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故事30则完整版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被人们誉为20世纪的科学巨匠。
1905年他建立下义相对论的时候才26岁。
1916在次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
由于他在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告别是发现光电学校应规律。
于1921年获得诺贝而物理学奖金,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南部一个古老城镇,在他4,5岁的时候。
还不说话,父母很着急以为他是一个亚巴,,请来医生给他看病,医生说,不必担心,因为看不出有什么毛病。
6岁那年上了小学,由于他不爱说话,就是说起话来,吐字也很慢。
而且很费劲。
所以同学们都看不起他,骂他是笨人,老师也不喜欢他,可是有一次,老师和同学都发现,爱因斯坦是一个刻苦认真一丝不勾的孩子。
那是在一次手工课上,小学生们都坐着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抱着一大堆学生的手工作品,这里面有鸭子,布娃娃,水果,走进了教室,只见她将手工作品放在讲台上,只见她从中拿出一个小木凳子高高的举起生气的问,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都说没有,,这是爱因斯坦羞愧的低下了头。
老师又高高的举起又问,世界上还有比我更糟糕的登子吗?爱因斯坦站起来说有的,,老师惊奇的看着他,爱因斯坦从书桌子下又拿出来两个一个比一个。
糟糕凳子,他说,这是我,第一次,第二次做的,交上来的是我第三次做,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要好一些,老师被刻苦认真一丝不勾的精神感动了,觉得他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从次非常器重他,,由于他的认真,执着,也由于他的善思认真,使得他由一个不聪明的孩子,变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的故事(通用10篇)

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的故事(通用10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爱因斯坦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因斯坦的故事篇1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爱因斯坦总是不以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著钢筋踏梯才烟囱内的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著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爱因斯坦的故事篇2在故事大赛里,我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一本书——《名人故事》,在这本书里,我觉得《爱因斯坦的故事》最好看。
《爱因斯坦的故事》主要写了:有一次,爱因斯坦的朋友请他吃饭,朋友给他点了一盘鱼子酱。
爱因斯坦一边吃一边说着科学“惯性”的问题。
鱼子酱吃完了,朋友问他:“你刚才吃的是什么东西啊?”“不知道。
”“是你最爱吃的鱼子酱啊!”他挠了挠头,“是鱼子酱啊,我怎么没有尝出来呢?”爱因斯坦非常热爱科学,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所思考的科学问题上,我要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思考,不走神。
爱因斯坦的故事30则

爱因斯坦的故事30则篇一诙谐相对论一次,一群青年学生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
当时,据讲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明白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这些青年讲:“比方这么讲——你同一个美丽的小姐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看起来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
——喏,这就是相对论!”篇二不死的理想1955年4月13日,在家里工作的爱因斯坦感到右腹阵阵剧痛,同时还出现了不的不祥之兆。
大夫们迅速赶到,会诊结果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连忙动手术进行治疗。
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
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连做了两次手术之后,差不多发觉主动脉上有一个瘤。
他有预感,那个致命的定时炸弹马上爆炸了,自己也应该走了。
翌日,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大夫从纽约赶来。
尽管他明白爱因斯坦非常虚弱,开刀会有危险,但依旧建议开刀,因为这是唯一的抢救方法,不无选择。
爱因斯坦苍老的脸上出现出疲乏的微笑,摇摇头讲:“不用了。
”格兰大夫又一次警告他:“那个主动脉瘤随时都可能破裂。
”爱因斯坦冷静地讲:“那就让它破裂吧!”4月16日,爱因斯坦病情恶化,住进了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
一到医院,他就让人把他的老花眼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和一篇没有做完的计算题送过来。
他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镜,从床头柜上抓起了笔。
还没开始工作,他就倒了下去。
宽大的布满皱纹的头顶上冒出一片汗珠,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手里滑落到地上,他实在是没有一点力气了。
4月17日,星期五,爱因斯坦的感受大概略微好了一些。
亲小孩汉斯坐飞机从加利福尼亚赶来看父亲;女儿玛戈尔因病与父亲住在同一个医院,坐着轮椅也来看父亲;还有许多朋友、同事都来看望他。
他平静地对儿女、朋友和同事讲:“那个地点的情况,我差不多做完了。
没什么,不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爱因斯坦因腹腔主动脉溢血而与世长辞。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通用38篇)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通用38篇)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通用38篇)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快来看看吧。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篇1爱因斯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给听讲的学生出了道题。
他说:“有两位工人,他们同时从烟囱里爬了出来,一位是干净的,一位是肮脏的。
请问他们谁会去洗澡?”有学生立即回答:“当然是肮脏的工人会去洗澡。
”爱因斯坦反问道:“是吗?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他会认为自己身上一定也很脏;而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我再问问你们,哪个工人会去洗澡?”接下来有学生马上回答说:“干净的工人会去洗澡。
”在场的所有同学一致点头,都认同了这一答案。
爱因斯坦笑着说:“你们又错了,理由很简单,两个工人同时从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肮脏的而另一个却是干净的呢?”爱因斯坦接着说:“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尤其是你们这些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受着相同教育、学习又都非常努力的年轻人,你们之间的知识差异更是微乎其微。
有的人之所以最终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没有因循前人的足迹。
而要想做个与众不同的人,就必须跳出习惯的思维定势,抛开人为的布局,敢于去怀疑一切。
”爱因斯坦环顾了一下四周,继续说:“‘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这就是我要对你们说的所有的话!”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篇2十六岁时爱因斯坦仍然整天和一群调皮贪玩的小伙伴在一起,一个星期日,他正准备和那群小伙伴去河边钓鱼,母叫住了他,满腔慈爱地说:“孩子,你整天贪玩,使得功课不佳,我和你爸爸都为你的前途担忧啊!”“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罗伯特和杰克成绩也不好,不也是天天玩吗?”爱因斯坦说。
“话可不能这麼说啊!妈妈知道你喜欢听故事,我给你讲一个吧! “从前,有两只可爱的小白猫在屋顶上玩。
玩著玩著,其中一只猫抱著另一只猫从烟囱里溜了下来。
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

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故事1)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
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象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
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有了正确的参照物,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与行动,切忌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
少年牛顿1642年的圣诞节前夜,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浦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牛顿诞生了。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
接生婆和他的双亲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活到了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
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
从此牛顿便由外祖母抚养。
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牛顿才回到了母亲身边。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
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
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
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
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
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
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
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
这一年,他才24岁。
二、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
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
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
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
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
”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
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三、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
爱因斯坦故事(甄选15篇)

爱因斯坦故事(甄选15篇)爱因斯坦故事(1)在一个深夜里,星光暗淡,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把爱因斯坦的故事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对爱因斯坦充满了兴趣。
爱因斯坦的故事主要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非常愚蠢,可是他的叔叔给他出了一道题,为了这道题整整三个都睡不好,吃饭没味道,一有时间就坐在小桌旁,他努力思考终于知道结果了他证明这道题得到叔叔得夸奖。
他16岁那年,向同学们出了一道题,结果谁都不知道题的结果,连他也不知道结果,真是笨鸟先飞。
可是他认真学习,努力思考,不懂就问,后来当上了物理学家。
这篇文章就让我联想到我小时候,有一天,妈妈出了一道题给我做,那道题实在太难了,我一直想都不会,因为我努力思考终于得到结果了,162-68= 94,经过这件事之后,我要认真思考,取得好成绩。
爱因斯坦故事(2)“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觉得这句话对爱因斯坦很有用,因为,在这个故事里,爱因斯坦他一出生就和普通的小孩一样而已,甚至还有一些迟钝呢,并不像有些人说他一出生就是一个天才来的,他从小就究根问底,很善于思考,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他不耻下问,就是他那不耻下问的精神让我感到惊奇,他就因这个道理才成名,所以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个天才来的。
我读了这片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因为,爱因斯坦他茶饭不思的去想叔叔给他的一个问题,过了三个星期以后终于给爱因斯坦他想出了答案来了,其实爱因斯坦3到16岁之间有个故事,就是:“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甚至还有些迟钝,连老师都说他笨了,12岁那年,爱因斯坦的某一个叔叔给他出了一个问题,就是AB1+CB1=AC2这是一个勾股定理,然后爱因斯坦就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弄的他3个星期都茶饭不思,就是因为他究根问底才找了出答案来了,最后他的叔叔还赞扬了他,16岁那年他在班了提了一个奇怪了问题,“我门人可以跟着光一起跑吗?班里的人一个人都不会,而且连爱因斯坦和老师都不会,然而爱因斯坦就被同学们笑了,这就成的“讽刺”爱因斯坦还是究根问底,最后他才知道原来我们人是没可能快过光的。
关于爱因斯坦的30个小故事

关于爱因斯坦的30个小故事引言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因独特的智慧和开创性的理论而为世人所熟知。
他的思想和发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
然而,在科学领域以外,爱因斯坦的生活也充满了有趣的小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关于爱因斯坦的30个小故事,带您一窥这位科学巨人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1. 热爱音乐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上有卓越造诣,他还对音乐情有独钟。
他自学钢琴,甚至在一些场合里担任钢琴家的角色。
2. 木偶剧爱好者爱因斯坦在业余时间也喜欢看木偶剧,他收集了许多木偶并展示在家中。
3. 喜爱长篇小说虽然作为一个科学家,爱因斯坦对长篇小说情有独钟,尤其喜欢读古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
4. 创造智慧名言爱因斯坦钟爱思考和反思,他创造了很多深思熟虑的智慧名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不要和愚蠢争论,因为他会把你拉到自己的水平后用经验打败你。
”5. 斯瓦比亚民族荣誉市民斯瓦比亚是爱因斯坦的故乡,他被授予了斯瓦比亚民族荣誉市民的称号,以表彰他对该地区的杰出贡献。
6. 父亲的未来预言爱因斯坦的父亲曾预言他未来必成大器,并将他称为“我的孩子中的傻瓜”。
7. 拒绝欧洲政治职位尽管爱因斯坦思考并发表了许多政治言论,但他曾拒绝了一些欧洲政治职位,因为他宁愿专注于科学研究。
8. 性格温和爱因斯坦被人们描述为一个性格温和、友善、富有耐心的人。
他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保持冷静和客观。
9. 喜欢漫游爱因斯坦喜欢漫游,他经常骑自行车探索周边地区。
这对他的大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10. 国际人士爱因斯坦的思想和理论的影响超越了国界,他成为了一名国际人士,并一直倡导世界和平。
...结论通过这30个小故事,我们看到了爱因斯坦不同寻常的一面。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对音乐、文学和艺术充满热爱的人。
他的才华和思想启发了许多人,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我们应该从这些小故事中研究,鼓励自己追求多样化的兴趣,并用激情和智慧推动自己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的故事(1):诙谐相对论一次,一群青年学生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
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这些青年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
喏,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的故事(2):迷路一天,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女秘书拿起话筒,听到电话里的声音:你能否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秘书回答,她不能奉告,因为要尊重爱因斯坦博士的意愿,他不愿自我的住处受到打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降低到近乎耳语般地说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我正要回家,但是找不到家了。
原先,爱因斯坦参加科学讨论会回来,路上一心思考着讨论的问题,不知不觉地迷了路(刚到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的故事(3):职业模特儿一头乱蓬蓬的白发,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一撮横七竖八翘起的胡子,一双浅棕色陷入深思的眼睛这是艺术家为我们留下的爱因斯坦的形象。
爱因斯坦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从来不忍心拒绝摄影师、画家、雕塑家的请求。
然而,要应付络绎不绝的艺术家,摆出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姿态实在花费了他的很多时光。
有一次,一位萍水相逢的客人问及他的职业时,他毫不思考地回答道:职业模特儿!爱因斯坦的故事(4):国籍的归属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
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韩国人说:别争了,爱因斯坦祖籍韩国)爱因斯坦的故事(5):谈笑对批判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闻讯后,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就足够了。
爱因斯坦的故事(6):记忆也过人爱因斯坦在美国演讲,有人问:你可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你如何记下许多东西?爱因斯坦简单答道: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务必查辞典才能回答。
因为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着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用来记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爱因斯坦的故事(7):宴会的故事爱因斯坦出席了一次为他举办的正式宴会,男宾都打领带,女宾都穿裸肩的礼服。
他的太太因感冒未曾参加,见爱因斯坦回家,就急忙询问宴会的情形。
于是,爱因斯坦告诉她,今晚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出席。
太太打断他的话,问:不要管那些,你告诉我太太们穿的什么衣服?我可真的不明白,爱因斯坦认真地回答,从桌子以上的部分看,她们没有穿什么东西。
而在桌子以下的那部分,我可不敢偷看。
爱因斯坦的故事(8):一件旧大衣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朋友。
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
瞧瞧,你身上这件多旧呀!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回答说。
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
这时,爱因斯坦已成为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但还穿着那件大衣。
他的朋友又不厌其烦地劝他去换件新大衣。
何必呢!他说,反正这儿每个人都认识我了。
爱因斯坦的故事(9):印象--智者自嘲爱因斯坦曾为一对年轻朋友证婚。
几年后,那对夫妇带小儿子来看他。
孩子看了爱因斯坦一眼就嚎啕大哭起来,弄得这对夫妇很难为情。
幽默的爱因斯坦却摸着孩子的头,高兴地说:你是第一个肯当面说出对我的印象的人。
爱因斯坦的故事(10):真假司机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举世闻名,此后,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盛名之下的爱因斯坦每一天忙于应付不计其数的大学请他作演讲,搞得他疲惫不堪!爱因斯坦每次到大学去都是由专职司机理查开车送他,一到会场后,理查就在台下听演讲,一向做了30来次听众,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从头听到尾。
理查是位风趣的美国人,一天他向疲于奔命的爱因斯坦提推荐:您实在太辛苦了,也必须讲烦了,您的演讲资料我能够背下来了,我想下次演讲时让我穿着您的衣服,让我来代您演讲直到被发现为止,能够吗?妙啊,反正那里认得我的人也不多。
同样富于风趣的爱因斯坦回答道。
此后的那场演讲,穿着爱因斯坦衣服的理查对于相对论的解说没有任何差错,他把爱因斯坦的表情和动作也模仿的惟妙惟肖。
爱氏则打扮成司机,不仅仅开车送理查来演讲,而且坐在台下认真听讲。
然而,就在演讲结束,理查准备下台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最后发生了。
一位教授模样的先生站起来,像发连珠炮似的提出了许多问题。
真的爱因斯坦静坐在会场的角落,心中吃惊不小,但他表情上还是若无其事。
假的爱因斯坦却简单地对那位教授说:你的这些问题很简单,连我的司机都能回答。
喂,理查,你上来帮我做些说明吧!于是,真正的爱因斯坦这时才步上讲台,并迅速地对问题作了说明!爱因斯坦的故事(11):爱因斯坦大脑的保管员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相对论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医院去世,终年76岁。
作家帕德尼对当时的情景这样描述:爱因斯坦去世的消息顷刻震惊了全世界,安静的小镇顿时挤满了记者和科学界名人,就像是一位先知的去世。
场面看起来有点疯狂。
爱因斯坦生前立有遗嘱,要求把他的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
当时任普林斯顿大学病理科主任的托马斯哈维,虽然和爱因斯坦只有一面之缘,却有幸成为爱因斯坦的验尸医生。
他突发奇想:自我何不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偷走,探究一下这位科学家的大脑与常人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于是,他私下和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秘密协商,达成了一项不为人知的协定:取出爱因斯坦的大脑,以供自我科学研究之用。
汉斯的条件则是:哈维研究的结果不得用于牟取私利,务必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在爱因斯坦遗嘱执行人奥托内森的监视下,哈维按照程序解剖了爱因斯坦的遗体,并逐一检查器官,将它们称重并描述器官外观,最后对外宣布:爱因斯坦的死因为大动脉瘤破裂。
不久,爱因斯坦的遗体被火化。
然而,在爱因斯坦遗体火化前,哈维并没有把爱因斯坦的大脑放回到头颅内,而是放到了一个装满甲醛的容器中偷偷带走。
在如愿以偿偷走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后,哈维立即辞掉了工作,开始潜心研究这位大科学家与众不一样的天赋,以期揭开其中的奥秘。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哈维偷走爱因斯坦大脑的事不久被泄露,舆论顿时一片哗然,纷纷对他予以谴责。
哈维却对自我的行为极力辩解: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如果把他的大脑和遗体一齐烧掉,那样我会抱憾终生的,我认为我不能那样做。
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见事情败露,严厉警告哈维不得违背诺言。
为了兑现对汉斯的承诺,也为了方便研究,哈维带着爱因斯坦的大脑去了费城,请一位科学家朋友将大脑切成了240片,保存在了福尔马林溶液中,此后他不管走到哪里,总是将装有组织切片的箱子随身携带。
哈维之后回忆说:在切下爱因斯坦的大脑后,我先从脑动脉中注入了防腐剂,又从各个角度拍了很多照片存真,还请一位画家做了素描,并将脑子每一块位置都贴上了有详细记录的卷标。
在此后10年间,哈维的研究一向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他决定借助外力,于1989年给加拿大汉米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维特森博士发去一份传真,问她是否愿意接手这项研究。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哈维亲自驾车前往加拿大,将爱因斯坦的脑组织切片交到维特森手中。
虽然维特森只得到了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组织切片,以及哈维在切开大脑之前拍摄的照片与记录,但经过她的认真研究,于1999年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题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异乎寻常的大脑》的论文。
文中对有关爱因斯坦大脑的整体形态做出了必须分析: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这造成爱因斯坦大脑宽度超过普通人15%左右,使他位于大脑后上部的顶下叶区在视觉空间认知、数学思维和运动想象力方面的发挥上,构成了自我独特的思维方式;他大脑的另一显著特征,是缺少常人大脑中的一种皱沟,而缺少这一皱沟,很可能导致位于顶下叶区的神经元彼此间更容易建立起联系,因而使他的思维更为活跃哈维虽然没有取得研究成果,但他要帮忙爱因斯坦实现一个愿望。
那还是在爱因斯坦生病时,曾向哈维提出想做一次横贯美国东西之旅的愿望。
为帮忙爱因斯坦实现这一夙愿,哈维于1997年10月驾车,在作家帕特尼达的陪同下,带着爱因斯坦的脑切片从东向西,由新泽西州一向开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全程超过4000公里,最终完成了爱因斯坦的遗愿。
在此期间,美国联邦调查局为防止爱因斯坦的大脑在旅途中出现意外,秘密派特工全程跟踪保护。
哈维从东到西走了4000公里,联邦调查局特工竟跟踪了他4000公里。
当得知自我被跟踪后,哈维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感到从未有过的疲惫。
经思索再三,他决定放下爱因斯坦大脑保管员的主角,他在1998年85岁时,将爱因斯坦大脑转交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医院保管。
那一刻,哈维如释重负地说:我最后卸下扛了整整43年的重负,它(爱因斯坦大脑)已经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
不管外界对我怎样评价,此刻我已经不在乎了,我坚信我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虽然如此,我还是要说,虽然我曾拥有了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的大脑,但它的巨大职责感让我浑身疲惫。
此刻好了,这一切最后结束了。
维特森博士这样评价哈维:他是一位睿智的学者,是一个十分称职的保管员,而且总是在为它(爱因斯坦大脑)寻找最好、最知名的研究人员。
仅凭这一点,哈维博士就是值得称道的。
爱因斯坦的故事(12):爱因斯坦与钱伟长1940年3月,钱伟长来到加拿大多伦多留学。
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原先是学中文的,成为一名文学家,是他从小最美丽的梦想。
爱因斯坦与钱伟长但是,在他进入大学刚刚第二天,他的梦想还没有开始,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了东三省,使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到日寇铁蹄之下。
一时光,全国青年纷纷游行示威,要求抗日。
钱伟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拍案而起,大声疾呼道,我也要造枪造炮,打击日本侵略者。
他找到校务处,迫切要求转到物理系。
这一转系,也改变了钱伟长的一生。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里,钱伟长主攻弹性力学。
当他第一次和导师辛格见面时,辛格得知钱伟长正在研究薄板薄壳的统一方程时,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当时世界亟待攻克的科学难点。
辛格对钱伟长的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表示肯定。
辛格说,他正在从宏观上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他说,虽然我们研究的角度不一样,但能够将它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合成一篇论文,这样更有价值和好处了。
听了辛格的提议,钱伟长高兴地答应了。
就这样,在导师辛格的指导下,钱伟长进入到深入细致的弹性力学方面的研究。
最后,这篇题为《薄板薄壳的内禀理论》论文,由钱伟长写成初稿,辛格修改后,发表在为纪念美国著名科学家冯?卡门60寿辰论文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