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酸和碱的性质

合集下载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

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是指其在溶液中具有酸性或碱性的特性。

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物质,对于化学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酸碱的定义、性质、测试方法等方面对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质进行探讨。

一、酸和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苦味和腐蚀性。

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而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二、酸碱的性质1. 酸的性质酸具有以下特性:(1) 酸和金属反应能产生氢气;(2) 酸和碱反应可以中和产生盐和水;(3) 酸能够腐蚀金属,并与金属发生反应。

2. 碱的性质碱具有以下特性:(1) 碱和酸发生反应可以中和产生盐和水;(2) 碱能够中和酸性溶液,并增加pH值;(3) 碱能够与油脂等物质起化学反应,具有脱脂和清洁的作用。

三、酸碱性质的测试方法1. pH值测试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它的取值范围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

pH值可以通过pH试纸、pH计等仪器设备进行测试。

2. 酸碱指示剂测试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红色转蓝色,pH检测范围为8.2-10.0)、甲基橙(红色转黄色,pH检测范围为3.1-4.4)等。

3. 中和反应测试将酸溶液和碱溶液以1:1的比例混合,观察其是否能够完全中和,并测定中和后的溶液的pH值。

如果能够中和,且pH值为7,则说明酸和碱化合产生了盐和水。

四、常见1. 酸性物质常见的酸性物质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这些酸性物质具有腐蚀性,可以与碱中和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2. 碱性物质常见的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

这些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增加溶液的pH值。

3. 中性物质常见的中性物质有水、乙醇等。

这些物质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其pH值为中性,为7。

五、酸碱性质的应用酸碱性质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第3节-酸和碱的性质》ppt课件(3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第3节-酸和碱的性质》ppt课件(32页)

A、氢原子 B、氢离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稀盐酸可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主要成分是
CaCO3和 Mg(OH)2
C、用含Al(OH)3的药物胃舒平可治疗胃酸过多
D、铁制零件在电镀前,放在盐酸池中浸泡时间越
长越好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① 铁制零件在电镀前,要放在盐酸池中浸泡。
Fe

实验探究
加入稀盐酸后的Biblioteka 象 镁条 生锈铁钉碳酸钙 氯化铜溶液
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过一会有气泡产生
产生无色气体产生 无现象 Mg + 2HCl = MgCl2 + H2↑ Fe2O3+ 6HCl = 2FeCl3 +3H2O 氯化铁 Fe+ 2HCl = FeCl2 + H2↑ 氯化亚铁 •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符合 GB622-89

符合 GB622-89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敞开瓶口 (g/cm3) 发生的现象 密度
1.19
溶质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质量分数
浓盐酸 无色 液态 刺激性
气味 粘稠 38%
其他 挥发性
有白雾
浓硫酸 无色
液态 无气味
98%
1.84
无现象

溶质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g/cm3) 质量分数 浓盐酸 无色 液态 刺激性 1.19 气味
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稀盐酸和镁条(Mg)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稀盐酸和铁(Fe)反应 Fe+ 2HCl = FeCl2 + H2↑

化学:5.3 酸和碱的性质(碱)(鲁教版九年级)

化学:5.3 酸和碱的性质(碱)(鲁教版九年级)

Ca(OH)2固体 熟石灰、消石灰 微
—CaCO3↓+2NaOH
CaO+H2O=Ca(OH)2
4、OH- 蓝色、红色
2NaOH+CO2=Na2CO3+H2O 2NaOH +SO2=Na2SO3+H2O
蓝色、红色
Ca(OH)2+CO2=CaCO3↓+H2O
NaOH+HNO3=NaNO3+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碳酸盐多不溶
【练习】判K2SO4 ④BaSO4↓ ↓
⑤Cu(NO3)2 ⑥AgCl ⑦(NH4)2CO3 ⑧NaCl ↓ ⑨Mg(OH)2↓⑩Ba(OH)2 ⑾ Fe(OH)3↓
⑿MgCl2
⒀ AgNO3
⒁BaCO3 ↓
☆★复分解反应★☆
若反应物中没有酸,那么 两种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 或水(三者之一)
2NaOH+CuSO4= Cu(OH)2↓+Na2SO4
Ca(OH)2+Na2CO3= CaCO3↓+2NaOH 滴入蓝色溶液,产生蓝 Ca(OH)2+K2CO3= 色沉淀 CaCO3↓+2KOH 3NaOH+FeCI3= 产生白色沉淀 Fe(OH)3↓+3NaCI
滴入黄色溶液,产生红 褐色沉淀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 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 才能发生。
NaOH (Na2CO3)
主体 杂质
加入Ca(OH)2溶液
为什么不选 择加酸把 CO32-转化为 气体?
Ca(OH)2+Na2CO3==CaCO3↓+2NaOH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1、能使指示剂显色;2、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和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5、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碱:1、能使指示剂显色;2、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和非金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和某些非金反应生成盐和水;5、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或者溶于水并能释放质子形成H3O+(水合氢离子)的物质也是酸。

H3O+的浓度越高,溶液酸性越强。

即使是纯水中也存在H3O+,其浓度为10-7mol/L。

这是由于质子从一个水分子跑到另一个水分子所造成的。

在传统意义上,H3O+的浓度还取决于氢离子的浓度,虽然水溶液中的大部分氢离子是以H3O+形式存在的。


在酸碱电离理论中,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碱指能够接受质子的化合物;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指电子给予体。

酸的性质PPT课件

酸的性质PPT课件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酸----盐+水+二氧化碳
盐+酸----新酸+新盐
5、酸与碱(NaOH Mg(OH)2 Al(OH)3 )反

22
盐酸、 硫酸、 硝酸 碳酸 HCl H2SO4 HNO3 H2CO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NaOH Ca(OH)2 Al(OH)3 Mg(OH)2
因为浓盐酸有强的挥发性,打开瓶口有白雾
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呈现黄色 浓硫酸:
无色无味粘稠的油状液体,溶于水,溶于水 时放出大量的热,有吸水性,腐蚀性
如何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你有几种方法
4
思考: 盛有浓硫酸、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防止一
段时间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把一定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于空 气中一段时间(忽略水分的蒸发)变化的结果是: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3
NaOH+ HCl Ca(OH)2 + HCl Al(OH)3 + HCl
NaOH+ H2SO4 Ca(OH)2 + H2SO4 Al(OH)3 + H2SO4
24
盐酸和氢氧化钠 NaOH + HCl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 Ca(OH)2 + 2HCl == CaCl2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铝 Al(OH)3 + 3HCl == AlCl3+3H2O 硫酸和氢氧化钠 2NaOH+H2SO4== Na2SO4+2H2O 硫酸和氢氧化钙 Ca(OH)2+H2SO4==CaSO4 +2H2O 硫酸和氢氧化铝 2Al(OH)3+3H2SO4= Al2(SO4)3+6H2

化学反应的酸碱性质

化学反应的酸碱性质

化学反应的酸碱性质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变化,而酸碱性质则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性质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化学反应的酸碱性质,从定义、特征、反应机理以及实际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酸碱定义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反应性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酸通常指的是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用以下的化学反应来表示:酸:HCl → H+ + Cl-碱:NaOH → Na+ + OH-二、酸碱特征1. 酸的特征:- 酸味酸性物质具有酸味,我们常说的柠檬酸、醋酸等就是具有酸味的物质。

- 酸性物质具有酸性,即它们能够和酸性指示剂(如酚酞)产生反应,使其变色。

- 酸性物质具有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或者刺激皮肤。

2. 碱的特征:- 碱性物质具有苦味和涩味,比如我们常说的苏打粉和氢氧化钠。

- 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酸碱中和反应。

三、酸碱反应机理酸碱反应是一种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主要涉及质子(H+)的传递。

酸性物质捐出H+离子(H+供体),而碱性物质接受H+离子(H+受体)。

酸碱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通过以下示例反应来解释:HCl(酸性物质)+ NaOH(碱性物质)→ NaCl(盐)+ H2O(水)在这个反应中,HCl释放出H+离子,而NaOH接受H+离子生成水,同时生成NaCl盐。

这个过程称为中和反应。

四、酸碱性质的实际应用酸碱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酸碱中和反应在医药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如药物合成和药物配制过程中的酸碱调节。

2. 酸碱中和反应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酸雨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问题。

3. 酸性物质如盐酸(HCl)在清洁剂和消毒剂中具有杀菌和去污的作用。

4. 碱性物质如氨水(NH4OH)在肥料和玻璃清洁剂中具有去污和增加pH值的作用。

总结:酸碱性质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质,通过酸碱的特征、定义和反应机理的解析,我们对酸碱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

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

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酸和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化学反应和溶液的性质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关于酸和碱的知识点总结:酸:1. 定义:酸是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根据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

2. 性质:- 酸性pH:pH值小于7,越低表示酸性越强。

- 酸味:酸物质通常有酸味。

- 酸溶液的导电性:酸溶液能够导电,因为它们含有可导电的离子。

碱:1. 定义:碱是能够接受或捕获氢离子(H+)的物质。

根据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碱是质子的受体。

2. 性质:- 碱性pH:pH值大于7,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 苦味和碱性气味:碱物质通常有苦味和碱性气味。

- 碱溶液的导电性:碱溶液能够导电,因为它们含有可导电的离子。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反应时,它们会产生盐和水。

这个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指示剂:指示剂是用来测试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它们会在不同酸碱条件下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指示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常见酸和碱:- 酸:盐酸、硫酸、柠檬酸、醋酸等。

-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酸碱反应的应用:- 中和反应常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质,以控制各种化学过程和实验条件。

-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制备盐。

- 酸碱反应还用于制备肥料、清洁剂、药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酸性”和“酸性物质”是相关概念,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酸性指的是溶液的性质,而酸性物质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

同样,碱性和碱性物质也有类似的区别。

酸和碱的性质

酸和碱的性质
与酸不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能与生锈 铁钉以及铁反应。 工业上,常用铁桶来储运烧碱,就是利用了 碱与铁不反应的性质。
2NaOH+CuCl2==Cu(OH)2 +2NaCl
3NaOH+FeCl3==Fe(OH)3 +3NaCl Na2CO3+Ca(OH)2==CaCO3 +2NaOH 3、复分解反应 (1)定义:如果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那么这样的反应 就叫做复分解反应。
5-3 酸和碱的性质
一、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浓盐酸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敞开瓶口 发生的 现象 气味
浓盐酸
无色
液体
形成 挥发性 白雾
刺激性 气味
• 工业用浓盐酸以含有少量杂质而略显黄色。 浓盐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2、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敞开瓶口 发生的 现象 气味
浓硫酸
无色
无现象 粘稠 油状 不易挥发 液体
紫色石蕊 无色酚酞 试液 试液 红色石蕊 试纸 pH
NaOH、 Ca(OH)2
变蓝色
变红色
变蓝色
pH>7
2、 NaOH溶液、Ca(OH)2溶液和酸反应
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 实质: H++OH- ===H2O
3、 NaOH溶液、Ca(OH)2溶液与非金属 氧化物反应 CO2+Ca(OH)2==CaCO3 +H2O
高温
小结:NaOH溶液、Ca(OH)2溶液的化学性质
• 1、NaOH溶液、Ca(OH)2溶液与酸碱指示 剂反应 • 2、 NaOH溶液、Ca(OH)2溶液和酸反应, 生成盐和水 • 3、 NaOH溶液、Ca(OH)2溶液与非金属氧 化物反应 4、 NaOH溶液、Ca(OH)2溶液与盐溶液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节 酸和碱的性质基础知识新坐标知识点2 浓硫酸的特性⑴吸水性:可吸收气体里含有的水分,利用这一特性,可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用浓硫酸来干燥2H 、2O 、CO 、2CO 、空气等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以。

气体应从长管进,短管出,即“长进短出”。

如果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浓硫酸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其溶质质量分数降低,故应将浓硫酸密闭保存。

⑵脱水性:能把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反应。

⑶氧化性: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跟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是综合它的脱水性和氧化性而言的。

如有少量的浓硫酸粘在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3NaHCO 溶液。

浓硫酸的稀释应注意:浓硫酸极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若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它就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产生的大量热会立刻沸腾,致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造成事故。

知识点3 酸的通性⑴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⑵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2FeCl 溶液、4FeSO 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3FeCl 溶液、243()Fe SO 溶液为黄色;2CuCl 溶液为蓝绿色;4CuSO 溶液为蓝色] ⑷酸+碱→中和盐+水 ⑸酸+某些盐→新酸+新盐例如:24242+2H SO BaCl BaSO H O =↓+;33HCl AgNO AgCl HNO +=↓+知识点4 常见离子的检验1.检验Cl -的方法: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存在Cl -。

检验24SO -的方法: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存在24SO -。

两者加稀硝酸的目的是排出其他离子的干扰。

如溶液中有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它们也能跟硝酸银或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银或碳酸钡,但碳酸银和碳酸钡均溶于稀硝酸,而氯化银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2.若溶液中同时存在Cl -和24SO -:应该先检验24SO -的存在,所需试剂为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后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的存在。

时电离产生了相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所以只要是可溶性的碱就具有与之类似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原因:易吸收水分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知识点8 熟石灰的制取方法氢氧化钙可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反应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CaO H O Ca OH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来生产氧化钙,化学方程式:32CaCO CaO CO =+↑高温知识点9 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类型的认识⑴复分解反应表达式用字母可表示为:AB CD AD CB +→+. ⑵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一定无单质出现。

⑶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无化合价的改变。

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证明,当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重如果有沉淀产生,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4.复分解反应包括的类型 ⑴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⑵酸+碱→盐+水 ⑶酸+盐→盐+酸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 5.复分解反应中的注意事项⑴3KNO 、3NaNO 一般不参加复分解反应。

⑵碱与盐、盐与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是都要可溶,再观察是否符合复分解条件。

⑶初中常见的沉淀为:①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为:4BaSO 、AgCl ;②溶于酸有气体生成的白色沉淀为3BaCO 、3CaCO 、23Ag CO ;③溶于酸生成水的沉淀为2()Cu OH (蓝色沉淀)、3()Fe OH (红褐色沉淀)、2()Mg OH (白色沉淀)。

点题精析试身手点题精析一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的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⑴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 7 ,说明硫酸过量。

写出⑵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的制取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由是 。

原因是 。

显示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 。

变式训练一1. 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4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 、B 、C 、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石蕊溶液变为蓝色B .无明显现象C .生成无色气体D .石蕊呈紫色2.在“迎奥运,庆六一”的晚会上,被誉为化学魔术师的聪颖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 杯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B 杯中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C 杯中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

请你来揭开魔术秘密:⑴酒瓶中的液体可能是。

⑵B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⑶写出C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典题精析二已知干燥剂“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变质。

某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的探究:⑴甲同学猜想:样品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作用,则NaOH会;CaO会变质,其反应的类型为反应。

图中操作②的名称是。

操作①、②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从操作③的现象分析,溶液D中含有的物质是。

变式训练二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⑴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点,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Ⅲ: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夜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填方案序号)。

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

(若认为有多种不合理方案,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回答即可)。

⑶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知能层级训练轻松过关打基础1.给一无色溶液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这说明该溶液使( ) A .酸性溶液 B .酸的水溶液 C .碱性溶液 D .碱的水溶液2.下列物质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不考虑水分蒸发)(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石灰水 D .固体氢氧化钠3.物质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 是( ) ①X +酸→盐+水 ②X +水→碱A .CaOB .23Fe OC .2COD .NaOH 4.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H +),则该溶液一定可以( )A .跟氯化钡溶液反应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 .跟硝酸银溶液反应D .用来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5.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质量减轻; ④溶液的质量增加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 6.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有1pH =的无色溶液A ,将气体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 中,观察到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

则B 不可能是( )A .镁B .碳酸钠C .碳酸氢钠D .硫酸镁7.浓盐酸的质量为A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 ,则A B (填“>”“<”或“=”,下同);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A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质量分数为B ,则A B ;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A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 ,则A B 。

8.某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该校初三(1)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铁架台翻新“三步骤”方案:①用砂纸打磨铁架台;②用适量稀酸清洗,水洗,晾干;③防锈处理。

请回答:⑴①的目的是 。

⑵②中所用的稀酸是 ,其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写出③的具体做法: 。

9.由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小亮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小丽同学不同意小亮同学的观点,认为能反应。

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验证小丽同学的观点。

⑴【提出假设】NaOH 溶液能与2CO 反应。

NaOH 溶液 (填“能”或“不能”)与2CO 反应,因此NaOH 应 保存,防止在空气中变质。

10.某同学在自主学习酸的知识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将该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

【实验用品】试管、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NaOH 溶液、石蕊和酚酞试液等。

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解释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

快乐拓展练能力1.如图所示,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 ,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 。

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 进入瓶内中,振荡,一会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 鼓起。

气体X 和液体Y 可能是( )A.X 是2CO ,Y 是KOH 溶液 B .X 是2O ,Y 是水溶液C .X 是HCl ,Y 是3AgNO 溶液D .X 是CO ,Y 是石灰水2.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小木块。

往烧杯中加入少量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假设在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 .FeB .CuC .2()Ba OHD .32()Ba NO 3.如图所示小铃铛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2CO 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浓NaOH 溶液,迅速塞紧瓶盖并轻轻振荡。

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见铃的振荡,却听不到铃声。

⑴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听不到铃声的主要原因是: 。

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人会感到胃痛。

小军拿来了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该药物说明书的部分内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然后(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当小军看到药物说明书上的服用方法后,对此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