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六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6课件新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6课件新人教版
(13)互相轩.邈.( 往高处远处伸展 )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 (2)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3)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
4.古今异义。(10 分)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__时___ 或今义:____表__选__择__关__系_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精选了__水__面__初__平___、_早__莺__暖__树___、__新__燕__春__泥___、___乱__花__浅__草___ 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4分)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__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__,__长__河__落__日__圆_____。
(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表现出奇特想象的诗句是: ___月__下__飞___天__镜____,__云__生__结__海___楼____。
8.古诗词赏析。(7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6.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7分) (1)《三峡》选自《___水___经__注__校__证___》,作者是___郦__道__元___,字善长,
北魏 (时期)地理学家。 (2)《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陶__弘__景__,___南__朝__齐__梁___时文学家,人称 “__山__中__宰__相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__苏__轼___,字子瞻,号_东__坡__居__士__,宋代文
(2)属.引凄异

属今古义义::连__属__接__于__
(3)四时.俱备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周周清六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周周清六

C.惩/山北之塞 D.至霸上C/及棘门军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
仁政”。
B.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D.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2分) 表达了作者立志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描写凝重、惨烈的战争场 面来表现将士的英勇杀敌与忠君护国的热忱。诗的末尾两句更是直抒胸臆, 表达了以死殉国的决心。
8.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甲】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赤壁 [明]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释】①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 不得志,放情诗酒。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甲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遗物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 B.甲诗首句中的“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 没有来得及销毁。 C.乙诗首联写出了曹军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 D.乙诗颈联运用了对比和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
(8)孝敬、回报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不少独生子女对此理解
不够深刻,他们应该牢记《增广贤文》中的名句“______羊__有__跪__乳__之__恩____, 鸦有反哺之义”。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周周清4课件新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周周清4课件新人教版

周周清4jīxùn yǎowùnìshúzīnìjìdiànrán zhóugùjīnqièyǒu zhìcāo sìzhìzhòuhéduóchìcùmèi2.认清字形。

(24分)樱绯宛诲yīng(jié()花fēi()红wǎn()然教huì(凄)如)责qī()诘挫油光可jiàn()ꢀꢀꢀyì()扬顿cuò()鉴抑缰shéng(绳)劳lù(碌)wèi(慰)勉怨任劳任yuàn()ꢀꢀꢀqí()岖崎平yōng()ꢀꢀꢀ愚dùn(钝)庸藏污纳gòu(垢)ꢀꢀꢀhè(鹤)立鸡群侏zhū()儒zèng()亮àng()然锃盎zào(燥)热yíng(荧)光jīn(筋)疲力尽3.成语积累。

(15分)(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9分)油光可(鉴)ꢀꢀꢀ为富不(仁)ꢀꢀꢀ藏污纳(垢)颜袤和()悦色任劳任()广()无垠)造怨(颔)首低眉(黯)然失色粗制(滥(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6分)查无消息ꢀꢀ深恶痛决ꢀꢀ为富不人正襟危座ꢀꢀ入目三分ꢀꢀ筋皮力尽杳无消息ꢀ深恶痛绝ꢀ为富不仁ꢀ正襟危坐入木三分ꢀ筋疲力尽4.文化文学常识填空。

(20分)朝花夕拾鲁迅(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是_____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填体裁),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人,分别是______、章太炎和寿镜吾藤野先生文学家________。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______、革命家狂人日记思想家________和_______,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6 名著阅读周周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6 名著阅读周周清

(3)_“__母__大__虫__”__顾__大__嫂______ 7.“填母人夜名叉,”补孙足二歇娘后语。
“一丈青”扈三娘
(1)( 宋江 )上梁山——官逼民反 (2)( 李逵 )打宋江——过后赔礼 (3)( 张飞 )穿针——大眼对小眼
8.《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 保义’宋,江一、书卢‘俊河义北玉麒麟’。”请问,上面这段话中的字
9.补全回目:(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___拳打镇关西。
(2)梁山泊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鲁。提辖 10.《水浒林传冲》中身怀绝技的三杨位志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_____ ,善射的是小李广_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 时迁 11.请在下面横线上花填荣入相关的内容。(填对四处戴即宗可)
的图形。(
)
④在这里,万物小的人长国、宽、高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的身高
取名“_________”。在岛上生活26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
制服叛变星的期水五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 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_________,这部作品
叫《_________________》。
,削发扮成_____;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
12.《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1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他的绰号是
________。
史进
1九4.纹《龙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
_以__绳__技__或__在__绳__子__上__跳__舞__的__技__术____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 游,来到 _慧__因__国_(国名),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6课件新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6课件新人教版

周周清6完全没有如果不是有时文中指飞奔的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接连不断四季水中潜游的鱼形容水的澄澈只是全,都浅青色往高处远处伸展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分)(1)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2)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3)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有时表选择关系连接属于季节时间考虑,想到思念筹划、治理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在如果消失极绝妙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共同,一起向上在上面实指,表示“一百”虚指,表示“多”6.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7分)水经注校证郦道元(1)《三峡》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字善长,北魏(时期)地理学家。

南朝齐梁陶弘景(2)《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_____________”。

苏轼东坡居士(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宋代文学家。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词派代表,并称“苏辛”,也是唐宋八大家“_____________”之一。

吴均(4)《与朱元思书》作者是_____,南朝梁(时期)文学家。

(5)《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指尺牍信札_书__信__。

中国古代把书信叫_____或______。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雁足、雁帛、雁书传说,所以,中国古代又把书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中鸾笺、八行书国古代的书信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别称。

7.根据提示默写。

(8分)(1)王绩的《野望》中用典故抒发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在《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所见美景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周清11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周清11课件新人教版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始一反焉.
【解析】A.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去,到。B.第一个“以”, 把;第二个“以”,凭。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D.第一个“焉”, 怎么,哪里;第二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 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上。
二、文言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9分)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 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解析】A.山北之塞.(sè);B.畎.亩(quǎn);D.始龀.(chè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3 分)
A.以顺为正.者
正:正常
B.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
C.寡助之至.
至:极点
D.毕.力平险
毕:尽、全
【解析】正:准则,标准。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3分) A.往之女家 B.汝之不惠 C.亲戚畔之 D.固不可彻 【解析】A.“女”同“汝”,你; B.“惠”同“慧”,聪明; C.“畔”同“叛”,背叛。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六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六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贾.亭/商贾.空.白/积水空.明羽扇纶.巾/经纶.世务B.沿溯./朔.风藐.视/互相轩邈.簌簌.落下/飞漱.其间C.燕.然/燕.子转.盘/千转.不穷水皆缥.碧/虚无缥.缈D.徙.倚/徒.步韶.华/嘤嘤成韵.芳草萋.萋/凄.凄惨惨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2分)A.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晓雾将歇.(消散)B.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 猛浪若奔.(飞奔)C.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急湍甚.箭(好像)D.仍怜.故乡水(喜爱) 徙倚..欲何依(依靠)3.下列句子属于骈句的一项是()(2分)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4.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铺垫)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中的“直”字和“圆”字用得逼真传神,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5.古诗文默写。

(6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六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六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道家 思想代表人物。 ________ 司马迁,选自《______ (3)《周亚夫军细柳》作者是______ 史记 》,这本史书在中国文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 ________________”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12
(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诗中表现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 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 心远地自偏 。 是____________ (5)杜甫在《春望》中对国土沦陷触目伤情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7)杜牧在《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 。 是__________________
3
(7)毕 力平险( 尽、全 . (8)杂然 相许( ..
) ) ) ) )
纷纷地
(9)荷 担者三夫( 肩负、扛 . (10)匈奴大入 边( . (11)上自劳 军( .
侵入 慰问
(12)天子乃按辔徐 行( .
缓慢地
)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4
(13)成礼而去 ( . (15)浑 欲不胜簪( .
离开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10
况且 且 焉置土石( (3)且 . 将要 至( 天子且 .
) )
面山而 居( 表修饰 ) . (4)而 不平( 表承接 ) 何苦而 .
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一词多义。(13 分)
(1)固汝 其心 将之 固.固 可.袭 (而虏顽也固(
) 必,一定

往 以送 君之 之. .门 力( (
动词,去,到) 助词,的 )
(2)之虽我之.死(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 称善 之.者 于久 帝( 之.(代音词节,助这词件,事不)译)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
联系?”,并先在头脑中理一理思路,想好回答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老师对你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讲解,指出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标准答案时 你一定要仔细听讲,从中发现哪些是应当记住和掌握的。
(1)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
(2)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3)人恒.过( 常常 )
(4)而后喻.( 了解,明白 )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样的 )
(6)惩.山北之塞( 苦于
)
(7)毕.力平险( 尽、全 )
(8)杂.然.相许( 纷纷地 )
(9)荷.担者三夫( 肩负、扛 )
(10)匈奴大入.边( 侵入
(8)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 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__我__报__路__长__嗟__日__暮____,学__诗__谩__有__惊__人__句______。
(9)晏殊在《浣溪沙》中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的诗句 是__无__可__奈__何__花__落__去__,__似__曾__相__识__燕__归__来__。
(10)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中,写游人刚从醉中惊醒过来,又陶醉在迷人的 自然景色之中的语句是_____争__渡___,____争__渡____,____惊__起__一__滩__鸥__鹭__。
编后语
听课不仅要动脑,还要动口。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这对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 表达能力,以及考试时回答主观题很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上课的动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4.古今异义。(10 分) 古义: 教导,训诲
(1)父命.之 命今义: 生命;命令
古义: 狱官 (2)管夷吾举于士. 士今义: 士兵,军人
古义: 在国外 (3)出.则无敌国外患 出今义:出来,出去
古义: (4)指.通豫南 指今义: Nhomakorabea直 手指
古义: 草木 (5)毁山之一毛. 毛今义: 毛发
(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诗中表现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 是__问__君__何__能__尔__?__心__远__地__自__偏__。 (5)杜甫在《春望》中对国土沦陷触目伤情的诗句 是___感__时__花__溅__泪_____,___恨__别__鸟__惊__心_____。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 是__报__君__黄__金__台__上__意____,__提__携__玉__龙__为__君__死____。 (7)杜牧在《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 是___东__风__不__与__周__郎__便___,___铜__雀__春__深__锁__二__乔___。
(3)且且天.焉子置且.土至石((
况且 将要
) )
(4)而面何山苦而而..居不(平(表修表饰承接
) )
6.填空。(每空1分) (1)孟子是___战__国___时期____儒__家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__亚__圣____”之称, 与孔子合称为“_孔__孟___”。《孟子》和《__论__语____》《__大__学____》 《___中__庸___》一起合称为“四书”。 (2)《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作者__列__御__寇__,____战__国__前期 ___道__家___思想代表人物。 (3)《周亚夫军细柳》作者是_司__马__迁_,选自《___史__记_》,这本史书在中国文 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_家__之__绝__唱__,__无__韵__之_”《,离有骚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一,复述。 课本上和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往往非常专业和生硬,不好理解和记忆,我们听课时要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知识说一说。有时用自己的话可能要啰嗦
一些,那不要紧,只要明白即可。 第二,朗读。 老师要求大家朗读课文、单词时一定要出声地读出来。 第三,提问。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
)
(11)上自劳.军( 慰问 )
(12)天子乃按辔徐.行( 缓慢地 )
(13)成礼而去.( 离开
)
(14)曩.者霸上、棘门军( 先前
)
(15)浑.欲不胜簪( 简直 )
(16)折戟沉沙铁未销.( 销蚀
)
(17)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 )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6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增加 (2)衡于虑( “衡”同“横) ”,梗塞,不顺 (3)始一反焉( “反”同“返) ”,往返 (4)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5)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6)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周周清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2 分)
畎.亩(quǎn )
曾.益(zēnɡ )
拂.士( bì )
迂.回( yū ) 孀.妻s(huānɡ) 始龀.(chèn)
穷匮.(kuì ) 弓弩.( nǔ ) 诏.令z( hào )
介胄.( zhòu) 提携.( xié ) 发簪.( zān )
2.重点词语解释。(17 分)
2019/5/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谢谢欣赏!
2019/5/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