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肠道的免疫功能及其调整

合集下载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对宿主的营养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学的发展,人们对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探讨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率和猪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猪的生理特征和胃肠道结构与功能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猪的胃肠道分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在猪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过与宿主营养代谢的相互作用,影响着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猪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植物纤维素的分解。

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一些宿主无法合成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这些物质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猪体内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宿主的营养代谢过程。

例如,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猪体脂肪的代谢过程。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状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影响猪的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从而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猪的免疫状态,维持宿主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对猪的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以某养猪场的实际生产为例,通过给猪喂食含有益生菌的饲料,可以有效地调整猪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降低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证明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之间的确存在密切关系。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之间存在着复杂而重要的关系。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善猪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率和猪的健康状况。

未来,随着微生物组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实现对猪肠道微生物群的精准调控,以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解猪的免疫器官及其生理作用

图解猪的免疫器官及其生理作用

图解猪的免疫器官及其⽣理作⽤猪病⼀直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个重要因素,⼀般情况下,猪⾃⾝的免疫⼒是可以抵抗病原微⽣物的侵害的。

免疫系统是产⽣免疫应答并执⾏免疫功能的复杂组织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从微观⾓度,免疫分⼦也被视为免疫系统组分。

免疫器官本节主讲免疫器官,猪的免疫器官是机体执⾏免疫功能的复杂组织结构,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如下图所⽰,如果中枢免疫器官受到损伤,会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髓造⾎⼲细胞来源于红⾻髓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发⽣于外周淋巴结和脾脏,针对⼊侵组织或通过⾎液传播的抗原。

脾是猪体内最⼤的淋巴器官,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构成机体的第三道防线。

来源于丁⾹园猪脾脏中T细胞约占40%,B细胞约占60%,是产⽣抗体的主要基地;同时脾脏是⾎液通路上的滤过器,含有⼤量巨噬细胞,其吞噬能⼒是最强的(脾>肝>肺>⾎>肾),能滤除外来抗原、异物、体内衰⽼的⾎细胞和死亡细胞碎⽚。

不要再说脾不重要了!来源于⽹络淋巴结是机体的第2道防线,遍布于机体淋巴循环的径路上,主要进⾏免疫应答反应,淋巴结内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B细胞占25%。

还具有滤过和吞噬作⽤,对细菌的清除率很⾼,但对病毒的清除率很低。

淋巴结内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可同时发⽣。

来源于家畜解剖学第4版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最⼤的免疫组织,主要指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细胞间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以及带有⽣发中⼼、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可分为两部分,⼀部分为器官化的淋巴组织(见图2:免疫器官),是粘膜免疫应答发⽣的部位;另⼀部分为弥散免疫细胞,是粘膜免疫应答的效应部位。

来源于丁⾹园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感染的第1道防线,⼤部分病原体都是通过粘膜⼊侵机体,⼤部分抗体也是在此处产⽣。

其中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是猪B细胞主要的增值分化的基地,是产⽣B细胞的场所,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抗体,主要为IgA,其次是IgM及IgG。

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特征与营养调控

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特征与营养调控

丁焱 刘佳/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畜牧兽医站 225453摘 要: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更加关注养殖的经济效益,关注营养物质是否能够被完全的消化和吸收,没有。

可以采取技术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让猪更好的吸收和消化养分,促进猪只的生长。

本文主营养调控的措施,分析了通过营养技术能够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促进猪只的健康生长。

猪;肠道微生物;营养调控;肠道健康营养物质对猪只的生长和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猪肠道微生物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许多学者重视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可以发现,如果在猪的饲料中添加蛋白质、抗生素、益生菌等物质可以影响肠道的菌群结构,促进猪只的新陈代谢,保证猪的肠道健康。

为此,可以通过营养技术手段来改善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提高猪只生长性能的同时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 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特点1.1 多样性 调查研究显示,动物肠道内有着很多细菌类微生物,并且微生物的种类丰富,可多达500多种。

有的学者研究表明,猪肠道内菌群可达25个门,主要涉及螺旋菌门、变形菌门、蓝菌门等。

随着猪只日龄的增加,肠道道内主要的菌群还是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螺旋菌门为主。

1.2 差异性1.2.1 不同肠道分布的差异性 调查研究显示,猪只不同消化道解剖部位的微生物的数量也存在差异性,有研究表明,从十二指肠到结肠部位的细菌总数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大肠段的细菌数量高于小肠段,盲肠部位的细菌数量要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部。

此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细菌的数量相似度较高。

从菌群结构上看,小肠中主要以变形菌等门为主,大肠主组方1:白头翁、秦艽、秦皮、地黄、山药、黄连、黄柏,水煎灌服,1日2次。

组方2:神曲12g,陈皮10g,甘草、黄柏、黄连各6g,白头翁5g,水煎灌服,1日2次。

组方3:乌梅、王不留行各10g,雄黄、藿香、甘草各6g,滑石5g,水煎灌服,1日2次。

组方4:泽泻、山楂各6g,黄芩、干柿饼、厚朴各5g,加红糖50g为引,水煎灌服,1次量次。

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作用研究

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作用研究

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作用研究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畜牧养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猪肠道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猪肠道也是免疫防御的主要场所。

研究表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与营养的调控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作用,并提出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猪肠道屏障功能的概述猪肠道屏障功能是指肠道内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形成的屏障,主要通过肠道黏膜、黏膜屏障和免疫屏障三个层次来实现。

肠道黏膜是肠道上皮和间质组织的结合,具有物理屏障和免疫调节功能。

黏膜屏障由上皮细胞和黏膜分泌物组成,可以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

免疫屏障则通过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应答和病原体侵入。

二、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影响1. 营养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养成分可以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例如,富含纤维素的饲料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结合和细胞膜的稳定,增强屏障功能。

而高蛋白饲料可能对黏膜屏障产生负面影响,引起炎症反应和屏障功能损伤。

另外,脂肪的摄入也会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并可能导致黏膜屏障的破坏。

2. 猪肠道屏障功能对营养吸收的调控肠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

研究发现,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例如,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可导致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效率降低,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此外,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也受到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

3. 猪肠道屏障功能与免疫调节的关系肠道屏障功能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和免疫反应。

一方面,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另一方面,屏障功能的损伤又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不仅与保护猪免于致病菌感染有关,还与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调节有关。

三、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者们对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益生菌调节猪肠道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调节猪肠道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有 影 响 蜡 样芽 孢 杆菌 可 促 进 2 8日龄 猪肠 道 谷 氨 酰 胺 转 运 蛋 白及 相 关 离 子 的 分 泌 Km 等 i

(0 7 选 定 P C 0 20 ) S 1 1乳 酸 菌 为 强 益 生 菌 候 选 菌 .
由于其 耐 酸 . 胆 汁 , 耐 并分 泌 活性 消 化 酶 , 淀粉 如
朱 勇文 : 国农 业 科 学 院北 京 畜牧 兽 医研 究 所 , 南 中 华
微 生物 分子 反应 的标 记 T R启 动 信号 级联放 大 L 作 用激 活 转 录因子 N — B. F k 并上 调 活化 刺 激炎 性 细胞 因子 和趋化 因子 产生 哺乳动 物 目前 已经确 定 l种 TR. 3 L s 它们存 在 于不 同的细 胞类 型 . 括 包
益 生 菌 有 许 多 重要 的 生理 功 能 .如 屏 障 作 用, 改善 肠道功 能 , 进消 化吸收 等 。随着 研究 的 促 深 入 , 现 益 生 菌 还影 响先 天 性 、 发 获得 性 免 疫 及 免 疫 细胞 作 用 。 并通 过 与 其 他 细 菌互 作 . 控肠 调 道 消化生 理 , 最后 起 到保护 机体 的作用 。
得粉碎 。
这 些问题仅 限于全 国 28亿只蛋 鸡 中的 3 . %~ 4 , % 根据 当前 可 接 受 的说 法 . 至少 9 %的企 业 可 0 提供 有 营养 的健 康食 品 。尽 管肠炎 沙 门氏菌很 可 能 无 法彻 底 根 除 , 农 场 良好 的操 作规 范 . 但 再加 上 加工 和经 销水 平 ,可把感 染水 平 降到 最低 . 减
全 的 级 别 必 须 加 强 对 员 工 卫 生 、 鼠类 控 制 的 关
产业 产生 了不小 的震 动 。对 于生 产者 而 言 。 论 无 是 个体 养 殖 户 , 是 他 们 参 加 的养 殖 协 会 。 还 已经 表 明 了盲 目 自满 和 自我 否定都 是不 可 取 的 . 些 这 自满 和 否 定 都 被鸡 蛋 召 回所 产 生 的经 济 影 响 撕

猪肠道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猪肠道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营养因素
营养不足
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会影响猪的免疫力和 肠道健康。
营养过剩
过多的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会导致消化不良 ,引起肠道疾病。
03
猪肠道病的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观察临床症状
观察猪的食欲、排便情况、体重变化等,判断是否存在肠道疾病 。
触诊检查
通过触摸猪的腹部,感知肠道的硬度和是否有异常肿块。
病原微生物
01
02
03
细菌
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是引起猪肠道感染的主 要病原体。
病毒
如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 泻病毒等,可引起猪肠道 病毒感染。
寄生虫
如猪球虫、蛔虫等,寄生 于猪肠道内,引起肠道疾 病。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高
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猪舍 内空气质量差,增加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机会。
饮水不洁
猪肠道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 措施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猪肠道病的概述 • 猪肠道病的发病原因 • 猪肠道病的诊断方法 • 猪肠道病的防治措施 • 猪肠道病的案例分析
01
猪肠道病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猪肠道病是指影响猪肠道功能的一系 列疾病的总称,主要症状包括腹泻、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肠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某些肠道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 节性,如冬季是病毒性和细菌性 肠道病的高发期。
地区性
不同地区的肠道病流行情况存在 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 、养殖条件等因素有关。
易感性
不同年龄、品种和生理状态的猪 对肠道病的易感性不同,幼龄猪 和老龄猪更容易感染某些肠道病 。
02
猪肠道病的发病原因

猪小肠的作用与功效

猪小肠的作用与功效

猪小肠的作用与功效猪小肠是猪肠道的一部分,是一种食用肠材料,也被广泛用于制作香肠和其他肠制品。

猪小肠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功效,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此外,猪小肠还具有帮助消化、促进肠道健康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猪小肠的作用和功效。

一、猪小肠的营养成分猪小肠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每100克猪小肠的营养成分含量大致如下:- 蛋白质:18.3克- 脂肪:4.9克- 碳水化合物:0克- 能量:120千卡- 维生素A:0.2毫克- 维生素B2:0.2毫克- 维生素B6:0.2毫克- 维生素B12:3.8微克- 钙:9.5毫克- 铁:0.8毫克- 锌:1.5毫克二、猪小肠的作用和功效1. 提供能量猪小肠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能量。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而脂肪是人体最有效的能量来源之一,每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

适量食用猪小肠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满足日常生活和运动所需。

2. 补充营养猪小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和皮肤健康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B2、B6和B12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钙、铁和锌等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在维持骨骼健康、血红蛋白合成和免疫功能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适量摄入猪小肠可以补充这些营养素,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3. 帮助消化猪小肠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缔组织蛋白质,可以增强肠道黏膜的弹性。

胶原蛋白还具有保护肠道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加速食物通过肠道的作用。

适量食用猪小肠可促进消化,缓解消化不良。

4. 促进肠道健康猪小肠中富含的胶原蛋白和纤维素等成分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微生态。

胶原蛋白可以增加肠道壁的粘液分泌,有助于肠道的润滑和保护。

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_谯仕彦

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_谯仕彦
[22] α 防御素和血 管 生 成 素 4 ( ANG4 ) 等 。 防 御 素
[19]
小肠的 绒 毛 高 度 、 隐窝深度是衡量小肠消化 吸收能 力 的 重 要 指 标 。 绒 毛 高 度 / 隐 窝 深 度 综 合 反映小肠的 功 能 状 态 , 其比值的下降表明黏膜受 [8] [31] 损, 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 Yu 等 发现饲粮中添 加发酵乳酸杆菌 I5007 能显著增加断奶仔猪回肠 绒毛高 度 / 隐 窝 深 度 。 复 合 乳 酸 菌 制 剂 可 以 增 加 RNA 完整性以及刷状缘 肠黏膜比例 、 肠绒毛高度 、 氨肽酶 A 和 N 活性 , 从而显著降低仔猪坏死性小
[12]
。 相邻肠上皮细胞间通过细胞连接毗邻 , 从
上皮顶端到 基 底 膜 , 连接复合体依次为紧密连接 ( tight junctions, TJs ) 、 黏 附 连 接、 桥粒和缝隙连 接 , 其中 TJs 与肠道营养物 质 的 吸 收 和 微 生 物 的黏附关系最为密切, 且 TJs 和 黏 附 连 接 通 过 胞
要 : 乳酸菌作为最重要和安全性最高的益生菌来源已被广泛关注 , 而乳酸菌调控人和动物 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 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 摘 乳酸菌在猪上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多 , 对肠 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实现的 。 相对于啮齿动物而言 , 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研究较少 。 这些研究尚未触及到乳酸菌作用机制的本质 。 猪肠道环境的 复杂性 , 使得对乳酸菌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机制的深入认识比较困难 。 近年来 , 基因组学 、 蛋白质 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 , 为从体内试验的角度解析乳酸菌的确切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 究手段 。 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 , 以期能帮助对乳酸菌的深入认识和 科学应用 。 关键词 : 乳酸菌 ; 猪 ; 肠道屏障功能 ; 机制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LAB ) 是一类能发 乳酸菌 ( lactic acid bacteria , 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 总称 。 乳 酸 菌 广 泛 分 布 于 人 体 和 动 物 的 消 化 道 内, 参与多 种 生 理 作 用 , 影 响 宿 主 健 康。 目 前, 乳 酸菌作为最主要的和最安全的益生菌来源已被广 泛关注 , 而乳 酸 菌 调 控 肠 道 屏 障 功 能 已 成 为 研 究 的热点 。 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 调节肠道屏 障 功 能 来 实 现 的 , 这已被众多体内外 试验所证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肠道的免疫功能及其调整
1、肠道的免疫功能
肠道黏膜是动物体内最大的黏膜免疫器官。

机体有70%的感染发生在黏膜上。

黏膜接触抗原后局部可产生各类抗体并分泌于分泌液中,其中起防御作用的是免疫球蛋白A(SIgA)。

SIgA存在于肠道、呼吸道、鼻腔等表面黏膜,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对机体局部免疫及保护呼吸道黏膜有重要作用。

可阻止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可与溶菌酶共同作用溶解细菌、中和病毒以及免疫排除作用。

支原体主要寄生于呼吸道上皮细胞但不进入血液,引起呼吸道纤毛脱落,肺部粘液无法排除,继而加重呼吸道病情。

肠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产生的SIgA抗体具有阻止支原体吸附的作用。

肠道功能与局部(滴鼻)免疫也有着重要联系。

滴鼻免疫可封锁感染路径且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是近年来免疫猪伪狂犬疫苗(gE基因缺失株)、蓝耳病疫苗(R98株)等免疫的重要手段。

SIgA和微褶皱细胞(M细胞)在局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M细胞是散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间的特化的抗原运转细胞,其作用是通过运输抗原和微生物至基底淋巴细胞组织而激发免疫反应。

M细胞将抗原传给巨噬细胞,然后提呈给T细胞和SIgA—B细胞,引起免疫反应。

肠道细菌能通过黏膜屏障易位固有层与免疫细胞相互接触,激活穿越上皮细胞的运输通路和持续刺激黏膜免疫系统。

M细胞和SIgA的产生依赖自身、本原健康的肠道菌群和黏膜组织。

肠道具有免疫作用和吸收作用。

母猪的肠道免疫功能与下代有遗传联系和供长特性。

即使胎儿阶段肠道是无菌的,但后天建立的肠道菌群取决于胚胎时期肠道的健康形成。

现代化养猪生产中较大的障碍是便秘,便秘可直接造成母猪情绪低落、采食量低、泌乳量少、产程长、不发情等繁殖问题。

便秘过程中,肠道在吸收营养的同时吸收宿便中的的毒素,导致肝脏中毒和肾脏的排毒障碍,毒素随之进入血影响母乳的乳质,哺乳仔猪腹泻的治疗难度增大,畜主在患有便秘的病猪的馈料中添加钠、钾等盐类轻泻剂防治,虽然有效但损害猪的肠道免疫功能,导致猪的消化功能紊乱。

2、肠道菌群的调整
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便秘、腹泻甚至腹泻和便秘交替的肠应激综合征。

有益菌分为原籍菌和外来菌,原籍菌就定制力能够长期粘附在肠道黏膜上,而外来菌在肠道内不具有定制力,在肠道内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有益菌是按照属、种、株3个层次划分的,每种动物肠道内的有益菌群结构都不尽相同,找到适合猪肠道菌群生长的有益菌来补充可用于暂时辅助性调节肠道菌群失衡。

市场上虽然有很多含有益菌类的饲料添加剂,但并非都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

因为胃酸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90%益生菌在经过食道、胃部时会被杀死,剩余的益生菌能到达肠道。

无论是便秘或腹泻所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对肠道健康都有着不可逆转的伤害。

3、肠道内环境的调整
健康肠道的调节需从猪的饮食入手,提供全价饲料、适量的粗纤维和优质的维生素,同时可采取一些辅助性的调整肠道功能的方法,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酸化剂及中草药。

酶制剂可有效的降低食糜粘度,预防母猪便秘,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商品猪生长速度。

酶制剂的缺点是见效较慢,常常影响整体应用效果。

酸化剂(如柠檬酸)是添加于饲料中物质,用于调整胃微生态系统,补充仔猪胃液分泌不足或胃酸分泌力下降,保持胃内pH值稳定,可有效激活消化酶,提高饲料利用率。

日粮中添加1.5%的柠檬酸时,胃肠道大肠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乳酸杆菌的繁殖显著增加。

仔猪从出生后开始其胃酸分泌能力是需要一段时间逐渐达到正常水平的,胃酸分泌不足或分泌紊乱可以导致消化道其它部位的异源菌,如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等在胃内的定植,造成胃微生态平衡失调。

酸化剂通过补充胃酸分泌不足,使胃提早酸化的作用,降低胃内pH值,促进有益菌大量繁殖并形成优势菌群,抑制或杀灭有害
菌,调节微生态平衡。

在饲料中添加保健产品“护仔康1号”,其中的复合酶制剂和酸制剂,降低仔猪胃PH值,能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菌群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