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棚设计指南内容
顶棚设计规范

顶棚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R02日期目录1.适用范围 (1)2.满足标准 (1)2.1总布置法规 (1)2.2技术性法规 (1)3.流程图 (3)4.各阶段详细工作 (4)4.1概念阶段 (4)4.2设计阶段 (10)1.适用范围本规范描述了顶棚设计开发规范,适用于乘用车顶棚设计开发流程。
2.满足标准2.1总布置法规头部包络及定位SAE J10522.2技术性法规1. 耐老化性能试验后,表面与供货状态相比,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如装饰材料部分脱层、起泡、凸起、变色、卷边处变平、边缘拱起等。
2.耐湿热性能试验后,表面与供货状态相比,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如装饰材料部分脱层、起泡、凸起、变色、卷边处变平、边缘拱起等。
3. 耐气候替变性能试验后,表面与供货状态相比,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如装饰材料部分脱层、起泡、凸起、变色、卷边处变平、边缘拱起等。
4. 耐低温冲击性能试验后每一个试样都不允许产生裂纹或破裂现象。
5. 饰材与基材间粘接性能初始状态:F≥3N/5cm6.耐摩擦色牢度1)干燥状态:变色≥4级沾色≥4级2)湿润状态:变色≥4级沾色≥4级7. 耐水污染性试验后应无任何污点残留。
8. 抗微生物性能试验后无任何异味、发霉等现象。
9.燃烧特性燃烧速度≤75mm/min10. 气味性要求低档车:要求评分≤4.0级中档车:要求评分≤3.5级高档车:要求评分≤3.0级11. 甲醛含量要求甲醛含量≤10mg/Kg12. 气雾冷凝值要求气雾冷凝值≤2mg13. 挠度纵向≤14mm横向≤15mm14. 抗静电性抗静电性非常重要,顶棚内饰必须进行防静电处理,把静电减少到最低标准,要求使用过程中,不得产生静电作用,不允许产生起毛、起球、吸灰等现象。
3.流程图4.各阶段详细工作4.1概念阶段4.1.1.概述顶棚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顶棚内饰还可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汽车顶棚设计指南

112前言1 简要说明2 设计构想3顶棚的结构及材料类型・ 3.1 常用材料 3.2 加工工艺 4 失效模式附录A (资料性附录)猎豹CP2顶棚总成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猎豹CS6顶棚总成图・•• 附录C (资料性附录)猎豹CS7顶棚总成图・•• 附录D (资料性附录)PAJEROCK 顶棚总成图• 参考文献 ....................2.1人机工程分析• 2.2间隙、台阶、公差分析 2.3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 2.4装配工艺可行性分析 2.5紧固方式 2.6风险分析 2.7 主要性能要求• 8• 910 11本标准由湖南长丰汽车内装饰有限公司设计部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长丰汽车内装饰有限公司设计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长丰汽车内装饰有限公司设计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标准化审查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汽车内饰顶棚设计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顶棚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的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顶棚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选择、内饰顶棚成品规范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开发越野车及轿车内顶棚的设计h简要说明/亚是徃车身饭金代卜刑僧棗肉内询卅.ILfl川陰提场车内斂愉性蚌、區讷昭昵苗、阳娠抽作刃…它匚甩分为tt纯心用装弍和城型TM樨等二炉"L左聲式这种场或将皿fflPL按钻射许血為卜、一般自匱料和施沐頃介而虛「廊島風裝tfl:作乩渔沐层起郭;5取临汀、隔疗作I乩曲层咐W纠曲,希织物或人适楝,pvr fK^«料制海池利W用抵抵榻iPin或乞民*占蚪! iXPF^泡W制遗:耐屋州泡沐切I痣出蔽或光焰法复制一起〃其机、堤简单繭n肢本竝检* (H裝饰敛果和川能覘勺映它两和VU! 用•网:乍就员乍卜“2.吊装式为了把外我面押挂毎昭果用Kiff结梅卜在请面勺顶需2间设冇獄舶衬」毎科密一號是W衣坝希内侧竹.吊汁怕;iHK(赴在饰面上面览韦:m脚雄中穿过棚杆,囲转弯曲呢勺页希横斷厨相近似的曲饯卜槪升3?范为阀®慚加阳iSi的同定力注哲齐ft胡h饰®的甜j占啦赴結剂粘刘邱J#皿帯的附梁」然歸.發上冃n或胃之a接装孔轨窗齊片第或地樹池坐E.哑眉果川贰S葡毗』范.怖面可由人遥也阳二织删彗制嵐应木低-JSTfttlirH产.W点绘毬fciy衬蛰棗粕九血斋上・因nV史作M 性和tH"和応蛆肛御囲与』書之闻帕闻慎校人■山川了兴内空间:遵{Tii效果布理皿.刪*1勺眼“初的能蔺遗免不了上凸.使^2个内悔£5段凸起的感応• fj卉世怖直也仝魏对. 紘迖神结相现也少用.h 必即強欄虑型硕朗超说丸把悔面与芯材负枯谥 个頼忡.成为具, 立的刚性柚立!+:彤状的内擁 件.近年电.为适质汽车总届的降低,车純装七工S 和作业环嗤的改衿.以及换¥仆氓導机能 那忏的送铀曙連出,采厲了人虽的応屮顶ttK 其此白抱=醴蚌便顶轉按迥1 駅ir,」种犬卷内空 血r 适從上的H 中麼大t 在车辅十程勒时一社布便用制甜剂,瓯而改菁了fV 业耳境* 期除 細便T 速闭岐的收鐵段顶灯零的安皱-共蛀上'砧住人坐城套的生产氏■牯便虑+礎向.礪T 」顾删一般足一林眦申的、tn 也TT 分威R 块威齐块訝i 恂的・丁凤棚能尿n 网电旳形状足 Lh 网辿削攀凶辛t 萱型進阳板之等怦的荼的来共冋充虑旳,企右一些心将除咼 中问部分粘給抚顶謀上・日前我茲討的生产泊辛害卩是谥型皿删:宾中AU 利A1号用腔利叶抓翔hd 室.SIR Bl], Tl]祁it 壊川R 扣無旳定・从材宵PU 板* P S 刼呼• P1.1扳应里顶刪讦细沽旳他下:I .而帅层2.粘牯层玉皎纤层4-粘站层耳卩LI 戾氐粘結层丁議纤层乩粘辯层虫底刑屈 下罔圮1314麟rwiE 円冠统泊晦眦期:i 尝代捕换肚、龙拧架、耦阳板5強齐拭手、的忙垃*〕答口2、设计构想;jfe 霁拭T-前匸iT4tf •天齢 E 北在mi 期刚边界谢醴认非常ESh 另外因TfiSli-个外现#h 其盘瓯时毓6奴理需!」聲不1勺饰那!凤帰相匹林爲只开!4^流聊 OiT :造型一A 面K 讣一略陶^{计一换昇开发一禅和匹霊*顶<足華内邮的一个人世Sfctt,和它配合的ttffi 软Qlvt+护阪i^ms.■7號糊堆乍內禅询一个大型应赛杵・枷它配汁的件象多「抑立札护典、谟阳披-来齐恢 手、罰拓顶灯、只窗翔.因此右:设卅胡期剤边5//■的雀认井阳重^^ !ct 外因1决曉圧「牛艸g 件, 英丧而的顿色狼理需与蒂平內怖旳风济相匹亂t 英幵发5;^秽「般如丁,垃甲一上面谀计一学蛊 轲闵汁一備具开^^—样¥)咽配a站构BUI 附期一a«L 戋1-2 &几 叨備模具的哎计制件別期一般为I 一I 去MJ,金W 挾 見眩计制作同期-做为y-4 MJ.在产卅幵处初期,一胜光蚊构睦按具,在尺词匹配阑认氐冉£令風1^具。
顶棚设计指南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车身部设计指南编制:赵金丽乘用车工程研究院1、简要说明顶棚是在车身顶盖钣金件下面加装的内饰件,其作用除提高车内装饰性外,还起隔音、吸音、隔热的作用。
它主要分为粘结式、吊装式和成型顶棚等三种。
1、粘结式这种形式将顶棚直接粘结在顶盖上,一般由面料和泡沫覆合而成,面层起装饰作用,泡沫层起绝热、吸音、隔音作用。
面层用机织布、编织布等织物或人造革、PVC膜等材料制造;泡沫层用聚氨酯(PU)或交联聚乙烯(XPE)泡沫制造;面层和泡沫层用层压法或火焰法复合在一起。
其特点是简单易行。
成本最低,但装饰效果和功能均不如其它两种,故只用于简易车或货车上。
2、吊装式为了把外表面掉挂起来,采用棚杆结构。
在饰面与顶盖之间设有隔热的衬垫,衬垫一般是粘在顶盖内侧的。
吊挂的顶棚是在饰面上面缝制的布袋中穿过棚杆,棚杆弯曲成与顶盖横断面相近似的曲线。
棚杆多数为圆形断面,两端的固定方法有各种各样。
饰面的周边用粘结剂粘到车身顶盖的侧梁上,然后夹上卡扣,或者之直接装到风窗密封条或顶棚的里面,或者采用其它装配方法。
饰面可由人造革、帆布、织物等制成。
其优点是质量小、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
缺点是装配时衬垫系粘在顶盖上,因而使作业性和作业环境变坏;顶棚与顶盖之间的间隙较大,占用了室内空间;装饰效果布理想,棚杆与棚杆初的饰面避免不了上凸,使整个内饰有一段段凸起的感觉,行车时饰面也会颤动,故这种结构现也少用。
3、成型顶棚成型顶棚是预先把饰面与芯材负荷成一个整体,成为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立体形状的内饰件。
近年来,为适应汽车总高的降低、车辆装配工艺和作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按钮类等机能部件的安装等要求,采用了大量的成型顶棚。
其优点是:能够使顶棚接近顶盖,增大室内空间;造型上的自由度大;在车辆上安装时一般布使用粘结剂,从而改善了作业环境;成型顶棚便于遮阳板的收藏及顶灯等的安装。
其缺点需要大型成套的生产设备,使成本提高。
成型顶棚一般是一体成型的,但也有分成两块或多块结构的。
汽车顶盖设计规范

主断面是反映整车性能、结构、配合、法规等方面要求的截面。主要规定了白车身主要部位的结构形式、搭接关系、间隙设定、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各方面信息,是车身设计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4车身顶盖形式及性能作用
4.1顶盖主要具有下列作用:
(一)遮挡风雨阳光;
根据顶盖与顶饰条侧围搭接结构,确定顶盖与顶饰条搭接边,如下图:
其中:a为顶饰条开口宽度,每款车型几乎都不同,顶饰条数据是由内外饰提供;,根据顶饰条的结结构和两边压缩量,得出顶饰条开口宽度a;
b为顶盖侧面搭接边下沉深度,根据顶饰条的卡接安装点,以及侧围CAS面和DTS,偏置CAS面即可确定b的深度;
对于顶饰条需要顶盖卡接的顶饰条结构形式,一般顶饰条的布置:如下图
6.2顶盖与其他系统(内外饰、电器等系统)配合要求
6.2.1和外饰前后风窗玻璃的配合
顶盖前翻边同时也是风窗玻璃的涂胶面,翻边与玻璃A面的间隙应为玻璃厚度加上涂胶层厚度。而翻边长度要综合考虑到前风窗玻璃与顶盖的间隙、前风窗玻璃密封条的宽度、涂胶宽度和一定的余量,建议为25-30mm。
6.2.2和外饰顶饰条的配合
6.1.1顶盖与侧围焊接要求
建议顶盖前后顶横梁先和侧围焊接,然后再焊接顶盖外板等;由于侧围有多层板,所以和顶盖外板、顶盖横梁焊接处容易产生4层焊,所以需要在顶盖横梁、侧围上开避让切口来避免4层焊。焊点排布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顶盖横梁、侧围加强板、顶饰条卡扣、前后排扶手的位置,排布出最优的2层和3层焊点组合
汽车顶盖设计规范
1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顶盖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顶盖设计。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汽车内饰设计改装实务任务六 顶篷装潢

学习情境二 星空顶蓬制作
情景描述 一辆奔驰G500开到店内,车主刘先生要求加装星空顶蓬。星光总体数量适中,疏密分布 有致。请您为他的爱车加装星空顶蓬。
图6.2.1 原车顶蓬
图6.2.2星空顶蓬完工效果 27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不同线径的导光纤维的弯曲半径极限值。 2.知道导光纤维束的作业标准。 3.知道如何选择适配的星空顶蓬光纤机型号。 4.知道不同光源的特性。
11
图6.1.8 顶蓬固定用黏胶
图6.1.9 卡扣固定 12
6.1.4 任务实施 6.1.4.1 作业准备
13
14
6.1.4.2 实施过程 1.拆卸汽车顶蓬的附件 使用塑料撬棒及螺丝刀拆下顶蓬上的 扶手及ABC柱内饰板。 用塑料撬棒及螺丝刀拆下顶蓬上的主 副驾驶位化妆镜板。
15
6.1.10 拆下扶手 6.1.11 拆下化妆镜固定座
使用塑料撬棒及螺丝刀拆下顶蓬上的顶 灯总成。 注意: 1.应先撬下顶灯的面板再撬下顶蓬固定 胶钉,防止线束插头被扯断。 2.撬动时应适度用力,撬坏的胶钉应重 新更换。
16
6.1.12 拆下顶灯
2.卸下原车顶蓬
原车顶蓬的前部及后部有胶钉固定,需用 专用的内饰撬棒撬下胶钉。如果空间尾门 不足,则需要先拆下副驾驶座椅,以便于 取出顶蓬。
施工员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mm
其他要求
涂胶覆皮 顶蓬安装
吹净表面
内部鼓包 边缝间隙
□有 □无
□有 □无 mm
两面喷胶
外部残胶 附件安装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25
顶蓬翻新施工评价表
车牌
考核内 容
拆卸顶 蓬
汽车隔音隔热系统 顶棚、地毯设计开发介绍

一、顶棚设计规范
2.典型断面描述
⑻天窗密封条一般要压住顶棚周边 10mm ,开口尺寸根据天窗的要求确定。一般, 顶棚与天窗横梁的配合距离要大于 10mm ,顶棚的边缘距离密封条的顶端在 1.5mm~2mm 之间。
一、顶棚设计规范
2.典型断面描述
⑼顶盖横梁:顶棚设计时,应与中部横梁保持零间隙配合。
3.边界尺寸确定
地毯下表面与线束自然接触即可,地毯下表面与减震垫之间的间隙为0,与钣 金侧 边的间隙为3mm,减震垫的厚度为了适宜地毯与钣金的配合,一般整车的地 板减震垫设 计为两种尺寸。 根据总布置要求,在相应安装点、检测口等位置开孔。
二、地毯设计规范
4.参考图片
司机侧前地毯
二、地毯设计规范
4.参考图片
一、顶棚设计规范
2.典型断面描述
⑵ A 、B 、C 柱要压住顶棚一般不小于 10mm, 护板压顶棚的干涉量一般为 1mm~2mm , 顶棚和护板的配合一般在顶棚上做出凹的台阶,同时护板的边 缘也要有平滑的过度,不 能有陡峭的倒角。为使顶棚与护板配合紧密,通常会 在顶棚与护板配合处背面粘接海绵 泡沫。
二、地毯设计规范
汽车地毯通常由织物及PVC等材料复合而成,铺于汽车地板或减振垫上,起装 饰及 隔音隔热作用,对汽车的美观及舒适性上有很大影响。
地毯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满足乘用舒适性要求,美观大方,材料对人 体没 有伤害。
二、地毯设计规范
1.地毯边界
地毯边界从以下几个专业分析: ⑴内饰:仪表板、副仪表板、立柱下护板、座椅、安全带、脚踏板等; ⑵白车身:前挡板、前地板、后地板、侧围; ⑶电器:线束等。
1.周边零件间隙要求
一、顶棚设计规范
2.典型断面描述
顶棚设计要求

7. 头部间隙
- 头往一边侧过去的时候 头部间隙 前:≥ 40 mm( 30°),
6
后:≥ 50 mm
- 从侧面看的时候 头部间隙 前:≥ 60 mm, 后:≥ 10 mm
Side View Head Clearance
7 7
Side View Head Clearance
3. 产品设计及检查确认清单
2. 产品设计时考虑事项
16. 为防止顶棚出现下沉现象,基材应用发泡加固 17. 顶棚上固定的支架应在10Kg.f 以下的力的情况下不得发生分离。 18. 个人灯安装在顶棚时需确认个人灯是固定在钣金上还是固定在顶棚上。假如固定在顶棚时 需用支架进行加固。 19. 考虑顶棚模块化供应时,顶棚需选用强度较高的材质。 20.顶棚在震动耐久试验后,不得出现裂纹、变形、层间剥离现象。 21.耐湿热循环试验后,不得出现肉眼可见的剥离、鼓起、松垂等现象。 22.顶棚表皮材质为PVC时遮阳板的材质应采用织物。以防止异响的产生。 23. 假如存在天窗时,与天窗匹配的部位要设置垫块。 24.固定方式采用卡扣时需在支架上粘接垫块 25. 顶棚与立柱匹配的部位设置1~3mm干涉量
8.棚与风挡玻璃之间的间隙: 2 mm
8
9. 与玻璃匹配部位
- 设置在顶棚边缘不外露的范围内,且满足前后视野。
- 与顶盖钣金翻遍的间隙最小2mm
9
(考虑到玻璃固定点,适用最大突出翻遍)
10.顶棚与线束之间的间隙: ≥3mm
10
11. 顶棚边缘与玻璃黑边之间距离(Z 方向): ≥3mm
11
3. 产品设计及检查确认清单
21
22
23 24
3. 产品设计及检查确认清单
25.为防止顶棚后端发生下沉,固定点设置在顶盖翻边50mm范围内:≤50mm 26.确认前顶灯漏光与否 避免顶棚与前顶灯部分不能发生漏光 27. 有天窗的A柱部位防止顶棚下沉 避开顶棚线束 & 排水管,防止顶棚下沉 28.确定立柱匹配部间隙面差控制结构是否设定为防止立柱匹配部出现间隙面 差,顶棚上设置垫块
汽车顶棚设计指南

汽车顶棚设计指导1、简要说明顶棚是在车身顶盖钣金件下面加装的内饰件,其作用除提高车内装饰性外,还起隔音、吸音、隔热的作用。
它主要分为粘结式、吊装式和成型顶棚等三种。
(1)粘结式这种形式将顶棚直接粘结在顶盖上,一般由面料和泡沫覆合而成,面层起装饰作用,泡沫层起绝热、吸音、隔音作用。
面层用机织布、编织布等织物或人造革、PVC 膜等材料制造;泡沫层用聚氨酯(PU)或交联聚乙烯(XPE)泡沫制造;面层和泡沫层用层压法或火焰法复合在一起。
其特点是简单易行。
成本最低,但装饰效果和功能均不如其它两种,故只用于简易车或货车上。
(2)吊装式为了把外表面掉挂起来,采用棚杆结构。
在饰面与顶盖之间设有隔热的衬垫,衬垫一般是粘在顶盖内侧的。
吊挂的顶棚是在饰面上面缝制的布袋中穿过棚杆,棚杆弯曲成与顶盖横断面相近似的曲线。
棚杆多数为圆形断面,两端的固定方法有各种各样。
饰面的周边用粘结剂粘到车身顶盖的侧梁上,然后夹上卡扣,或者之直接装到风窗密封条或顶棚的里面,或者采用其它装配方法。
饰面可由人造革、帆布、织物等制成。
其优点是质量小、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
缺点是装配时衬垫系粘在顶盖上,因而使作业性和作业环境变坏;顶棚与顶盖之间的间隙较大,占用了室内空间;装饰效果布理想,棚杆与棚杆初的饰面避免不了上凸,使整个内饰有一段段凸起的感觉,行车时饰面也会颤动,故这种结构现也少用。
(3)成型顶棚成型顶棚是预先把饰面与芯材负荷成一个整体,成为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立体形状的内饰件。
近年来,为适应汽车总高的降低、车辆装配工艺和作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按钮类等机能部件的安装等要求,采用了大量的成型顶棚。
其优点是:能够使顶棚接近顶盖,增大室内空间;造型上的自由度大;在车辆上安装时一般布使用粘结剂,从而改善了作业环境;成型顶棚便于遮阳板的收藏及顶灯等的安装。
其缺点需要大型成套的生产设备,使成本提高。
成型顶棚一般是一体成型的,但也有分成两块或多块结构的。
顶棚能保持预定的形状是由周边的紧固装置及遮阳板支座、顶灯座等部件的紧固来共同完成的,也有一些汽车将顶棚中间部分粘结在顶盖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车身部设计指南校对:审核:批准:汽车工程研究院1、简要说明顶棚是在车身顶盖钣金件下面加装的内饰件,其作用除提高车内装饰性外,还起隔音、吸音、隔热的作用。
它主要分为粘结式、吊装式和成型顶棚等三种。
1、粘结式这种形式将顶棚直接粘结在顶盖上,一般由面料和泡沫覆合而成,面层起装饰作用,泡沫层起绝热、吸音、隔音作用。
面层用机织布、编织布等织物或人造革、PVC膜等材料制造;泡沫层用聚氨酯(PU)或交联聚乙烯(XPE)泡沫制造;面层和泡沫层用层压法或火焰法复合在一起。
其特点是简单易行。
成本最低,但装饰效果和功能均不如其它两种,故只用于简易车或货车上。
2、吊装式为了把外表面掉挂起来,采用棚杆结构。
在饰面与顶盖之间设有隔热的衬垫,衬垫一般是粘在顶盖内侧的。
吊挂的顶棚是在饰面上面缝制的布袋中穿过棚杆,棚杆弯曲成与顶盖横断面相近似的曲线。
棚杆多数为圆形断面,两端的固定方法有各种各样。
饰面的周边用粘结剂粘到车身顶盖的侧梁上,然后夹上卡扣,或者之直接装到风窗密封条或顶棚的里面,或者采用其它装配方法。
饰面可由人造革、帆布、织物等制成。
其优点是质量小、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
缺点是装配时衬垫系粘在顶盖上,因而使作业性和作业环境变坏;顶棚与顶盖之间的间隙较大,占用了室内空间;装饰效果布理想,棚杆与棚杆初的饰面避免不了上凸,使整个内饰有一段段凸起的感觉,行车时饰面也会颤动,故这种结构现也少用。
3、成型顶棚成型顶棚是预先把饰面与芯材负荷成一个整体,成为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立体形状的内饰件。
近年来,为适应汽车总高的降低、车辆装配工艺和作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按钮类等机能部件的安装等要求,采用了大量的成型顶棚。
其优点是:能够使顶棚接近顶盖,增大室内空间;造型上的自由度大;在车辆上安装时一般布使用粘结剂,从而改善了作业环境;成型顶棚便于遮阳板的收藏及顶灯等的安装。
其缺点需要大型成套的生产设备,使成本提高。
成型顶棚一般是一体成型的,但也有分成两块或多块结构的。
顶棚能保持预定的形状是由周边的紧固装置及遮阳板支座、顶灯座等部件的紧固来共同完成的,也有一些汽车将顶棚中间部分粘结在顶盖上。
目前我公司的生产的车都是成型顶棚:其中A11和A15用胶和卡扣等固定,S11、B11、T11都是采用卡扣等固定,基材有PU板、PS板等。
PU板成型顶棚详细结构如下:1.面饰层2.粘结层3.玻纤层4.粘结层5. PU板6.粘结层7.玻纤层8.粘结层9.底衬层下图是B14整个顶棚系统的构成图:主要包括顶棚、支撑架、遮阳板、乘客扶手、前后顶灯等。
2、设计构想顶棚是车内部的一个大型覆盖件,和它配合的件很多,如立柱护板、遮阳板、乘客扶手、前后顶灯、天窗等,因此在设计初期对边界的确认非常重要,另外因顶棚是一个外观件,其表面的颜色纹理需与整车内饰的风格相匹配,其开发流程一般如下:造型-A面设计-结构设计-模具开发-样件匹配。
结构设计周期一般为1-2个月,树脂模具的设计制作周期一般为1-1.5个月,金属模具设计制作周期一般为3-4个月。
在产品开发初期,一般先做树脂模具,在尺寸匹配确认后,再开金属模具。
2.1人机工程分析头部空间的校核:以95%的人体头部包络线进行评价,通过测量车身室内顶棚表面或凸起平面的标准切点到头部位置包络线的切线间的距离而得到头部间隙目标值/经验值:前座头部间隙大于50mm,后座头部间隙大于30mm。
2.2 间隙、台阶、公差分析1)顶棚和固定卡扣的配合2)顶棚与A、B、C柱护板的配合3)顶棚与门洞密封条的配合4)顶棚与乘客扶手的配合5)顶棚和前后顶灯的配合6)顶棚和遮阳板的配合7)顶棚和前后风挡玻璃配合8)顶棚和天窗的配合标值/经验值:1)卡扣要卡紧顶棚和钣金,0间隙配合,卡紧后要保证卡扣至少留有3个齿卡住钣金;2)A、B、C柱护板要压住顶棚一般不小于10mm,护板压顶棚的干涉量一般为1mm,顶棚和护板的配合一般是在顶棚上做出凹的台阶,同时护板的边缘也要有平滑的过度,不能有比较陡的倒角;3)密封条一般要压住顶棚边缘5mm,同时顶棚边缘和密封条要保留至少1mm 的间隙,防止干涉,密封条的唇边和顶棚的干涉量一般为2.5mm;4)扶手座要压住顶棚边缘至少3 mm。
5)在前后顶灯周围一般要做凹的台阶,顶灯要压住顶棚周边至少3mm,一般5mm;6)遮阳板的固定座要压住顶棚边缘至少3mm,一般5mm,遮阳板的底部和顶棚一般要保留10mm 左右的间隙;7)和风挡玻璃间隙一般在3mm;8)天窗密封条一般要压住顶棚周边10mm,开口尺寸根据天窗的要求确定。
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带图示)1.顶棚和卡扣的配合;2.顶棚与A、B、C柱的配合3.顶棚与密封条的配合台阶面配合一般压住10mm顶棚通常干涉2.5mm配合间隙目标值为04、顶棚与乘客扶手的配合5.顶棚和顶灯的配合6.顶棚和遮阳板的配合一般压住3mm顶灯顶棚一般压住5mm一般压住3-5mm一般3-5mm玻璃黑边宽度顶棚7.顶棚与风挡玻璃的配合顶棚天窗密封条包住10mm顶棚和天窗的高度配合一般为16mm8.顶棚与天窗密封条的配合2.3 制造工艺可行性(要求供应商确认主要是确认一些圆角及过渡型面是否可以加工出来工艺方法:模压成型;具体的优缺点(模具材料的选择),主要从成本和产品满足的要求进行分析。
2.4 装配工艺可行性(要求装配工艺人员确认)工艺方法:确定顶棚和周边件的装配顺序,分析对装配质量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建议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一般先固定后部的固定卡扣,然后是遮阳板的安装点,顶灯或中部的卡扣,接着是门洞密封条,然后是乘客扶手,最后是护板。
后部的固定点为安装基准点。
2.5 紧固方式顶棚后部一般用3个塑料卡扣固定、前部用遮阳板的固定座进行固定,如果后部有顶灯的可以通过顶灯固定,如果没有可以用2-3个塑料卡扣固定,周围用乘客乘客扶手固定。
2.6 风险分析在顶棚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上述的要点外,如果整车有curtain airbag的配置,在设计顶棚时要特别注意,主要有以下几点:1.顶棚和气囊模块的距离不能太大,否则气囊爆破时可能会偏向别的方向,降低了气囊的保护效果;2.顶棚安装点的布置要分布在边缘,容易产生撕裂线,使的气囊顺利爆破出来;3.气囊撕裂线部分的顶棚厚度比正常位置一般要减薄30%;4.顶棚和护板的配合不应太紧密,为了保证顶棚在气囊爆破时能顺利让开,一般可以把顶棚的边缘做成齿形,如下图所示:5. 为了防止在气囊爆破时,护板摆动,顶棚和护板一般采用下面的配合方式:护板压住顶棚最大不超过8mm2.7 主要性能要求1.耐热老化性能试验后表面与供货状态相比,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如装饰材料部分脱层、起泡、凸起、变色、明显的卷边处变平、边缘拱起等。
2.低温存放性能试验后表面与供货状态相比,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如装饰材料部分脱层、起泡、凸起、变色、明显的卷边处变平、边缘拱起等。
3.耐湿热性能试验后表面与供货状态相比,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如装饰材料部分脱层、起泡、凸起、变色、明显的卷边处变平、边缘拱起等。
4.耐气候交变性能试验后表面与供货状态相比,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化,如装饰材料部分脱层、起泡、凸起、变色、明显的卷边处变平、边缘拱起等。
5.耐低温冲击性能试验后每一个试样都不允许产生裂纹或破裂现象。
6.饰材与基材间粘结性能初始状态:F≥3N/5cm;按5.4条,气候交变试验后:F≥3N/5cm。
7.耐摩擦色牢度7.1干态:变色≥4级,沾色≥4级;7.2湿态:变色≥4级,沾色≥4级。
8.耐水污染性能试验后应无任何污点出现。
9.抗微生物性能试验后无任何异味、发霉等现象。
10.燃烧特性燃烧速度≤75mm/min 。
11.耐光色牢度试验后外观不允许出现翘曲、轮廓和曲面歪斜、接合面分离等缺陷,用放大镜( 6 - 9 ) 倍或类似的仪器看不见与初始状态相比有什么变化。
低档车:灰色标度≥3级按GB250标准评价。
中高档车:灰色标度≥4级按GB250标准评价。
12.气味性要求低档车:要求评分≤4.0级;中档车:要求评分≤3.5级;高档车:要求评分≤3.0级。
13.甲醛含量要求甲醛含量≤10mg/Kg14.气雾冷凝值要求气雾冷凝值≤2mg15.有机物散发要求有机物散发≤50ugc/g16.挠度纵向≤14mm横向≤15mm (天窗顶棚、有后顶灯顶棚除外)17.含水量变化率含水量变化率≤6%详细要求见标准Q/SQR.04.127-2005。
3、顶棚的结构及材料类型基材PU板基材、PS板基材、FS板基材、废纺毡基材、麻纤维板基材、瓦楞纸板等。
面饰材料(1)针织面饰:经编、纬编等,以经编为主。
(2)PVC面饰(1)无纺布面饰:针刺无纺布、缝编无纺布、热轧无纺布等附件灯框、线束、线桥、支承块、线夹、子母扣、去噪带等顶棚设计、制造与质量保证2、加工工艺(1)加工工艺流程以PU板做为骨架材料制作的顶棚,其主要工艺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a、干法工艺流程➢复合工序:底层无纺布→放卷→撒玻纤→撒胶粘粉(PE) →放PU板→撒玻纤→撒胶粘粉(PE) →预热→加热→复合→冷却→收板→形成复合板➢模压工序:基材(加热)}→冷模压→顶棚成型面饰层➢切割安装工序:高压水或热切割→压铆灯固定框→安装附件→整理→顶棚总成→装箱→运输→顾客仓库或工位b、湿法工艺流程无纺布→放卷→撒玻纤→喷液体胶→喷水→放PU板→撒玻纤→喷液体胶→喷水→基材→热模压→顶壳→喷液体胶}→热模压→切割面饰层→压铆灯固定框→安装附件→顶棚总成4、失效模式4.1 性能失效:如表面变色等;4.2 尺寸失效,主要是和周边件的配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