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第2单元7土地的誓言 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8 课《土地的誓言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8 课《土地的誓言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8 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háo)斑斓(lán)谰语(lán)亘古(gèn)B.热血(xiě)蚱蜢(zhà)污秽(huì)族系(xì)C.土壤(rǎng)默契(qì)炽痛(zhì)泛滥(làn)D.仰望(yǎng)田垄(lǒng)怪诞(dàn)镐头(gāo)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声鼎沸挺而走险亦复如是磐石B.锲而不舍妇孺皆知人迹罕至讪笑C.心会神疑来势汹汹慷慨淋漓确凿D.惹人注目回环曲折锋芒毕露逼侠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斑斓:灿烂多彩。

怪诞:荒诞离奇。

B.丰饶:富饶。

亘古:远古。

C.族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同类。

污秽:肮脏的东西。

D.炽痛:灼热、疼痛。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下面全是褒义的一组近义成语是()A.①花天酒地醉生梦死②耳闻目睹耳濡目染B.①绘声绘色有声有色②海市蜃楼空中楼阁C.①赴汤蹈火出生入死②坚持不懈锲而不舍D.①改头换面面目全非②钩心斗角尔虞我诈5.下列句子和“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也在睡觉。

B.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火一般热情。

D.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很”“更”“最”“只”“才”都是副词。

B.“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一句中的“而”在这里是连词。

C.“我们”“美好的”“已经”分别是、代词、形容词、介词。

D.“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B.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训练(I)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训练(I)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训练(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A . ①⑤④②③B . ②①⑤④③C . ⑤③②④①D . ④⑤③①②2. (2分)对下面这个文段修改不当的一项是()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从空中垂下。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运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紫花中的每一条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A . “像一条瀑布,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从空中垂下”改为“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 . “仿佛在运动,在欢笑”改为“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C . “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改为“泛着点点银光,就像一幅灰白的长布”。

D . “紫花中的每一条最浅淡的部分”改为“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3. (2分) (2018八上·深圳期中)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文转载,电台反复播送,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

B . 《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挚痛(zhì)嗥鸣(háo)斑斓(lán)参天(cān)B . 谰语(lán)怪诞(dàn)亘古(gèng)浆液(jiāng)C . 田垄(lǒng)污秽(suì)蚱蜢(měng)哺育(bǔ)D . 辗转(zhǎn)辘辘(lù)默契(qì)丰饶(yáo)2.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融洽;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欣赏你的爱人,爱情会更加甘甜;欣赏你的学生,学生会更加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用欣赏的眼光打量周围,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更加和谐B . 用欣赏的眼光打量他人,你会觉得他人都对你友好C . 世界并不缺乏美好,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美好的眼光D . 自己的心情美好,世界就美好3. (2分)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 .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B .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C .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D .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4. (2分)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 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真是不胜枚举。

B . 假货装了三卡车,从假百货到假彩电应有尽有。

C . 他亲自耳闻目睹了这次事故的经过,向大家一五一十的讲述着。

D . 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怎么批呢?5. (2分)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

B .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C . 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D . 既然天气很冷,你也要多穿点衣服。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I)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掠起(luè)倦怠(dài)雕版(diāo)B . 殉职(xùn)虬枝(qiú)芳醇(chún)C . 荒诞(dài)肆虐(nuè)油馍(mó)D . 呻吟(yíng)腾空(téng)浊流(zuó)2. (2分) (2017八上·成都开学考) 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 . 修茸凛洌震耸蜂涌而至B . 决别羸弱竹蔑千均重负C . 选聘滞笨缈小鞠躬尽萃D . 班斓取缔稠密忧心冲冲3.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末)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今天碰到小学同学赵丽,她说有空要来鉴赏我近期的作文。

B . 动画片《熊出没》因搞笑的情节而风靡全国,但片中不文明的台词,让人反感。

C . 这里古民居鳞次栉比,虽经历风雨,渐显颓唐,却仍让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辉煌。

D . 一件事情若是正确,就必须据理力争,不能委曲求全,无视正义公理。

4. (2分)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 .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 .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C .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D . 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5. (2分) (2020七上·洛阳期末)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不折不挠精益求精丰功伟绩勇往直前(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是相同的)B . 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结合语境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炽痛:热得有些疼痛感)B .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亘古:远古)C . 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D . 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污秽:肮脏的东西)2. (2分)下列加线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痛( c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B . 谰语( lán) 怪诞(dàn)亘古(gèng)C . 碾着(zhǎn)辘辘(lù) 丰饶(ráo)D . 田垄(lǒng) 污秽(suì) 蚱蜢(zhà)3. (2分)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④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 . 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 . 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 . 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 . 拟人引用排比反语4. (2分)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 . 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C . 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7 土地的誓言 同步练习 (部编七下语文)

7 土地的誓言  同步练习  (部编七下语文)

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典型例题】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用第几人称叙述的?这样设置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展开叙述,通过他略带无知而稚气的口吻,展现了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语言的深深眷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使得作品更加真实感人。

【技法点津】(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描述。

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2)第二人称:以“你”“你们”展开描述。

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直接抒情。

(3)第三人称:以“他/她”“他们/她们”展开描述,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将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比较灵活自由。

7*土地的誓言01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山涧.(jiàn)默契.(qì)田垄.(lǒng)挚.痛(zhì) 亘.古(gèn) 镐.头(gǎo)污huì(秽) 泛làn(滥) 怪dàn(诞)斑lán(斓) háo(嗥)鸣lán(谰)语2.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B)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________我走到哪里,________我睡得很沉,_______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______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总B.不管即使或者都C.不论或者还是都D.不论即使还是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北京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

对于暂停投放,主要集中在共享单车过度投放,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和超出城市非机动车可停放区域承受能力等方面。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月亮缓缓爬了出来。

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

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①,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

高原的夜之灯啊,②。

A. 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B. 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C. 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D. 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C. 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拄着拐杖赶来看我,握手、拍照、要求签字……B. 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C. 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D.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挚痛:诚恳而深切。

)B.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C. 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

(大熊:狗熊。

)D. 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污秽:肮脏的东西。

)二、填空题5.依照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________无数欢声笑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题

7 土地的誓词基1.以下各中加点字注音无的一是( A.跳(yào)蚱(zhà)怪(dàn)...B.默契 (qiè)(huì)(háo)...C.痛( zhì)亘古(gèn)(gǎo)...D.仰望( yǎng)斑(lán)(lù)...2.以下各中有字的一是() A.丰涌羞耻柳条B.呻吟山族系奔弛液合C.禾稻埋葬土壤召拂晓参天D.直破碧胸膛幽)(lán).泛(làn).田 (lǒng).端木蕻良 (hòng).3.以下句中加点的含理解有的一是()A.在那亘古的地里,有着一股燃的大水。

(古)..B.于广大的关旷野,我内心着痛的。

(极难过)..C.在那深重的上有我的手印。

(刨土用的工具)..D.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全部的和羞耻。

(的西)..4.填空。

《土地的誓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 ________, ________人,________代作家。

提高1.以下句中省略号的用法与其余三不一样的一是()A.有些白的老人也拄着手杖赶来看我,握手、摄影、要求字⋯.B.有的像峰,像河流,像雄,像奔⋯C.野外里了各样野菜:雪蒿、、灰灰菜、野葱⋯⋯D.禾稻的香气是烈的,碾着新谷的院地响着,多么美,多么丰⋯2.以下相关文的法不妥的一是()A.本文“土地的誓词” 理解“土地自己出的誓词”,而不是“面土地出的誓词”。

B.这篇课文在艺术上表现了端木蕻良浓烈的抒怀风格与独到的抒怀方式,那就是以倾吐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裕力度与浓度的感情感感人心。

C.本文的出色之处,在于用热情的语言、美好的想象与回想,表达作者内心不可截止的激情。

D.全文共分两段,固然都是对土地的回想,但描述的重视点不一样。

第一段重视写故土丰富的物产,第二段重视写故土优美的风景。

模拟练习1.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土地的誓言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挚.痛(zhì) 山涧.(jiàn) 田垄.(lǒng) 亘.古(gèn)

镐.头(gǎo) 泛làn(滥) 斑lán(斓) háo(嗥)鸣 2.语言运用——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比喻) (2)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拟人) (3)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比喻、排比) 【基础提升】 3.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碾.压(niǎn) 胸膛 蚱.蜢(zhà) 阑语

B.誓.言(shì) 高梁 丰饶.(ráo) 土壤 C.污秽.(suì) 耻辱 缠.绕(chán) 默锲 D.怪诞.(dàn) 禾稻 埋.葬(mái) 纯粹 (解析:A.“阑”应写作“谰”;B.“梁”应写作“粱”;C.“秽”应读作“huì”,“锲”应写作“契”。)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A.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曾经的景象,简直不堪回首:一个连着一个的沙堆,横七竖八的木船,遍布的违章建筑,圈起来的菜地,这些都成为环保部门的心结。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累”是一部分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表现,当自我价值观迷失时,人们就会缺乏生活目标,甚至不知道“我是谁?” (解析:B.“圈起来的菜地”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C.应将两个“问号”改为“逗号”;D.应去掉问号,在引号后加句号。) 5.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C ) A.日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B.小王在劝阻同学不要在走廊追逐打闹时说:“别再疯了,这里严禁追逐打闹。” C.小赵老师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D.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解析:A.“恭候”是敬辞,意思是自己恭敬地等候别人的到来,句中用错对象;B.说话不文明;D.不礼貌,有威胁之意。) 02 拓展阅读 那条河流 ①我怀念那条河。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 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的。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⑩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⑪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⑫这时候,我才痛彻心扉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⑬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⑭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⑮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6.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请写出“我”的感情的变化过程。 愕然→明白→珍惜→怀念(反思) 7.第③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①充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美丽风光;②突出了“我”当初享受美景而不懂珍惜的心理;③表现了“我”对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 8.第B14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①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我们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被破坏);②我们心中的爱枯竭了;③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不再纯洁)。 9.联系全文,说说标题“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 本意指家乡的那条河,实际指心灵的河流,是记忆中美好景象和童心童趣的象征。“那条河流”哺育和滋润了“我”,是“我”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是全文的感情线索。(意思对即可) 03 综合性学习 为增强同学们对家乡遵义的了解和热爱,崇文中学文学社将组织“我爱遵义”的综合实 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0.4月8日星期天上午,崇文中学文学社社员按照计划来到遵义地质博物馆,准备参观。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要先去和工作人员联系讲解员的事,你该如何说? 您好!我是崇文中学文学社的学生,我们社团正在开展“我爱遵义”的综合实践活动,准备进遵义地质博物馆参观,想请您安排一位讲解员帮我们讲解下,您看方便吗? 11.十二点左右社团参观遵义地质博物馆结束,张丽在地质博物馆门口的花坛处捡到了一顶社团的红帽子和一件黑色夹克外套,夹克里还放有一张乘车卡。她将捡到的东西交到了社团办公室,请你以社团的名义写一则招领启事,请失主到崇文中学文学社办公室认领。 招领启事 4月8日星期天十二点左右,有位同学在地质博物馆门口的花坛处捡到了一顶社团的红帽子和一件黑色夹克外套,夹克里还放有一张乘车卡。请失主到社团办公室认领。 崇文中学文学社 2018年4月9日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德.馨(xīn) 苔痕.(hén) 案牍.(dú)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基础提升】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 灵:灵验 (3)惟吾德馨.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4)谈笑有鸿.儒 鸿:大 (5)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02 课内精读 阅读《陋室铭》,回答下面问题。 5.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为什么一开始不写陋室,而写山水? 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6.作者赞扬简陋居室的目的是什么? 表达自己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7.陋室具有哪些特点? ①自然环境清幽;②交往人物不俗;③生活情趣高洁。 8.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陋室,有什么作用? 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同时也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03 拓展阅读 【甲】见课文《陋室铭》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释】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 灵:灵验

(2)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3)未尝有喜愠.之色 愠:生气,恼怒 (4)亦雅咏不辍. 辍:停止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 (2)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 11.【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 【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雅;【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志趣高雅、不拘束、真性情等)。 爱莲说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xiè)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北宋(朝代)哲学家。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基础提升】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 (3)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 (4)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过分艳丽 (5)香远益.清 益:更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