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1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课计划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课计划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课计划XXXXXXXXXXXXXXXXXX一、2009—2011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中考命题趋势,摸清中考动向,探寻中考命题规律,为了2012年中复习课能准确把握,首先对近三年的中考试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发现有以下特点:总体特点:陕西省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题目素材贴近生活,试卷设置人性化、科学化,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又能使所学知识更加牢固,题目难度与题型设计相对稳定,命题立足教材,贴近课标,主要考查知识点包括:透镜、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内能、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能量十大重点知识。

整卷重、难点设置合理,图文并茂,试题起点适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实际,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物理知识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的考查,突出学生基本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环保节能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为今后的物理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1、注重“双基”的考查。

基础知识考查全面,基本技能考查到位。

素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源于课本。

例如:(11)年第26题、28题、30题就是以课本上的图片为原形,巧妙的改变了考查角度,既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亲切感。

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重视对初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2、试题布局图文并茂,让学生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观察图片,利用了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类试题呈现出连年增加的趋势。

11年第1题、4题、24题、25题、26题、27题、28题、29题、30题、31题、32题、33题均配有图片,这种命题思想符合新教材理念,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起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作用。

3、试题进一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09年第3题中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第18题中的“龙门塔吊”;10年第11题中的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13题中的太阳能旋转吊钩,23题中的LED高效节能灯;11年第1题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的长安塔,第4题环保材料石墨纸,第24题创新题材“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第25题新科技“纳米发电机”,新材料“电饼铛”,这些题材与科技发展相结合,情景设计新颖,是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011年中考物理科试卷分析

2011年中考物理科试卷分析

0.17
38532 25370 27948 13942
12237 19623 479
25402 59621 44989 67972
与预估难度相差较大的试题是第5题 与预估难度相差较大的试题是第 题、第6题、第7 题 题、第12题。 题 涉及到的内容分别是:增大压强的实例( 涉及到的内容分别是:增大压强的实例(21.9%选 选 C 雪地车)、超导材料的应用(31.2%选C计算机 雪地车)、超导材料的应用( )、超导材料的应用 选 计算机 电子元件)、实验推理法( )、实验推理法 电子元件)、实验推理法(28.4%选C、23.4%D); 选 、 ); 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 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概念表达 不准确)。 不准确)。 说明考生对新的问题情景的分析能力及准确表达物 理概念的能力仍较欠缺, 理概念的能力仍较欠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科 学探究方法、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不够重视。 学探究方法、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不够重视。
回潮”现象、 试卷中涉及到的素材有 “回潮”现象、端午节吃粽 公交车上的逃生锤、超导材料的研发成果、 子、公交车上的逃生锤、超导材料的研发成果、地 沟油的鉴别、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海啸、 沟油的鉴别、电磁起重机及移动电话、海啸、东环 铁路动车的运行时刻表、站台上的安全线、 铁路动车的运行时刻表、站台上的安全线、电热水 壶的改装等,充分体现物理在生活、 壶的改装等,充分体现物理在生活、生产方面的广 泛应用以及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泛应用以及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5238 4482 8579
9226
10957 52842
表五:选择题难度: 表五:选择题难度:0.60
题号
(去年0.55) 去年 ) 5 6 7 8

2011年中考命题趋势研究1

2011年中考命题趋势研究1

• 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当R=5Ω时, 电压表示数为6V,保持滑动变阻器滑动触 头不动,把5Ω换成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要使10Ω的 两端的电压保持6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 动触头应向 (填:右或左)。 • 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 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关系”时,滑变阻器的 作用是 ;在研究“导体的电 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 间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是 。
安徽近三年中考物理结构统计表
填空题 选择题 实验题 计算与推导
年度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10年
10
26
7
21
3
20
3
23
2009年
10
26
7
21
3
20
3
23
2008年
10
26
7
21
3
20
3
23
中考试题及试卷的难度设计大致如下: 容易题(难度系数0.8) 约占70% 稍难题(难度系数在0.6~0.8) 约占20% 较难题(难度系数在0.4~0.6) 约占10% 整卷难度系数在0.6~0.7.
5、注重创新与知识延伸
• 2010年第10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 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 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 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 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 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 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二.2011年中考命题趋势分析 1、作图题
• 作图题是中考的必考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 光学作图、力学作图和电学作图。 • 光学作图主要集中在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类。 • 力学作图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考查的 题型主要有三个方面:力的示意图、杠杆的作 图、滑轮组的组装(B层次)。 • 电学作图的题型主要有:画简单电路图或画 实物连接图以及家庭电路连接图等。

2011年中考物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1年中考物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1年中考物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为了广大物理教师更加了解自身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进而共同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今后物理命题的质量,我们针对2011年中考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1、试题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试卷中基础知识与核心内容并重,试题考察的内容源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有所创新和延伸。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贴近考生生活。

试题取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现实生活的实例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该试卷试题有益于引导教师关注平时的教学,有益于广大物理教师积极自觉去研读、理解课标,参与教学改革,积极研究教材教法,进而更好的进行教材处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而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2、试题能反映三维目标的要求该试卷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考察,注重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整体来说今年的难度相对去年稍有减小,但能有效地考察学生学习物理水平和能力,也能有效考察老师平时的教学情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较好的评价功能,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有利于选拔出不同层次的学生,为高中学校分层录取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3、试题注重从生活出发选择素材该试卷体现新课标标准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本次命题尤其注重利用社会热点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情境。

在试卷中我们不难看出众多的生活与物理的“对话”。

例如:选择题第4题的橡皮、铅笔芯、塑料尺、透明胶带;第6题的对四个物理量进行估测;第14题的“蹦床”;第15题的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试电笔的使用;第19题的新型节能LED灯;第24题的空气开关都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4、试题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对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较高要求,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西省09-11年中考物理题分析及题型汇编

山西省09-11年中考物理题分析及题型汇编

山西省09-11年中考物理题题型汇编及分析山西省09-11年中考物理题题型汇编一、选择题(2009年山西)1.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膊跳动的频率为70次/秒B.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0℃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4.5mm2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2009年山西)2.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2009年山西)3.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D.甲型H1 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2009年山西)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2009年山西)5.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009年山西)6.夜里,小明家的三盏电灯均正常发光,突然三盏电灯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检查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插座处发生短路了B.某个电灯的灯丝烧断了C.进户线的火线断了D.进户线的零线断了(2009年山西)7.如图I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图1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2009年山西)8.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木=F铝B.F木<F铝C.F木>F铝D.无法确定(2010年山西)11.下面是一些与一名普通中学生有关的数据,你认为最接近事买的是【A】A.他的手指甲宽度约为1cm 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C.站立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D.他的体重约为100N(2010年山西)1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冬天玻璃上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深秋草木上白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2010年山西)13.图1所示各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图l (2010年山西)14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用针管把药液推入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了 B.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山西省2011年中考科目说明

山西省2011年中考科目说明

山西省2011年中考科目说明今年中考仍为 "两考合一考"形式,全省统考。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文科综合(含思想品德、历史)。

考试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测试)、理科综合15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文科综合(思想品德 75分、历史75分),七科满分共660分。

考试时间除数学和英语为120分钟外,其余均为150分钟。

除思想品德为开卷考试外,其余各科均为闭卷考试。

各科命题将以教育部定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整卷难度约为0.70,由易到难分为容易题(约占15%)、较易题(约占35%)、中等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5%)、难题(约占5%)五个档次。

除语文外,其他六门科目均采用分两卷测试的办法,其中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卷Ⅰ使用机读卡答题。

语文考试内容分基础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

●基础部分(约占20分):要求正确、端正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正确辨析运用词语、标点、句子等。

识记作家作品,默写文言诗文。

●阅读部分(约占50分):包括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 古诗文默写、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

具体要求:1.能够顺畅地朗读,读音正确,节奏合理。

2.了解古诗文名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3.能理解古诗文中常用词语的含义。

4.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6.对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写作特色等能够做必要的理解和赏析。

--- 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写作部分(约占50分)。

数学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从分值比例来看,数与代数约占43%;空间与图形约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1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考查结合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内容之中。

中考物理学科命题说明

中考物理学科命题说明

中考物理学科命题说明我市2011年初中学业物理学科考试,在考前复习时,以本说明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及要求为依据。

(一)、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

1.物理学业考试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引导和促进物理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高中学段学校综合、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2.物理学业考试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还应重视对学生物理认识水平的评价。

3.物理学业考试命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二)、命题原则1.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考查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性。

2.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体现公平性。

3.有利于促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体现试题的现实性、科学性、有效性。

(三)、考试范围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

(四)、内容和目标要求(详见附表)考查的内容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

对于各部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根据课程标准对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中用字母A、B、C、D标出,他们的含义如下:A: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区分不同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C:要求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一2011年 全国中考物理试卷比较与中考复习策略及应考指导(一)

一2011年 全国中考物理试卷比较与中考复习策略及应考指导(一)

“物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15~28%,“运动 物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 , 与相互作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33~45%, 与相互作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 , 能量”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35~40%。有些理 “能量”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 。 化合卷地区,科学试卷地区三个主题覆盖率比 化合卷地区, 例明显偏低,这由试卷的特点所所决定。 例明显偏低,这由试卷的特点所所决定。 科学探究”考查的形式看 其主要依托“ 考查的形式看, 从“科学探究 考查的形式看,其主要依托“实 探究活动”两种形式为考查载体。 验”和“探究活动”两种形式为考查载体。考 查形式既有学生独立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 查形式既有学生独立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又 有教师演示实验与发明制作实验等等。 有教师演示实验与发明制作实验等等
(一)全国中考试卷命题基本指导思想
以物理“课标”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达到课标 三维目标方面所规定要求的程度 并突出四个“ 三维目标方面所规定要求的程度,并突出四个“ 程度, 有利于” 有利于”: 有利于全面、准确的反应初中毕业生的实际学业 有利于全面、准确的反应初中毕业生的实际学业 发展水平; 有利于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课程目标 有利于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课程目标 ,引导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学方式改进和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学方式改进和 转变; 有利于高中学校综合评价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提 有利于高中学校综合评价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提 供客观依据。
全国2011年中考试题的命题原则 (二) 全国 年中考试题的命题原则
“四个原则”:导向性 、科学性 、全面性 、考物理试题对物理新课程改革 着眼正确导向, 的推进作用,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 的推进作用,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促进物理教育教学 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突出了“四个注意,两个强调” 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突出了“四个注意,两个强调”: 四个注意: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意学科的内在联 四个注意: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意学科的内在联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 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 实验与探究能力、 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 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 注意关注社会热点 焦点问题,贴近生活。 关注社会热点、 。注意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贴近生活。 两个强调: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 强调科学精神和人 两个强调: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即强调科学精神和人 人与自然、 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 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