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免耕栽培的好处及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浅析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浅析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浅析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摘要: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是在适宜播种条件下,除播种施肥外不进行翻耕,节本增效,提高单产的一种种植方式,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种植都比较适用。

鉴于此,本文对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苗床;良种;种植;虫害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16-11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及其优点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是在未经翻耕犁耙的田、地上进行播种和栽培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方法,是一项集节本增效,提高单产为一体的节本增效新型栽培技术。

优点有:(1)省工省力,节支增收。

玉米免耕除播种施肥外不进行翻耕,这就减少了大量的人力劳动。

传统的翻耕种植不仅要投入人力,还需要一笔不算小的机耕费用。

而采用免耕栽培技术后,玉米成长过程中花费仅需要除草剂,价钱一般十元、二十元。

同时采用免耕栽培技术后,可以显著提高产量。

据统计,每亩增长25~50千克。

(2)有利于抢上季节,避灾减灾。

春旱年景,犁翻整地种植玉米受到很大影响,往往贻误季节,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春玉米免耕只需完成除草作业后便可抗旱或抢墒播种,抢上季节。

(3)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土壤耕层结构和土地生态环境。

玉米免耕栽培,耕层土壤保持原有的结构状态,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团粒结构的形成。

同时秸秆还田后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可减少地表淋溶和风蚀。

2 免耕玉米栽培技术要点2.1 科学选择苗床免耕玉米种植场地选择尤为重要。

第一,苗床要选择离水源较低的地方,如果是水渍地要进行开沟排潜,直到地下水位降到60cm 以下方可进行种植。

第二,选择光照好的地方,光照对于玉米的成长至关重要,日照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太长则会导致发育迟缓,太短会导致玉米蔽阴严重、叶子发黄。

日照时间最好每天有7~8h。

第三,地势选择相对比较平坦的地块,土质以砂壤土为最好。

特别不要选择土层浅薄的石砾土,这都是不利于玉米成长的。

玉米免耕栽培的好处及技术要点

玉米免耕栽培的好处及技术要点

玉米免耕栽培的好处及技术要点韩国英1、玉米免耕直播省去了耕地作业,节省了作业费,播种期提前,比常规平播提前1~2天。

若遇阴雨天,免耕更会体现争时的增产效应。

2、免耕地块蓄水保墒能力强。

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土壤的水、肥、气、热可协调供给,干旱时土壤不易裂缝,雨后不易积水。

与翻耕的比玉米生长快,苗情好。

另外,肥料不易流失,产量也相应提高。

3、玉米抗倒伏性好。

免耕玉米表层根量多,主根发达,加之原有土体结构未受到破坏,玉米根系与土壤固结能力强,所以玉米抗倒伏能力强。

4、麦秸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

经测算,玉米免耕地块比翻耕地块增收玉米765kg/hm2,同时可减少耕地作业费105元/hm2,间苗费60元/hm2,玉米生育期间减少1次浇水,节水节油75元/hm2。

为大面积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要求:玉米免耕栽培对田地无特殊要求,除严重板结和低洼积水的田地以外,其他田地均可。

2.、科学选种:要选用通过审定的优质、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的玉米良种。

选择纯度高的一代杂交、耐密品种,种子纯度≥98%。

结合当地播种和收获时间,应选用增产潜力大、抗旱、抗病、抗虫性强且经多年种植稳产性好的品种,如农大108、沈试29、京科2、屯玉系列、3138等品种。

青贮玉米选用科青2号、高油115、墨白等品种。

播种前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包衣或浸种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

预防防病虫害。

3、播前除草: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在播种前7~10天喷施。

使用的原则是多草重喷,草少轻喷或人工拔除。

适合免耕栽培用的主要除草剂品种及常规用量是:农民乐747每亩250至300克、10%草甘磷每亩1500~2000毫升、20%克无踪或百草枯每亩250~300毫升、41%耕丰或农达每亩400~500克。

4、正确调整机具。

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调整排种(肥)器的排量和一致性,机具地头起落、播种位置要一致、整齐,机具行走路线要直,严格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避免漏播和重播。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广泛的使用范围包括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在传统的玉米种植方法中,耕作和犁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随着对环境的关注和农业可持续性的追求,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逐渐受到农民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的要点,旨在帮助种植者了解和采用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方法。

1. 土壤管理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的根本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玉米产量。

以下是一些土壤管理要点:•有机质增加: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如稻草、秸秆或堆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保水性和肥力。

•覆盖层:在播种后覆盖一层秸秆或植物残余物,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避免土壤侵蚀,并提供栽培环境中的有益生物。

•生物多样性:种植玉米的同时,考虑种植一些辅助植物,如豆类或大豆,以提高土壤的氮素含量,并减少害虫和杂草的问题。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科学施肥,以满足玉米的养分需求,并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污染。

2. 栽培操作玉米的栽培操作在免耕栽培中也有一些特点和要点:•深翻:在春季或秋季进行一次深翻,将土壤中的深层杂草和害虫翻出,并在此过程中添加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

•小面积播种:对于玉米免耕栽培,建议将大面积的田地分成小块进行播种,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植物生长,并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风险。

•行距和株距:合理的行距和株距可以提高玉米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使玉米植株的生长更加健康。

•有限耕作:玉米免耕栽培中,有限的耕作是允许的,即在播种前根据需要进行少量的机械耕作,如除草、松土等,但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防治病虫害:通过选用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适当的灌溉和施肥控制,以及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3. 生物技术应用在玉米免耕栽培中,生物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种子处理: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可以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增强种子的抗逆性和生长能力,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玉米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免耕播种是一种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一、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1.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免耕播种可以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透气性,促进种子的生长和发育,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从而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免耕播种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降低因土壤劣化而导致的作物减产。

2. 减少生产成本传统的耕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免耕播种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免耕播种不需要进行翻地、耕地、翻土等操作,可以节省机械费用和燃料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3. 保护环境免耕播种可以避免因翻地、耕地、翻土等操作而导致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提高经济效益免耕播种既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从而能够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通过免耕播种,农民可以实现增产增收,提高自身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的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作业机械还不够完善,无法适应各种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的作业需求,无法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需求。

2. 作业效率低目前,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作业效率还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

机械化免耕播种需要进行多次的试验和改进,才能够实现作业机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作业效率。

3. 技术推广缓慢目前,我国的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缓慢,农民对这项技术的认可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示范和推广。

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饲料作物之一。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广和发展,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逐步成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耕作方式,实现了玉米种植的精细化、高效化和自动化。

其中,免耕播种技术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重要一环。

免耕播种技术是指在不翻耕土壤的情况下,直接将玉米种子投放到土壤中。

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免耕播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降低劳动强度。

传统的玉米种植需要进行多次人工犁地、耕地等操作,费时费力,而免耕播种技术可以省掉这些环节,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2. 减轻土地压实。

传统的犁田、耕地操作会让土壤过度耕作,导致土层压实,影响土壤质量。

而免耕播种技术可以不翻土,减轻了土地的压实程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

3. 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免耕播种技术可以保持土壤表面覆盖,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蒸发和流失,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应用。

而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合的播种机械。

在免耕播种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播种机械,包括种子分配系统、播种深度控制系统和种子覆盖系统等。

2. 发挥小型化机械的优势。

免耕播种主要为小型化机械,可以灵活适应不同地块和土地条件,减轻了耕作复杂性和成本。

3. 适时适地播种。

在选择免耕播种的时间上,要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地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太早播种容易遭遇寒害和干旱,而过晚播种则会耽误发育期,影响产量。

4. 注意防治病虫害。

由于不翻土壤,可能会导致一些病虫害的滋生和扩散。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科技的创新和生产的转型,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焦点。

而近年来,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使得玉米种植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那么,这种技术究竟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呢?本文就来进行简单分析。

1、节约劳力成本传统玉米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免去耕地、耙地、栽种等繁琐的劳动过程,只需少量人员操作便可以完成。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投入,节省劳力成本。

2、节约种植时间传统玉米种植需要在清理地表杂草、开沟、施肥、栽种、浇水等多个环节中花费相当多的时间。

而采用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则可以一步到位地完成整个播种过程。

这样,就可以缩短种植周期,提高种植效率。

3、提高播种精度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采用精准定位系统,可以精确计算播种距离和深度,确保每一颗种子都能按照最佳的间距、深度和分布方式被播下,从而避免了种植密度过低或者过高的情况,提高了播种精度。

4、有效提高产量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利用全年水源,就能够实现随时播种,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水肥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污染。

这样就能够根据生长情况来开展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种植效果,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1、技术难度较高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需要采用新型施肥、灌溉、排水和防病防虫等技术,对操作人员要求颇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设备成本较高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设备价格较高,对投资要求也较高,需要相应的支出,这对于一些小型农户来说,可能存在经济压力。

3、技术推广亟待加强目前,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推广面狭窄、推广力度不够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促进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

总的来说,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具有潜力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应用市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这种技术也会越来越重视。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技术,相较传统的耕作方式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面临一些常见问题。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土壤质量:免耕播种可以减少土壤的翻耕和混合,保持土壤的结构和稳定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流失,有利于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的提高,提高土壤肥力。

2. 提高作物产量:免耕播种可以提供更好的种子与土壤接触,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苗期生长状况,减少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不良情况,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 提高作业效率:机械化种植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和操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和产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和时间投入,有助于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4. 减少生产成本:免耕播种可以减少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

机械化作业还能减少劳动力和经营管理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也面临一些常见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和改进:1. 对土壤要求较高:机械化免耕播种需要有较好的土壤结构和质量,对于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整。

2. 病虫害防治难度较大:免耕播种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风险,由于机械作业无法对土壤进行深度处理和病虫害的降解,容易造成病虫害的积累和爆发。

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的病虫害轮作、药剂喷洒等。

3. 对机械设备的要求高:机械化免耕播种需要使用适应性强、效率高的机械设备,对设备的技术含量、性能稳定性和维护保养要求较高。

还需要有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以保证作业质量和安全。

4. 对管理和技术的要求高:免耕播种需要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技术结合,如合理的秸秆还田、农业机械的运用和养护等,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地进行免耕播种。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具有许多优势,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措施,可以克服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中国而言,玉米更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而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技术的一种新成果,已经逐渐引起了农业界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和常见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往往需要通过人工翻地、施肥、犁地等多个步骤才能完成,费时费力。

而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将这些步骤合并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比传统播种方式,机械化免耕播种可以将耕作时间与人工劳动力成本减少50%以上。

2、节约人力物力通过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大量人力。

机械化播种也减少了耕作面积,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3、提高玉米产量通过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研究表明,采用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10%以上。

4、改善土壤环境通过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的耕作,降低土壤的侵蚀率,减少土壤有机质的丢失,改善土壤环境。

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还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5、促进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

这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

1、设备投入成本高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需要相应的播种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

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他们往往不能负担得起这些设备的高昂价格,这将成为制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2、技术操作难度大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和维护维修能力。

很多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这导致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3、能源消耗问题机械化播种所需要的能源,主要是燃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免耕栽培的好处及技术要点
韩国英
1、玉米免耕直播省去了耕地作业,节省了作业费,播种期提前,比常规平播提前1~2天。

若遇阴雨天,免耕更会体现争时的增产效应。

2、免耕地块蓄水保墒能力强。

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土壤的水、肥、气、热可协调供给,干旱时土壤不易裂缝,雨后不易积水。

与翻耕的比玉米生长快,苗情好。

另外,肥料不易流失,产量也相应提高。

3、玉米抗倒伏性好。

免耕玉米表层根量多,主根发达,加之原有土体结构未受到破坏,玉米根系与土壤固结能力强,所以玉米抗倒伏能力强。

4、麦秸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

经测算,玉米免耕地块比翻耕地块增收玉米765kg/hm2,同时可减少耕地作业费105元/hm2,间苗费60元/hm2,玉米生育期间减少1次浇水,节水节油75元/hm2。

为大面积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要求:玉米免耕栽培对田地无特殊要求,除严重板结和低洼积水的田地以外,其他田地均可。

2.、科学选种:要选用通过审定的优质、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的玉米良种。

选择纯度高的一代杂交、耐密品种,种子纯度≥98%。

结合当地播种和收获时间,应选用增产潜力大、抗旱、抗病、抗
虫性强且经多年种植稳产性好的品种,如农大108、沈试29、京科2、屯玉系列、3138等品种。

青贮玉米选用科青2号、高油115、墨白等品种。

播种前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包衣或浸种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

预防防病虫害。

3、播前除草: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在播种前7~10天喷施。

使用的原则是多草重喷,草少轻喷或人工拔除。

适合免耕栽培用的主要除草剂品种及常规用量是:农民乐747每亩250至300克、10%草甘磷每亩1500~2000毫升、20%克无踪或百草枯每亩250~300毫升、41%耕丰或农达每亩400~500克。

4、正确调整机具。

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调整排种(肥)器的排量和一致性,机具地头起落、播种位置要一致、整齐,机具行走路线要直,严格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避免漏播和重播。

播种深度掌握在3~4厘米,行距一般控制在60厘米左右,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实现玉米的高产至关重要,争取实现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5、搞好播种:春玉米要按季节播种,秋玉米在7月上、中旬播下,免耕栽培可采取开沟点播或开穴点播方法进行,即先开好播种穴(沟),在穴(沟)淋腐熟粪水垫底,待水肥干后播种,每穴点播2~3粒种子,然后用经过堆沤腐熟的农家肥和细土盖肥盖种。

6、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一般播量在2.5~3.5公斤/亩,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密度要达到4200~4700
株/亩,大穗型品种密度要达到3200~3700株/亩,高产田适当增加。

单行单株种植,行距70厘米,株距紧凑型品种17~20厘米,半紧凑型品种22~24厘米,平展型品种26~30厘米。

双行单株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紧凑型20~22厘米,半紧凑型23~25厘米,平展型30~34厘米。

7、科学施肥:在株间挖穴,打洞深施,然后用细土盖肥。

按目标亩产500公斤计,可采取如下施肥方法:①基肥:每亩挖穴或开沟深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

②攻杆肥:8~9叶时,亩施粪水500~1000公斤或尿素4~5公斤,钾肥5~10公斤,可在株间打洞深施或在根部附近撒施,施后小培土。

③攻苞肥:抽雄前10~15天(即大喇叭口时)施攻苞肥,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或碳铵25~30公斤。

8、田间管理:①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方法一是补种(浸种催芽后补)。

二是移苗补缺。

补苗后淋定根水,加施1~2次水肥。

②间苗定苗:3叶时间苗,每穴留2苗;4~5叶时定苗,每穴只留1苗。

③化学除草:5~8叶期,每亩用40%玉农乐悬浮剂50~6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除草,草少则采用人工拔除。

④科学排灌:苗期遇旱可用水浇灌,抽雄至授粉灌浆期是需水临界期,应保持土壤持水量70%至80%,遇旱应及时灌水抗旱,降雨过多应及时排水防涝。

9、病虫鼠害防治: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把病虫鼠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播种后当天或3天内喷施化学除草剂,均匀覆盖土壤地表面;对黏虫数量大于5只/平方的地块,要添加杀虫剂,待药剂均匀混合后一次喷洒。

10、适时收获:收获干粒的玉米,在全田90%以上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衣枯白,籽粒变硬显现该品种籽粒色泽时,可收获。

青贮玉米在吐丝后25-30天收获,这时是乳熟期。

产量高,品质好。

鲜食甜、糯玉米,适宜采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