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的酒与月概论

合集下载

把酒问月诗歌鉴赏

把酒问月诗歌鉴赏

把酒问月诗歌鉴赏
《把酒问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诗歌主题为追求自由、超脱现实。

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鉴赏:
诗歌前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以饮酒赏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第三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则揭示出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只是虚无的存在,只有自己才是真实的存在。

最后一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则表达了诗人无拘无束、不受约束的心态,向往自由、享受生命。

整首诗歌用意深远,字字珠玑,意象丰富,用词简练,极富诗情画意。

通过对酒、月、影的运用,构建了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境界,体现了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由自在地生活于世间的态度和追求。

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士人的豁达、潇洒和自由主义精神。

寄情素月流光,写意诗酒年华--浅析太白诗中的“月”与“酒”

寄情素月流光,写意诗酒年华--浅析太白诗中的“月”与“酒”

恋 。那永不消融 的乡愁 ,永生难 寻的故 乡, 都在这月夜被悄悄的唤醒。月亮承载的有漂 泊游子 的乡愁 ,还有深情佳人 的守候 。 无论 “ 长安一 片月 ,万户捣衣声 ”(《 子夜吴歌 秋歌 》 ) , 还是 “ 明月 出天 山, 苍茫云海间。 ” ( 《 关 山月 》 ) ,仿佛 都可看到惦念远人 的姑 娘抬头望月时 , 那 深情 的眼眸 。她们将 心事
柔也使其笔 中饱含侠气与仙 气,将他 的诗 情幻化成 盛唐里最美好的模样。太白寄情素月流光 ,写意诗酒年华 ,把那段只属 于他 的不羁传奇铸就成时光的宝藏。
关键词 :李 白; 诗歌 ;酒;月; 内 在 心象


月—— 一个温 柔 的梦
太 白善于 咏月必 然是 因热 爱 ,也 需 天 赋 。太 自的咏月的诗句 中包括 明月 、皎月 、 素月 、夏月、秋月等对月亮修饰语 , 也有 月 光 、月华、月色 、月明等用 月亮进行 的修饰 语 ,还有清辉、清光 、明光 这样 间接表示 月
饮者 留其名
托 付给 了月亮 ,而月 亮也没有 辜 负这份信 任, 在这寂寞的夜中陪伴 她们一起守候 。如
果说思念是一种病 , 那 明月也许是最好的解
药。
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 时 ,月光长照 金樽里 。 ”悠长 的流光 。不知红 了多少颗樱 桃 ,绿了多少株芭蕉 。生活在今世 的人们 , 未 曾见过古时的月貌 , 但悬 于寰宇 中的那轮
亮 的词语 。 太白心 中的月柔和 、 轻盈又 清澈 , 最 富诗情画意。月亮以其永 恒性和不 断变化 性让人们学会沉静、感悟淡泊 , 也 恒久打动 了太 白的心 。 让太 白在月光照耀下达到人生 真正 的逍遥 。 有人说李 白无诗不 写月, 有月即 成诗 。月亮是其笔下银 白色 的梦 。温柔 、温 暖, 却也充满力量 。 梦中揉进了太多的思念 、 豪情 、寂寞与惆怅。 1 . 问月——疑惑是一种智 慧 《 把酒 问月 》 中, 太 白手举 酒杯问苍穹 : “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 杯一 问之 。 ”明 月面前 照射 出了太 白心中所有情感 , 永恒时 空感满溢诗 中。明月之下 ,太 白感到生命 迷 茫, 却也在求索中享受心灵 的陶醉 。在银 白 的世界里,人生与理想 , 现实与梦幻 ,似乎 已模糊 。太 白在流光 中望宇宙 ,问历史 ,更 洞悉 内心 。“ 人攀 明月 不可得 ,月行 却与人 相随 。 ”月亮不管人们是 否想念她 ,人们走 到哪里 她都衷情地跟随着。对于心中 自有明 月在的太白 。 明月从 未走远 , 这样 的陪伴是 种 遥 远却 亲切 的关 怀 。“ 今 人 不 见古 时 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 流水 , 共

李白诗歌中的酒和月PPT课件

李白诗歌中的酒和月PPT课件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前赤壁赋》——超越人生悲情: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 之间……”;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
.
16
1、为什么人们不再钟情于月亮?是现代的人感情麻木吗? 肯定不是,不再钟情于月亮,一定是“移情别恋”—— 足球、股市、赌博、舞厅,等等。
.
17
2、自然科学代替了自然崇拜
月亮不再是一尊神,而是一块离我们38万公里的巨石, 引力为地球的1/6;
月宫里既没有温柔的嫦娥,也没有不死的桂树,300多度 (昼127度,夜-183度)的昼夜温差不允许任何生命的存在, 因此也不会有捣药的玉兔、伐桂的吴刚,“吴刚捧出桂花酒” 也只能是诗人浪漫的想象。
中国月亮文化
.
1
海 上 生 明 月, 天 涯 共 此 时。
——[唐]张九龄
.
2
“月到中秋分外明”。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中秋的月亮无疑是最圆、 最亮、最美、最牵动人心 的月亮。
.
3
我们谈的是月亮,这个不是天文学意义上的月亮,
而是人文意义上、文化意义上的月亮;更直接地说,是想
通过月亮这一面“镜子”[高悬在天上的明镜,“飞镜又重磨”]
.
10
2、苏轼
.
11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惊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举舞弄轻影, 何似在人间。

浪漫情怀——李白诗中的酒与月

浪漫情怀——李白诗中的酒与月
关键诗仙,兼有济苍生和安社稷的 儒家以及功成身退、浮云富贵道家思想,在建功无路以及科举入仕 的梦想破灭后,深受侠客思想的熏陶,走向平交王侯,立抵卿相的 道路,在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既有对梦想的崇尚,也有梦想 毁灭后的不平和悲愤,这些情感通过气不同时期创作的古诗,分析 其古诗中的酒与月的意象,能明显分析出当时其思想和意境,这种 通过酒与月展现出情感的手法,极具有浪漫情怀,了解李白诗中的 酒与月,探究蕴含的精神内涵,能更深层次的把握古诗的意境,走 进李白心中的世界。
李白素有“酒星魂”、“酒圣”、“酒仙”之称。杜甫在《饮中八 仙歌》中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 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是李白写诗的助手,也是李白寄托主 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更是李白此时心境的体现,例如“抽刀断水水 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前文也说到,酒是与李白性格最为契合的 物象,酒对于李白写诗还是诗歌的表达,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 不管是酒对于李白而言,是触动情思以及增志助勇的事物,不过尽 管李白的古诗非常优秀,但却缺乏独特的浪漫,在酒的作用下,李 白写的诗,狂妄不失真性、豪放却又不失真情,例如:《金陵酒肆留 别》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少年行》中的“落 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酒将李白心中的情感和思想发泄 出来,让其进入创作的巅峰状态。酒与月作为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 常常会一起出现,展现其漫游时的心情和情感,例如“醉起步溪月, 鸟还人亦稀”,精神内涵在酒与月的衬托下,展现的淋漓尽致。
2019 年 3 月
学生课堂
浪漫情怀
——李白诗中的酒与月
王 晶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中学 四川成都 611331)
摘 要:李白的诗中酒与月是最常见意象,随着李白心境的改变,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都会随之变化,仅从意境和意蕴角度而言,酒与 月明显展现出李白的浪漫情怀,李白作为我国诗仙,其古诗中的主题以及思想等随着其经历跌宕起伏,也展现出不同的思想和内涵,本文针 对李白的浪漫情怀,浅谈其诗中酒与月的意蕴,更深层次地学习李白的古诗。

李白诗歌中的酒和月PPT课件

李白诗歌中的酒和月PPT课件

.
20
二、月亮文化的今日遗存
精神文化现象有历史继承性,不可能立即消亡。 月亮文化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月亮文化的今 日遗存,表明中国人心中有割舍不断的“月亮情结”。
.
21
[一]音乐
1、古曲
“彩云追月”、 “二泉映月”、 “平湖秋月”、 “汉宫秋月”、 “月儿高”、 “春江花月夜”;
.
22
2、民歌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半个月亮爬上来” “小河淌水” “敖包相会” 等等;
象征——富贵;长寿;
《说文》:“桂,江南之木,百
药之长。”
《酉阳杂俎》:“月桂高五百丈,
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即合。”
.
36
9、嫦娥——中国的探月计划叫“嫦娥计划”
原为“恒娥”,永恒的女性;后避讳西汉皇帝刘恒, 改称“嫦娥”。
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死后又奇 异地再生。
追求永恒,像月亮一样不朽,但不可能——
林语堂:“在中国人看来,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这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幸 福观在建筑上的体现。
.
25
[三]成语
“月光如水”、“月落乌啼”、“月满花香”、 “闭月羞花”、“月貌花容” ——美女美貌 “月缺花残”“月坠花折”——美女衰老、死亡 “花前月下”、“风花雪月”——恋爱 “月下老人”——牵线搭桥 “月满则亏”——谦虚,“谦受益,满招损” “月中折桂”——金榜题名 “披星戴月”——日理万机 “众星拱月”——胡锦涛为月亮,其他为星星 “烘云托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岸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时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
37
四、中国月亮文化的哲学意义
1、自然崇拜; 2、生命永恒; 3、阴柔之“道” 4、禅意绵绵

李白《月下独酌》:酒、月意象中的浪漫与孤独

李白《月下独酌》:酒、月意象中的浪漫与孤独

李白《月下独酌》:酒、月意象中的浪漫与孤独李白是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诗作,常常借助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以及排山倒海式的抒情手法,有力地彰显诗人那种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华。

酒和月,是李白于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是他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也不管他身处何方,总会留下一些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

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营造出一种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孤独的意境,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要鉴赏本诗首先就要从意象入手,深入认识“明月”和“酒”这两个意象在诗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乍读此诗,你或许会觉得我们的这位诗人太过浪漫与潇洒,以至于有点不靠谱,或者令人感到好笑。

但如果细读此诗,你就会觉得诗人内心深处有一种隐隐的孤独、酸楚甚至凄凉,让你怎么也笑不起来。

李白性格豪爽,意气奔放,是个自信而又刚强的人,一有人生块垒他便以一种有别于他人的方式加以排遣,绝不会以“弱”示人。

这就是李白,我们这位可敬的诗人。

诗的开篇,诗人李白在春意阑珊的月夜,提着一壶美酒,盘腿坐在花丛中,以明月为下酒菜慢酌。

“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花丛与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

李白关于酒的诗句及赏析

李白关于酒的诗句及赏析

李白关于酒的诗句及赏析一、《月下独酌》1.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赏析: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

当时李白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二、《行路难》1.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赏析:李白高呼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有美酒就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抒写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

但又激起了气象非凡的感情。

三、《将进酒》1.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赏析: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四、《金陵酒肆留别》1.原文: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赏析:临别之际,南京的好友们纷纷前来为他践行。

试论李白和苏轼的月与酒意象的异同

试论李白和苏轼的月与酒意象的异同

第30卷第9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0 No.9 2009年9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09试论李白和苏轼的月与酒意象的异同孙淑华廖志炎(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摘 要:李白和苏轼有经天纬地之才和建功立业之志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把酒问月,二者在月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酒中散发了自己的仕途失意之苦。

文章在对他们的咏月诗词比较中,试图探究和比较二者的人格精神的异同。

关键词:李白;苏轼;月亮;酒;意象;异同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9)09-0026-03李白和苏轼都是天府之国四川人,李白祖居陇西(今甘肃省),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居绵城漳明(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苏轼是四川眉山人。

两位出自巴山蜀水的天才文豪,一个是盛唐诗歌的典型代表,一个是北宋文坛的真正领袖,艺术造诣臻于绝顶。

李白“天纵奇才”,是中国唯一的“诗仙”,苏轼少年驰誉,诗词文赋绘画书法均为一流名家。

王鹏运在《半塘遗稿》中曾说:“惟苏文忠之清雄,夐乎轶尘绝迹,令人无从步趋。

霄壤相悬,宁止才华而已?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

词家‘苏辛’并称,其实辛犹人境也,苏其殆仙乎?”清代刘载熙亦认为“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苏轼可谓是宋朝的李白,是“词仙”。

王国维则在《清真先生遗事》中更明确地指出:“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

”当代李泽厚也认为在飘逸的诗风上“苏近于李”。

李白和苏轼作为一代文坛宗师巨擘,各自代表着一个兴盛的文学时代。

李白和苏轼都有积极用世、成就一番功业的雄心,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杰出才华,郁郁不得志。

虽有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世不能容,有超逸物外之志而心又不安,仕途失意使两位跨越275年时空的天才共同把目光投向寥廓天宇,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明月是李白和苏轼表达托意怀人的最佳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寄月
――体现愁情与怀念
问月
青天又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酒问月》
问月
――永恒的时空感
李白心中的月
是 最是 可最 亲美 近的 的物 物象 象


分诗 割歌 ,早 完已 成幻 了化 他成 身他 在生 浊命 世的 而一 神部 游分 八, 极血 的脉 诗相 化连 人, 生不 。可
御床赐宴
御手调羹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美人呵笔
力士脱靴
——言志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
——《将进酒》
“行路难”
。 诗人只有对酒当歌,对抗命运
借酒言志,抒写平生抱负
——谕事
“姑苏台上乌栖时, 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栖曲》
借酒,揭露现实
借吴宫荒淫来讽唐玄宗的荒淫废政
醒他 也乐 写也 诗写 ,诗 醉, 也悲 写也 诗写
诗 , 愁 也 写 诗 ,
愤 也 写 诗 ,
以 诗 获 宠 , 因 诗 获 罪 ; 以 诗 畅 情 , 用 诗 呐 喊

他 以 诗 进 , 以 诗 退 ; 以 诗 入 仕 ,
诗 与 他 荣 辱 与 共 , 生 死 相 依 。





诗 就 是 他 的 事 业 , 诗 就 是 他 的 珍 爱 ,
——畅情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笑歌行》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
借酒写人生的快慰
李白的饮酒诗,无论是述 志抒怀,揭露现实,表达行 乐思想,寄托深沉哀愁,还 是展示其豪放风采,寄寓浓 浓友情,他都在字里行间贯 穿了自己一贯的浪漫主义风 格。虽然是对世道的一种消 极反抗,但李白诗中豪放不 羁的个性和鬼斧神工的术, 足以让后人一唱三叹,流连 忘返了。
李 白 诗 歌 中 的
主讲:王岩(教授)
对联
李 白 诗 歌 中 的
诗仙李白
主讲:王岩(教授)
“诗仙” 李 白
李白1166首诗中,“月”字出现523次
酒——“李白斗酒诗百篇, 《全唐诗》50836首诗中,“月”字出现11055次,占1/5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
自 天长 李
称 子安 白
臣 呼市 斗
——
是 来上 酒
杜酒 不酒 诗
甫中 上家 百
《 饮




中 八







1
——
绣 剩 七酒
口 下 分入
一 的 酿豪
吐 三 成肠
就 分 了,
余半 啸 月
光 中



《 寻



李 白

》。
气 ,

成兴
——
啸酣
李 白
傲落 凌笔
《 玉
沧摇
壶 吟
州五


岳 ,
李白

轶事
“诗仙”,亦 “酒仙”
——《玉阶怨》
望月
——寄托思念
邀月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邀月
——体现孤独与寂寞
揽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 就 是 他 的 生 命
白 来 说


如果说酒的意象主要表现诗人桀骜不驯、 豪迈不拘的英雄气概,那么诗中的月意象则 表现他真纯亲切的世俗情怀。
无虚伪做作,无世故城府。月光的清辉 笼罩着大地,使人们那喧嚣而浮燥的心灵 回归安宁与静穆。
月光下的李白,诗意人生表现得尤为突出。
2
2
望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却下水晶帘, 玲珑忘秋月。
——寄友情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借酒会友,倾吐真挚友谊
——遣愁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借酒遣愁 ,抒写平生抱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