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学经典课件ch8政治秩序的构建:政治合法性与政治危机30页PPT
合集下载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实证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和调查获取数据 ,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方 法进行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方法
运用逻辑推理和价值判断 ,探讨政治现象的本质、 价值和意义。
比较研究方法
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 政治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揭示其共性和差异。
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政治学
主要探讨理想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伦理等问题 。
英国
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女王为国家元首,但实际 权力掌握在首相和内阁手 中。
法国
实行半总统制,总统拥有 较大的权力,但受到总理 和议会的制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团结各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参政议政的特色。
,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 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精 神,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 善。
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能够缓和社会矛盾, 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和和谐。
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政治参与可以使政府更好地了 解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 民主性,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提高政府决策质量等途径维护社会稳定。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5
政治文化与民族精神
政治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政治文化的内涵: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 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 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 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 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 对法律的反应。
【《政治学》】二、权力理论:权力、合法性与政治秩序

二、权力理论:权力、合法性与政治秩序
二、权力理论:权力、合法性与政治秩序
5、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1)必要性: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必要的罪恶‛。权力运用得当, 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民福祉的强大力量;运用不当,则会 成为阻碍社会发展、侵犯人民权利的专制工具。权力缺乏必要的制约 和监督,势必会走向滥用和腐化。这是由权力运行的本性决定的,是 适用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一条普遍规律。 第一,权力运行具有失控性。 第二,权力运行具有扩张性。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 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 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第三,权力运行具有腐蚀性。约翰·阿克顿的名言:“权力容易使 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化。” 第四,权力运行具有工具性和变异性。
三维权力观涉及到对前面两种过于个人主义的以行为为中心的观点的彻底批评同时也对各种潜在的议题被排除在政治活动之外的诸多方式进行了考虑无论这种排除是通过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或者制度惯例的方式还是通过个人决策的方式进行的三维权力观涉及到对前面两种过于个人主义的以行为为中心的观点的彻底批评同时也对各种潜在的议题被排除在政治活动之外的诸多方式进行了考虑无论这种排除是通过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或者制度惯例的方式还是通过个人决策的方式进行的
二、权力理论:权力、合法性与政治秩序
二、权力理论:权力、合法性与政治秩序
二、权力理论:权力、合法性与政治秩序
3、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合法性可促成权威的形成。权威是与权力密切相关的 一个概念。权力迫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权威是对权力的 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权威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权力 转化为权威,关键在于合法性。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 是实现合法性向权威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些条件: 第一、合法律性。 第二、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 政绩的有效性。 第三、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 者身上体现。
《政治学概论》-Chpt8-k

多选
199.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第二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是( )
A.《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B.《政治发展面面观》
C.《比较政治学:发展研究途径》 D.《传统社会的消失》
E.《发展中地区的政治》
206.政治发展的一般形式与途径是( )
A.政治运动 B.国内战争 C.政治革命 D.国际战争 E.政治改革
3.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简答)
①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从战略上谋划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②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人类积累下来的一切有益政治文明成果。 ③要坚持四个自信,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④要坚持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立场。
作业布置---单选
19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政治学者研究政治发展问题的主要 研究方法是( )
四、政治体制改革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P215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①坚持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强化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的能力。 ②坚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⑤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第八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含义与内容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含义与内容
一、政治发展的含义
现代化、进步、制度化、改革完善
二、政治发展的内容
政治生活、政治结构、政治功能、政府 管理、公民参与
一、政治发展的含义 P198
1.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发展阶段: (单选、多选)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P213
【《政治学》】二、权力理论:权力、合法性与政治秩序PPT共32页

【《政治学》】二、权力理论:权力、 合法性与政治秩序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性的结论。
02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着眼于当前政治现象,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
那就需要阐述政治现象产生的根源、运动变化过程及其规律,这种分析
的方法称为实证分析法。
03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政治现象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共性和差异,从
而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5
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
2024/1/28
14
04
政治权力与权利
2024/1/28
15
政治权力的定义与特性
权威性
政治权力是一种权威力量,具有 强制性和约束力。
排他性
政治权力的行使具有排他性,即 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主体行使 权力。
扩张性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的倾向, 总是试图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定义
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 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 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 际政治过程之中。
平。
政治参与对政治文化的塑造
有限的政治参与则可能导致政治 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和单一性。
22
06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2024/1/28
23
政治发展的定义与阶段
政治发展的定义
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在结构、功能、制 度等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包括政治制度、 政治文化、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变革。
VS
政治发展的阶段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1/28
1
目录
• 政治学概述 • 国家与政权 • 政治制度 • 政治权力与权利 •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 •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2024/1/28
2
01
政治学概述
政治学原理整合 ppt课件

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5
• 2.列宁
– 政治就是各阶级的斗争 –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
式、任务和内容 – 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6
政治内涵三个方面
– 原则(principle) – 制度(institution) – 行为(behavior)
五行 木 金 火 水 土 火 火 土 火 金 火 水 木
颜色 青 白 红 黑 黄 红 红 黄 红 白 红 黑 青
40
法理型合法性
• 在这种政治权力体系中,法律具有至高无 上的权威。由于法律是人们长期以来经过 反复的讨价还价磨合而成,所以能最大限 度体现人们的基本权利与利益。由这一法 律所产生的结果,就应该得到无条件的遵 从。
43
第三节、合法性与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国家政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 效程度。
44
一、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区别
• 第一,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 件的
• 第二,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信仰 上、精神上的
• 第三,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 垄断能力,合法性依靠的是一个历史悠久 的文化传统
45
“在我看来,公民不服从在我们国家决不可能被证明 为正当……那种对其本身并非抗议目标的法律的不服 从——违法仅是作为一种示威的技术——就构成了一 种叛乱行为,而不止于持异议”
——Abe Fortas, Concerning Dissent and Civil
Disobedience
37
第二节 三种合法性类型
政治学原理
主 讲:陈周旺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1
第一讲 绪 论 第一节、政治的内涵
2
5
• 2.列宁
– 政治就是各阶级的斗争 –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
式、任务和内容 – 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6
政治内涵三个方面
– 原则(principle) – 制度(institution) – 行为(behavior)
五行 木 金 火 水 土 火 火 土 火 金 火 水 木
颜色 青 白 红 黑 黄 红 红 黄 红 白 红 黑 青
40
法理型合法性
• 在这种政治权力体系中,法律具有至高无 上的权威。由于法律是人们长期以来经过 反复的讨价还价磨合而成,所以能最大限 度体现人们的基本权利与利益。由这一法 律所产生的结果,就应该得到无条件的遵 从。
43
第三节、合法性与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国家政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 效程度。
44
一、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区别
• 第一,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 件的
• 第二,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信仰 上、精神上的
• 第三,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 垄断能力,合法性依靠的是一个历史悠久 的文化传统
45
“在我看来,公民不服从在我们国家决不可能被证明 为正当……那种对其本身并非抗议目标的法律的不服 从——违法仅是作为一种示威的技术——就构成了一 种叛乱行为,而不止于持异议”
——Abe Fortas, Concerning Dissent and Civil
Disobedience
37
第二节 三种合法性类型
政治学原理
主 讲:陈周旺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1
第一讲 绪 论 第一节、政治的内涵
2
【精】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PPT全面版

作者的第二个主要观点是现代化过程导致不稳定。现代性孕育着 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动乱。稳定的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两级: 发达或赤贫。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会导致不稳定呢?作者提出了如下解 释:
1、现代化过程中新观念的传播提高了人民的期望,而如果经济发 展和政治制度无法满足人民的期望那么将导致社会颓丧。进一步提出 了如下公式: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 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在大多数现代化之中的国 家,流动机会的缺乏和政治制度化程度的低下(现代化打倒了旧权威 却没有建立新权威)导致政治动乱程度的增加。
2 、 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20世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 面对的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 福利等问题接踵而来,政治组织很难同时处理那么多棘手的问题。
3、现代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而新观念的 传播使不平等的合法性降低。两者结合造成主观上的不平等感,因而 导致暴力和动乱。作者最后以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区分了传统政体和 现代政体,以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高低区分了发达政体和不发达政体, 以“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即政治稳定性的高低区分了公民政体和普 力夺政体。
第四章 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
“普力夺”指政治的社会化,在这种社会里军队、商人、学 生、劳工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家有 效政治制度的缺乏或软弱。在一个既没有有效的政治机构,也 没有能力去发展这些政治机构的社会里,社会和经济现代化带 来的后果就是政治混乱。
普力夺社会具有如下特征:没有政治制度的合法中介和政 治共识;权力支离破碎,权威减弱;缺乏共同体和有效的政治 机构;各种社会势力直接相互作用。根据政治参与的不同阶段, 普力夺社会可分为寡头普力夺、激进 政治现代化: 和欧洲之比较
第二讲+政治权力与政治合法性精品PPT课件

第二部分 权威与政治合法性 焦点问题:我们为什么服从?
一、同意与服从的重要性
案例:美国建国与袁氏当国 同样是建国,为什么美国的联邦主义共和国政体,
自1776年开始至今已经稳固存在了230多年,而同 样的制度在清末民初移植到中国,只存在了3年都 不到(1912年1月1日~1915年12月13日)?
4.三维权力观:思想控制
对于以行为为中心的权力观的批评 A.决策制定和对于政治议程的控制(并不必然通过各种决
策的方式) B.各项议题与潜在的议题 C.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冲突,以及潜伏的冲突 (参考书目: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
思考题
华盛顿的说客都说自己能够对国会投票结果产生影 响,但是研究者去问国会议员,有95%-98%的议 员说投票不受说客影响,假设议员们说的都是真话, 研究者总结说在他研究的案例中,说客对国家决策 的影响很小。
6.权力的进化史
集体性的经济权力:对自然的投入、合作与回报 稳定的意识形态权力、军事权力与政治权力:原始宗
教、图腾与禁忌,地域间的部落竞争产生了军事权力
(参考书目:《社会权力的来源》上卷,迈克 尔·曼著)
四、社会生活与权力:作为社会交往媒介的权力观 1.社会报酬(social reward)与社会交换理论:
3.二维权力观:议程设定(agenda setting)
A.决策制定和不决策 B.各项议题与潜在的议题 C.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议题 D.主观的利益,被看作是各种政策偏好或者愤恨
(参考文献:Peter Bachrach & Morton S.Baratz:
Two Faces of Power)
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