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无锡滨湖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2.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选择题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正确答案:B解析: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2.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正确答案:D解析:民主型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正确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

他曾明确提出,《大教学论》所阐明的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所以,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正确答案:D解析:布鲁纳将结构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心理学、教育原理密切结合,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他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简答题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正确答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等方面。

7.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正确答案: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010年江苏省无锡滨湖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

2010年江苏省无锡滨湖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
段。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教师教学过程的阶段。★★
【错因分析】略。
9. B【解析】上课过程中,教师直接与学生发生相互作用。
【命题立意】考察考生对教学的几个过程的理解。★★
【错因分析】略。
10. C【解析】力行近乎仁指的是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从而
对学生进行德育。
【命题立意】考察智力的核心成分。★★★
【错因分析】本题容易误选其他几个选项。
15. A【解析】形象思维是借助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的一种形式。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思维的类型及各种思维类型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思维类型理解不深入。
16. A【解析】个体的学龄时期分为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学龄晚期。它们
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新课改的三级管理体制。★★★★
【错因分析】略。
20. A【解析】学习动机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厌学,其他选项都是学习动机
缺失的次要表现。
【命题立意】考察厌学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容易误选A,成绩差有多种原因,学习动机缺失只是其中的原
分别对应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命题立意】考察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是心理学部分常考点。★★★
【错因分析】对学龄阶段划分掌握不熟练。
17. B【解析】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理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命题立意】考察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理论。★★★★
【错因分析】记忆不清。
【错因分析】容易误选B。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道德评价的特点,故而
人格的核心部分是性格。
23. D【解析】布鲁纳主张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傩戏(nuó) 迤逦(yǐ) 糍粑(cí) 锱铢必较(zī)B.田畴(chóu) 尺牍(dú) 下乘(shèng)直言不讳(huì)C.熨帖(yùn) 憎恶(zēng) 歼灭(jiān) 得鱼忘筌(quān)D.濒危(bīn) 木讷(nà) 胚芽(pēj) 蜚声文坛(fēi)正确答案:A解析:B项中“下乘”读“chéng”;C项中“熨帖”读“yù”;D项中“木讷”读“nè”。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泄洪拌脚石鞭辟入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B.真谛压轴戏尾大不掉有则改之,无则加免C.翱翔莫须有肺腑之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D.笼络眼中钉面黄饥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确答案:C解析:A项的“拌脚石”改成“绊脚石”;B项的“无则加免”改成“无则加勉”;D项的“面黄饥瘦”改为“面黄肌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大家商量好,届时一起提出反对意见,可到了经理室,他们几个竟然噤若寒蝉,只得由我独自“战斗”了B.晋北的天险雁门关被敌突破之后,太原大有奄奄一息之势,国人对华北紧张的形势都非常关心C.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终至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D.我们青年学生对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及时行乐的思想,理应予以摒弃正确答案:A解析:A项“噤若寒蝉”,噤:不作声;寒蝉:深秋的知了。

像深秋的蝉那样不呜叫。

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意。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2010年江苏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0年江苏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0年江苏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2010年江苏中小学教师公开聘请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项挑选题(每小题1分,共6分)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 工作关系B. 心理关系C. 道德关系D. 个人关系2.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A. 治理型B. 放任型C. 专制型D. 民主型3.专家型教师相关于新手型教师在解决咨询题过程中的优势要紧在于()。

A. 经历容量大B. 动机强烈C. 智力水平高D. 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优势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A. 预备律、应用律、消退律B. 预备律、练习律、泛化律C. 预备律、练习律、效果律D. 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5.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 画线B. 记笔记C. 列提纲D. 经历术6.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靠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依照外界的事情作出自个儿的行为,这属于()认知方式。

A. 高智能性B. 高制造性C. 场依存性D. 场独立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7.教师道德8.师生关系三、简答题(6分)9.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存与运用(14分)1.按拼音写汉字。

(3分)世界是wǔ cǎi bīn fēn()的,有令人chōng jǐng()的神农架,也有令人táo zuì()的桂林山水……这些地点都离别开色彩。

啥颜色最美丽?有人讲是淡蓝色,因为淡蓝色代表bīng qīng yù jié()的海洋,使人心旷神怡;有人讲是粉红色,因为粉红色给人一种y ùn wèi wú qióng()的感受,使人联想到温和而又hài xiū()的青年。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仲(zhòng)裁阿(ē)谀入场券(quàn)捕(pǔ)风捉影B. 袅娜(nuó) 勒(lēi)紧嚼(jué)舌头百孔千疮(chuāng)C. 精辟(pì)躯壳(qiào)横剖(pōu)面一语中的(dì)D. 柏(bǎi)树模(mó)具配给(jǐ)制否(pǐ)极泰来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2010年(一)

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2010年(一)

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2010年(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总题数:5,分数:5.00)1.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这属于( )。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分数:1.00)A. √B.C.D.解析:[专家点评]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论语》•B.《荀子》•C.《孟子》•D.《学记》(分数:1.00)A.B.C. √D.解析:[专家点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3.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分数:1.00)A. √B.C.D.解析:[专家点评]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4.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周髀算经》•B.《孙子算经》•C.《九章算术》•D.《几何原本》(分数:1.00)A.B.C. √D.解析:5.教学评价的数量化原则主张评价应尽可能( )。

•A.定量•B.定性•C.定量与定性相结合•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分数:1.00)A.B.C. √D.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10.00)6.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______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______归因。

(分数:4.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内外)解析:7.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3. 解答题 4. 分析题 5. 简答题8. 计算题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正确答案:B解析: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的是( )。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机遇正确答案:D解析: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机遇是外部的不稳定的。

3.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 )。

A.马克思B.爱尔维修C.狄德罗D.涂尔干正确答案:B解析: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他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

4.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 )。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正确答案:D5.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应是( )。

A.教育学知识B.教育心理学知识C.教学论知识D.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正确答案:D6.已知实数α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

A.1B.-1C.1-2aD.2a-1正确答案:A解析:由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0<n<1,所以|1-a|=1-a,a,则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36°B.120°C.20°或100°D.20°或120°正确答案:D解析:在等腰三角形中,若顶角与底角之比为1:4,则顶角为180°/9=20°;若顶角与底角之比4:1,则顶角为180°×4/6=120°。

8.一组数据3,4,x,6,8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词汇与结构 2. 完形填空 3. 阅读理解 4. 短文改错 5. 单词拼写9. 教学设计10. 书面表达词汇与结构1.—I have tried very hard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but in vain.—Why not consult with Frank? You see, ______ .A.great minds think alikeB.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C.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D.it’s better to 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something正确答案:B解析: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it’s better to 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something三思而后行。

句子意思为:一我已经非常努力地去寻找解决方法了,但还是白费力气。

一那你怎么不和Frank商量一下呢?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嘛。

因此本题答案选B。

2.The newly-built care, the walls of ______ are painted light green, is really a peaceful place for us, especially after hard work.A.thatB.itC.whatD.which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

句子意思为:这家新开的咖啡店的墙涂的是浅绿色,对我们而言真是个安静的场所,尤其是在辛苦工作以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江苏省无锡滨湖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第一个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论著是《学记》。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记》内容的记忆。

★★★★【错因分析】容易将《学记》与《论语》相混淆。

2. A【解析】教师中心论的代表者是赫尔巴特,儿童中心论的代表者是杜威。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察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属于教育学部分常考 题。

★★★★【错因分析】知识点记忆不全面。

3. D【解析】表现性评价指对学生日常的表现进行的评价,他不仅仅得出学 生学习成绩的结论,而且还指出学生的其他特点,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 手段。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的分类。

★★★【错因分析】对各个类型的评价理解不深入。

4. C【解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隐私,教师检查学生的私人物品和信件侵 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学生的权利。

★★★★【错因分析】本题容易选择人格尊严权。

两者的差别是是否人格受到侵犯。

5. B【解析】根据课程的自主程度,学生学习的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 修课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课程的分类。

★★★【错因分析】略。

6. A【解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错因分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学内容。

两 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教科书属于教育内容。

7. C【解析】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而进行的学习。

它的第 一步便是将班级分为小组。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合作学习的特点。

★★★【错因分析】自主、探究和体验学习都不需要先分组。

只有合作学习以小组 形式进行。

8. D【解析】教师通过活动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的阶段是教学的检查知识阶 段。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教师教学过程的阶段。

★★【错因分析】略。

9. B【解析】上课过程中,教师直接与学生发生相互作用。

【命题立意】考察考生对教学的几个过程的理解。

★★【错因分析】略。

10. C【解析】力行近乎仁指的是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

从而 对学生进行德育。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德育的原则。

★★★★【错因分析】略。

11. A【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分为能力、气质和性格三部分,气质和性格又 统称为人格。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

★★★【错因分析】对心理现象的组成以及结构记忆不清楚。

12..A【解析】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命题立意】 主要考察考生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忆,是心理学中的常 考点。

★★★★【错因分析】记忆不清。

13.C【解析】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表明了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很强。

【命题立意】主要考察注意的品质。

★★★★【错因分析】对注意的几个品质理解不透,相互混淆。

14. D【解析】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命题立意】考察智力的核心成分。

★★★【错因分析】本题容易误选其他几个选项。

15. A【解析】形象思维是借助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的一种形式。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思维的类型及各种思维类型的特点。

★★★20. B【解析】学习19. D【解析】新课【错因分析】对思维类型理解不深入。

16. A【解析】个体的学龄时期分为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学龄晚期。

它们 分别对应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命题立意】考察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

是心理学部分常考点。

★★★【错因分析】对学龄阶段划分掌握不熟练。

17. B【解析】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理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命题立意】考察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理论。

★★★★【错因分析】记忆不清。

18. A【解析】意志力属于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的非智力因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学习的因素。

★★★【错因分析】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分辨不清楚。

容易误选注意力。

注意力属19. 【解析】新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适用性,实行国家、地 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新课改的三级管理体制。

★★★★20. 【解析】学习动机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厌学,其他选项都是学习动机 缺失的次要表现。

【命题立意】考察厌学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容易误选A,成绩差有多种原因,学习动机缺失只是其中的原 因之一。

21. A【解析】对偶故事法主要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促进儿童去分析道德问 题,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故而,对偶故事法所依据的德育模式是认知模式。

【命题立意】考察德育模式。

★★★【错因分析】对德育的各个模式理解不清楚。

22. C【解析】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性格。

【命题立意】考察人格的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特点。

★★★【错因分析】容易误选B。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道德评价的特点,故而DBA23. A【解析】布鲁纳主张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提出了发现学习法。

23. 【解析】布鲁纳主张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提出了发现学习法。

【命题立意】考察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错因分析】对各种学习理论不熟悉。

24. B【解析】变式指改变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保留事物的本质特征得到的 例子,该例子有利于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命题立意】考察变式的定义。

★★★【错因分析】变式的定义掌握不牢固,出现错选。

25. B【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个成分,道德认识、道德体验、道德 意志和道德行为。

【命题立意】考察品德的心理结构。

★★★★【错因分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1.B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够充分。

2. AB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错因分析】注意掌握布鲁姆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

3. ABC【解析】学校的精神文化包括三个基本成分,他们是认知成分、情感 成分和价值成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校精神文明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记忆不准确。

4.BC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5. ABCD【解析】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科技功能和文化功能。

9.ABC【解析】新课改AC【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功能的记忆。

★★【错因分析】略。

6.ABCD【解析】教师的职业角色十分多元,包括研究者、示范者、朋友、 授业者等角色。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记忆。

★★★【错因分析】 本题易漏选 A,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也进行教育行动研 究。

7. A B【解析】少年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显著 变化。

家长和教师如果处理不好这一时期与儿童的关系, 可能会放大孩子的问题。

【命题立意】考查中小学生心里发展的阶段特征。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充分。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力知识点。

★★★9.AB【解析】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新课改的课程目标。

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错因分析】考生容易错误记忆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是一个更开放、更多元、知识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

21世纪的教育有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个别化的特点。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 21 世纪教育的特点。

在新课改中也是一个常考知识 点。

★★★【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漏选。

需要明确记忆。

11. BCD【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错因分析】记忆错误。

12. AB【解析】略。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思维的特点。

★★★8C 10.BD【解析】21 世纪【错因分析】思维的过程是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所以,答案不选CD。

13. AB【解析】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受学费和杂费。

【命题立意】考查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点。

★★★【错因分析】注意将新老两部《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区别。

14.ABC【解析】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青少 年实行社会生活指导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的记忆。

★★【错因分析】记忆不清,忽视了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较小知识点的记忆。

15.ABC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班级管理模式的记忆。

★★【错因分析】本题易漏选,需要加强记忆。

三、填空题1.学校2. 癸卯学制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4.实用5.导生制6.校长7.意志过程8.社会环境9.内化 10.资源管理 11.九 12.灵活 性 13.红梅朵朵迎春开 14.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哥传说 15.史蒂芬霍金四、简答题1.(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命题立意】考查素质教育的相关内涵。

★★2.(1)从理论上来说,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 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一理论看到了 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的优势智能不同,从而支持了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2)从实践上说。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因材施教,并且 提出了训练学生不同智能的具体方法。

有效地为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支 持。

【命题立意】考察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

★★★★3.(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命题立意】考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案例分析题我认为李老师的做法并没有错误。

原因有二,首先,他对学生的错误并没有 直接提出批评,而是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了 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有了信心才可以不断地去 尝试和提高。

其次。

他最后也指出了学生的翻译是错误的,并且告诉了同学们正 确的答案。

通过这种方法传授知识,在一种趣味的学习氛围之中,有利于学生对 知识的记忆。

李老师的师傅的观念和李老师之所以存在差别。

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教学 观。

李老师的师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而李老师认 为,教学的目的不但是为了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励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观。

首先,教学是课 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其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再 次,教学过程重于结论。

最后,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止是学科知识。

李老师的观 点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

六、作文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