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基本知识
结构胶粘剂的知识大全

5)丙烯酸类树脂:
广义上分为两大类:自由基固化胶粘剂和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厌氧或UV固化)
6)耐高温结构胶粘剂:
a.表征耐高温胶粘剂材料的一个关键特性就是他们的高度芳香性(产生抗氧化性)和聚合过程中形成的过剩化学键。
b.聚酰亚胺(纳迪克官能团、间氨基苯乙炔)、双马来酰亚胺(迈克尔加成反应)
用途及优点
非结构胶强度较低、耐久性差,只能由于普通、临时性质的粘接、密封、固定,不能用于结构件粘接。
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便。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等同种材料或者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粘接。可部分代替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传统连接形式。结合面应力分布均匀,对零件无热影响和变形。
3)丙烯酸树脂:使用相对高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气相二氧化硅…
4)耐高温结构胶粘剂:(Subrahmanian)
a.在这些聚合物中应该只存在最强的化学键,最好是含有芳香环,而应该避免烷基和亚烷基等单元;
b.其结构处于最低能量状态,不会发生受热重排;
c.具有最大化的共振稳定性(高度芳香性)结构;
2、膜状胶粘剂-film adhesive 膏状胶粘剂-paste adhesive
3、结构胶粘剂基体树脂的化学性质:
1).酚醛树脂:
a.碱为催化剂,苯酚与过量甲醛反应制得甲阶酚醛树脂(resole phenolic resin);酸为催化剂,甲醛与过量苯酚反应制得线型酚醛树脂(novolac phenolic resin)+六亚甲基四胺(Hexa 乌洛托品)可固化;
4、结构胶粘剂性能的优化设计:
1)酚醛树脂:腈-酚醛树脂薄膜胶粘剂(腈-丁二烯弹性体);
2)环氧树脂:增塑处理和利用相分离进行韧化(增韧剂 toughening agent)(丁腈橡胶),三聚氰胺作为助固化剂可能用来降低双氰胺所要求的高固化温度。Goland-Reissner效应;
胶粘剂基础知识

R'
R'
O
Si O Si n
CH CH2 +
R'
R'
CH3 CH3 CH3 Si O Si O Si
H
HH
CH3
CH3
CH3
Si
O Si O Si
CH2
CH2
斥力
50
30
10
范德华力
0
1
2
3
4
-10
氢键
-30
共价键
-50
-70 吸力
价键引力与距离的关系图
以上几种力的产生是具有条件的,即力场的范围 不超过1nm,作用力最强范围为0.3~ 0.5nm。故要 求粘接点密度高,润湿好。
产生最大作用力
r
的范围:3-5 Å
r (Å)
5
6
两相分子完全 接触 不可能
怎么办?
CH3 CH3
R
CH2 C
C CH2
R
C OC O
O R1 O R1
CH3
CH3
R
CH2 CH + C CH2
R
CO
CO
O R1
O R1
(4) RTV室温硫化硅橡胶
A. 湿气固化型 交联剂与空气中湿气反应生成活泼羟基,与低聚聚硅 氧烷的活泼羟基反应进行固化
CH3 CO
O
O
CH3 Si O C CH3 O
F
D — 实测胶接强度
E、F — 测试缺陷 引起的正负偏差
理论粘接力与实际粘接力关系示意图
物理影响因素:
• 糙度与表面形态
被粘材料表面洁净,粗糙度大,可增大粘接面积,提高机械粘接 力而增大粘接强度。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

耐油耐溶剂性 差
不易燃,燃烧 几乎无有害物
放出
耐强酸碱性差 高透水气性
有机硅固化机理
加成反应 Additional Cure 有机硅聚合物 + 固化剂 = 固化后硅胶
A +B= C
特点:固化时不需要水气、不产生副产物,可在密闭环境下固 化,可能产生固化抑制,或固化中毒 。
缩合反应 Condensation Cure 有机硅聚合物+固化剂=固化后硅胶+副产物(气体 )
• 扩散理论 扩散理论认为,粘接是通过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分子 扩散产生的。(热塑性塑料的溶剂粘接和热焊接可以认为 是分子扩散的结果。)
胶粘剂一般术语
• 润湿 胶粘剂和被粘物直接接触的过程。
润湿效果不好 润湿效果好
• 挤出率 表征粘度的单位,在一定压力下一定直径的管中单位时间
内挤出的胶粘剂的克数。 在90psi气压下1/8inch的管口每分钟挤出胶水的克数,单位g/min
胶粘剂一般术语
• 介电强度 是一种材料作为绝缘体时的电强度的量度。它 定义为试样被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最大电压,表示为 伏特每单位厚度。
测定方法:通常采用短时间法, 加在两电极间的电压从零开始以相同的 速率上升,直至介质被击穿。 单位:kV/mm、V/mil
1kV/mm=25.374V/mil
• 体积电阻率 指某材料单位厚度上的直流压降与单位面积 上通过的电流之比。
在一起的粘接现象。
粘接
非结构性粘接:主要指表面粘涂、密封和功能型粘接等。
涂敷
灌封
密封
粘接理论
• 机械理论:粘接主要是通过胶粘剂在两 粘接面间形成机械互锁结构。
胶粘剂粘接经表面打磨的致密材料效果 要比表面光滑的致密材料好。(如金属表面处理前的喷沙) 吸附理论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
一、胶粘剂概述
胶粘剂(Adhesive),又称为粘合剂,是一种非塑性的硬质材料,它
是用来结合物体表面的一种特殊材料。
根据粘合剂的分类,胶粘剂又可以
分为水胶、溶剂胶、热熔胶等。
根据胶粘剂的粘接效果,又能分为强粘、
中粘、弱粘等。
二、胶粘剂种类
1、水基胶粘剂:水性胶粘剂有聚酯胶、乳胶、聚氨酯等,是成膜粘
接的低毒、环保型胶粘剂,具有粘合性能优越,结果耐久,安全和无毒。
2、溶剂热熔胶:溶剂胶是指在溶剂的作用下,得到溶胶态的胶粘剂。
其特点是:由于溶剂的作用,热熔胶的粘接和软化温度较低,粘接迅速;
但是溶剂的挥发会使胶粘剂表面出现弱点,而且热熔胶的溶剂是有毒,对
于人体和环境有害。
3、热熔胶:热熔胶是一种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共聚物,具有较强
的粘性,当热熔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其粘接牢度较高,热熔胶的溶解
不耗能,而且热熔胶能够满足各种结构强度的要求,耐温耐化学性好,无
毒无害。
M胶粘剂基础知识介绍

3i
3*
软性与韧性的压敏胶
3 China
韧性压敏胶 Firm Adhesive
– 较小的初期接触面积 – 较低的初期粘粘力 – 须较长的驻留时间
软性压敏胶 Soft Adhesive
– 良好的初期接触面积 – 较高的初期粘粘力 – 较短或不须驻留时间
3i
3*
贴合压力
3 China
增加压敏胶与被粘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获 得更好的粘接效果 施加足够的贴合压力是至关重要的
3 China
用于表征胶粘剂自身的内聚强度及胶接 建立后的稳定程度
Dynamic Shear
Static Shear
3i
3*
3 China
胶粘剂产品的选择
3i
3*
胶粘剂的选用
3 China
第一步: 选定与材料相容的胶粘剂
第二步: 根据具体应用的条件,选定施工工 艺可行性好,合适的胶粘剂产品
3i
3*
3M 胶粘剂产品家族
无固化胶粘剂 (压敏胶)
物理固化胶粘剂
Scotch - Grip 溶剂型胶粘剂
Jet - Melt 热熔胶
化学固化系统
Scotch - Weld 结构胶粘剂
传统型压敏胶
VHB 压敏胶系统
橡胶型压敏胶 丙烯酸压敏胶 A先c进ry胶lat粘e 剂
有机硅压敏胶
Fastbond 水分散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知识介绍
胶粘剂常识介绍 使用胶粘剂的优缺点 胶接质量的衡量 胶粘剂产品的选择 压敏胶简介
3 China
胶粘剂:是一类通过粘合作用,使被粘物 结合在一起的材料
胶粘:胶粘是一种固定方式,是用胶 粘剂将两个分离的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
胶粘剂基本知识

胶粘剂基本知识一、胶粘剂的概念:由于界面的粘附和物质的内聚等作用,而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粘剂,也叫粘合剂,粘接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一种产品被称为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粘合之前必须呈液态对被粘物进行湿润;2、粘合之后必须要固化(变成固体)。
二、胶粘剂的组成:1、基料:亦称粘料,是构成胶粘剂的主要成分。
常用的基料有天然聚合物、合成聚合物(合成树脂)和无机聚合物三大类(硅酸盐类、磷酸盐类)2、固化剂:可使低分子聚合物或单体经化学反映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或使线形高分子化合物交连成体型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胶粘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3、填料:是用来改善胶粘剂某些性能,同时又可降低成本的一类固化状态的配合剂,常用金属粉末、矿物粉末制作4、增韧剂:能提高胶粘剂的柔韧性,改善胶层抗冲击性5、稀释剂:用来降低胶粘剂的粘度,提高渗透力,改善施工性能6、偶连剂:可与被粘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学键,又能与胶粘剂反应提高胶接接头界面结合力,胶粘剂中加入偶连剂,可增加胶层与胶接表面抗脱落和抗剥离,提高接头的耐环境性能7、触变剂:是用于提高胶液的静态粘度,从而防止胶液流失的一类配合剂三、万能胶(胶粘剂的一种,区别于白乳胶、玻璃胶等胶种,一般用来粘合板材、铝塑板、防火板等用)1、氯丁胶(氯丁-酚醛树脂改性系列胶粘剂)氯丁橡胶+酚醛树脂+助剂+溶剂(15% )(77-80%)20—25%(固含)48小时粘接强度≥1.56 mp2、SBS、钢化胶(SBS-合成树脂改性系列胶粘剂)初粘力较好,48小时强度差≤1.5 mpS-苯乙烯和B-丁二烯聚合NV(固含)≥36%0.5小时<1.0 mp48小时<1.4 mp耐热性差,一般70℃,5分钟3、氯丁胶与SBS胶的优缺点氯丁胶:①优点:初粘强度和最终强度一般均高于SBS胶,而且耐热性能好,能耐120℃ 30分钟②缺点:耐寒性能差,在低于5℃有可能出现凝胶或结块;粘度比较高,施工时不便于涂刷;价位比较高;气味较大,相对不环保SBS胶:①优点:粘度低,方便施工,而且抗冻性能好,在-20℃也不会结块,价位低,相对环保②缺点:耐热性能差,不能在45-70℃长期使用4、氯丁胶与SBS胶的鉴别方法:①用90#、93#、97#或120#汽油加入万能胶中(按胶:汽油=1:0.5)并搅拌,如果发现发白或者出现豆腐花,此胶为氯丁胶;②凭直觉看外观:粘度低,而且透明性好,一般为SBS胶。
胶粘剂的基础知识

目录目录 (1)1 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 (3)1.1 定义 (3)1.2 历史 (3)2 胶粘剂的应用和分类 (3)3 按化学类型分类 (4)4 按物理形态分类 (4)5 按固化方式分类 (4)6 按工艺分类 (5)7 按受力情况 (5)8 常见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6)8.1 环氧树脂(Epoxy) (6)8.2 聚氨酯(PU) (6)8.3 常见异氰酸酯 (7)8.4 硅胶(silicone) (8)8.5 丙烯酸(Acrylic) (9)8.6 氰基丙烯酸盐的粘合剂(CA)既瞬干胶 (9)8.7 厌氧胶的固化机理 (9)8.8 UV固化机理 (9)9 不同化学类型粘合剂的主要优缺点 (10)9.1 环氧树脂 (10)9.1.1 优点: (10)9.1.2 缺点: (10)9.2 聚氨酯 (11)9.2.1 优点: (11)9.2.2 缺点:高温,高湿条件易水解 (11)9.3 硅胶 (11)9.3.1 优点: (11)9.3.2 弱点: (12)10 固化剂中毒 (12)11 粘结的过程 (12)12 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 (13)13 基材条件 (13)14 工序条件 (13)15 润湿的机理 (14)16 不同基材的表面能 (14)17 TDS常见术语 (14)1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定义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bonding agent, adhesive),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
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
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
历史考古学证据显示粘合剂的应用历史已经超过60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物体在经过3000多年后依然由粘合剂固定在一起。
进入20世纪,人类发明了应用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制造的“合成粘结剂”,其种类繁多,粘结力强。
粘胶化学知识点总结

粘胶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胶水的成分和性质1. 胶水的成分胶水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黏合剂。
其主要成分包括改性树脂、水、溶剂、增塑剂、填充剂等。
其中,改性树脂是最重要的成分,其种类决定了胶水的性质和用途。
2. 胶水的性质胶水的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成分、粘度、固化速度等。
常见的胶水性质包括粘接强度、耐水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等。
第二部分:粘胶的种类和应用1. 常见的粘胶种类常见的粘胶种类包括乳胶胶水、树脂胶水、环氧胶水、丙烯酸胶水等。
它们在成分和性质上有所不同,因此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环境。
2. 粘胶的应用粘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包括家具制造、建筑装修、汽车制造、包装业等。
不同类型的粘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用合适的粘胶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粘胶的黏附机制1. 黏附机制的基本原理粘胶的黏附机制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方式。
物理吸附是由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引起的,而化学吸附则是由于胶水中的化学成分与被黏合物质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2. 黏附力的影响因素黏附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黏合表面的粗糙度、化学成分、温度和湿度等。
选择合适的黏胶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提高黏附力的关键。
第四部分:粘胶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1. 粘胶的环境影响粘胶的生产和使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有机溶剂的挥发、有毒气体的释放等。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粘胶的安全性粘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同时,应当妥善存放胶水,避免儿童错误食用造成意外。
结语粘胶化学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知识的综合领域,包括化学、物理和工程技术等。
通过了解胶水的成分和性质、种类和应用、黏附机制以及环境影响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胶水,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胶粘剂的分类
二,1、按基体材料分:合成胶粘剂热固性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聚氨酯胶,氨基树脂胶,不饱和聚酯胶,有机硅树脂胶,杂环聚合物胶
三,热塑性树脂胶粘剂:丙烯酸酯胶,聚醋酸乙酯胶,聚乙烯醇胶
四,橡胶胶粘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聚硫橡胶,硅橡胶,丁苯橡胶
五,特种胶粘剂:热熔胶,密封胶,压敏胶,导电胶等
六,无机胶粘剂:磷酸盐胶粘剂,硅酸盐胶粘剂
七,天然胶粘剂:植物胶:淀粉胶、糊精胶、阿拉伯树胶和松香胶
八,动物胶:虫胶和皮骨胶
九,矿物胶:沥青胶、地蜡胶和硫磺胶
十,2、按应用分:结构胶、非结构胶和特种胶,其中,结构胶要求受力部件的胶接头承受应力和被粘物相当或接近。
十一,
十二,二,胶粘剂的组成
十三, 1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接着剂,将经过表面处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胶粘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化学性质。
例如,环氧树脂、磷酸一氧化铜、白乳胶等。
十四,2、固体材料(基料):决定胶接头的主要物理化学力学性能。
例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等。
十五,3、固化剂:
十六,a) 固化:液体的胶粘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变成固体的过程。
物理方法有溶解挥发、乳液凝聚、熔融体冷却;化学方法使胶粘剂聚合成高分子物质。
十七,b) 固化剂:固化过程所使用的化学物质。
十八,4、固化促进剂:能促进固化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的化学物质,又称催化剂。
十九,5、增韧剂:能提高胶粘剂固化物的韧性,主要是酯类和弹性化合物。
二十,6、填料:能提高接头的力学强度。
二十一,7、其它辅助材料:着色剂、溶剂(稀释剂)、防老剂和偶联剂等。
二十二,
二十三,三,胶粘剂的选择
二十四,1、选择胶粘剂的原则
二十五,(1)考虑胶接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和硬度;
二十六,(2)考虑胶接材料的形状结构和工艺条件;
二十七,(3)、考虑胶接部位承受的负荷和形式(拉力、剪切力、剥离力等);二十八,(4)考虑材料的特殊要求如导电导热耐高温和耐低温。
二十九,2、胶接材料的性质
三十,(1)金属: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经表面处理后,容易胶接;由于胶粘剂
粘接金属的两相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胶层容易产生内应力;另外金属胶接部位因水作用易产生电化学腐蚀。
三十一,(2)橡胶:橡胶的极性越大,胶接效果越好。
其中丁腈氯丁橡胶极性大,胶接强度大;天然橡胶、硅橡胶和异丁橡胶极性小,粘接力较弱。
另外橡胶表面往往有脱模剂或其它游离出的助剂,妨碍胶接效果。
三十二,(3) 木材:属多孔材料,易吸潮,引起尺寸变化,可能因此产生应力集中。
另外,抛光的材料比表面粗糙的木材胶接性能好。
三十三,(4)塑料:极性大的塑料其胶接性能好。
三十四,(5)玻璃:玻璃表面从微观角度是由无数部均匀的凹凸不平的部分组成.使用湿润性好的胶粘剂,防止在凹凸处可能存在气泡影响.另外,玻璃是以si-o-为主体结构,其表面层易吸附水.因玻璃极性强,极性胶粘剂易与表面发生氢键结合,形成牢固粘接.玻璃易脆裂而且又透明,选择胶粘剂时需考虑到这些.
三十五,3、胶粘剂的特点和选择
三十六,(1). 连接各种弹性模量和厚度不同的材料尤其是薄材料;
三十七,(2). 胶接表面光滑,气动性良好;
三十八,(3). 密封性能好,腐蚀性能好;
三十九,(4). 延长胶接件的使用寿命和减轻胶接件重量;
四十,(5). 劳动强度低,成本少,生产效率高;
四十一,(6). 非导电胶耐热抗震绝缘,其中:
四十二,a、改性环氧树脂柔韧性的大小顺序为:环氧-聚硫>环氧-聚酰胺>环氧-胺固化剂;
四十三,b、改性酚醛柔韧性的大小顺序为:酚醛-聚酰胺>酚醛-聚醋酸乙烯酯>酚醛-环氧
四十四,胶粘剂的选择
四十五,
四十六,1、选择胶粘剂的原则
四十七,(1)考虑胶接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和硬度;
四十八,(2)考虑胶接材料的形状结构和工艺条件;
四十九,(3)、考虑胶接部位承受的负荷和形式(拉力、剪切力、剥离力等);五十,(4)考虑材料的特殊要求如导电导热耐高温和耐低温。
五十一,2、胶接材料的性质
五十二,(1)金属: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经表面处理后,容易胶接;由于胶粘剂粘接金属的两相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胶层容易产生内应力;另外金属胶接部位因水作用易产生电化学腐蚀。
五十三,(2)橡胶:橡胶的极性越大,胶接效果越好。
其中丁腈氯丁橡胶极性大,胶接强度大;天然橡胶、硅橡胶和异丁橡胶极性小,粘接力较弱。
另外橡胶表面往往有脱模剂或其它游离出的助剂,妨碍胶接效果。
五十四,(3) 木材:属多孔材料,易吸潮,引起尺寸变化,可能因此产生应力集中。
另外,抛光的材料比表面粗糙的木材胶接性能好。
五十五,(4)塑料:极性大的塑料其胶接性能好。
五十六,(5)玻璃:玻璃表面从微观角度是由无数部均匀的凹凸不平的部分组成.使用湿润性好的胶粘剂,防止在凹凸处可能存在气泡影响.另外,玻璃是以si-o-为主体结构,其表面层易吸附水.因玻璃极性强,极性胶粘剂易与表面发生氢键结合,形成牢固粘接.玻璃易脆裂而且又透明,选择胶粘剂时需考虑到这些.
五十七,3、胶粘剂的特点和选择
五十八,(1). 连接各种弹性模量和厚度不同的材料尤其是薄材料;
五十九,(2). 胶接表面光滑,气动性良好;
六十,(3). 密封性能好,腐蚀性能好;
六十一,(4). 延长胶接件的使用寿命和减轻胶接件重量;
六十二,(5). 劳动强度低,成本少,生产效率高;
六十三,(6). 非导电胶耐热抗震绝缘,其中:
六十四,a、改性环氧树脂柔韧性的大小顺序为:环氧-聚硫>环氧-聚酰胺>环氧-胺固化剂;
六十五,b、改性酚醛柔韧性的大小顺序为:酚醛-聚酰胺>酚醛-聚醋酸乙烯酯>酚醛-环氧;
六十六,c、主要胶粘剂的耐热性:最高耐热温度胶粘剂最高耐热温度胶粘剂
六十七,800-1000 无机315 有机硅
六十八,540 聚苯并咪唑(短时)260 酚醛-环氧
六十九,480 聚酰亚胺(短时)200 酚醛-丁晴;环氧-酸酐
七十,400 酚醛树脂(短时)150 环氧-胺
七十一,360 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80 热熔型,环氧-尼龙
七十二,d、固化温度对环氧胶强度的影响
七十三,固化条件三乙烯四胺二甲胺基代丙胺
七十四,固化温度ºC 25 95 145 40 95 145
七十五,固化时间3天15天30分30分16H 16H 5H 30分
七十六,MPa
七十七,e、胶粘剂的强度特点
七十八,胶粘剂抗剪抗拉剥离绕曲扭曲冲去蠕变疲劳
七十九,Epoxy 0 # * * * * 0 *
八十,酚醛树脂0 # * * * * 0 *
八十一,氰基丙烯酸酯0 # * * * * 0 *
八十二,尼龙0 0 # 0 0 0 # 0
八十三,聚乙烯酸甲酯0 0 # 0 0 0 # 0
八十四,聚乙烯酸丁酯# # # 0 0 0 # 0
八十五,有机硅树脂* * # 0 0 0 * 0
八十六,热固+热塑(橡胶)0 0 0 0 0 0 0 0
0 良好,# 中等,* 差。
胶粘剂
热固像胶
RT(Thermosetting Rubber)
热固胶粘剂具有极佳的初始粘结力及电气纯度。
当经过建议的热固过程后,橡胶树脂胶粘剂将互相连结成为一立体矩阵分子形态,使其粘结力及连结力增强,抗溶剂及耐热性能更佳。
这种粘结系统必须加入增粘剂,或加入填充剂以增加内部强度,务求达到其独特性能。
为了达到抗溶剂的效果,建议作出以下的热固处理。
橡胶树脂胶粘剂的热固时度:
于120℃ 3小时
于135℃ 2小时
于150℃ 1小时
在实际使用前应复阅物料安全资料单张。
丙烯酸A(Acrylic)
丙烯酸胶粘剂是3M公司特别配制而成的聚合物,可以符合客户在应用上的特别需要。
它具有优良的耐温、抗氧化、抗溶剂及抗油等功能。
硅/ 矽ST (Silicone)
硅/矽粘结系统的配制方法与橡胶树脂系统相似。
但在热固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
硅/矽胶粘剂的适当调合,对于提高系统的内部强度及粘结强度
,有重大关系。
硅/矽粘结系统的优点甚多,包括特高的耐温能力,更由于它是由无机物制成,故即使燃烧后,也只会留下非导电性的残渣。
即使在极
低温时,也可使此胶粘剂。
硅/矽胶粘剂的热固时间及温度:
于260℃ 3小时
于260℃固化24小时,以取得最高的抗溶剂能力。
在实际使用前应复阅物料安全资料单张。
非热固橡胶RN(Nonthermosetting Rubber)
在经过加热过程后而不能固化的胶粘剂可划分为非热固系统
研究專題
环氧树脂-尼龙胶粘剂、环氧丁腈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