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描述了( )时期的教师活动。
(分数:2.00)A.封建社会B.原始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解析:“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是指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具有道统性的特点。
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起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以吏为师”是古代奴隶社会教育的一大特征。
西周属于奴隶社会的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是从春秋战国后才出现的社会形态。
2.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
这个基本点是( )。
(分数:2.00)A.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B.教育是增长人的知识的活动C.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的活动D.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解析: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不管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知识、能力还是人的素质的活动,达成共识的还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这也是由教育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
3.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 )。
(分数:2.00)A.霍尔√B.朱熹C.高尔顿D.老子解析:解析:美国学者霍尔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认为先天的遗传已经决定了人的智力和发展水平,后天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分数:2.00)A.夸美纽斯B.洛克C.斯宾塞√D.赫尔巴特解析:解析:夸美纽斯的近代教育思想,即“泛智主义”思想强调:人人均应受教育,以及人人均需学习一切知识;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一书反对传统教育,强调科学教育,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课程”一词;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被公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历史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时期D. 唐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重要的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经商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探索新航路答案:B5. 清朝末年,哪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谁?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黎元洪D. 黄兴答案:A7.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国内军阀混战D. 国内经济危机答案:A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哪次重要的和平谈判?A. 重庆谈判B. 西安谈判C. 北平谈判D. 南京谈判答案:A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土地改革是?A. 土地革命B. 土地改革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文化大革命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长城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史记》C. 《红楼梦》D. 《资治通鉴》答案:A、C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天工开物》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科学家?A. 张衡B. 祖冲之C. 沈括D. 宋应星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024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历史上,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著名战役是?- A. 阪泉之战- B. 鸣条之战- C. 牧野之战- D. 鸣凤之战答案:C2. 下列哪位皇帝确立了科举制度?-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答案:C3.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日战争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一二九事变答案:B4. 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中,编撰了《史记》的是?- A. 司马光- B. 司马迁- C. 司马昭- D. 司马炎答案:B5. 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世界最早的是?-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轮子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地方分裂势力,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3. 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最著名的使者是______。
答案:玄奘4. 明朝时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______战役中,大败倭寇。
答案:台州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______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答案:天安门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这一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后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述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
答案: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被称为“贞观之治”。
这一时期,唐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局势及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国共两党联合政府时期。
往年河北邯郸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往年河北邯郸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春秋时期齐国在管仲改革后,国力强盛,为了制止北方山戎和狄族势力向南发展,齐桓公提出了“_____”的口号答案:尊王攘夷解析:春秋齐国在管仲改革后,国力强盛,为了制止北方山戎和狄族势力向南发展,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打败山戎,制止了狄人的扰害,开始了他的争霸事业,这些活动使他成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
2、在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分_____和_____两类答案:常科;制科解析:唐代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
常科每年举行,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多种,学馆生徒可直接报考;制科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
考中者,是官吏可立即升迁,非官者由吏部授予官职。
3、元朝为了管理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的行政事务,在中央设置了____答案:总制院或宣政院解析:元初忽必烈在中央设置总制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机构。
后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长官为院使,职责是掌佛教僧徒及吐蕃事务。
宣政院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使西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属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4、1940年8月,为了打击日军的“____”,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八路军总部决定破袭华北日军交通线,发起了“____”答案:囚笼政策;百团大战解析: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八路军总部决定破袭华北日军交通线,发起了“百团大战”。
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后改名为____________,以文学革命为契机,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答案:《青年杂志》;《新青年》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拉开了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天津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历史

天津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多选)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书同文,车同轨D. 焚书坑儒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A. 曹操B. 诸葛亮C. 孙权D. 刘备唐朝与哪个国家进行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贸易往来?A. 日本B. 朝鲜C. 阿拉伯D. 印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她开创了武周王朝。
_______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左丘明所著。
明朝时期的_______七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繁荣达到了巅峰。
请列举唐朝文化繁荣的几个表现,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请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原因,并简述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材料一:(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描述)问题:根据材料一,分析该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材料二:(关于某个历史人物或文化成就的描述)问题:根据材料二,评价该历史人物或文化成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中国历史,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及其原因,并探讨其对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2016年山东省属】下列关于教育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划分的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成显性功能的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按照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按照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划分,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故B项错误。
对于隐性教育功能来说,是有可能出现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两种情况的。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2.【2015年菏泽市/2013年山东省属】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正确答案:D解析:历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很多,其中《礼记.中庸》里面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过程。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3.【2013年滨州市北海新区】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倡问难与距师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的教育家是( )。
A.墨翟B.孟轲C.王充D.韩愈正确答案:C解析:墨翟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以“兼爱”“非攻”为教,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亲知、闻知、说知”;孟轲提出性善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王充的教学思想是学知与闻见、问难与距师、思考与求是。
韩愈在教学上提出了学者必定有师,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学无常师。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4.【2015年山东省属】“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教育与经济B.教育与政治C.教育与文化D.教育与科学技术正确答案:B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满分为: 100 分)(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 A、复杂性、创造性C、长期性、间接性 B、连续性、广延性 D、主体性、示范性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A 、定势B 、变式C 、问题)解决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A、需要起源论 B、意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8、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 、加强德育工作B 、确立)教育目的C 、设计课程体系D 、选择教学方法9、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A 、迁移 B 、熟练 C 、同化 D 、泛化10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 ()( ) 、爱与B A 、乌申斯基 B 、加里宁C 、马卡连柯D 、赞科夫12 、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13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 、精神活动B 、意识活动C 、反射活动D 、技能活动 )14 、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 、动机B 、气质C 、能力D 、性格15 、智力技能的特点是(A 、物质性、外显性、 展)开性 C 、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B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16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A 、确定目的B 、执行计划C 、制定计划D 、动机斗争))D 、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17 、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A 、存储性障碍B 、提取性障碍C 生理性障碍D 、心理性障碍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概括了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归属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A 、生理与安全的需要C 、求知与审美的需要D 、原型启发 C 、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A 、无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点() () )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本文档包含了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史科目的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部分题目和答案供参考:
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理论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共产主义理论
D. 社会学理论
答案:B
2. 中国古代的四民中,不包括()。
A. 士
B. 农
C. 工
D. 商
答案:D
判断题
1. 是中国历史的灵魂和旗帜。
答案:对
2. 铁路建设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对
简答题
1. 请简述法国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法国大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推动了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的传播,激发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 请谈谈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很多值得称道的成就。
例如,中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重要科技,这些发明对世界产
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此外,中国古代还在农业、医学、工艺等领域做出了众多贡献。
以上仅为部分试题和答案,供参考之用。
请准备考试的同学自
行查找更多试题和答案进行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A夏、商 D.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2.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3.隋唐时期出现在江东地区的、便于水田耕作的工具是A.图1所示B.图2所示C.图3所示D.图4所示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是A.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B.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C.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D.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啊6.下列关于我国10—13世纪历史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宋与元朝先后出现大一统局面B.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7.关于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C.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洋务运动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洋务运动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产物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8.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清王朝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主张B.《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私有制的主张C.《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的落后性D.《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所倡导的社会模式10.国共两党历史上曾实现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是A.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B.两党阶段性斗争目标相同C.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D.两党方针、政策完全一致11.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航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指A.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2.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领事裁判权被取消于A.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13.淞沪会战在战略上最重大意义在于A.为保卫南京赢得了宝贵时间B.表现了中国军队抗击侵略的勇气和决心C.使抗日战争转人相持阶段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4.建国初期开展的运动中,体现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精神的主要是A.土地改革运动B.抗羌援朝运动C.三反、五反运动D.镇压反革命运动1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根源在于A.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对国情认识不足D.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1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中国外交方针的改变D.第三世界的崛起17.马基雅维利与孟德斯鸠都A.从神学角度考察现实社会B.是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C.批判封建专制王权的腐朽D.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政治学说18.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B.拉美独立革命揭开了序幕C.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D.欧洲大陆兴起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1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主要是因为该体系A.暂时协调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B.建立在对战败国的严厉惩治上C.依据各国现有实力而确立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20.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普遍的改革潮流,其实质是A.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B.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缓和国内日益尖锐的矛盾D.逐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二,材料分析题(21题12分,22题12分共24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一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议院兴而民志合、民气强耳。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议义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
……盖五大洲,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
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材料三……追本溯源,本社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中学(内学)”、“西学(外学)”各指什么?张之洞是怎样说明它们之间关系的?(4分)(2)概括材料二中郑观应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他的观点有何进步性。
(2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三中的观点。
(2分)(4)上述三则材料的共同之处何在?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爱德华六世在位时,于1547年通过了被认为是都铎王朝最严厉的惩治流浪汉的法令。
该法令把所有无业者都称为流浪汉,给予严厉惩治;健康的流浪汉,将被逮捕,在前胸打上“S"络印,被罚做两年奴隶。
如果逃跑将判终身为奴。
而逃跑两次,将被判死刑。
然而,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农村失地和农民流浪的问题,许多破产农民参加了农民起义。
材料二英国政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经历了复杂变化的过程。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英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包括惩罚、救济、向海外移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动“济身”自救、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逐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制订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等,并最终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与福利政策挂钩,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提供就业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从而创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材料三19世纪末,德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做法,主要得益于俾斯麦的福利政策,但俾斯麦在制订政策时,考虑了英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做法,使德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较早地向福利政策过渡。
美国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但美国政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采取了英国的一些做法,如制订了一系列福利政策,特别是制订了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计划,以帮助他们就业的政策。
—以上材料均摘自《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在都铎王朝时期出现大量失地农民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都铎王朝对此推行了何种政策?(6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英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有哪些特点?(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美国的特点是什么?德、美两国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三,问答题(23题13分,24题13分共26分)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其革命实践中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就是其突出体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哪两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2分)(2)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哪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5分)(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了什么和平政策?(1分)其依据是什么?(3分) (4)你怎样看待当前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政策?(2分) 24.19世纪六七十苹代,俄、美、德、日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市场问题的?简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1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__5DCCDA6__10ADDBB11__15ABDCC16__20ADCCB二,材料分析题21.(1)儒家纲常礼教;近代科学技术。
(2分)中学泊身心,西学应世事。
(2分)(2)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1分)否定君主专制。
(1分)(3)有利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1分)对东西方文化看法存在着偏颇。
(1分)(4)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2分)材料二、三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材料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分)22(1)原因:圈地运动(1分)影响:推进了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答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亦可);形成了资产阶级化了的新贵族和农业工人;造就了大批自由劳动力;对农民是一场灾难(4分)政策:惩罚政策(1分)(2)特点:政策复杂变化;国家干预(或答政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分)(3)美国的特点:在工业化基础上进行(1分)共同之处:向英国学习;实行国家干预;推行福利政策(3分)三,问答题23,(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分)(2)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对象;实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实行三三制原则;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与新中国的筹建。
(5分)(3)赎买政策。
(1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在民主革命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做出过贡献;建国后民族资产阶级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民族资产阶级接受中共的领导,愿意和平改造。
(3分)(答出其中3点即给满分)(4)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符合中国国情);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2分) 24解决:俄国:185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
(1分)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1分)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
(1分)日本: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
(1分)主要原因:(1)欧美诸国和日本均己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列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3)工业革命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自身实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