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
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有何关系?

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有何关系?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有何关系?◎儒家很强调“德”,认为“德”是快乐的源泉,这个“德”包括“仁者无忧”的德性,包括“以和为贵”的德性,包括“中庸”的德性。
◎道家的快乐逻辑是从自然到当然,从当然到释然,从释然到怡然。
这是道家快乐之道的总原则。
◎以儒、道、佛(禅)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快乐原则。
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中汲取丰富的快乐人生的智慧,体味“亦儒亦道亦禅”的精神境界,以儒养性,以道养身,以禅养心。
“国学”这个概念其实是在近代才出现的。
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我们没打赢西方人,这时候大家就要思考:为什么我们没打赢?思考的结论之一就是西方的技术很好,所以我们开始向西方学习。
清政府开始搞洋务运动,很多留学生被公派到西方学习,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批判。
但是当时也有思想家提出: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就不需要国学了呢?所以这时就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一直是没有“国学”这个概念的,直到近代才出现了这一概念。
可惜的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传承国学,这一讨论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但是到了今天,情况发生了改变,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成了国学的大讲堂。
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越来越关注国学;我们先来看什么是“道”。
从字面上看,“道”是路的意思,就是说“道”研究的东西是路径问题。
比如我从杭州到嘉兴,先要问清楚走哪条路,人生也是这样。
我们中很多人以为幸福感是和财富多寡相挂钩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幸福和财富并没有多大关系。
人生道路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走错了路,要走正确的道路。
幸福与财富没有直接的因果必然性,幸福感是心灵层面的东西,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
至于心灵方面什么东西带给我们幸福感,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说有不同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一说,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的快乐之道。
事实上,今天西方学界最关注的除了兵家的谋略思想外,也正是儒(新儒家)、道(新道家)、佛(中国禅)的智慧。
人生必读的国学智慧

人生必读的国学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能够启迪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有意义。
以下是人生必读的国学智慧:
1. 修身养性:《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修养,要求人们要懂得自我反省、修身养性,以达到德行高尚、慈善仁义的境界。
2. 尊师重教:《孟子》、《荀子》等经典,强调尊重师长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人们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途径。
同时还提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和品德的人才。
3. 诚信正直:《礼记》、《尚书》等经典,强调诚信正直的重要性,认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合作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4. 顺应自然:《道德经》、《易经》等经典,强调顺应自然、遵循天道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和天地相应,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5. 恒心不懈:《论语》、《孟子》等经典,强调恒心不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成就。
这些国学智慧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
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些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1 -。
国学智慧与人生价值共65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国学智慧与人生价值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5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
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完整地感知自己的存在,明白自己的使命,提升自己的视野,拥有自己的思想,这正是古今中外国学的精髓所在。
国学的智慧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与实践的认识和探究,流露出古今文化的精华,传播着和谐理念、宽容心态,强调精神文明与行为规范,把握生活的美感与意义,助个人精神健康发展,实现自我的满足和追求。
从简而言,国学的智慧是一种考量与时俱进的思想,也是一种古德现代价值的思考,它告诉我们,只要能够用心观察、思考、应用,就能在狭隘的世界中汲取充沛的能量,以此改变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素养,永不停息地发展自我,让生活更加丰富灵动。
孔子曰:“修己以求人,修人以求天”,国学智慧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劣势并修补,才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学习国学,以正确的价值观行事,可以更好地克服困难、维护和谐,谋求和平安稳的生活环境。
国学智慧让我们明白,勤学苦练,乐于拓展眼界,学会包容他人,拥抱变化。
我们有责任把握真知灼见,把持良好的道德品行,珍惜时间,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切实的想馈赠社会,为世界添色彩。
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我们能了解历史文明的历程,探索我们自身的价值,读懂世间的真理,认清真实的自我,这一切都是提升我们智慧和人生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行动,用学问丰富自己,发展技能,实践国学智慧,继续不断地探索人生,去超越自
我,且让生活充满丰富的神奇惊喜。
最后,祝愿我们拥有足够的勇气,充分认知,敢于行动,真正领悟并活出真正的国学智慧。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

国学智慧人生感悟古老的中国国学,由千百年来著名的思想家们探讨出来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它的理论在现今的社会仍然留有深刻的影响,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定,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国学的真谛是聚焦人的追求自然法则的行为原则,为人们提供一个正面的人生观。
《论语》等经典著作提出了“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假仁、假义、假礼”的行为准则,以及“敬亲、孝子、忠臣、恭顺”的社会价值观。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的秩序和和谐的状态可以得以建立和保持,使个人的人生更充实、更有意义。
国学的精髓是尊重自然、追求和谐。
经典著作《易经》中提出了“尊贤而容教、避悖而宽让”的人生方向,“天地之道,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原则,以及“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的境界观。
通过衡量行为,人们可以向着精神追求而前进,实现自我充实、和谐互动的人生理想。
国学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审视世界。
比如,《资治通鉴》中的“明主审时度势”,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智慧的发现观点,以更加有效的判断世界变化的原因。
同时,“心情足以改变一切”的思想,提示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困难,从而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获得积极的结果。
将国学思想融入人生感悟,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获。
它可以滋养我们的道德修养,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它可以唤醒我们的责任感,提醒我们要权衡利弊,珍惜生命;它可以指导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帮助我们取得更高的境界;它可以培养我们的正义感,激发我们建设美好的未来。
因此,古老的中国国学,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提供了指导和启发,它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增加我们的自信心,拥有更加灿烂的人生。
古老的中国国学,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野,无论你何时何地都可以用它来激发自己,洞察人生,实现自身价值,给自己的生活增加美好的光芒。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

设三 置、 教 学 内 容
古代文论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
品提 升 远 大 屈 贵 族 操 们 识 国 习 求四 位高 华 志 丈 , 不 自 和 高 明 优 , 、 。他 他 向 夫 贫 能 信 作 尚 显 秀 使 通 教 们们与品贱淫心为的加传莘过 学 做的人格不,,中爱深统莘本 目 人人生。能威构国国,文学课 的 做文追树移武建人主培化子程 与 事素求立”不“的义养的对的 的养,高的能富民情他认祖学 要 ,
古代文论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
“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孔子主 张‚居处恭‛ ,‚貌思恭‛,但反对 过分做作的恭顺,因此,要做到恭, 必须依礼而行。
古代文论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
“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 待。孔子主张敬父母,在孝养父母的 同时要有敬,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 敬上,赞扬子产‚其事上也敬‛;敬 友,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 之。‛ 他自己也在行为上表现了以礼 而行的恭敬。
古代文论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 之吝,谓之有司。‛ 这些是对君子从政的一种带有理想 色彩的要求,是以‚中和‛为原则, 融道德与政治为一体,混修己与治人 为一团,是其后儒家修齐治平的先导, 对中国士人政治思维影响深远而巨大。
柳下惠
古代文论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
二是孔子既圣且 智,孟子通过所谓金 声玉振,始终条理来 比喻和说明; 三是集三代及其 以上圣王德业的大成; 四是集古代思想 学术的大成。 孟子
古代文论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
一、仁者爱人,注重自身修养
孔子的‚仁‛,应该具有伦理道德 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意思。 首先是伦理道德层面的‚仁‛。 其次是政治思想层面的‚仁‛。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国学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贤哲人的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生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孕育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培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与德行品质。
今天,我们要自觉加强国学修养,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积极营造和谐的人生。
一是要自觉的学习好国学。
国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汲取国学的营养,须先要学习好国学,掌握其精髓。
首先,学习国学要全面深入的学,克服功利和形式主义。
学习国学要注意防止走过场、跟风,防止只学只言片语,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要切实潜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一学,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深入思考,注重实效,从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中吸取精髓,古为今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统道德修养。
其次,要辩证的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
因此,我们学习中要清醒地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把那些适应时代需要、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的美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如国学中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优秀品德,“不逆诈,不忆不信”的处世原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人格尊严和敬业乐群的职业态度等都应是我们学习和具备的。
再次,要深入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国学中不论是齐家、治国的方略,还是为人治学的道理,都要在书中学习,在书外思考,在参、悟中把握精髓,从国学的智慧中汲取养分,用于工作、修炼自己、丰富人生。
二是要积极地用好国学,既要积极地践行好运用好国学的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学以致用。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五篇范文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五篇范文第一篇: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单选题(共14道,14.0分)第1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1.0分)A.《孔子》B.《庄子》C.《老子》D.《易经》正确答案:C第2题.以下关于《易经》六爻叙述正确的是:(1.0分)•••• A.初爻、上爻代表地;二爻、三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B.二爻、三爻代表地;四爻、五爻代表人;初爻、上爻代表天C.初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上爻代表天D.二爻、三爻代表地;初爻、上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正确答案:C第3题.孔子认为,规定人际关系亲疏的是()。
(1.0分)•••• A.利 B.义 C.仁 D.礼正确答案:D第4题.根据钱逊老师本节所讲,()是孔子的两个精神支柱。
(1.0分)•••• A.名和利 B.命和仁 C.仁和义 D.利与义正确答案:B第5题.南宋朱熹认为“自吉而趋凶”与“自凶而趋吉”是对以下哪两字的理解:(1.0分)•••• A.吝、厉 B.凶、吉 C.吝、悔 D.吝、善正确答案:C第6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这句话中,孔子将以下哪个选项的两种治国思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1.0分)•••• A.法家和道家 B.法家和儒家 C.道家和儒家 D.墨家和法家正确答案:B第7题.“吾日三省吾身”出自于()。
(1.0分)•••• 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正确答案:A第8题.《周易》和《易传》里“迁善改过”的思想可以用以下哪六个字概括:(1.0分)•• A.吝、厉、悔、善、凶、吉 B.吝、厉、善、咎、凶、吉•• C.善、厉、悔、咎、凶、吉 D.吝、厉、悔、咎、凶、吉正确答案:D第9题.“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
”这句话的是谁说的?(1.0分)•••• A.孔子 B.程颐C.韩康伯D.金景芳正确答案:B第10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静坐的三个要领是(1.0分)•••• A.静心、观心、思心 B.思心、静心、虚心 C.静心、观心、净心 D.虚心、观心、净心正确答案:C第11题.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试题
总分值 100.0分
您的考试成绩:84.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中国的文化理念中,真正爱情的唯一目的是婚姻,没有婚姻保证的爱情是生命
的悲剧。
()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2 题.到了《易经》的时代,中国人实现了由抽象观念到具象观念的转变;把握了世界变化的基本规律;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哲学基础。
()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3 题.
韩非子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4 题.
《易经》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变化的核心是阴阳。
()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老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
5 题.
A. 正确
B. 错误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是()的诗句。
第
1 题.
A. 虞姬
B. 杨贵妃
C. 西施
D. 昭君
标
A
准答案:
您
A
的答案:
诗经中最晚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2 题.
A. 战国
B. 春秋
C. 商代
D. 西周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3 题.
A. 春秋
B. 战国
C. 商代
D. 西周
标
D
准答案:
您
D
的答案:
第4 题.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是()
的名言。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标
准答案:
C
您
的答案:
B
第
5 题.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记载于()。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A. 自然技术科学
B. 人文
C. 哲学
D. 社会科学
标
准答案:
ABCD
您
的答案:
ABCD
第
2 题.
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人释放情绪的是()。
A.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散发弄偏舟。
D. 自古逢秋悲寂寥
标ABC
准答案:
您
ABC
的答案:
下述诗句中歌颂礼义,倡导人伦的是()。
第
3 题.
A.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也,用之邦国也。
B.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C.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D.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标
BCD
准答案:
您
ABCD
的答案:
第
我们通常说诸子百家,其中诸子具体包括()。
4 题.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标
ABCD
准答案:
您
ABCD
的答案: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
第
5 题.
A. 小学
B. 经学
C. 史学
D. 诸子
标
ABCD
准答案:
您
ABCD
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