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教案新人教版

善用法律一、学习目标1.了解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2.知道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会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评价任务1.知道怎样与侵权行为作斗争。

2.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再次通过仍然鸣叫。

随后,小华被保安带到一边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

(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提示:(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名誉权。

非经法定程序批准,非由执法人员执行,任何人不得对他人进行搜身。

(2)帮助小华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二)自主预习1.填空(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公证处、。

(3)受到非法侵害,除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也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4)诉讼是在参与下,依照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诉讼俗称。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4)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利益、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

(5)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是,身为未成年人,不具优势,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因此青年人要斗争。

要在自己、减少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制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3.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机构和方式有哪些?4.什么是诉讼?诉讼的类别有哪些?诉讼在维权中地位怎样?5.我们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6.青少年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三)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探究一:P58探究与分享镜头一:高三学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遂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善用法律》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善用法律》说课稿

5.3《善用法律》说课稿说教材本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目的内容。

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懂得遇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在应对违法犯罪时善于斗争。

本课承接前两课“法不可违”“预防犯罪”,教材已经帮学生初步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帮助学生反省自身行为,积极预防犯罪,第三目就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维权的方法、应对违法犯罪的方法,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

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涉世不深,心态不成熟、体力不具优势,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

学生亟需了解如何有勇有谋的应对违法犯罪、了解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保证他们的人格尊严等各种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另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考虑到学生的法治观念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交流展示两个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与对话,合作与探究,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过程,提升思维的质量,形成正确的方说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维权方案,在帮助他人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培养依法维权意识。

2.通过观看、分析新闻视频内容,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

(二)能力目标通过情景探究、案例分析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懂得遇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并在应对违法犯罪时善于斗争。

(三)知识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分析维权方案,知道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具体途径和方法;2.通过分析视频主人公的行为,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懂得青少年面为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能力目标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重点1.认识、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1.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

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

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案例2】父母从潮阳到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百依百顺。

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

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

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

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

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

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小文家人随即报警。

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善用法律》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善用法律》说课稿

《善用法律》说课稿七里初中高鹏飞说教材本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目的内容。

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的案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目的在于调动学生课堂得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懂得遇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在应对违法犯罪时善于斗争。

本课承接前两课“法不可违”“预防犯罪”,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要求积极预防犯罪,第三目就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维权的方法、应对违法犯罪的方法,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

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涉世不深,心态不成熟、体力不具优势,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

学生亟需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考虑到学生的法治观念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教师坚持以学为中心,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展示、小组交流展示三个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与对话,合作与探究,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过程,提升思维的质量。

说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维权方案,在帮助他人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培养依法维权意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情景探究、案例分析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懂得遇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三)知识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分析维权方案,知道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说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说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法、讲授法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校园暴力视频播报】师:同学们,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PPT播放“法制播报”的微课视频师:视频中说道的是什么事件?你身边有吗?当这类事件发生后,专家给的建议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生回答。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第3框《善用法律》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第3框《善用法律》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思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
提示:王某以暴制暴,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受到法律制裁。
镜头二
某村农民因村干部想毁约,于是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思考:为什么村民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示:村民们能依法维权。
讨论交流:
你选择哪一种做法?
遇到此类被侵权的行为,你会怎么应对?
提示:
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播放视频:依法维权,你的生活会更有尊严
小结: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知识拓展:法律救济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拓展空间:
小倩父亲去世后,其叔叔掌握小倩父亲所有遗产和证件,并小倩是未成年人为借口,蛮横霸占遗产。
请你帮助她:小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救助?
提示: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她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寻求帮助等非诉讼方式解决问题;如果仍不能解决问题,她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勇敢地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难点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学法
主体参与式学习
教法
情境教学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学生打工遭欠薪想维权难处不少
讨论交流:
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她讨回公道?
提示:视频中的“她”,劳动后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每之购”商场却欠薪不给,违反了《劳动法》。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三框《善用法律》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三框《善用法律》
2.搜集依法维权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事例。
3.阅读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部分章节
学习策略
1.情境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方法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情景导入:上周小丽在商场买了双超炫的名牌运动鞋,本来特别开心,但是昨天发现居然有质量问题!好郁闷!算了,自认倒霉,凑合着用吧!可没想到今天体育课跑800米,鞋底居然开裂了!还摔了一跤!真是太背了。
2.针对共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完成。
(1)讨论分享维权方案的设计。分组发言、补充。
(2)请同学阅读P58 “阅读感悟”栏目及课前的相关法律知识的搜集,感悟并列举出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国家法律救济的机关及其基本职能。
(3)利用P59 “探究与分享”栏目,通过案例分析,归纳诉讼的种类、诉讼的作用、诉讼在法律帮助救济体系中的地位。比较三种诉讼类型,分析概括各自主要特点
思考: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面对歹徒行凶,你会怎么做?
1.学生阅读P60探究与分享小张见义勇为的事例 ,对观点一和观点二进行分析、讨论,发表看法,感悟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品质,要不断弘扬。
2.学生阅读小女孩勇于并善于同歹徒作斗争的事例,参考P61方法与技能: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针对教师 设计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与技巧。
3.通过探究与分享的事例分析,感悟并归纳出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原因,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分析、归纳并总结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5.3 善用法律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3 善用法律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课时善用法律一、教学内容分析八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本场域,以社会生活、社会规则、责任奉献和家国情怀为主题,四个单元的层次循序渐进。

“善用法律”所在第二单元从社会规则的功能入手,引导学生懂得社会规则对个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理解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其落脚点在于增强学生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和本领。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权,但对于怎样依法维权、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却比较模糊的;对学习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但法律知识比较匮乏。

八年级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存在两种普遍的情形:一是胆怯,另一是鲁莽,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方法还比较欠缺。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增强法治意识,增强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

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树立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树立起敢于并善于斗争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案例:通过外卖平台点餐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在消费过程中发生损害了怎么办?2022年1月,小陈通过外卖点餐平台在某餐馆下单购买了一份酸辣螺蛳肉、一份米饭、一瓶罐装饮料。

平台优惠9元,小陈共支付了16.08元。

后外卖骑手按订单地址将上述食品送至位于雁峰区某网吧。

小陈在食用时,因菜品内有一块小石头导致其右下后牙磕破。

小陈遂至衡阳某医院治疗牙齿,医院为小陈做了拔牙及牙冠植入手术,花费治疗费3100元。

思考:如果你是小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你是忍气吞声?还是打击报复?学生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合法方式来解决,要善用法律。

那么具有有哪些解决方式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优质课教案_22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优质课教案_22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解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知道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有勇有谋。

2、能力目标: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善用法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三框题的内容。

这个框题由“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和“有勇有谋,应对犯罪”两目组成,意在帮助学生在树立“法不可违”的信念和积极预防犯罪的基础上,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2、教材内容本框题主要涉及的问题为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有勇有谋,敢于并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对应课标的内容是:“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中的“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作为八年级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

由于涉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对依法维权认识和行为方面还是存在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违法行为只需受到民事制裁 D.诉讼是依法维权的唯一途径
五、拓展延伸(含作业布置、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懂得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业布置:见练习册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问题:猜猜看 ,快递员小张是怎么做的?
学生总结: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斗争。这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媒体呈现:20xx年两会提出 见义勇为有法律“撑腰” ,朗读P61“相关链接”
观察图片“抢劫”“传销”“微博维权”,观察他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总结:保全自己,设法脱身。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有效打击犯罪。
2.小林的父母从事个体经营,因不满某工商管理人员的粗暴执法,向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投诉,这种维权的手段是 ( )
A.非 诉讼手段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行政诉讼
3.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未成年人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凶,未成年人与其斗争 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 )、
通过视频铺垫,学生总结: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板书),寻求这些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8“阅读感悟”了解这些机构。
你知道下列情况应到什么机构吗?
咨询法律条文应该到?打官司需要找?财产公证需要去?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可以到?
教师引导:另外,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 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打官司)是人民法院 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它 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手段通 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板书)。请学生们阅读教材P60“相关链接”进行了解。
出示材料:刘丽丽向人民法院提出转移抚养权的诉讼。
3.丽丽采取哪种手段来维护合法权益?这是哪一种诉讼?
学生回答:属于诉讼手段的民事诉讼。
目标导学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活动二:智勇双全
快递员小张 送快递到某出租房时发现,屋里的几个人显得神神秘秘。在签收快递的时候,小张悄悄观察了屋内的情况,发现他们正利用手机或电脑与外界联系,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
三、导学施教
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活动一:出谋划策
出示材料:刘丽丽事件
1.如果你是刘丽丽,还应该怎么做?
学生总结: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 板书:“法”字)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她可以求助哪些法律服务机构?
一、查学诊断
1、提供 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2、诉讼的类型有哪几种?
3、我们为什么需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我们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示标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本节课目标及重难点
12.4国家宪法日”视频导入
师:自xx大提出的的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以来,宪法和人们的生活越发密切,为了提高人们善用法律和维权意识,我国将12月4日定为法制宣传日,下面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见PPT)
①勇敢地与歹徒进行搏斗 ②记住歹徒相貌
③设法稳住歹徒 ④及时拨打110报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朱某拾到刘某的进口名牌相机,刘某要求其归还,但经多次协商后朱某仍拒绝归还。刘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相机。由此可见( )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朱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善用法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题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3课时 善用法律
课型
新授课
第 3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 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2: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的能力。
3: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重难

教学重点
怎样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教法学法
案例分析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
制作PPT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教师给出斗争方法指导:拨打110,巧妙周旋,记住犯罪分子体貌特征,了解去向,保护现场。
四、练测促学
1.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 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