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教案--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4节 变阻器

合集下载

第十六章 第4节 变阻器-【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六章 第4节 变阻器-【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4节变阻器基础知识·细解读知识点一变阻器【重点】1.实验: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提醒实验过程中若无论怎样移动夹子,小灯泡的亮度几乎不变,其原因是铅笔芯的阻值太小,导致其对电路几乎无影响。

应更换更细长的铅笔芯。

2.变阻器(1)概念:能改变接人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作变阻器。

学生实验中常用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

(2)滑动变阻器①构造②原理: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人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电阻的。

③结构示意图和电路图中的符号电阻丝外面涂着绝缘层,密绕在绝缘管上,图中的白线位置绝缘层已经刮掉,电阻丝可以与滑片P相连。

提醒滑动变阻器铭牌上各数值的物理意义如图所示,图中“50 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 Ω,“1.5 A”表示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④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巧学巧记滑动变阻器的两种等效接法如图所示,只要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固定,上端接C和接D接线柱是等效的。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正确接法形式上有4种,而本质上只有2种。

善于思考的你发现了吗?【拓展】电阻箱电阻箱是一种能够显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其实物如图甲所示,其面板如图乙所示。

在电阻箱的面板上一般有2个接线柱和6个旋盘。

使用时,把2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6个旋盘,就可以得到0~99 999.9 Ω之间的任意0.1 Ω的整数倍的电阻值。

读数时,将各旋盘对应的小三角指的数字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将数值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图乙所示的电阻箱的读数为0×10000Ω+3 x 1000 Ω+2 x100Ω+0×10Ω+4×1Ω+0×0.1Ω=3204.0 Ω。

【例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的是( )解析:要判断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情况,应先弄清电阻丝的哪一接线柱连入电路,再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来分析连入电路电阻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4节16.4变阻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4节16.4变阻器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4节16.4变阻器一、教学内容1. 变阻器的概念:介绍变阻器的作用、种类和结构。

2.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原理。

3. 变阻器的应用:举例说明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灯光亮度、音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认识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能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如何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认识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变阻器、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变阻器,用于课堂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灯光调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灯光亮度的调节。

2. 讲解:介绍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4. 应用:举例说明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音量、相机焦距等。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调节音量的电路。

六、板书设计1. 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2.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 变阻器的应用:调节灯光亮度、音量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见过的变阻器的应用实例。

2. 画出一个简单的调节音量的电路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了解了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变阻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2. 拓展延伸:研究变阻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子设备、工业生产等。

探讨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变阻器,以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

重点和难点解析: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一、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变阻器是利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原理工作的。

专题16.4 变阻器(教学设计)

专题16.4 变阻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把铅笔芯接入电路中,形成闭合电路后,灯泡不亮。

随着把铅笔芯一端的金属夹逐渐靠近铅笔芯的另一端,灯泡慢慢微微亮。

师:沿铅笔芯移动导线夹,当铅笔芯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变长时,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
要增大导线电阻的可调范围,应该怎么做?
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
如何使之小巧、轻便呢?
4.元件符号:
5.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4种正确解法2种错误解法
实物连接图归纳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和阻值变化:
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最右端。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
机械电位器
如图是一种电位器的结构图,它通过机械式旋钮调节阻值的大小.电位器也可以用在其他电器上,例如,可调亮度的电灯,可调温度的电热毯、电饭锅,等等.下面请同学们在课后通过上网查阅资
数字电位器:数字电位器具有可程序控制改变阻值、耐震动、噪声小、寿命长、抗环境污染等优点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
、结构示意图:
、元件符号:
、连接方法:(1)串联接入电路;。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学生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学生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能记住常见电压值;学生能认识电压表,了解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并会正确使用用电压表测电压(包括连接、读数、选择量程)。

2、学生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及应用。

3、学生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能够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

4、了解变阻器的构造,理解它的工作原理,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5、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等。

【重点、难点】:1.【重点】:(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2).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3).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2.【难点】:(1).电路的连接;(2).变阻器的使用,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3).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进行电路故障分析。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前置准备】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1.【视频播放】:《电人的烦恼》------现实版的“霹雳贝贝”片段2.【设疑】:众说周知:不高于36V电压为安全电压。

“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为什么视频中220伏电压穿胸,灯泡竟然亮了起来,人却安然无恙?(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电人的烦恼》------现实版的“霹雳贝贝”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专题复习·画龙点睛(一)、考点一:电压及电压表的使用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所以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是 , 1V= mV,1mV= μV。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_____一个蓄电池的电压_____.对入体的安全电压 .家庭照明电路电压_______.动力电压________.(4).正确使用电压表要注意:①.电流只能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②.电压表应该联在电路中;③.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读数时,应该认清所用量程及其对应的分度值,如果选用0~ 15 V 的量程,则其分度值为;⑤.如果把电压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则测量的是两端的电压。

【四清导航】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四清导航】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生 1 :要想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 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 滑动变阻 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并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生 2 :要使灯由暗变亮 , 接通电路前就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电 阻最大的位置上。 师:请同学将你们滑动变阻器不同的连接情况画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组变阻器的连接情况 ,画出电流路径, 进一步弄清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连接方法。 生1:连接A、B时,电流路径为APB,无论滑片怎么移动,不能改 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也就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生 2 :连接 A 、 C 时 , 电流路径为 APC , 滑片向左移动 , 接入电路 的电阻丝AP的长度变小,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滑片向右移动,接 入电路的电阻丝AP的长度变长,电阻增大,电流减小。 生 3 :连接 A 、 D 时 , 电流路径为 APD , 滑片向左移动 , 接入电路 的电阻丝AP的长度变小,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滑片向右移动,接 入电路的电阻丝AP的长度变长,电阻增大,电流减小。
[板书]:滑动C器的构造 结构示意图:
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阅读讨论: 1.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为什么要将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管上? 生 1 :滑动变阻器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 , 这种合金线又 叫电阻线。 生 2 :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 要想增大变阻范围,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因此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 管上,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
变小
四、课堂小结
1.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 结构示意图:
电路图中的符号:
3.使用规则: a . 首先观察变阻器的铭牌 , 弄清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 大电流。 b . 连接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所 要控制的电路。 c.闭合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第4节变阻器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第4节变阻器说课稿

《变阻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四节,《变阻器》。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讲解新课之前,我会展示一个可调节小灯泡亮暗的简单电路,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在操作的过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来达到改变小灯泡亮度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的操作是在讲台上完成的,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可能看不清甚至看不到我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影响教学效果。

我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端的QQ软件,利用它的视频通话功能,将实验过程实时同步到教室多媒体的大屏幕上。

在更好的呈现演示实验过程的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分析,提出本节教学重点。

采用“顺藤摸瓜”的分析方法,依照“小灯泡亮度变化”——“电路中电流变化”——“电路中电阻变化”的简单分析思路,引导学生分析出电路操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过程。

再对影响电阻大小的三要素一次考虑,知道材料和横截面积不易改变,得出最终结论: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有效电阻的长度,达到改变电路中电阻和电流大小的目的。

最后向学生展示电路中起调节作用部分的构造,并展示操作和效果。

《变阻器》这一节是电阻知识的延伸和实际应用,同时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电路元件之一,所以本节是本章教学重点。

学习变阻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电阻的概念,也是为以后电学实验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在初中电学学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有必要对上一节知识进行回顾,重点复习影响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即电阻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三、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给学生三分钟时间,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下面几个问题的答案:(1)滑动变阻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有几个接线柱?(2)电阻丝为什么要成缠绕状?这种缠绕方式对电阻丝还有什么要求?(3)滑片为什么用弹簧片?(4)滑片和电阻丝接触的位置为什么有一条“白线”?(5)滑动变阻器滑片上方标示的数值的含义,例如“20Ω 1.5A”待学生讨论并回答完问题之后,在电子白板上显示滑动变阻器各组成部分,并讲解刚才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动手动脑学物理
1. 请用笔画线表示接线,连接图16.4-7的电路,使滑动变阻器能 够控制灯泡的亮度。在你连的电路中,要使灯泡越来越亮,变阻器 的滑片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解析】要使滑动变阻器能够控制灯泡的亮度,两者应串联在 电路中;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故也应串联在电路中。要使灯 泡越来越亮,电路中的电流要越来越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 的电阻必须越来越小。
拓展延伸
电位器
变阻器通过调节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也被称为电位
器,常见的如:
(1)机械式电位器:如图所示,它通过机械式旋钮调节阻值
的大小.可以用在很多电器上,例如,一些可调节音量的家用
电器,可调亮度的电灯,可调温度的电热毯、电饭锅等等.
(2)数字电位器:是一种用数字信号控制阻值的器件(集
成电路),如图所示.与机械式电位器相比,数字电位器具有
当滑片远离下面的接线柱时,阻值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使用滑动变阻器注意事项
(1)连接滑动变阻器,如果同时使用下面A和B两个接线 柱,无论怎样滑动滑片,电阻都不会变。如果同时使用 上面C和D两个接线柱,相当于接了一根导线,电阻为0
(2)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三要一不”,变阻器与用电 器要串联,接线柱要一上一下的接法,闭合开关前要将 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不要允许电流超过最大值。
小练笔
如图所示,转动调光灯的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上滑动,即可调节灯
泡亮 度,此过程是改变接入电阻的( A )
A.长度 B.横截面积 C.材料 D.温度
实验现象:通过连接不同的接线柱,滑动滑片也有不同的效果。
①当导线都接在滑动变阻器下 面的接线柱时或都接在上面的 接线柱时,电流表示数不变。
②一个导线连上面接线柱一个连 下面的接线柱,滑动滑片,灯泡 亮度改变,电流表示数改变。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册初中物理 第4节 变阻器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册初中物理 第4节 变阻器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4节变阻器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兴趣。

2.培养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在实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调光台灯、带调音旋钮的收音机实物等。

情境创设: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和带调音旋钮的收音机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课件展示问题)①这种台灯与其他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引出下面对变阻器原理的探究。

结论:调光台灯可以用调节旋钮调节台灯的亮度,它的原理是用一个可以连续改变阻值的电阻(调节旋钮)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达到连续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

收音机的调音旋钮中也是应用了这种电阻,这种电阻(电位器)实际上是一种变阻器。

知识点1探究实验:探究变阻器的原理提出问题:灯泡亮度的变化是通过电流的变化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

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实验探究:学生会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他的想法。

教师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实验小组,启发学生设计出以下三种类型的实验方案:方案1(改变导体的材料):如图16-4-2所示,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长度、粗细相同),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2(改变横截面积):如图16-4-2所示,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接入长度相同的1根笔芯与2根笔芯),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变阻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用课件播放视频:在北京的某剧场里,人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全国青年舞蹈大奖赛的开始,突然,剧场里的灯光逐渐由亮变暗,幕布拉开了,演员优美的舞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把我们带入了翩翩的遐想之中……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呢?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个实验,我们只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仪器就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展示滑动变阻器,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探究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1.提出问题: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变化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

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2.实验探究:学生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他的想法。

教师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实验小组,启发学生设计出以下三种类型实验方案:
归纳总结:
方案1:如图所示,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探究变阻器原理的电路
方案2:如上图所示,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接入1根笔芯与2根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3:如上图所示,在A、B间(有鳄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3.交流评价:让完成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小组相互交流,并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较方便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

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

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归纳总结: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在相同粗细的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可以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这就是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探究点二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1.探究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

然后用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4)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教师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演示归纳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改变电阻必须是金属横杆和电阻线上各接上一个接线柱。

演示观察,接AC或AD效果是相同的,同理接BC或BD是相同效果。

进一步分析讨论接AC或AD时,当滑片P向右移时由于滑片离A点越来越远,接入电阻线的长度在增加,电阻就变大,电流变小;同理向左移时,由于接入电阻线长度变小,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如下图)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通过上述实验操作、分析,学生对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已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归纳总结:(1)电阻丝上能接触滑片的地方,绝缘漆已被刮去。

刮去的目的是为了使滑片能和所接触的电阻丝之间通过电流;
(2)下面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上面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4)移动滑片时,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的情况有四种:A和C、A和D、B和C、B和D。

若接AC或AD时,只要向B移动电阻就变大;若接BC或BD时,只要向A移动电阻就变大。

若接AB时,电阻器的全部电阻接入电路,此时接入的电阻最大;若接CD时,只是把金属棒接入电路,此时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几乎为零。

(5)变阻器的接法可总结为:A.改变电阻、四种接法、两种效果;B.不变电阻、两种接法、两种效果。

(6)电阻器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符号:
2.练习正确使用变阻器
设计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理解变阻器的使用。

)
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②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③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

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用变阻器控制灯泡亮度
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记忆,可向学生介绍以下口诀:串入电路,调流控压;一上一下,作用最大;同上同下,没有变化;接入电路,拨到最大。

探究点三变阻器的应用
活动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生活中所见的具体实例,交流、讨论。

你见到过生活中的变阻器有哪些?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为:电位器,及可以调节灯泡亮暗的台灯、可以调节温度高低的电热毯、电饭锅等。

板书设计
第4节变阻器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中通过剧场里的灯光逐渐由亮变暗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顺利引出课题。

通过探究如何“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的亮度”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引起电阻变化的因素,猜想如何设计一个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引导学生设计利用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电阻器,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出用金属夹子在电阻线上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简易变阻器。

要求学生结合滑动变阻器实物和照片,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在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用法的情况下,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要让学生注意每个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探究时把改变小灯泡的亮度作为实际需要,让学生运用滑动变阻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

由于变阻器的学习属技能性训练方面的内容,因此探究的方式也与前面的学习有所不同,以提出思考性问题的方式展开,并且课本中的思考问题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深刻领会。

学生在探究中,一方面熟悉并掌握变阻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

另一方面使变阻器知识有的放矢,同时这一活动又是实践性和开放性并存,给学生留有很大的空间。

因此在指导上要有张有弛,对技能方面的训练要严格,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要给予指导和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