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原则

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原则:
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原则包括: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通俗讲就是记账的主体,可以是公司、车间。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按当前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意思是我们要按照当前规模一直经营下去,如果一旦停业就会用到会计的破产清算制度,所以当我们要用这个制度进行下去,就有个前提我们要假设它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
期间。
我们要先假设它一直经营下去,然后把它划分为一个个不同的期间,为此就出现了期间与期间之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式。
4.货币计量: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计量,而且所选择
的货币币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期内是一致的。
会计基本假设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会计基本假设的意义及主要内容一、引言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对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信息披露具有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基本假设,本文将对会计基本假设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会计基本假设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会计基本假设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事件和事项所作的合理设想。
会计基本假设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公允性。
三、会计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1.持续经营假设:假设企业会无限期地继续经营。
这一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前提,使得会计人员可以合理地预期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货币计量假设:假设货币是衡量经济事项的合适单位。
这一假设确定了会计核算的货币单位,使得不同类型的经济事项可以统一用货币来衡量,便于会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
3.会计周期假设: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等间隔的周期。
这一假设为会计分期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得会计信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期核算和披露。
4.历史成本假设:假设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可以用其取得或发生的原始成本来表示。
这一假设为会计计量提供了基本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会计基本假设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会计基本假设在会计实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会计报表的编制,都需要遵循会计基本假设。
通过应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人员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允性,为企业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结论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对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假设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公允性,为企业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会计八个基本原则

会计八个基本原则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在会计学中,存在着八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八个基本原则。
1. 实体概念原则实体概念原则是指企业与业主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应该分开考虑,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会计核算。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报表应该与业主的个人财务状况分开,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会计持续性原则会计持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应该基于假设其业务将会持续下去,而不是立即停止。
这意味着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该假设其业务将会继续下去,并且持续核算相关的收入和费用。
3. 会计配比原则会计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应该将相关的收入和费用配比到相同会计期间内,以便准确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这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会计成本原则会计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应该按照实际成本记录和核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这意味着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该根据实际成本记录资产的价值,并且不应该把资产的市场价值或估计价值计入财务报表。
5. 会计归纳原则会计归纳原则是指企业应该根据财务信息的性质和重要性,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归纳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这可以使财务报表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6. 会计计量原则会计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应该使用确定的计量方法来核算和计量财务信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常见的计量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和实际价值法等。
7. 会计谨慎原则会计谨慎原则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该采取谨慎和审慎的态度,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进行充分考虑,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8. 会计一致性原则会计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该保持一致,即在同一会计期间内使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和政策,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连续性。
这八个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和内容

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和内容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学中一些基本的假设,它们为会计信息的准确表达和理解提供了基础。
这些基本假设有助于规范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第一个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它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与其所有者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单独记录和报告其财务信息,与所有者个人财务信息分开处理。
第二个基本假设是“会计期间假设”,它规定企业应该按照特定的时间间隔来制定财务报表,例如每个月、每个季度或每年。
这使得人们可以比较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第三个基本假设是“货币计量假设”,它要求企业使用货币单位来记录和报告财务事项。
这意味着所有的财务信息都以货币形式表达,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最后一个基本假设是“会计核算期间假设”,它规定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来准备财务报表,通常是每年一次。
这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并且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的经营规划和决策。
会计基本假设为会计学提供了一套规范,使得财务信息能够准确、可比和可靠地传达给用户。
这些基本假设在制定财务准则和规范会计实践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会计是一门关于财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一个组织或个人经济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在会计工作中,有一些基本的假设和原则被广泛应用,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讨论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1. 经济实体假设:会计将组织或个人经济实体与其所有者区分开来,将其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来看待。
这个假设认为企业和其所有者是完全独立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所有者的个人财务没有关系。
2. 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假设企业将会持续下去,并且没有破产的风险。
这也是会计报表编制的一个基本前提,即假设企业将继续运行下去,直到有明确迹象表明企业将停业或被清算。
3. 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假设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货币来度量和记录。
这个假设认为只有通过货币计量,交易和事件才能被及时、准确地记录和衡量。
这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可比性,更容易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实体之间进行比较。
4. 会计期间假设:会计假设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特定的会计期间,例如月度、季度和年度。
这个假设使得会计信息能够被及时编制和披露,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二、会计的基本原则1. 实体计量原则:会计要求将经济实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与其所有者的个人财务相分离,以便准确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成本原则:会计要求将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和报告,而不是按照其当前市场价值。
这个原则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3. 匹配原则:会计要求将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匹配,以便准确反映该期间的经营成果。
这个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可比性。
4. 会计信息披露原则:会计要求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以确保用户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个原则确保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总结: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的重要基础。
经济实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独立性、持续性、货币化和时效性。
21年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础理论讲义: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

假设币值稳定,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方式,以实物计量和劳务计量为辅
15812866334
四个基本假设之间间范围
02
持续经营假设确定了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03
会计分期假设在持续 经营假设的基础上划 分为一个个相等的时
间范围
15812866334
四个基本假设
01.会计主体假设
02.持续经营假设
03.会计分期假设
04.货币计量假设
15812866334
01 会计主体假设
15812866334
什么是会计主体?
就是会计核算的对象,也就是空间范围. 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企业的一部分比如说一
个车间,分公司也可以是会计主体,母子公司合起来也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
。
15812866334
02 持续经营假设 假设会计主体会一直持续经营下去,不 会倒闭。(永续经营),也就是确定了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15812866334
如果没有假设持续经营会怎么样?
01
成立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通过持续经营获取利润,老板从主观意愿上来讲 是希望永远持续经营下去。正是因为假设了永远持续经 营下去,才能将企业的固定资产,按照合理的折旧年限, 折旧方法去摊销进每个会计期间,将收入和费用进行配 比,从而计算出利润。
如果不假设持续经营下去将会怎么样?
02
试想如果抱着企业随时倒闭的想法去经营,就 没办法正常核算出企业的产品成本,企业的利 润,也就没数据预测未来,作出有用决策。
15812866334
03 会计分期假设 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前提下,进一步将会 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划分为一个个相等的 会计期间(一个月)
会计假设会计原则

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假设是会计准则的基础,是指会计工作中经常适用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
这些假设和原则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依据,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以下是会计假设和原则的详细介绍:1.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实体假设指的是企业和业务实体在法律上独立于其所有者存在,应单独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
换句话说,企业应该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所有者的个人财务区分开来,以便更清晰地展示企业的真实情况。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将会持续经营并继续下去,不会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者其他原因而被迫停业或破产。
这个假设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至关重要,因为会计师需要根据这个假设评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是否合理,并做出相关会计处理。
3.会计周期假设:会计周期假设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划分成一定的时间段,通常是一个会计年度。
在这个时间段内,企业需要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以便有序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会计货币单位假设:会计货币单位假设指的是所有会计交易都应当以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即使它们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或负债。
这个假设让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因为它们都使用同一种货币单位进行报告。
5.会计成本原则:会计成本原则认为企业应该按照其购买或获取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记账和报告,而不是根据市场价值或其他因素。
这个原则确保了企业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价值是客观和可靠的,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6.会计确认原则:会计确认原则指的是企业只有在实现或者可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时候才能确认收入,而费用则应当在产生的时候确认。
这个原则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是真实和可靠的,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7.匹配原则:匹配原则认为企业的收入和相关成本应当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进行匹配,以便反映企业的真实利润情况。
这个原则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
8.充分披露原则:充分披露原则指的是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对其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充分和透明的披露,以便用户能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帮助企业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
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会计依赖于一系列基本假设和原则。
本文将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并探讨它们在财务报告中的重要性。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1. 实体假设实体假设认为企业与业主是独立的实体,需要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主的财务状况分开考虑。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报告应该只反映企业本身的经济活动,而不受业主个人事务的影响。
2.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没有关闭的打算。
基于这一假设,企业会计应该按照其正常的会计周期来编制财务报表,假定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运营下去。
3. 会计期间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规定了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会计期间来编制财务报表,例如月度、季度或年度。
会计期间的选择应基于经济决策的需要,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二、会计的基本原则1. 收益确认原则收益确认原则要求企业按照实现收益的时间来确认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到现金的时间。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在货物或服务交付给客户时确认相关的收入,无论是否已收到付款。
2. 成本原则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将资产和服务的成本记录在账簿中,并用这些成本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以成本为基础记录财务交易,而不是以市场价值或其他评估方式。
3. 匹配原则匹配原则要求企业将与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与相应的收入进行配对。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将与生成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与收入相匹配。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盈利能力。
4.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内使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和政策,以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
这使得人们能够比较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信息,分析企业的业绩和趋势。
5.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应该采取较为保守的估计方法。
这意味着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应该做出较为保守和谨慎的决策,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 要求, 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有用所应具备的基 本特征,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一、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为会计基本前提,是企业组织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 前提条件,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也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 间、空间范围等做出的合理设定。
• 企业会计核算对象、会计核算期间、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 集等都要以会计的基本假设为依据。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 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二)相关性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
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 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 • (三)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 解和使用。
• (一)会计主体 •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企业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 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对象,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 认、计量和报告。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 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 核算单位、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等。
•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这一前提就是要明确会计 提供的信息,特别是财务报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既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相混淆,也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会 计事项遗漏或转嫁,从而实现横向可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二)持续经营 •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状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三)会计分期 •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
若干持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有了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工作中才产 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有存在的基 础。 •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会 计年度的起止时间,各个国家划分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以公历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在年度内,再划分为月、 季和半年等较短的期间,这些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统 称为中期。 •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等,据以 按期结清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 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及达到纵向可比。
• (一)可靠性 •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
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 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 息是不可靠的,就会对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造成损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四)货币计量 • 货币计量是指特定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为计量
单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计量,存在着多种计量单位,如实物数量、货币、
重量、长度、体积等。人们通常把货币以外的计量单位称为非货币性 计量单位。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非货币计量单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因 而在量上无法比较。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 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 尺度。 • 在我国,会计通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 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 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 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 二、会计核算基础
• 由于存在会计期间,企业的资金实际收付期和资源实际变动期可能不 一致。这样在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确认时,就出现了可供选择的 两种制度: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按照会计期间内 实际收付的现金对相关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权责发生制是 企业应按收入、费用的权利和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 入账时间。
和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也不会停业。 • 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前提,并且确保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按既定的经营 方针和目标无限期延续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只有这样,企业持 有的资产才能按既定目标正常营运,企业负有的债务才能按既定合约 条件正常偿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才能得到满足, 会计计量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和处 理上采用的会计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会计核算才能正常进行。
•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已经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 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不属于本期 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 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பைடு நூலகம்
• 收付实现制则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 属期。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 费用入账;凡不在本期实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都不作为本期的收 入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