生不要开始作答常识判断。

那么常识判断这个内容建议可放在最后作答,因为同样作为考生,大家对于这方面的积累都相差无几,分数不会相差很多。

然后可以作答逻辑推理,这个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得分的重要部分,而且根据所学方法,是有规律可寻的,随后作答定义判断,再之后作答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即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部分考查的多,对于得高分具有决定性作用,此时建议大家逻辑推理和言语理解与表达分开去作答,因为这两种题型都是文字较多,有些题目更需要去理解,分析,如果连续作答,思维会出现混乱的状态,导致思考受阻,不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

言语理解与表达作答完毕,接着作答资料分析,这也是大家可以把握、有规则可寻的知识点,大家如果熟悉公式,套用公式,并且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这个部分的分数是可以得到的。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资料分析多公式结合考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资料分析多公式结合考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资料分析多公式结合考题在历年的中,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考生拿分的重点。

在资料分析中很多题目都是考察单一个考点的题目,比如增长率、增长量、倍数、平均量等,直接套用基本的公式就可以解决。

随着公考日益紧张的竞争压力、公考行测的题目也逐渐加大难度。

不仅仅考察单一公式,而是针对多个公式或者多个考点结合的考察。

本文中公教育专家主要讲解的内容就是当出现多个公式或者多个考点结合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多公式结合指求解某一统计指标的多个考点结合运算。

比如说增长量的增长率、平均量的增长率,增长率和增长率。

单独考察增长率、增长量、平均量都可以直接求解,但是结合在一起就会增加难度。

考生一般做多公式问题容易陷入的误区:1、顺着题干去读,读到一个概念,就顺着去列式,结果做到最后忘记题目要求的是什么。

2、考生读完题干以后,想一步列出式子进行求解,这个往往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很多考生难以达到。

要想解决多公式结合问题,就要了解多公式结合的本质,多公式结合本质就是公式里面套公式即公式的复合。

接下来通过题目来了解多公式结合的一般考法。

例:2014年我国办公楼开发投资4652亿元,增长38.2%,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11945亿元,增长28.3%。

2014年我国办公楼开发投资增长量是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长量的多少倍?通过这个题目其实可以观察到,多公式结合的题干特征就是,在阅读中,结合已知条件发现需要用多个基本公式。

在做多公式结合中,要了解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最终概念,另一个是过程概念。

本题中的最终概念就是倍数,过程概念就是我国办公楼开发投资增长量和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长量。

用A表示我国办公楼开发投资增长量,用B表示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长量,最终的结果是A÷B。

即。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再此我们为考生讲解的技巧是一些宏观上的大方向,因此考生在进行答题的时候还需要摸索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让行测的高分。

为接下来的2018国考行测备考做准备!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2018国考频道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原文链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猜题技巧/2017/0615/1569699.html。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快速找到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快速找到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快速找到答案在考试中往往有一种题目给我们四个选项,问法是其中正确的选项或者错误的选项是哪个,这类题目我们称之为综合分析类题目。

很多学员对于这类题目都是很头疼的,因为这类题目需要我们分析每个选项。

那么像这种题目我们如何以最快的速度选出正确选项呢。

在这里给大家总结出几点做这类题目的技巧,可以让大家快速做出选项。

首先,如果一道综合判断题让我们选出的是一个错误的描述,其实很多考生还是会比较欣慰一点,因为一般对于这类题目,如果我们从四个选项中找到了某个选项的错误之处,大多数人是敢于直接选择,并结束了这道题目的,因为对于发现的错误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是有信心的。

但是如果是选正确的,那可能就会出现纠结。

比如看到A选项是正确的,经常还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对不对呢,非得把所有选项都看一遍才能做出选择。

那这类操作对于考试时间浪费就很严重了。

应该调整,相信自己的判断,处理方法同样需要果断,要知道这题目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结束。

那尽快找到我们要选的那个选项就很重要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给大家提供一个更科学的看选项的顺序,不一定非得按照A、B、C、D的顺序依次来看。

一、先看没数字的,再看约数的,精算跳过。

一般来讲,我们认为单纯的定性判断更容易,需要先关注,对于有精确计算的题目,是我们目前的估算方法无法达到的,需要先跳过计算。

二、先看本年度的,再看其他年份本年度的概念在计算出的过程中,往往计算量更小,可以优先去计算;而对于材料的前一年或者说后一年的概念往往会计算量更大些。

既然我们得到一个答案就可以结束题目了,那就不妨从容易的开始。

三、有关于同一个话题的优先看例题:A 2013年江苏省进出口贸易顺差为20亿B 2013年江苏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20亿这里的选项A、B明显就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来谈的可以优先考察。

四、从弱原则也就是结合语言表述的语气选择优先考察的选项。

如题干要求让我们选择的是一个正确的表述,我们可以从相对更模糊,包容性更好的选项开始看;反之,如果题干要求让我们选择的是一个不正确的表述,我们可以从严格,更为苛刻的选项入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考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行测考试中的数学部分一直是广大考生的拦路虎,题型多样,难度不一,也是绝大多数学员失分模块,宁可放弃也不会花过多时间进行备考。

大家都想通过一些解题技巧甚至猜题的手段力求找到成功的便捷之路。

今天就一起为大家分享下在行测考场中猜答案有哪些“窍门”,来帮助解题。

其中常见的题干见和差,选项选和差的方法是猜答案的一大窍门。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观察几个例子,一起体会下这一方法:
例3.有货物270件,用乙型车若干,可刚好装完,用甲型车,可比用乙车少出车1辆,且尚可再装30件,已知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甲型车每辆可装货多少件?
A.40
B.45
C.50
D.60
【中公解析】根据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选项中只有60-45=15,故大胆选择D。

例4. 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继续干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A.16
B.17
C.18
D.19
【中公解析】解析要求总的工作天数那么至少要加上原来的3天,发现选项A+3=19天,故大胆猜D这个选项,故正确答案D。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这些题目我们平常都可以按常规思路来求解,而我们结合选项也是可以适当猜出答案,这也是大家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的一种猜答案“窍门”。

但是实际上公考数学并非所有的题都是可以猜,狠抓基础,不求捷径,打好基础才是我们真正取得高分的利器所在,而这些窍门或者捷径也是在掌握一定数学理论之后才会有所悟,这才是真正的窍门。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内容的梳理对考生巩固相关知识点有所帮助!中公教育祝各位考生一举成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