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的好段摘抄
描写孙悟空精彩句子原著摘抄

从原著中摘抄的关于孙悟空的精彩描写孙悟空,作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无人能敌的神通广大,深受读者喜爱。
1.“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这段描述展现了孙悟空的神秘出生和他天生的非凡之处。
从石头中诞生,象征着他的与众不同和超凡脱俗。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孙悟空在花果山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充满了野性和生机。
3.“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
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
”此段描述了孙悟空在学得神通后的自在生活,他遨游四海,广交贤友,展现了他的豪迈和洒脱。
4.“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这是对孙悟空形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他身披金甲、手持金箍棒的威武形象,以及他变化多端的神奇能力。
5.“悟空道:‘我自闻道之后,有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之功;筋斗云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隐身遁身,起法摄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
’”这段话是孙悟空对自己的神通的自豪宣称,展现了他的自信和无所不能的超能力。
6.“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
悟空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
”这段描写展现了孙悟空情感细腻的一面。
尽管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仙,但他对师父唐僧的深厚感情却让他显得十分人性化。
7.“好大圣,横担了铁棒,领定了唐僧,剖开山路,一直前进。
那师父在马上遥观,好一座山景。
真个是:山顶嵯峨摩斗柄,树梢仿佛接云霄。
西游记有关孙悟空的动作神态的句子

西游记有关孙悟空的动作神态的句子
1. 他的手一抬,两只脚就踩在了一朵云上,跃起时,手里捏着如意金箍棒,瞬间飞向了对手。
2. 孙悟空嘴角微笑着,轻轻一跃,便跃上了万丈高空,双手握紧了金箍棒,开始展开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
3. 孙悟空的眼中闪烁着电光般的锐利,他手里的金箍棒舞动得如同蛇信般迅捷,狠戾可怕。
4. 孙悟空的手在空中划出一个完美的弧线,金箍棒在手中生出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风声。
5. 孙悟空的眼里透着坚定的神色,他手里的金箍棒在空中舞动,一下子像龙卷风一般,猛烈无比。
6. 孙悟空的身形在空中疾掠,他手里的金箍棒犹如流星一般,轰鸣着砸向了敌人。
7. 孙悟空的身手极为灵活,他在空中翻跃着,手中的金箍棒更是毫不停歇,像是蛇一样,快速地攻击着敌人。
8. 孙悟空舞动着手里的金箍棒,眉头微皱,紧张而又专注,他的动作配合着每一个细节,只为了打败敌人。
9. 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上突然爆发出一束金光,整个人犹如巨龙一般,在空中划出一个完美的大弧度,打向了敌人。
10. 孙悟空眯起眼睛,双手握紧金箍棒,身体在空中连续翻跃着,散发着几分野性的力量。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句子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句子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勇敢善良、聪明机灵的精灵,他能
够随心所欲地穿行于天地之间,拥有七十二变的神奇力量。
书中将他
描写成一个七尺高的猴子,满头金发,胡子直贴脸颊,眼睛中精光四射,身穿一件金毡袍子,灿然红尘。
他的飞来峰大门上有“智无双”
的匾额,提醒着他刚毅的性情,他是一位勇猛的先锋,不畏惧任何困难,永不妥协。
孙悟空在西游中乘着箭步旋转把三千大山穿梭,可以迅速穿越千里。
他还有能改变形体的七十二变,手持金箍棒,能缩小大山,压缩
大海,将巨大物体压缩成不及小草的大小,压缩时间的长短,令人叹
服不已。
他更拥有刀锋般的智慧,经常能用于智胜怪物,改变局势,
精明得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孙悟空还拥有超自然的能力。
比如,他可以轻而易举地穿
越天地,可以从山洞里穿破江面,可以飞上半空,或者止向溅起巨浪,可以生出金银火焰,可以飞离世间。
他甚至可以穿越时空,让自己几
十年前的自己出现在当下,意图给自己五百年前的生活安排一个出口。
这些神奇的力量,都使孙悟空成为西游记中最强大的传奇英雄。
西游记精彩片段摘抄

西游记精彩片段摘抄1. 悟空出世在盘丝岭宝林寺,孙悟空受道一周后,得赐官为“弼马温”。
“弼”为辅助,“马温”为大马之温柔,为三藏驾车护驾之意。
孙悟空为迎接“唐僧取经”,跟随路上许多的险象,为“唐僧取经”三人解围。
2. 与红孩儿斗法行至火焰山,孙悟空遇上了玉帝的亲孙子红孩儿,两人较量,并被红孩儿用黑锁链锁在了火柱上。
悟空於是念紧箍咒,将火焰引在黑锁链上,使得黑锁链烤得滚烫,使红孩儿疼痛不已。
3. 晒八戒在上界的宴会上,被八戒吃掉的人参果珍馐美味,孙悟空打探得知泼猴转世在非常寒冷的塔山寨,为了替三藏取经,孙悟空决定前往寻找泼猴。
终于,在塔山寨,孙悟空找到了泼猴所在的洞府。
孙悟空攀上了悬崖,用绕胎功制服了逃跑的泼猴,并强制让他带自己回到洞府。
4. 悟空斗佛到达佛国,向菩提祖师求法解脱的三藏命苦落在妖魔鬼怪手里,孙悟空奋力斗佛探问到“真假金身”,降服了二郎神,并跳进孔明灯,带着三藏等人化险为夷。
5. 火烧阴司孙悟空、八戒、沙僧为救唐僧,于是惊动地府,引来地藏王和判官如来带兵前来。
孙悟空不怕,按照计划,放出三千火娃和百万天兵二人,抢夺魔界之印,扯动黄色大幡,呼唤地涌金莲升腾起来,点燃大火,烧了阴司,逼走了黑白无常,迎上了如来。
6. 与九头虫斗法孙悟空带着师徒行至九色鹿苑,被九头虫抓在山洞中,孙悟空挥鬼头刀砍九头虫,却发现又会生头。
孙悟空忍受心痛,最后想到要献身以捉拿九色鹿。
7. 降妖伏魔师徒四人行到雷音寺,怎么经不进去?守门的金刚阿修罗不让经过,孙悟空于是施展了七十二变,扮成一堆杀猪笠,假装潜伏,降服了守门金刚,终入雷音寺拜佛求经。
8. 芭蕉洞悟空等人一路向西,到了一个叫芭蕉洞的地方,那里的老虎怕他,美女想要他,孙悟空毫不畏惧地斩杀了老虎,保护女人安全,也成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9. 憋尿大会出师后,师徒四人行到天竺,此时沙僧急需上厕所排尿,但在天竺行走时有异,压根找不到厕所,孙悟空便布置参加憋尿大会,最终取得胜利。
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的片段

第6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
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
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
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
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此处说明二郎神的拳脚对孙悟空还是很有威慑力的)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二郎神的勾刀直接穿过了琵琶骨,这是很明显的破防)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
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孙悟空躲在无火的地方,但还是被吹出了毛病)第20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却说那行者、八戒,赶那虎下山坡,只见那虎跑倒了,塌伏在崖前。
[行者举棒,尽力一打,转震得自己手疼]。
八戒复筑了一钯,亦将钯齿迸起。
原来是一张虎皮,盖着一块卧虎石。
(石头没打来,把自己给整疼了。
那基本说明了,有能力将自己破防。
)行者道:“不瞒你老人家说,我们出家人,自来无病,从不晓得害眼。
”老人道:“既不害眼,如何讨药?”行者道:“我们今日在黄风洞口救我师父,不期被那怪将一口风喷来,[吹得我眼珠酸痛。
今有些眼泪汪汪,故此要寻眼药。
]”那老者道:“善哉!善哉!(没事,以后因为眼睛遭的罪多着呢。
)33回。
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句子原文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句子原文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他是一只猴子,具备超强的武力和智慧。
下面列举了十个描写孙悟空的句子原文。
1. "孙悟空乃齐天大圣,自幼机灵聪慧,天资聪颖,熟读兵书,武艺超群,可以腾云驾雾,变化多端"(《西游记》第一回)。
2. "大闹天宫,光明顶,揭谛听法,称齐天大圣"(《西游记》第一回)。
3. "孙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腰间佩戴紧箍咒,头上戴着凤翅红帽,身披金甲锁子甲,脚踩莲花履,英姿勃发,威风凛凛"(《西游记》第一回)。
4. "孙悟空生性聪明机智,善于变化,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各种形状,如猴子、老虎、鹰等"(《西游记》第四回)。
5. "孙悟空的武艺高强,他能够七十二变,能够化作千千万万个孙悟空"(《西游记》第四回)。
6. "孙悟空的耳朵能够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眼睛能够看到万里之外的物体,鼻子能够闻到千里之外的气味,舌头能够尝到万里之外的滋味"(《西游记》第四回)。
7. "孙悟空的手可以伸长缩短,可以变大变小,可以伸进铁板上,可以伸进石墙里"(《西游记》第四回)。
8. "孙悟空的眼珠子可以变成火焰,可以发出闪电,可以照亮黑暗"(《西游记》第四回)。
9. "孙悟空的腰间佩戴着一条金箍,这是如来佛祖根据他的顽劣性格特意加在他身上的,它可以限制孙悟空的力量,让他无法逃脱佛祖的控制"(《西游记》第四回)。
10. "孙悟空聪明机智,勇敢无畏,他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帮助唐僧取经,战胜了许多妖魔鬼怪,保护了唐僧的安全"(《西游记》第百回)。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一个具有超凡能力和智慧的角色,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描写孙悟空的形象和能力,可以看出他的个性和特点,也展示了他作为主角的重要性和价值。
西游记里对孙悟空的描写

西游记里对孙悟空的描写西游记里对孙悟空的描写导语: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形象,他集中而又复杂地体现着《西游记》情理之争的主题。
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的好段摘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2、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
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
”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
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3、只见那猴王脱了冠着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4、.妖王发怒,大圣施威:妖王发怒,要拿行者抵先锋;大圣施威,欲捉精灵救长老。
叉来棒架,棒去叉迎。
一个是镇山都总帅,一个是护法美猴王。
初时还在尘埃战,后来各起在中央。
点钢叉,尖明利;如意棒,身黑箍黄。
戳着的魂归冥府,打着的定见阎王。
全凭着手疾眼快,必须要力壮身强。
两家舍死忘生战,不知那个平安那个伤。
5、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打卒,达卒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6、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孙悟空精彩片段摘抄

孙悟空精彩片段摘抄
以下是一些孙悟空的精彩片段摘抄:
1. 悟空道:“弟子诚心听教,待我取些来。
”金星道:“近哪方,可有卖?”悟空道:“真个没有。
”金星笑道:“古人云:‘笔墨纸砚,皆兵器也。
’”悟空道:“足见先生高见。
待弟子请来。
……”
2.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教众猴打造。
无一个时辰,俱做尽。
悟空将兵器拿在手里舞弄,口里说道:“大王具告:千万莫气恼,时时要心平。
暂封个弼马温罢!”
3. 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早惊得天宫沸鼎相似,忍不住鬼哭神嚎道:“快早上来还我毫毛……”
4. 行者昂然不答,却又把头打破了窗户,冒不怕万死之心,二次打破。
上面即遣仙使来问“下方是何神仙,救了我宫中妖猴,曾折了御花园不定之荷花。
”
5. 行者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
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
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
”
这些片段描绘了孙悟空的勇敢、机智、坚韧不拔和反抗精神。
他是《西游记》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人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的好段摘抄导读: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形象,他集中而又复杂地体现着《西游记》情理之争的主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的好段摘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拜师: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取金箍棒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
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
”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
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销死籍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上。
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
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逐一查看。
裸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
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
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
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
齐天大圣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
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
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
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
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
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压在五行山下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众雷神与阿傩、迦叶,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善哉!善哉!出山三藏只得依从,牵马下山。
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尖嘴缩腮,金睛火眼。
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藤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额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馀多。
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
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
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紧箍咒行者去解开包袱,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
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锦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地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
这帽子苦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
”三藏道:“你若穿得,就穿了罢。
”行者遂将锦市直裰穿上,把帽儿戴上。
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
行者叫道:“头痛!头痛!”再出山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脱了妖衣,整一整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执了铁棒,径出门来。
慌得那群猴拦住道:“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
”行者道:“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
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
如今只因这件事,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
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
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
”众猴各各领命。
调扇这大圣果然欢喜。
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
见是个八戒的模样,便就叫道:“兄弟,你往那里去?”牛魔王绰着经儿道:“师父见你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难得他的宝贝,教我来迎你的。
”行者笑道:“不必费心,我已得了手了。
”牛王又问道:“你怎么得的?”行者道:“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不分胜负。
他就撇了我,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底,与一伙蛟精、龙精饮酒。
是我暗跟他去,变作个螃蟹,偷了他所骑的辟水金睛兽,变了老牛的模样,径至芭蕉洞哄那罗刹女。
那女子与老孙结了一场干夫妻,是老孙设法骗将来的。
”牛王道:“却是生受了。
哥哥劳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
”孙大圣那知真假,也虑不及此,遂将扇子递与他。
悬丝诊脉话表孙大圣同近侍宦官,到于皇宫内院,直至寝宫门外立定。
将三条金线与宦官拿入里面,吩咐:“教内宫妃后,或近侍太监,先系在圣躬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却将线头从窗?儿穿出与我。
”真个那宦官依此言,请国王坐在龙床,按寸、关、尺,以金线一头系了,一头理出窗外。
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
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
厉声高呼道:“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
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
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
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
”那国王在内闻言,满心欢喜。
打起精神,高声应道:“指下明白!指下明白!果是此疾!请出外面用药来也。
”收徒行者才教三个王子就于暴纱亭后,静室之间,画了罡斗;教三人都俯伏在内,一个个瞑目宁神。
这里却暗暗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将仙气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归本舍,传与口诀,各授得万千之膂力,运添了火候,却像个脱抬换骨之法。
运遍了子午周天,那三个小王子,方才苏醒,一齐爬将起来,抹抹脸,精神抖擞,一个个骨壮筋强:大王子就拿得金箍棒,二王子就轮得九齿钯,三王子就举得降妖杖。
真解却说唐僧四众,餐风宿水,一路平宁,行有半个多月。
忽一日,见座高山,唐僧又悚惧道:“徒弟,那前面山岭峻峭,是必小心!”行者笑道:“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乎无甚妖邪。
师父放怀勿虑。
”唐僧道:“徒弟,虽然佛地不远。
但前日那寺僧说,到天竺国都下有二千里,还不知是有多少路哩。
”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
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
”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
”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
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巴!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甚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
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
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
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成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形象点评: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形象,他集中而又复杂地体现着《西游记》情理之争的主题。
人的情欲表现是多样性的,此所谓七情六欲是也,这是人的本能和天性,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合理要求和正常欲望。
程朱理学则把人的情欲归其为邪恶,尤其是对人的好色好货之大欲,更是深恶痛绝,以为放任之,必然要违犯封建伦理道德,所以才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被朱明统治者奉为至宝圭臬,用以维护思想专制,维护封建秩序。
明人为此深受其毒害。
吴承恩无疑有着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他和明代中后叶许多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一样,带着打烂理学桎梏的同样愤怒,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光辉的形象。
孙悟空是个由一块石头造化出来的自然之子,作为猴子,他极端好动,永不安生;作为人,他“一生受不得气”;作为神,他不愿受任何束缚,一句话,孙悟空追求的是个性解放,任情随欲。
在程朱理学统治的天罗地网中,孙悟空庄严地宣布,他的本性不可扼杀,人的情欲不要战胜。
不受阎王束缚,不受天宫束缚,不受唐僧束缚,不受菩萨束缚,不受妖怪束缚,不受佛主束缚,可谓其主导性格。
而且,只要谁束缚他,他就反抗谁,反抗成为孙悟空性格的本质。
把这种主导性格和性格本质放在明中叶以后的反理学社会新思潮中来看,他反映的是吴承恩不受理学束缚,而且立志要打烂理学桎梏的反理学思想。
这种思想,作者把它倾注在孙悟空的身上,并使他这种思想贯穿了全书始终。
凡人一生下来,情欲就会自然而生,所以孙悟空一出世就要称王,要过“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不知足而异想天开地追求一种“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不要阎王老子暗中管着的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深有寓意情节,即人的情欲是自然滋生的,是一种本能天性,一旦受到束缚,必然要走向反抗。
假如没有“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的话,即假如没有程朱理学束缚的话,孙悟空也许不用出海学道而安分守己,他反抗的本性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
这是理学的反动,它想束缚人性,却使人们为求得个性解放而走向反抗,天理实际是无理的。
孙悟空得道后的第一件大事,是在龙宫得到一根可随人意而粗细短长的“如意金箍棒”。
作者特意命其名为“如意”,决非闲来之笔,其寓意不言而喻。
它是人之情欲的象征,孙悟空就是靠这根金棒,才大闹龙宫地府,大败天兵大将,后来又横扫西天妖魔的。
程朱理学为了维护天理尊严和思想专制,当然不会放任人欲横流。
为了束缚孙悟空的情欲,“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玉帝在齐天大圣府中分设“安静司”和“宁神司”安静宁神,不就是“灭人欲”的翻版吗?程朱理学对孙悟空不受束缚的本性估计过低,猴子怎能安静宁神呢?难怪做了佛徒之后,孙悟空还说他只会翻江倒海担山赶月而坐不了禅,区区安静、宁神二司,岂能束缚住孙悟空极瑞好动,永不安生的性格本能呢?即使被押入八卦炉――八卦炉是程朱理学对一个任情纵欲的反抗者进行天理强化教育的象征,这和杜太守延师陈最良对杜丽娘进行闺范教育而适得其反有着同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