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强制放顶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生产中,综采工作面是一项重要的矿井开采工艺,也是煤矿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综采工作面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复杂,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对于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应采用合理的支架装备,并按照煤矿安全标准进行支护。
常用的支护形式有采用采用液压支架、锚杆支护、板支式支护等。
液压支架具有支承力大、支护稳定、调整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综采工作面。
锚杆支护是通过在巷道顶板、煤墙和煤底使用锚杆进行支护,增强巷道的稳定性。
板支式支护则是通过在巷道顶板设置钢板与锚杆进行支护,适用于煤岩层控制性差的情况。
通过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并加强支护质量监督,可以确保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防止事故发生。
其次,综采工作面的通风措施是综采安全的重要保障。
采用适当的通风方案,可以稀释瓦斯浓度,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在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设计上,应设置合理的风流分区,保证通风的均匀和合理。
同时,引入新风的位置和方向也需要注意,确保新风能够有效地通过人工开挖的巷道到达作业面,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另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避免风流过强,以免对支护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
此外,综采工作面还应该进行瓦斯抽放和防治措施。
瓦斯的抽放主要是通过设置瓦斯抽放孔、瓦斯抽放井等设备进行瓦斯的抽放和引导,降低瓦斯浓度。
瓦斯的防治则是通过改进开采方法和加强管理,减少瓦斯的产生和积聚。
瓦斯抽放和防治工作的关键是要做好瓦斯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瓦斯的积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对人员进行瓦斯防治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综采工作面还需要加强对火灾的预防和控制。
火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风险,特别是在综采工作面产生的煤尘易燃易爆,更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在综采工作面放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煤尘的控制,避免引发火灾。
15101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5101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一、情况描述由于15101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采用锚杆、锚网和锚索联合支护,退锚不及时可能导致回采工作面顶板出现悬顶现象。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保障151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安全平稳。
根据矿领导研究决定为了避免回采工作面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后,但老顶仍未夸落。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二、强制放顶具体措施1、强制放顶工艺(1)打眼工具强制放顶采用MQT-120型锚杆钻机施工,采用B19中空六方接长钻杆配Φ32mm的合金钢钻头。
2、炮眼布置(1)在15101综采工作面上端头采用切顶线向采空区方向打炮眼,炮眼方位角27°,仰角45°;炮眼布置在上下端头切顶线前800mm,与铅垂线方向夹角为15°,孔深度3800mm左右(过15#煤1m),炮孔间距为1500mm,预计3个炮眼,装爆破采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采用炸药规格为直径Φ32×200mm/卷,爆破孔口采用炮泥封孔。
采用3卷炸药,现场根据15号煤顶板岩石厚度要进行适当调整。
(2)15101工作面下端头采用切眼往外使用风动锚杆钻机配合Φ42mm的钻头,打设切顶孔,切缝孔距轨道顺槽非回采帮800mm,与铅垂线方向夹角为15°,孔深度3800mm左右(过15#煤1m),炮孔间距为300mm,(一次爆破不超过5000mm)钻头直径为42mm,爆破采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采用炸药规格为直径Φ32×200mm/卷,爆破孔口采用炮泥封孔。
采用3卷炸药,现场根据15号煤顶板岩石厚度要进行适当调整。
3、爆破方法(1)爆破采用正向装药结构,串联联线方式,使用瞬发电雷管,III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必须使用水炮泥。
(2)施工顺序:钻眼前准备→检查瓦斯→钻眼→吹眼→检查瓦斯→装药联线→检查瓦斯→撤人设警戒→爆破→检查瓦斯及爆破效果→洒水灭尘、维护顶板→出渣→顶板检查。
综采工作面安撤安全定置管理法范文

综采工作面安撤安全定置管理法范文综采工作面是煤矿井下采掘工作的重要区域之一,安全定置管理法是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以综采工作面安撤安全定置管理法范文为主题,重点讨论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定置管理措施。
一、规定工作面的边界和通道为了确保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首先需要规定工作面的边界和通道。
工作面边界的规定可以根据煤层走向、煤层倾角和采煤机的开采宽度等因素确定。
通道的规定应符合煤矿安全规定,确保矿工在工作面上的通行和疏散。
二、设置安全围护设施在综采工作面上,设置安全围护设施是确保工作面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安全围护设施包括防撞柱、防撞栏杆、警示标识等。
防撞柱和防撞栏杆的设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以防止采煤机和其他设备对工作面周边壁脚的碰撞。
三、保持工作面的排水畅通综采工作面在采煤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地下水。
为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必须保持工作面的排水畅通。
排水通道和排水设备应得到合理的布置和设置,以确保地下水能够及时排出,防止地下水积聚导致工作面的塌陷和水灾事故。
四、加强瓦斯抽放管理综采工作面上往往伴随着瓦斯的产生。
瓦斯是导致煤矿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瓦斯抽放管理是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的必要措施。
应采取有效的瓦斯抽放措施,保证综采工作面上的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五、加强通风管理通风是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确保工作面上的氧气供应和瓦斯、粉尘的排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因此,加强通风管理是工作面安全定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在综采工作面上,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是确保工作面安全的关键。
矿工应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了解工作面的安全规定和管理要求。
同时,矿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安全生产无小事,时刻保持警觉。
综采工作面安撤安全定置管理法范文的制定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其细化了煤矿安全规定和管理要求,为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

8103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8103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以后,由于顶板不能及时垮落,造成了老塘(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规定,对工作面控顶区构成威胁。
为了加强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我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013年9月22日开会研究决定,对此采面采取人工强制放顶,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在掘进8103综采工作面两顺槽记录和观测顶板的硬度分析,本工作面在直接顶下开采,煤层顶板坚硬、完整、不易冒落,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不能自然垮落法,表明本地区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较大,为缩短8103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避免初次来压形成飓风,威胁到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经矿方结合实际情况商定,现对8103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采取强制放顶施工,特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如下。
一、工程概况8103综采工作面为8#煤层首采工作面,工作面采长180m,回采长度1420m,煤层厚度1.9 m,煤层倾角7°-8°,工作面切眼采用矩形断面,支护采用锚网和锚索联合支护,切眼宽度6m,净高1.9m。
二、施工方案1、炮眼布置:炮眼布置在8103综采工作面切眼中,炮眼距切眼中线线1.5m,靠近东帮,间距为10m,平行工作面切眼,呈“一”字型分布,倾角为30°,深度为16m,垂深为8m,共布置25个。
2、炮眼采用MYZ-150型全液压型坑道钻机施工,钻头采用φ85毫米合金钢钻头,成孔直径为φ90mm。
3、炸药采用高黑威水胶炸药,药包规格为φ×400mm,雷管用毫秒延迟电雷管,联线方式为串联,起爆方式采用延期雷管导爆索起爆,装药系0.6,炮泥装填系数为0.4,炮泥采用黄泥制作。
炮线采用2×0.5mm双绞线,用起爆器引爆。
4、放炮所用材料名细:黑高威水胶炸药:Φ70×400mm;数量1200Kg;导爆索:1000m;雷管:50发毫秒延期;放炮母线:1、双绞线500m;花线:800m;黄泥: 2T;胶带纸: 10cm,100卷;裁纸刀: 10把;炮棍: Φ75×3000mm 和Φ75×2000mm各一根;起爆器: 1台;木楔子: 25个;小木楔:30个;PVC管:Φ60×1500mm 管接头:125个;堵头:50个;二、安全技术措施1、炮眼采用连续偶合方式装药,并采用双雷管,双导爆索引爆,其中一根导爆索引至炮眼底部,另一根导爆索与炮眼外侧第一个药包连接,每一根索采用雷管起爆,两个雷管在孔内采用并联连接,并用木塞固定,放炮母线必须绝缘良好,并且悬空吊挂。
综采工作面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综采工作面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理念的应用,如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行业应用前景探讨
01
拓展应用领域
02
加强国际合作
目前综采工作面初放安全技术措施主 要应用于煤矿行业,未来可以拓展应 用到其他类似行业,如金属矿山、非 金属矿山等,以保障更多行业的生产 安全。
现场处置方案制定
针对综采工作面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包括现场指挥、人员疏散、危险源控制、医疗救护等方面的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定期组织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提高现场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效果评估
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现场处 置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事故树分析法
通过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 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 途径,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和应急预案。
监控手段及数据分析应用
传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监测技术
在综采工作面布置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 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视频监控技术
在综采工作面安装摄像头,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组织安全演练
02
在工作面初放前,组织一次安全演练,让操作人员熟悉应急处
理措施和避灾路线。
配备专职安全员
03
为每个综采工作面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生产
工作。
安全设施布置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在工作面内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 员注意安全。
安装防护设施
在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 设备周围安装防护设施, 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1、放顶前的要求1、通风要求:⑴由于初采期间顶板还没有跨落,造成了液压支架后部大量漏风。
为了保证工作面的通过风量,在第1架支架与煤帮之间及第87架支架与煤帮之间设置挡风帘,以减小采空区漏风。
⑵要保证达到本作业规程中所规定的综采工作面风量。
2、工程质量为了初次放顶的安全生产,工作面生产时须沿底板推进,顶煤应至少留设200~300mm。
采煤机司机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禁割底、割顶,确保工作面的工程质量达到l三直两平l的要求。
•3、液压支架的支护状态放顶前,必须加强工作面各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各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必须保证液压支架支护状态良好,各种阀组、乳化液管接头等必须完好,接顶严密,初撑力必须达到本作业规程的要求。
及时移架,以利于顶板维护,支架成一条直线。
超前支护必须符合本作业规程中有关要求,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否则不得放炮。
4、采煤机的停放位置:初次放顶期间,采煤机必须停在机头或机尾处,并将滚筒降至底板。
5、放顶装药前,同时支架支护有效,初撑力符合规定。
6、炮工要按矿相关规定的要求提前分组装好爆破药筒;生产技术科组织人员在地面上进行井下装药前的准备工作,装药时,通安科须派专人监管火工品,严防丢失。
7、炮工在装药前、装药过程中、运输过程中要有副队长以上干部及相关部门盯管,保证装药质量及火工品的安全。
2、放顶工作:1603采煤工作面初放时的炮眼布置、装药、联线等工序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科编制的《东圪堵煤矿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爆破设计》要求进行。
综采工作面过冒顶段放炮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冒顶段放炮安全技术措施212302综采工作面在回收前先挑顶后铺网为收尾做预备过程中,消失工作面伪顶及直接顶大范围破裂并导致工作面部分支架前冒顶,为使工作面支架在直接顶冒顶及伪顶脱落段与前方实体煤对接,并使采煤机正常通过,依据现场实际状况,经矿讨论,从工作面70#支架往下对影响采煤机通过的地段进行放炮处理,制定本平安技术措施。
一、预备工作预备好直径不小于100mm的板梁1.2m100根和1.5m50根,并运到作业地点。
二、劳动组织现场施工负责人:综采一队现场跟班队干由综采一队施工,三班作业。
三、施工方法1、从工作面70#-61#支架自上而下在煤壁侧对影响采煤机通过的地段进行放炮处理,放炮后人工先将煤渣出完,再将刮板输送机推过去,打出支架护帮板,人工架设“一梁二柱”(2.8m单体支柱协作1.2m或1.5m板梁)顺山棚子(每架支架对应两架棚子),其棚距为800mm。
2、70#支架以上用采煤机割煤。
3、使用1.2m长钻杆打眼,开帮进度0.8m。
采纳爆破落煤和人工镐刨相结合的落煤方式。
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采纳正向装药,正向爆破,分段自下而上放炮,采纳串联方式联线。
4、放炮时,先放底眼后放顶眼,一次起爆1个支架。
严格掌握一次放炮段长不大于2m。
炮眼封泥后,封泥面到眼口距离不大于200mm。
四、平安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前,必需由班长由外到里先检查已施工段顶帮状况,对顶帮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工作要贯穿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防止片帮、离层跨落的煤块、矸石伤人。
⑴、敲帮问顶工作,必需有班长负责找顶,并有一名有阅历的老工人协作观看顶板及四周状况,观看顶板的人要站在找顶人的侧后方(3m),并确保后退路线的畅通。
⑵、敲帮问顶工作必需从有支护的平安地点开头,根据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挨次进行,用长工具进行找顶,找顶时应手持长柄工具(钎杆2.5m),顺裂隙渐渐找下,不得硬刨、硬撬,遇有岩层离层时,要马上找下。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锚杆、锚索和钢梁等联合支护方式,对 顶板进行加固,确保复合顶板的稳定性。
放顶步距与支架间距
放顶步距
根据顶板的类型和开采条件,确定合理的放顶步距。放顶步距过大或过小都 会影响初次放顶的效果。
支架间距
合理调整支架间距,确保支架在放顶过程中的稳定性。支架间距过小可能导 致支架拥挤,影响通风和安全空间;支架间距过大则可能导致顶板下沉和冒 落。
分析总结
根据记录的数据,对初次放顶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安全技术措施的改进建议
针对初次放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 议,进一步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对初次放顶过程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04
初次放顶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人员安全位置与行动规范
确保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在初次放顶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处于安全位置,避免处于 垮落或冒顶的危险区域。
行动规范
所有人员应遵守安全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照 指挥人员的指令行动。
瓦斯检测与通风要求
瓦斯检测
在初次放顶前,应进行瓦斯检测,确保工作面及巷道内的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采煤机
检查采煤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截割部、牵引部 、电气系统等部件是否正常,确保采煤机能够 正常运行。
运输机
检查运输机的完好性,包括链轮、刮板、链条 等部件是否正常,确保运输机能够正常运转。
工作面环境整理
清理杂物
01
清理工作面及两巷的杂物,确保工作面整洁,保证安全作业空
间。
调整支架间距
02
根据工作面设计要求,调整支架间距,确保支架排列整齐、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强制放顶安全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综采强制放顶安全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成立强放领导小组为了保证8101切眼强制放顶安全顺利实施,经矿研究决定成立强制放顶领导小组:组长:卢义副组长:曾泰李润禄杨鑫马海林段仁波闫东方成刚孙敦玉成员:魏家东陆丙太高亮高俊珍杨来仕郭继斌宋志兴闫旭升宁丽君郭瑞红赵文清张俊林刘宇杰李浩然马德福李付贵秦保国职责及分工:1、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强制放顶所有工作。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完成此次强制放顶工作。
3、综采队负责强制放顶前切断综采工作面及两顺槽巷的所有电源,对强放区域内的支架管线、电缆进行必要保护,在运顺巷备2台水泵预备强放后顶板大量涌水时抽水。
4、综采队负责组织强制放顶所需的人员,负责火工品领取、运输、井下装药、连线和最终实施放炮等。
5、通风科、通风队负责强制放顶前对8101回顺巷、8101工作面、支架后、一盘区总回风大巷进行一次巷道冲洗,确保巷道内粉尘不超标;同时负责强制放顶前后所涉及区域内有害气体监测、放炮时“一炮三检”和回风顺槽从超前支护段开始每50米设一道喷雾,共需设三道。
6、综采队负责强制放顶措施的编制、贯彻学习考试,生产技术科负责现场组织协调。
7、调度室负责安排强制放顶时矿领导及机关科室人员跟班;负责协调解决强制放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供应站负责组织供应强放所需的雷管、炸药、导爆索等材料。
二、工程概况1、施工概况为了避免老顶初次来压对8101综采工作面支架造成严重损坏,保证初次来压期间的安全生产,同时为了更好地破坏顶板的完整性,能够使顶板及时跨落,减小初次来压步距,缓解老顶初次来压的巨大载荷,在该工作面切眼范围内布置20个炮眼进行深孔预裂爆破。
炮眼布置呈“一”字型分布,距切眼副帮2.75米,炮眼间距为10m,按照26m、29m、32m为一组循环布置,垂深分别为13m、14.5m、16m。
炮眼采用ZL-1200型液压坑道钻机施工,钻头采用φ95㎜合金钢(详见施工图),目前炮眼已经施工完毕。
2、施工主要工序流程地面准备强放所需材料-→运输下井至8101切眼-→井下装药(PVC管)-→向炮眼内装药-→填装炮泥并封堵-→联线-→清点工作面撤离人数-→放炮前“一炮三检”-→放炮。
三、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一)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1、运输路线:辅运平硐-→辅运大巷-→北翼集中辅用大巷-→8101回顺倒数第二调车硐。
2、安全技术措施1)电雷管必须装在专用的雷管箱内,同时由放炮员亲自运送,炸药应由放炮员或在放炮员监护下由其他人员运送。
电雷管和炸药严禁装在同一容器内,严禁将爆炸材料装在衣袋内。
领到爆炸材料后,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逗留。
2)炸药和导爆索应使用专车分装分运,要求先下炸药和导爆索,最后下电雷管;同时要求炸药和导爆索运送至8101回顺倒数第二个调车硐内,雷管运送至8101回顺第二个调车硐外50m处装箱上锁,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看管,防止丢失。
3)放雷管、炸药前首先观察巷道顶帮情况,确保顶帮均完好后再放置雷管、炸药。
4)严禁在交接班时间或入井车辆、人员多的情况下运送雷管、炸药;车辆入井前必须检查其防爆性能和接地性能,确保车辆运行可靠。
(二)井下装药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1、向PVC管内装药1)装药地点:8101回顺倒数第一个调车硐内。
2)为了能够确保起爆,每个炮眼内要求并联布置两根导爆索,同时要求每个炮眼外预留1米导爆索供最后连线用。
最终确定32米炮眼单根导爆索长度为38米,29米炮眼单根导爆索长度为35米,26米炮眼单根导爆索长度为31米。
每个炮眼装药系数为0.6,炮泥采用黄泥制作。
3)根据预装炮眼长度,先准备对应长度的导爆索两根并拉成直线,将准备好的PVC管穿在导爆索上开始逐根装药,每个PVC管的两端需用透明胶带封口,防止在搬运过程中炸药掉落。
已装好的成品可根据相同炮眼长度分开放置,便于安装。
4)装药期间,装药人员要对炸药、导爆索轻拿轻放,严禁碰撞炸药及导爆索。
5)装好的炸药要做好长度标记,并摆顺放在平整的地方,不得有扭曲现象。
6)炸药不好装时可用刀将炸药卷划开装。
7)剩余的炸药和导爆索要清点好数目,及时交回炸药库。
2、安全技术措施1)装药地点放炸药前必须切断存放炸药地点附近300米范围内的所有电源,其他无关人员、车辆严禁进入。
2)要求现场作业人员按照规定的装药方法进行装药,并由技术科跟班人员负责检查,确保装药质量。
3)装导爆索时严禁冲击和挤压,当需要剪断时,只准用快刀剪断,不准用火烧断,同时切断导爆索时要远离炸药摆放位置;封泥段两米长的导爆索为了防止受挤压,用胶带纸裹好,切断的导爆索端头必须用透明胶带纸裹好,防止进水受潮后导爆索失效。
(三)向炮眼内装药、连线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1、装药方法1)在工作面推进3~4米后进行装药,装药前必须检查装药地点的顶帮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如发现顶板有裂隙时,必须先进行加强支护后方,可组织装药工作。
)2)装药前综采队要负责切断工作面以及两顺槽所有电源。
瓦检员必须对两顺槽及放炮地点的瓦斯和煤尘浓度进行检测,如瓦斯浓度≥0.5%,煤尘超规程规定,严禁装药。
3)装药工站在专门搭建的施工平台上,为了确保安全施工,搭接的平台上必须有防护栏,而且牢固可靠。
4)放炮采用一次联线,分段爆破;装药顺序为从机尾向机头装药,从机尾开始的每三个炮眼安装的雷管段数分别为1、3和5段。
5)炸药采用乳化炸药,药卷规格为φ70×500mm,雷管采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1、3、5段),联线方式为串并联,既炮眼口的两个雷管为并联,炮眼之间为串联,起爆方式采用延期电雷管引爆导爆索,由导爆索引爆炸药,起爆器型号为QL-200型,装药系数为0.6,每米炮眼装药量4kg,炮泥系数为0.4,炮泥采用黄泥制作。
6)装药前首先必须用掏勺将炮眼内的煤粉、岩粉清理干净,然后用φ70×3000㎜、φ70×1500㎜的木制炮棍将装有药卷、炮泥和导爆索的PVC管装入炮孔内,严禁冲击挤压,药包要推至孔底,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装紧装实,黄泥要充填密实,在装药或充填黄泥封口过程中严禁破坏导爆索。
7)炮眼采用简化的间隔方式装药,即采用连续耦合方式装药。
并采用雷管,双导爆引爆,两根导爆索延伸至炮眼底部,每一根导爆索均采用雷管引爆,每个孔口的两个雷管采用并联连接,并用木塞固定,放炮母线采用2.5mm2的专用电缆,必须绝缘良好,炮孔与炮孔之间也采用串联连接,导爆索、连接线、母线与雷管的连接处必须符合要求并用绝缘胶布裹好,放炮母线悬空吊挂。
8)炮孔最外端2m炮泥不装PVC管,直接用黄泥充填,将黄泥用手搓成棒状并用纱布裹好,然后推进泡孔,封口要严密,必要时可用水泥药卷封口。
9)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并扭结,严禁电雷管脚线、导爆索、放炮母线同运输设备、电气设备及导电体相接触。
10)装药过程中矿派瓦检员跟班随时监测O2、CO、CH4浓度。
2、联线20个炮眼每3个为一组,最后一组为2个。
导爆索与雷管采用细绳绑扎,每一孔雷管之间并联,孔与孔雷管之间采用串联,详细连线方法见附图1。
3、安全技术措施1)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技术好有经验的放炮员进行,放炮母线(双股)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
2)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线将电雷管抽出,并把抽出的每个电雷管脚线末端扭结。
3)绑扎雷管时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4)电雷管只与导爆索绑扎,绑扎时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末端扭结短路。
(四)放炮安全技术措施1、放炮前综采队在俩顺槽增加2台排水泵以增加排水能力,防止强放后顶板涌水量突然增加损坏工作面设备。
2、放炮必须由专职放炮员担任,并在现场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3、分段放炮连接线路要提前连接好,一段放完之后在放下一段,检查不响的瞎炮时要有两人进行,特别观察好顶板状况。
4、放炮员必须最后离开放炮地点,撤离到有8101运顺500米以外进行放炮。
5、放炮器的钥匙或手把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不得转交别人,更不准将钥匙插入放炮器,放炮后随手将钥匙拔掉,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6、放炮前,跟班领导必须清点回撤人数,并安排好两顺槽出入地点的警戒,回风顺槽作业人员全部撤离至风门以外,综采工作面人员和当班参加强放施工的除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离至8101运顺500外的调车硐内,在撤人的过程中所有人员要听从放炮员及现场领导的指挥及时撤离,然后由跟班领导和安检员负责核实、清点所有回撤人员数量,确定所有人员均撤离到安全地点后,由跟班领导下达放炮命令,放炮员接到放炮命令后,必须发出放炮信号、吹哨,并大喊三声,至少再等10秒钟后方可放炮。
7、通电后装药炮眼不响,放炮员必须先取下放炮器手把或钥匙,并将放炮母线摘掉,扭结成短路,然后等30分钟后,沿着放炮母线线路进行检查,找出不响的原因,上报强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再次放炮方案,由放炮员实施再次放炮任务,直至最后所有设计炮眼全部放完为止。
8、放炮工作结束后,由通风队负责安排瓦检员对工作面、回风巷内的CO、CH4和粉尘浓度进行详细检查,确定符合规定后,上报强放领导小组,通知综采队开始正常生产。
同时撤除警戒。
(五)其他安全要求1、矿压组要在工作面,每隔10个支架设置一个矿压观察点,队跟班干部要对上下安全出口,两顺槽及工作面煤帮进行全面检查。
矿顶板初次强放现场盯班领导干部,要全面了解掌握本工作面情况,以便指导工作面初次强放的管理。
2、泵站压力达到额定压力31.5MPa,支架达到额定初撑力,接顶要平、严、实。
端头支护,两顺槽超前支护,要按8101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初次放顶要求执行,并达到额定初撑力。
3、停产放顶前要将工作面控顶距准备为最小控顶距。
4、放顶时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对工作面及其上隅角瓦斯浓度进行全面检查,瓦斯浓度<0.5%方可进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