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微专题—湖泊二轮专题复习PPT精品课件

微专题—湖泊二轮专题复习PPT精品课件
微专题—湖泊 二轮专题复习(共32张PPT)
微专题—湖泊 二轮专题复习(共32张PPT)
(1)指出索尔顿湖谷地的成因,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成因: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地堑谷。 理由:①索尔顿湖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与板块 边界走向一致; ②谷地与周边高差显著; ③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
微专题—湖泊 二轮专题复习(共32张PPT)
微专题—湖泊 二轮专题复习(共32张PPT)
二、湖泊的水文特征
微专题—湖泊 二轮专题复习(共32张PPT)
微专题—湖泊 二轮专题复习(共32张PPT)
案例分析
例题: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1)描述L湖湖盆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特点:L湖湖盆西部、北部缓,东部、南部陡。(2分) 理由:(湖泊水位线就是等高线),湖泊西、北侧水位线稀疏, 说明坡度较小;东、南侧水位线密集,说明坡度较大。(4分)
微专题—湖泊 二轮专题复习(共32张PPT)
三、湖泊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 1.与气候。
②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
白天陆面温度高于湖面,风向从湖吹向陆;夜间陆面温度低 于湖面,风从陆吹向湖;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陆风,湖陆风 对沿湖陆地的气候有调剂作用。
对于更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而言: 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风经过湖面,狭管作用强,风 力加大;(狭管效应) 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 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遇地形阻挡,形成雨、雪、雾等 现象。(大湖效应)
据此完成6~8题。
形状:狭长状
6.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 水深度还在加大,
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3湖泊与环境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3湖泊与环境课件

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 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 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 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 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 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 时期是1970~1989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微专题❸ 湖泊与环境
【精 讲 点 拨】 1.湖泊的类型与成因 (1)构造湖:主要是因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构造湖盆,而后积水成湖, 这类湖泊在世界分布广泛,如贝加尔湖、死海、维多利亚湖、鄱阳湖、 滇池等。正是因为断裂下陷而成湖盆,所以,这类湖泊的主要特点是 湖岸陡峭,湖形狭长,湖水深而清澈。 (2)火口湖: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其形状是圆形或椭圆 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如长白山天池深达373米,为我国第 一深水湖泊。 (3)堰塞湖:由于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体)、泥石流或火山喷发熔 岩阻塞河道,其上部河段积水成湖,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解析:末次冰期晚期,气温开始回升,里海北方冰川融化量会大幅度增加,导 致淡水补给增多,而此时气温还相对比较低,湖面蒸发较弱,淡水支出小于补给, 盐度较低。

2024年高三地理二轮专题课件水平衡原理

2024年高三地理二轮专题课件水平衡原理

水平衡原理
2、沼泽湿地的演化过程问题 水平衡原理:收入大于支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 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 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 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 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程海地区气候从湿润向干旱转变(2分); 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大增(2分);湖泊 水位大幅下降,程海从外流转变为内流 (2分)。
水平衡原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 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 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 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 常处于亏损状态。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 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 致)河水泛滥。
水平衡原理
2、沼泽湿地的演化过程问题 水平衡原理:收入大于支出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 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 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 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近100年来,湖水发生了两次扩张和收缩。新开河 连通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是呼伦湖唯一与外流区域 的联系通道,其流向随呼伦湖的扩张和收缩发生 改变。(3)与扩张期相比,指出收缩期呼伦湖水体 盐度变化并分析原因。
盐度变化:盐度升高。 原因: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注入带来盐分, 盐分不断积累;湖泊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 出;湖泊水量减少,湖水含盐量升高。
3、洪涝成因分析
水平衡原理:收入大于支出
洪水自然因素占主导 (天灾),强调来水多; 内涝人为因素占主导 (人祸),强调去水慢。

高考二轮复习课件专题自然地理湖泊

高考二轮复习课件专题自然地理湖泊
水道相连。目前,拉昂错已为咸水湖, ①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冰 被称为“鬼湖”,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 川消融加快;
被称为“圣湖”。
②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
积物在湖区堆积,使湖区中间
地势抬高;
③加之蒸发量大,湖泊面积缩
小,使得两湖由合到分。
【知识迁移】玛旁雍错(下图)湖面
海拔约4500 m,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 发量分别为168.3 mm和2197.4 mm。历 史上玛旁雍错与拉昂错同属一外流湖,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 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
①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 盆)。 ②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 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③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 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湖泊的演变:淡水湖——咸水湖
A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湖泊的类型:按成因分类
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 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 巨厚,可达8千米。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
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C
B.入湖径流增多
(1)说明运城盐池的形成过程。
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断裂凹陷形成凹地(洼 地);周边河流和雨洪汇入凹地积水成湖;周边 河流和雨洪不断将含盐类的矿物质带入湖中; 该地区年均气温较高,湖水蒸发旺盛,含盐类 的矿物质不断在湖中积累、沉淀,湖水所含盐 分不断增加,从而形成盐池。
湖泊的形成过程
地 湖盆的形成过程 质
(2)推测运城盐池变成“玫瑰湖”的季 节并说明形成原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小专题 湖泊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小专题 湖泊专题
人类和湖泊关系十分密切。结合你对此问题的解答,思考总结: (1)“地理事物的影响”这一类问题的答题思路。 (2) 因湖泊面积扩大而带来的各种影响,可从哪些角度进行具体描述?
考点三 湖泊的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地理事物的影响”这一类问题的答题思路。因湖泊面积扩大而带来各种影 响,可从哪些角度进行具体描述?
(2)限制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 等处理后再排放;加强对湖水水质、污水排放等的监 测;完善法律法规,扩大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的涨落现象。图乙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四周高山冰雪融水补 给丰富,年降水量较多(2分 );海拔较高,蒸发较小(2分 );有河流外流将湖水和盐分 带出(2分)。
考点三 湖泊的生态效益与对可持续发展
3、简述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8 分)
归纳总结
淡水补给(降水、河流注入、冰雪融水、人为 取水等)
湖泊盐度的 影响因素
蒸发量(气温、风力等) 湖泊封闭程度(径流流出、更新速度)
结冰与融冰
水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地 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考点一 湖泊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材料一: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 m,面积6 300多平 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 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 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
长(短)
动等
盐度高(低)
降水量与蒸发量、有无河流将盐分带出、结 冰与融冰、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更新速度
内陆湖还是外流湖,构 地形、成因 造湖、冰川湖、火口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湖泊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湖泊专题
(2)简述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终年不冻: ①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 ②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③湖泊水位深容积大,水量大,不易结冰
湖泊的水文特征-影响盐度的因素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米,面积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 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 区有常年积雪。下图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边区域。
补给类型 湖泊面积 植被、河流、湿地等调节
来沙量(影响因素植被状况);湖大水深, 静水环境,易沉积,含少量小;
冰情 盐度 水质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 短)
盐度高(低)
气温、水量、水深,盐度、流动性等
降水量与蒸发量、有无河流将盐分带出、结冰与融冰、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更新速度,封闭程度
清澈(否)
人类活动,根据材料推测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 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三、湖泊的效应
(2018全国2卷)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 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 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 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 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形状特征:条带状,南北狭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提升专练湖泊的成因及特征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提升专练湖泊的成因及特征课件

海拔 2 000 米,没有高山冰雪。第 2 题,根据材料判断,两湖泊湖水的
透明度差异较大,透明度低的湖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多,透明
度高的浮游生物少,两者水质差异较大,浮游生物少的渔产少,浮游
生物多的渔产丰富;两个湖泊的补给都来自地下水,水温差距不大;
水深、水量都不是影响渔产的主要因素。
第4页
3.(2020·天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 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第20页
12.景观图的拍摄方位位于沙岗的( B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13.沙岗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 )
A.湖水堆积
B.冰川堆积
C.风力堆积
D.人工堆积
14.大兴凯湖湖水 5、6 月含沙量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C )
A.湖水水量小
B.入湖沙量最大
C.风浪较大
D.灌溉用水量大
第21页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考点11
湖湖泊泊的的(成成2因因02及及0特特·征征新课标联考)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是东南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考点11
考点11 考点11
及湖湖洞泊泊的的里成成因因萨及及特特湖征征、洞里萨河和湄公河水系分布。据此完成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4~6 题。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考点11 湖泊的成因及特征

水环境--(湖泊)(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水环境--(湖泊)(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11.甲、乙、丙三地表层湖水盐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Βιβλιοθήκη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2.造成里海北部水深较浅的主要地质作用是(C )
A.内力张裂
B.地壳抬升
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
13.导致里海北部底层贝类规模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B)
A.水温低
B.含氧量低
C.盐度高
D.食物缺乏
精练
【解析】 11.由图可知,里海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湖水盐度受地表径流影响较大。甲处地处伏尔加河 河口,入湖水量大,使湖水盐度最低;乙处也位于河口,该河流水量较小,因此该处盐度稍高; 丙处无河流注入,湖水盐度最高。因此三地表层湖水盐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乙丙,A正确, 排除BCD。故选A。 12.由图可知,里海北部入湖河流较多,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导致水深较浅,主要地质作用 是流水沉积,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3.由材料可知,春季,里海北部湖水受伏尔加河径流的影响,垂直交换减弱,湖水性质也发 生变化,有的年份甚至会导致北部深水区域底层贝类的规模性死亡。由于湖水垂直交换减弱, 使底层湖水的含氧量降低,从而导致底部贝类规模性死亡,B符合题意。故选B。
A.M岸为凹岸,侧蚀作用强
B.N岸为凹岸,下蚀作用强
C.M岸为凸岸,堆积作用强
D.N岸为凸岸,堆积作用强
19.图中马蹄形曲流最终发育成牛轭湖
(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主要是因为长江的(A)
A.裁弯取直
B.泥沙淤塞
C.扇状堆积
D.水位变化
20.该马蹄湾曲流多发育在长江的(C)
A.上游地区
B.源头地区
C.中下游地区
A.冬春季 B.春夏季 C.夏秋季 D.秋冬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特征
举例
主要分布区
与外流河相通,湖水 鄱阳湖、洞庭湖、太 主要分布在外流区
淡水湖 易交换,循环更新周 湖、北美五大湖、贝 (或降水较多的地
期短,含盐分少
加尔湖等
区)
为内流河的终点,只
主要分布在内流区
有流进的河流,没有 青海湖、纳木错湖、
咸水湖
(或降水较少的地
流出的河流。因蒸发 里海、死海等
区)
旺盛,盐度较大
(1)气候: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 (2)河流: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湖水盐度比湖区其它水域偏低;
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湖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河流流量大, 盐度偏低。
有河流流出,促进湖中盐分排出,盐度降低
(3)结冰或融冰(雪):高纬或高海拔湖区结冰时盐度偏高,融冰时盐度 偏低。 (4)湖区封闭性:湖区较封闭,与其它部分水体交流少,盐度高 (5)生产、生活用水用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盐度升高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 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 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一、湖泊盐度特征
3.若a、b两湖泊中一个为淡水湖,一个 为咸水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湖湖面南高北低 B.a湖为咸水湖,b湖为淡水湖 C.b湖湖面南高北低 D.a湖为淡水湖,b湖为咸水湖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读青海湖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成为咸水湖的理由。
青海湖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入湖径流带来大量的盐类物质;湖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没有 河流流出;导致盐分不断积累,盐度升高
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湖泊盐度的高低
湖泊有外流河道,注入湖泊的冰雪
融水和降水的水流最终又流向它处, 咸水湖通常是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
促进盐分排出,湖泊中的盐分就不 条件下,湖泊的蒸发量往往超过湖泊
会太高,形成淡水湖
的补给量,导致湖水不断浓缩,含盐
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 量日渐增加,这样很快就成了咸水湖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2019·广州模拟)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 该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3 821 m,湖水面 积大约为8 300 km2,平均水深140~180 m,最深处达280 m。该湖周 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 (图中b湖,湖面海拔为3 690 m)通过河流相通。读图,完成1~3题。
结合区域背 景重点考查 湖泊特征的 变化及原因
考查湖泊蒸发量的变化及种植耐旱作物对 Ⅰ卷
湖泊的影响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 有些咸水湖则是海湾形成的,譬如里
流出
海。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实质就是水盐运动
入湖 径流
湖区降水较多,气温较低,蒸发量 较小;
湖水有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 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降水
淡水
蒸发损耗水分





盐分
盐分积累下来

径流流出排出盐类物质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二、影响湖泊盐度高低的因素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图1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2是湖 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6分)
(2019·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
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
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
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
湖泊盐度变化及成因微专题-2020届高 考地理 (湘教 版)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共2 6张PPT )
高考回顾
年份试卷
命题情景
Ⅰ卷 考查板块运动造成里海特征的变化
命题规律
2019 2018
2017
Ⅲ卷 考查西伯利亚湿地面积增加的原因 Ⅰ卷 考查扎龙湿地盐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Ⅲ卷 考查贝加尔湖成因及水文特征
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块北 移山脉 隆起
里海从
里海成
地中海Leabharlann 地形 变化为咸水分离

冰川大幅 消退里海 成为咸水 湖
冰期晚期 气候 水源 气候转暖,变化 变化 里海为淡
水湖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 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 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 受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大于蒸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