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共41张ppt)

合集下载

《孟子两章》课件(共41张PPT)

《孟子两章》课件(共41张PPT)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 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 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 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足以与之抗衡 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便常常会被消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词小结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修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细读课文
理解、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 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 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检 3分钟
1.背诵全文。
2.预习第二章。
限时练
2019/2/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听读课文,积累词汇。 2·深入理解课文
2019/2/5
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 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 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 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2019/2/5
《孟子》 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3·翻译课文,理解段落

九年级下册18课、《孟子》两章PPT课件

九年级下册18课、《孟子》两章PPT课件

内容解析
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还在后面以得道者与失道者的不同结局
来形成对比,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2020年9月28日
11
本文结构简图
摆出观点:
(总)
论证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战争) 道理论证:
(分) (治国)
进攻失败
防御失败 排

域民…… 论 固国…… 证
1、城:内城 2、郭:外城 3、环:围 4、而:
表修饰关系,译为“着”
5、而:但是、却
6、夫:读作fú,句首发语词
7、得:得到
8、然:这样9、而:但是、却 10、者:……原因
11、是:这 12、城:城墙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胄
16、坚利:坚固锋利
17、米粟:粮食 18、委:放弃 19、去:离开
8、威:震慑、威服
9、兵革:武器装备
10、利:锋利、锐利。兵革之利:武力强大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 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内容解析:前面列举了两个战争中的事例来论述,强调
了战争中需要“人和”,这里用“域民……固国……威
天下……”讲道理,论证“人和”在治理一个国家中的
件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中
“人和”是最重要的。作者首先摆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020年9月28日
6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

划分句子节奏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翻译
• 自主翻译,发现难点。 •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 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难句解释:“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 三个短句都有省略: 1. (憔悴枯槁)征于色 2. (吟咏叹息)发于声 3. 而后(众人才能)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
• 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 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 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 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 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 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孟庙大门
至今山东邹城还完好地保存着 孟庙和孟府,他们都是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1
孟庙“亚圣殿”和 其中供奉的孟子塑像
《孟子》两章

3
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 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 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受到严格 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 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 布般半途而废。“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 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 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 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1. 2. 3. 4.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革之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九年级语文课件:初三语文《孟子二章》PPT课件

九年级语文课件:初三语文《孟子二章》PPT课件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是_______时代人,他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_。《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___的书。 (2)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
5 填空练习
⑶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做练习 ①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组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对“得道者多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B.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C.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补充注释:
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古今异义:
古: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
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去 古:逃跑 今:到 ……去 池 古:护城河 今:池塘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学习指导
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 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 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重点探究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分小组接力诵读,看谁读的好! 你能告诉大家哪些词较重要吗? 对照课下注释,试疏通大意
背诵全文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 课件 (共40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 《孟子》两章 课件 (共40张PPT)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制 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威震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 通叛,背叛 到 归顺 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要么, 或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检测练习
•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是____时代人, 他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_。《孟子》是一部 记录_________的书。
作品简介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 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 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 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 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 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出“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的含义。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类推
{ ↓ {

结论

防御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 ——
进攻 ——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品味孟子语言特色
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归纳;运用双重否定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 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文章第4段Leabharlann 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 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 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拓展延伸
1、从古至今有哪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例子?举例反思。 2、结合《政治》,《历史》说说 如何保证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九年级语文下册 5.18《孟子两章》课件 新人教版.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 5.18《孟子两章》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曾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 用他为令尹(宰相)。他辅佐楚庄王 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 绩赫然。
• 今湖北荆州有孙叔敖墓,安徽霍邱县有孙叔敖塑像。
10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 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孙叔敖 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奴隶市 场被买回登上了相位。
(f ú) (bì) (z ēn g)
4
注释 起用 田地
起用 举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 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
市场
5
知识补充:舜发于畎亩之中
• 舜,上古帝王。姓姚,名重华。曾在历 山(今济南历山县)耕田,以孝著名。 三十岁时,被尧看中起用,后来成了尧 的继承人,尧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黄 和女英嫁给他。舜在位48年,南巡时崩 于苍梧,传位于禹。
11
第一自然段问题设计: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
运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 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 百里奚。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 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 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12
故事一: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 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 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 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 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的水,不同 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 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 蛙熟了!
•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这就如现代汉语的“繁荣经济”“巩固国 防”,其意思是使经济繁荣,使国防巩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18课 《孟子》两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18课    《孟子》两章

2019/5/27
9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1、七里之郭 guō 2、米粟非不多也 sù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yù 4、亲戚畔之 pàn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2019/5/27
1、环 而 攻 之/而 不 胜 。 2、域 民/不 以 封 疆 之 界 。 3、城 /非 不 高 也 。
4、故/君 子 有 不 战 ,战/必 胜 矣 。 10
2019/5/27
20
阅读第四段讨论
1、域民、固国、威天下的关键是 什么?为什么?
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 “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019/5/27
21
第四段:译文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 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 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 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 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 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 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 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 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 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原因是:施行仁政,取 得民心
2019/5/27
29
◎1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 例子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一古训?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拓 展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 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 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
研 离;美国公然发动伊拉克战争,
究 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和谴责。
才能不断奋发
国家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 磨炼 的益 处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据)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守一方而言) 守而败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 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但历经了苦难 的磨练后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 为。
2019/3/2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身上,一定 先要使他的心意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做事受 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 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2019/ 2·体会文章艺术特色
2019/3/29
结构图解 天时不如地利, 摆出观点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观点 地利不如人和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战争事例
治国道理
艺术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 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 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 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 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七里的外城,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 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本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 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 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 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
字词小结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修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细读课文
理解、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 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 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 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
装备。兵,兵器。革,甲 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 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 但是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 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中心论点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 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足以使人 灭亡的道理了。
检3分钟
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 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 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 的看法。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仲尼厄而作 《春秋》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 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2019/3/2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 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 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 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 有的能力。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1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就必须通过磨练。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贝多芬 即使在双耳 失聪的情况 下,仍然坚 持音乐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