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7模拟)(解析版)

合集下载

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地写出了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

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

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反对滥杀无辜。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外,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的。

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远见卓识相辅相成小肚鸡肠自成一家B.远见卓识相得益彰睚眦必报自成一家C.真知灼见相辅相成小肚鸡肠与众不同D.真知灼见相得益彰睚眦必报与众不同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试大纲》调研卷及答案(七)

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试大纲》调研卷及答案(七)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生物调研卷(七)生物(第七模拟)【命题报告】本套试卷以细胞代谢、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实验等知识为主要考点,命题角度新颖、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具体有以下特点:(1)注重实用性。

试题直击考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误区,强调考查易混、易错知识,如第1、10、16、23题。

(2)注重综合性。

如第3、7、14、17、29题通过图、表、曲线等形式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注重新颖性。

如第5题以2012年诺贝尔奖的资料为素材,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苷酸和氨基酸中均含有N、P B.纤维素和胰岛素都含有C、H、0、NC.线粒体和核糖体中均含有核糖 D.ATP、DNA、RNA中的“A”相同2.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或氨基酸B.酶的合成场所有核糖体和细胞核C.酶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D.在最适温度、pH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3.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产生ATP和[H]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生命活动C.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D.线粒体中产生的C0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穿过6层膜结构4.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的数量加倍5. 2012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夺得,他们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试题-2019届高三高考物理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七)

试题-2019届高三高考物理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七)

绝密★启用前2019届高三高考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七)理科综合物理(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1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物理全部内容。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甲、乙、丙、丁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在0~t1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C. 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 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加速度总是不相同的2.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

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 μmgB.mF M m+C. ()M m gm+D. 2ma3.如图所示,雷雨云的上层积累了正电荷,下层积累了负电荷,它的简化模型可以用一对点电荷代替。

由于雷雨云的影响,地球表面会感应一定量的电荷,P点为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点,已知k=9.0×109N·m2/C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方向竖直向下B.两个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大小为4500N/CC.P点附近的地球表面感应出的电荷为负电荷D.P点附近的地球表面感应电荷将增大P点的电场4.如图所示,在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以速度v从AC边的中点O垂直AC边射入磁场区域.若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均为2L,要使粒子从CD边射出,则v的取值范围为A.B.C.D.5.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半圆轨道直径ab水平,质点P与半圆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处处一样,当质点P从a点正上方高H处自由下落,经过轨道后从b点冲出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不计。

2019届湖北省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

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

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 和“霸道”的代表。

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

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

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

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 1370 )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

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

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

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

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洲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参考答案-2019届高三高考物理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七)

参考答案-2019届高三高考物理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七)

绝密★启用前2019届高三高考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七)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及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C【解析】x-t图象中,位移方向用正负表示,图中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一直为正,且不断增加,故甲与乙都是单向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在0~t1时间内,甲乙的位移相等,则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选项B 错误;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C正确.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加速度有相同的时刻,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有用信息,关键要研究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注意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的区别.2.【答案】B【解析】m与M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隔离对m分析,求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解:整体所受的合力为F,整体具有的加速度a=.隔离对m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M和m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静电场。

两个点电荷在P点产生电场N/C40500N/C45000N/C4500222211-=-=-=rkQrkQE,负电荷产生的场强大,故方向向上,P点附近的地面感应出正电荷,A、B、C错误;由于P点附近的地面感应出正电荷,故地面感应电荷在P处的场强向上,增大P点的电场,D正确。

4.【答案】C【解析】根据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可知,,因此半径越大,速度越大;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使粒子与AD 边相切时速度最大,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R=(R+L)sin45o,解得最大半径为,故最大速度为;当粒子从C 点出射时半径最小,为,故最小速度应为,故v 的取值范围为,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上海市2019年高考模拟7英语试题1

上海市2019年高考模拟7英语试题1

【题文】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and the main point (s) of the passage in no more than 60 words. Use your own -words as far as possible.China accounts for almost 22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rapidly growing economies. However, it has only 10 percent of the world’s total cultivated area and is having increasing difficulties in securing water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Despite population growing at an average rate of around one percent a year and its economy at around 9 percent a year since the early 1990s,China has so far maintained approximate self- sufficienc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overall, in the sense that exports have been approximately matching imports. In fact, China has been 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importer after the European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The ability of China's agriculture to keep pace with growing demand reflects a few key factors. Yield impro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through more intensive use of inputs such as fertilizer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irriga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had a policy of agricultural self-sufficiency. However, China's membership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since 2001 could signal a greater preparedness to accept imports and embrace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export markets. Importantly, howeve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of reforms have permitted the market to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on what farmers are producing and selling. Reflecting these factors,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shifting it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way from land intensive products,such as cereals, toward higher value, labor intensive products such as meat, fruit, vegetables, eggs, milk, fish and seafood. That is, China is producing more in line with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hina has fed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with its limited cultivated land and has maintained self-sufficiency. Some uses of inputs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have led to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 Since China joined WTO, it has imported more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it also has shifted it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rom low value to higher value.【解析】【分析】这是一篇概要写作。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2模拟)(解析版)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2模拟)(解析版)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二模拟)一.选择题“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

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

据此完成1—3题。

1.“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①品种差异②播种期差异③熟制差异④种植技术差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稻客”的“迁徙”路线基本是从南向北再向南,说明水稻的成熟期存在南北差异,这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

越往南,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播种期越早,收获期也越早。

“稻客”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说明该地种植的是双季稻,故作物熟制也影响“稻客”“迁徙”路线。

答案D2.“稻客”现象表明我国A.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B.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C.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D.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解析】“稻客”现象表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户从以前自己靠人力收割水稻改变为雇用劳动力靠机械收割水稻(自己出去打工)。

其中固然有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因素,但主要与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

答案A3.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A.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B.劳动力增多C.经济收入减少D.机械化水平提高【解析】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说明南方水稻种植区对“稻客”的需求减少。

在水稻种植区大范围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成立的条件下,“稻客”规模减小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农村地区农户在“稻客”的影响下自己购买了水稻收割机械,提高了机械化水平。

答案D 燃油型机动车是对以汽油、柴油作为燃料驱动发动机牵引车辆行驶的轮式车辆的总称,其类型主要有大型汽车、小型汽车、摩托车等,排气量越大动力越足,油耗越高。

南亚国家不丹(见下图)近年来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了联系中国和印度的公路建设,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2模拟)(解析版)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2模拟)(解析版)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二模拟)一.选择题“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

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

据此完成1—3题。

1.“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①品种差异②播种期差异③熟制差异④种植技术差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稻客”的“迁徙”路线基本是从南向北再向南,说明水稻的成熟期存在南北差异,这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

越往南,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播种期越早,收获期也越早。

“稻客”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说明该地种植的是双季稻,故作物熟制也影响“稻客”“迁徙”路线。

答案D2.“稻客”现象表明我国A.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B.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C.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D.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解析】“稻客”现象表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户从以前自己靠人力收割水稻改变为雇用劳动力靠机械收割水稻(自己出去打工)。

其中固然有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因素,但主要与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

答案A3.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A.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B.劳动力增多C.经济收入减少D.机械化水平提高【解析】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说明南方水稻种植区对“稻客”的需求减少。

在水稻种植区大范围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成立的条件下,“稻客”规模减小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农村地区农户在“稻客”的影响下自己购买了水稻收割机械,提高了机械化水平。

答案D燃油型机动车是对以汽油、柴油作为燃料驱动发动机牵引车辆行驶的轮式车辆的总称,其类型主要有大型汽车、小型汽车、摩托车等,排气量越大动力越足,油耗越高。

南亚国家不丹(见下图)近年来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了联系中国和印度的公路建设,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七模拟)一.选择题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目前可以利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暖、供冷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表浅层水和地下土壤等的热量(简称地能)通过输入少量电能启动主机,冬季将地能“抽出”,提高温度后供室内采暖,夏季将室内热量“取出”,输送到地下储存,保证室内凉爽,而地下获得的热量又将在冬季得到循环利用。

该系统在高纬度地区以冬季供暖为主,在低纬度地区以夏季供冷为主,但常年运行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下图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系统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是A.优化能源结构,杜绝大气污染B.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C.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D.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利用地能,只使用少用电能,而且热量可以循环利用,能够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故B正确。

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但不能杜绝,A错误。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只是一个供暖、供冷系统,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关系不大,C错误。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不需要大量劳动力,D错误。

答案B2.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常年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降低土壤肥力B.降低土壤湿度C.减少地下水量D.改变土壤温度【解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地表浅层水和地下土壤等的热量,夏季土壤温度会升高,冬季土壤温度会降低,故D正确。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对土壤肥力、土壤湿度、地下水量影响不大,故A、B、C错误。

答案D3.下列城市中,推广应用该系统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A.海口 B.拉萨 C.哈尔滨 D.长沙【解析】由材料可知,该系统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以冬季供暖为主,即在拉萨、哈尔滨以冬季供暖为主,夏季供冷时间短,土壤降温幅度会大于升温幅度。

该系统在低纬度地区以夏季供冷为主,即在海口以夏季供冷为主,土壤升温幅度会大于降温幅度。

长沙夏季炎热,冬季低温,该系统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的时间大致相同,土壤升温和降温的幅度大致平衡。

因此应用该系统对海口、拉萨和哈尔滨的土壤环境影响较大,对长沙的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答案D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

我国某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

下图示意该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4—6题。

4.该平原是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解析】该平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可推断该平原为华北平原,B正确。

松嫩平原无法种植冬小麦,太湖平原、江汉平原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故A、C、D错误。

答案B5.该地植被生长期内林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反映了该林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解析】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发芽,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植被覆盖度随之增加;6月份该地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光合作用降低,植被覆盖度增长速度变慢;8月份,该地区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从而推知该林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答案A6.该地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出现峰值的时间及对应的农作物类型是A.4—5月冬小麦B.6月玉米高粱C.8月冬小麦D.11月玉米高粱【解析】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达到生长中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该地11月份玉米、高粱已经收获,植被覆盖度低。

答案A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

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挟带泥沙的沉积条件。

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推断流域内的气候变迁。

下面图1为云南点苍山和洱海地区示意图,图2示意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

据此完成7—9题。

7.图1中点苍山东侧平原的成因是A.地壳上升,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流水侵蚀C.地壳上升,流水沉积D.地壳下沉,流水沉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中的断层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层两侧岩体以垂直运动为主,西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点苍山;东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点苍山溪流发育众多,流水等外力作用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东侧形成冲积平原。

答案D 8.图1中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特点为A.逐渐变粗 B.逐渐变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解析】河流挟带的泥沙是湖底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河流搬运能力与流速密切相关,河流流入湖泊后,流速逐渐降低,所挟带的泥沙逐渐沉积。

颗粒大的泥沙先沉积,颗粒小的泥沙后沉积,所以由甲地到乙地,湖底沉积物的粒径逐渐由粗变细。

答案B9.图示地区1300年至2000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A.变干一变湿一变干一变湿B.变湿一变干一变湿C.变湿一变干一变湿一变干D.变干一变湿一变干【解析】乙地沉积物粒径若呈增大趋势,说明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干。

气候变干时,湖泊面积减小,河流入湖处距离湖心更近,粒径大的沉积物被搬运至距湖心更近的地方沉积下来,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增大。

反之,乙地沉积物粒径若呈减小趋势,说明气候逐渐变湿。

根据图2中沉积物粒径变化趋势线可知,1300—1500年、1700—1850年乙地沉积物粒径在整体上逐渐减小,说明该地区气候逐渐变湿。

1500—1700年、1850-2000年乙地沉积物粒径在整体上逐渐增大,说明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干。

答案C墨西加利是墨西哥西北边境城市,位于沙漠中心的谷地中,气候干燥。

墨西加利被称为“硅谷边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企业在此建立了芯片制造基地,得到了墨西哥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此完成10—11题。

10.近年来,墨西加利的芯片制造业获得较快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环境优美,气候宜人②地理位置优越③院校众多,技术先进④劳动力价格低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墨西加利气候干燥,①错;墨西加利靠近美国硅谷,便于接受其产业转移,②对;墨西哥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并不先进,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③错、④对。

答案D11.美国企业在墨西加利建立芯片制造基地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A.使农业更加发达B.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C.加重水资源短缺D.使气候更加温暖湿润【解析】在墨西加利建立芯片制造基地,可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B对;芯片制造对农业影响不大,A错;芯片制造需水量少,C错;建立芯片制造基地并不能让气候变得温暖湿润,D错。

答案B二.非选择题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金鲍是新西兰沿海独有的珍贵海产品黑金鲍一般栖身在1—15米深的浅海岩礁区,壳上堆积有一层黑色粗糙岩状物,主要以海藻为食,其生长到34岁时才能进行繁殖,且要8—10年才能生长到最小捕捞尺寸。

新西兰政府对黑金鲍捕捞配额及捕捞方式有严格限制,人工潜水捕捞是唯一合法的捕捞方式,且法律规定潜水时禁止携带任何氧气设备。

下图为黑金鲍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1)简述新西兰黑金鲍集中分布在南岛东部浅海岩礁区的主要原因。

(8分)【解析】结合黑金鲍的生长习性及南岛东部浅海岩礁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即可。

【答案】浅海岩礁区光照强,有利于海藻生长,饵料充足;入海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海水温度适宜;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风浪小;南岛城市少,污染小,水质好。

(8分,4点即可) (2)指出人工潜水捕捞黑金鲍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8分)【解析】可从海水温度、其他海洋生物干扰、捕捞设备受限、黑金鲍外形特征等角度分析。

【答案】海水温度较低,潜水捕捞人员体能消耗大;(2分)易受其他海洋生物的干扰;(2分)禁止携带氧气设备,捕捞者水下停留时间短,捕捞时间有限;(2分)黑金鲍外形及颜色与海底岩石相近,难以辨认。

(2分)(3)分析新西兰政府严格限制黑金鲍捕捞配额及捕捞方式的主要原因。

(6分)【解析】主要从黑金鲍数量、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

【答案】黑金鲍生存环境特殊,生长缓慢,数量有限;(2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2分)限制捕捞量,有利于保持价格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2分)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始建于汉代的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等作用。

下面图甲为汉中三堰及灌渠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五门堰渠首主要设施分布图。

(1)分析古代建设汉中三堰的主要区位条件。

(8分)【解析】汉中三堰建设有其必要性,汉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汉中三堰可防洪抗旱;汉中为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灌溉用水量大,汉中三堰可满足水稻灌溉需要。

汉中三堰建设有其充分性,该地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灌溉;支流较多,水源充足。

【答案】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旱涝灾害多发;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灌溉;汉水北岸支流较多,水源充足;汉中为主要稻米产区,灌溉用水量大。

(8分) (2)描述灌区干渠和农渠的布局特征,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布局特征结合图示从走向、位置方面分析即可;理由主要从便于灌溉的角度分析。

【答案】干渠分布于灌区北部,大致为东西走向,连通河流,水源充足;(2分)农渠分布于灌区南部,大致为南北走向,可自流输水,方便灌溉;(2分)干渠与农渠交织,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

(2分)(3)简析图乙中拦河低坝的作用及其与河道斜交的原因。

(4分)【解析】读图可知拦河低坝位于引水口的下游,洪水期便于分洪,枯水期便于引水。

与河道斜交,可减轻洪水冲击,保障堤坝安全。

【答案】调整灌渠水量(洪水期便于分洪,枯水期便于引水);(2分)可减轻洪水冲击,保障堤坝安全。

(2分)(4)说出汉中三堰成功申遗的意义。

(6分)【解析】汉中三堰申遗成功有利于强化对其的保护,有利于人们学习因地制宜、化害为利的治水经验;汉中三堰是一种旅游资源,申遗成功可助推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汉中三堰的文化遗产丰富,申遗成功有利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化自信。

【答案】有利于对该水利工程的保护;有利于人们学习因地制宜、化害为利的治水经验;促进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化自信。

(6分,3点即可) 43.(10分)旅游地理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高级别会议、论坛以及各种展览等活动(如瑞士“达沃斯论坛”、昆明“中国—南亚博览会”和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等)而开展的一种商务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