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_1
电场力的性质

第九章 电场第一讲 电场力的性质考点归纳分析一、 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即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另一种带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电荷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
电荷在它的周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元电荷e=1.6×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e的整数倍。
2、使物体带电叫做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3)感应起电。
3、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二、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带电体便可看作点电荷。
三、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221rQ Q k F ,F叫库仑力或静电力,也叫电场力,F可以是引力,也可以是斥力,K叫静电力常量,公式中各量均取国际单位制单位时,K=9.0×109N ·m 2/C 23、适用条件:(1)真空中;(2)点电荷。
四、电场强度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由电荷激发产生,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介质。
只要电荷存在,在其周围空间就存在电场。
电场具有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
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它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
(2)公式:q F E =,取决于电场本身,与q、F无关,适用于一切电场;2r Q K E =,仅适用于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
(3)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
(4)多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场强的矢量和。
电场力的性质

电场力的性质一、电场强度 1.静电场(1)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静电荷产生的电场叫静电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1)物理意义: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2)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3)定义式:E =Fq.(4)标矢性: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电场线 1.定义: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2.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限远处; (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3)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 (4)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5)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6)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 3.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4.电场线与电荷运动的轨迹(1)电荷运动的轨迹与电场线一般不重合.若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在以下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两者重合: ①电场线是直线.②电荷由静止释放或有初速度,且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平行. (2)由粒子运动轨迹判断粒子运动情况:①粒子受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内侧,且与电场线相切. ②由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加速度大小.③由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粒子动能的变化. 基础测试1.[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E =Fq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 与q 成反比,与F 成正比B .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C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D .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等于零2.[对电场线概念的理解]以下关于电场和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因此电场线不仅能在空间相交,也能相切B .在电场中,凡是电场线通过的点,场强不为零,不画电场线区域内的点场强为零C .同一试探电荷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所受电场力大D .电场线是人们假想的,用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客观上并不存在3.[电场强度的矢量合成]如图所示,M 、N 和P 是以MN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 点为半圆弧的圆心,∠MOP =60°.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这时O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1;若将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 点,则O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变为E 2.E 1与E 2之比为 ( )A .1∶2B .2∶1C .2∶ 3D .4∶ 3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分析]实线为三条方向未知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 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a 、b 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 、b 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B .电场力对a 做正功,对b 做负功C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大D .a 的加速度将减小,b 的加速度将增大考点一 电场强度的叠加与计算 1.场强的公式三个公式⎩⎪⎪⎨⎪⎪⎧E =F q ⎩⎪⎨⎪⎧ 适用于任何电场与检验电荷是否存在无关E =kQr 2⎩⎪⎨⎪⎧ 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Q 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E =U d ⎩⎪⎨⎪⎧适用于匀强电场U 为两点间的电势差,d 为沿电场方向两点间的距离2.电场的叠加(1)电场叠加:多个电荷在空间某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各电荷单独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2)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例1如图所示,分别在A 、B 两点放置点电荷Q 1=+2×10-14C 和Q 2=-2×10-14C.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一点C ,且AB =AC =BC =6×10-2m .求:(1)C 点的场强;(2)如果有一个电子静止在C 点,它所受的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突破训练1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在O 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A 、B 、C 、D 为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 、D 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 、C 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 )A .A 点的场强大小为E2+k 2Q 2r4B .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k Qr 2C .D 点的场强大小不可能为0D .A 、C 两点的场强相同突破训练2 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 ,球面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直线,在直线上有M 、N 两点,OM =ON =2R .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 ,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 ( ) A .kq2R 2-EB .kq4R 2 C .kq4R2-ED .kq4R 2+E 考点二 两个等量点电荷电场的分布等量同种点电荷和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的比较例2 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负电荷的小球A 、B (可视为点电荷),被固定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P 、N 是小球A 、B 连线的水平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 =ON .现将一个电荷量很小的带正电的小球C (可视为质点)由P 点静止释放,在小球C 向N 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C 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速度先增大,再减小B .速度一直增大C .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过O 点后,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D.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突破训练2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直线MN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两点电荷连线与直线MN的交点.a、b是两点电荷连线上关于O的对称点,c、d是直线MN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B.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C.a点的场强等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D.a点的场强等于b点的场强;将一检验电荷沿MN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1.基本思路2.运动情况反映受力情况(1)物体静止(保持):F合=0.(2)做直线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②变速直线运动:F合≠0,且F合与速度方向总是一致.(3)做曲线运动:F合≠0,F合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总指向运动轨迹曲线凹的一侧.(4)F合与v的夹角为α,加速运动:0°≤α<90°;减速运动:90°<α≤180°.(5)匀变速运动:F合=恒量.例4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1.5 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0×105 N/C、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杆的下端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带电荷量为Q=+4.5×10-6 C;另一带电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带电荷量为q=+1.0×10-6C,质量为m=1.0×10-2kg.现将小球B从杆的N 端由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g=10 m/s2)(1)求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a;(2)当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求小球距M端的高度h1;(3)若小球B从N端运动到距M端的高度为h2=0.61 m时,速度v=1.0 m/s,求此过程中小球B电势能的改变量ΔE p.突破训练4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一条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a 、b 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 处由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带电质点一定带正电荷 B .该带电质点一定带负电荷C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D .质点在b 点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例3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 的小球P ,带电量分别为-q 和+2q 的小球M 和N ,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 与M 相距L ,P 、M 和N 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 与N 的距离大于LB .P 、M 和N 在同一直线上C .在P 产生的电场中,M ,N 处的电势相同D .M 、N 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突破训练3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带电荷量均为+q 的小球A 、B ,一个固定在O 点的正下方L 处,另一个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在O 点,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O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3kqL 2B .A 在B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qL 2C .细线上的拉力为3kq 2L2D .B 球所受A 球的库仑力和线的拉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1.对于由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仍成立,即E =FQ ,式中的Q 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B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 =kQr 2,式中Q 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C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 =kqr 2,式中q 是检验电荷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B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 )A B C . 23kq l D .3.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运动到B ,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知 ( )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粒子在A 点的动能比B 点大D .B 点的场强比A 点的小4.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强度E =2.5×102N/C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电场内一长为L =0.5m 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着质量m =0.5kg 、电荷量q =4×10-2C 的小球.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使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细线受到的拉力恰好达到它能承受的最大值而断裂.取g =10m/s 2.求:(1)小球的电性;(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当小球继续运动后与O 点水平方向距离为L 时,小球距O 点的高度. 答案 (1)正电 (2)15N (3)0.625 m►题组1 电场强度的概念及计算、电场线1.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两个表达式E =F /q 和E =kQ /r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E =F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 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B .E =F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 是放入电场中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 是放入电场中电荷的电荷量,它适用于任何电场C .E =kQ /r 2是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它不适用于匀强电场D .从点电荷场强计算式分析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k q 1q 2r 2,式kq 2r 2是点电荷q 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 1处的场强大小,而kq 1r2是点电荷q 1产生的电场在q 2处场强的大小2.如图所示,真空中O 点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方向与ab 连线成60°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方向与ab 连线成30°角.关于a 、b 两点场强大小E a 、E b 的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E a =33E bB .E a =13E bC .E a =3E bD .E a =3E b3.如图甲所示,在x 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 (图中未画出),O 、A 、B 为轴上三点,放在A 、B 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 .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 N/CB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 N/C C .点电荷Q 在A 、B 之间D .点电荷Q 在A 、O 之间4.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方向不确定,分布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 运动到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必定带正电荷B .该静电场一定是孤立正电荷产生的C .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 点的加速度D .粒子在M 点的速度小于它在N 点的速度 ►题组2 电场强度的矢量合成问题5.如图所示,a 、b 两点处分别固定有等量异种点电荷+Q 和-Q ,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d 、c 、e 点,它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 d 、F c 、F e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d 、F c 、F e 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右B .F d 、F c 的方向水平向右,F e 的方向竖直向上C .F d 、F e 的方向水平向右,F c =0D .F d 、F c 、F e 的大小都相等6.如图所示,A 、B 、C 、D 、E 是半径为r 的圆周上等间距的五个点,在这些点上各固定一个点电荷,除A 点处的电荷量为-q 外,其余各点处的电荷量均为+q ,则圆心O 处( )A .场强大小为kqr 2,方向沿OA 方向B .场强大小为kqr 2,方向沿AO 方向C .场强大小为2kqr 2,方向沿OA 方向D .场强大小为2kqr2,方向沿AO 方向7.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取O 点为圆心,r 为半径作一圆周,在O 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a 、b 、c 、d 为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和圆周的交点.当把一检验电荷+q 放在d 点恰好平衡(如图所示,不计重力).问: (1)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的大小、方向如何?(2)检验电荷+q 放在点c 时,受力Fc 的大小、方向如何? (3)检验电荷+q 放在点b 时,受力F b 的大小、方向如何? 答案 (1)k Qr2 方向沿db 方向(2)2k Qqr 2 方向与ac 成45°角斜向左下(3)2k Qqr2 方向沿db 方向►题组3 应用动力学和功能观点分析带电体的运动问题8.在真空中上、下两个区域均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7所示.有一带负电的微粒,从上边区域沿平行电场线方向以速度v 0匀速下落,并进入下边区域(该区域的电场足够广),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中,符合粒子在电场内运动情况的是(以v 0方向为正方向)( )9.一根长为l 的丝线吊着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现突然将该电场方向变为竖直向下且大小不变,不考虑因电场的改变而带来的其他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cos 37°=0.8,sin 37°=0.6),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丝线的拉力. 答案 (1)3mg 4q (2)4920mg10.如图所示,绝缘光滑水平轨道AB 的B 端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粗糙绝缘轨道BC 平滑连接,圆弧的半径R =0.40 m .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1.0×104 N/C .现有一质量m =0.10 kg 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轨道上与B 端距离s =1.0 m 的位置,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C 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带电体所带电荷量q =8.0×10-5 C ,取g =10 m/s 2,求:(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B 端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2)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从B 端运动到C 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 (1)5.0 N ,方向竖直向下 (2)-0.72 J。
§1 电场的力的性质

第九章 电场 §1 电场的力的性质一、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即:221rqkq F = 其中k 为静电力常量, k =9.0×10 9 N m 2/c 21.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 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距离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距代替r )。
2.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的计算问题【例1】 在真空中同一条直线上的A 、B 两点固定有电荷量分别为+4Q 和-Q 的点电荷。
①将另一个点电荷放在该直线上的哪个位置,可以使它在电场力作用下保持静止?②若要求这三个点电荷都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保持静止,那么引入的这个点电荷应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电荷量是多大?【例2】已知如图,带电小球A 、B 的电荷分别为Q A 、Q B ,OA=OB ,都用长L 的丝线悬挂在O 点。
静止时A 、B 相距为d 。
为使平衡时AB 间距离减为d /2,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A .将小球A 、B 的质量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 B .将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8倍C .将小球A 、B 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D .将小球A 、B 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3.与力学综合的问题。
【例3】 已知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带电量分别为-2Q 与-Q 。
现在使它们以相同的初动能E 0(对应的动量大小为p 0)开始相向运动且刚好能发生接触。
接触后两小球又各自反向运动。
当它们刚好回到各自的出发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1和E 2,动量大小分别为p 1和p 2。
有下列说法:①E 1=E 2> E 0,p 1=p 2> p 0 ②E 1=E 2= E 0,p 1=p 2= p 0③接触点一定在两球初位置连线的中点右侧某点 ④两球必将同时返回各自的出发点。
1.1电场力的性质

3-1 电场 A.电场、电场线都是客观存 在的物质,因此电场线不仅 在空间相交,也能相切 B.在电场中,凡是电场线通过的点场强不为零,不画电 场线的区域内的点场强为零 C.同一检验电荷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所受电场力大 D.电场线是人们假想的,用以形象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 向,客观上并不存在 6.在电场中 P 点放一个电荷量为 4× 10 9C 的点电荷,它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 点为半 圆弧的圆心,∠MOP=60° .两个带电 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分别置于 M、N 两点时,O 点的电场强 度大小为 E1.将置于 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 P 点时,O 点的场 强大小变为 E2.则 E1 与 E2 之比为 ( A.2:1 练习四 1. Q1、 Q2 是两个固定着的点 电荷,它们电荷量相等但带电性 质均不清楚.在 Q1、Q2 连线的 中垂线上一个正点电荷 q 始终以 O 点为中心在 C、D 两点之间做 往复运动(如图)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Q1、Q2 一定是异种电荷 B.Q1、Q2 均是负电荷 C.Q1、Q2 均是正电荷 D.C、O、D 三点中,O 点电势最高 2. 左右放置的两点电荷 A、B,带电量分别是 q1,q2,相 距 2cm,在电荷 A 的左侧 1cm 处的电场强度正好为零,那么 A.q1、q2 必为同种电荷,且 B.q1、q2 必为同种电荷,且 C.q1、q2 必为异种电荷,且 D.q1、q2 必为异种电荷,且 2.电场线 例 5. 如图所示为某一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 线,A、B 为电场线上的两点,当电子以某一速度沿电场线由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动能增加,则 可以判断 A.场强大小 EA>EB B.电势 φA>φB C.电场线方向由 B 指向 A D.若 Q 为负电荷,则 Q 在 B 点右侧 练习五 1. 如图所示,正电荷 q 在电场力作用下由 P 向 Q 做加速运 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 图中哪能一个? q1 1 = q2 2 q1 1 = q2 4 q1 1 = q2 4 q1 1 = q2 9 B.1:2 ) C.2: 3 D. 3:2
电场的力、能的性质

电场的两个重要性质 1电场的力的性质例1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C ,A 带电量7Q ,B 带电量-Q ,C 不带电.将A 、B 固定,且A 、B 间距离远大于其半径.然后让C 反复与A 、B 接 触,最后移走C 球.试问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答 C 球反复与A 、B 接触,最后三个球带相同的电量,其电量7()'23+-==Q Q Q Q . 设A 、B 球间距离为r ,其原先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21222277===q q Q Q Q F k kk r r r . A 、B 球碰后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212222''22'4===q q Q Q Q F k k k r r r,4'7=F F . 故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47倍. 点评:本题涉及中和、接触起电等现象及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知识,在审题时,能从“C 反复与A 、B 接触”这句话中挖掘出最终三球带电量相同这一隐含条件是至关重要。
例2 有一个点电荷Q 的电场中,Ox 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 和5.0m.已知放在A 、B 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x 轴的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大小的关系如图中直线A 、B 所示,放在A 点的电荷带正电,放在B 点的电荷带负电.求: (1)B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试判断点电荷Q 的电性,并确定点电荷Q 的位置坐标.解析:(1)由图可得B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5.2==qF E B N/C . 因B 点的试探电荷带负电,而受力指向x 轴的正方向,故B 点场强的方向沿x 轴的负方向. (2)因A 点的正电荷受力和B 点的负电荷受力均指向x 轴的正方向, 故点电荷Q 位于A 、B 两点之间,带负电.设点电荷Q 的坐标为x ,则2)2(-=x Q kE A ,2)5(x Q kE B -=由图可得40=A E N/C ,解得x=2.6m.2 电场的能的性质例3.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 、Q 两点,MN 为PQ 连线的中垂线,交PQ 于O 点,A 点为MN 上的一点。
电场的力的性质 教案

第九单元 电场(一)电场的力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元电荷及其带电量,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的实质.2.理解点电荷这一理想化模型,掌握库仑定律.3.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4.知道几种典型的电场线的分布,知道电场线的特点.重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难点:带电质点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以及与牛顿定律相结合的综合问题一、电场1、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产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电场的基本性质①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②能使放入电场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
二、电荷1、元电荷:c e 19106.1-⨯= 所有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2、比荷:也叫荷质比m q 电子的荷质比c m e e111076.1⨯= 3、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带上等量导种的电荷。
(2)接触起电:分配规律: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相接触,带同种电荷时,平均分配总电荷量;带异种电荷时,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剩余电荷量。
(3)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异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电荷相同的电荷。
(近端和远端)a .使带电体C (如带正电)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 、B (如图甲).b .保持C 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 、B .c .移走C ,则A 带负电,B 带正电(如图乙).如果先移走C ,再分开A 、B ,那么原来A 、B上感应出的异种电荷立即中和,不会使A 、B 带电.注意:当一端接地时,导体为近端,大地为远端场的提出 (1)凡是在有电荷的地方, 周围都存在电场 (2)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也有电场; 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磁场。
(3)电场与磁场是不同于实体的另一种形态的物质。
4、物体带电的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电子的转移。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
电场力的性质教学设计

2.1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场、静电场、电场力、电场强度的概念,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公式,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电场强度的单位,了解一些典型的电场强度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试探电荷研究电场,知道用理想模型进行研究的方法,体会用比值定义电场强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引入“场”概念的探索过程,感受科学家的钻研精神,通过建立电场强度概念和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强度的定义式qF E =和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k r Q E =,并知道这两个公式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由于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的物质,如何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来研究电场是教学的重点。
在研究电场性质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用比值定义电场强度是教学的另一难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提供示波器实物,演示观察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波形(或播放投影)。
说明示波器在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简介示波管中的电子束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打在荧光屏上形成图像。
(不要求也不可能让学生在这里就明白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仅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接着,引导学生汇报想要弄清的问题(即悬念):例如,电子受到的是一种什么力?是库仑力吗?是由谁提供的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靠什么传递的呢?……由此引入新课,简介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章电场与示波器2.1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一、电场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由学生理清科学家探索“场”概念的简要历程:牛顿时代的人提出“超距作用的观点”。
法拉第提出“近距作用的观点”并用“电场”一词;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
从此“场”成为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
◆师生归纳1.场: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即看不见有摸不着。
2.电场:电荷周围空间存在的场。
可与引力场(重力场)类比3.电场力: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电荷的作用力。
电场的基本性质

当电容器放电时,储存的电能会释放出来,转 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或机械能等。
电场能量的传输与转化
01
02
03
04
电场能量的传输是指通过电场 的作用将电能从一个地方传输
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施加作用 力,这个力被称为电场力。
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 大小与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电 荷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成正比。
02 电场力的作用
电场力
01
电场力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其大小和方向与电荷的电 量和电性有关。
02
电场力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是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 用力。
1
电场能量是电场中电场力做功的能力,与电场强 度和电势有关。
2
电场能量的大小与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乘积成正 比,即W=F*S=E*D*S。
3
电场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国际单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力 的作用而具有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通过电容 器等设备进行储存。
在电路中,电流通过导体时, 电场能会从电源传向电路的末 端,这个过程就是电场能量的
传输。
电场能量的转化是指电能与其 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
在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时, 电能会转化为热能,这个过程
就是电场能量的转化。
04 电场的测量与观察
电场强度的测量
使用电场强度计
电场强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 电场强度的仪器,通过测量电场 中单位电荷受到的力来计算电场
粒子示踪法
粒子示踪法是通过在电场中加入带电粒子,观察粒子的运动轨迹来 推算电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