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大】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基础作业一_0001标准答案
电大最新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有公式)

电大最新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有公式)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 10、√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D5、D6、D7、A8、C9、B三、多项选择题1、AD2、BCE3、ACE4、BCE5、BE或BCE6、ACD四、填空题1、品质标志2、统计总体;总体单位3、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4、数量;质量5、时点;时期6、重点调查7、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方法的选择;分组标志的选择8、每一个人;每户;每户;每户9、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10、数量;品质11、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12、品质;变量五、简答题(略)六、计算题1、答案:(1)等距分配数列不等距分配数列(2)向上累计(等距数列)向下累计(等距数列)2、答案:(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品质标志”;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钟型分布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D(该题有问题)2、C3、D4、B5、B6、C7、D8、B9、B 10、D 11、A 12、D 13、D 14、B三、多项选择题1、BE2、ADE3、ABC4、DE5、ADE6、ADE7、ABCDE8、ACE9、BDE 10、CE四、填空题1、的可比性2、在一定地点、时间条件下;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所达到的一般水平3、集中趋势4、各组权数相等5、Σxf/Σf6、各组权数;各组标志值7、正;逆8、该题有问题9、平均指标10、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五、简答题(略)六、计算题1、解:甲产品的产量动态相对数=2002年的实际产量/2001年的实际产量=42480/35070=121.13%甲产品的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2002年的实际产量/2002年的计划产量=42480/36000=118%乙产品的产量动态相对数=2002年的实际产量/2001年的实际产量=19775/15540=127.25% 乙产品的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2002年的实际产量/2002年的计划产量=19775/17500=113%丙产品的产量动态相对数=2002年的实际产量/2001年的实际产量=8016/7448=107.63%丙产品的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2002年的实际产量/2002年的计划产量=8016/8350=96%2、解:(1)(2)平均日产量=⨯+⨯+⨯+⨯+⨯=∑∑=4065.47105.4295.3785.3275.27fxf x 37.5(件)3、解:x 是销售价格;f/Σf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平均销售价格=⨯+⨯+⨯=∑∑=%3045%5035%2025ff xx 36(元)4、解:x :工人劳动生产率,f :工人数平均劳动生产率5030701001505095308570751006515055++++⨯+⨯+⨯+⨯+⨯=∑∑=fxf x=68.25(件/人)5、解:m :实际产量,x :计划完成百分比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x ==++++++=∑∑%115184%105126%95%8518412657685768xm m 103.57%6、(1)m :实际产量,x :计划完成百分比。
统计学原理 第1章课后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1章课后答案————————————————————————————————作者:————————————————————————————————日期:2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威廉·配第是( B )的代表人物。
A、记述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2、在1749年出版的《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论》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词的是( B )。
A、约翰.格朗特B、阿亨瓦尔C、海门尔.康令D、克尼斯3、调查某一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是( B )。
A、这个企业B、这个企业的所有的职工C、每个职工D、所有的职工的健康状况4、数量指标表现为( C )。
A、相对数B、平均数C、绝对数D、变异数5、名义级数据可以用来( A )。
A、分类B、比较大小C、加减运算D、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6、间距级数据之间不可以(D)。
A、比较是否相等B、比较大小C、进行加减运算D、进行乘除运算7、2个大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厘米、172厘米,则165、172是(D)。
A、2个变量B、2个标志C、2个指标D、2个数据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确定(A)。
A、与研究目的有关B、与研究目的无关C、与总体范围大小有关D、与研究方法有关9、通过有限数量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种统计方法是属于(A)。
A、推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数学D、逻辑学10、2010年11月1日,我国将举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 )A.每一个人B.每一个家庭C.每一个地区D.全国总人口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BCD )A、统计设计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科学E、统计图表2、下面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内容的是(BCD )A、数据收集B、抽样调查C、相关分析D、假设检验E、指数3、下面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D)A、合格率B、价格C、产量D、出勤率E、星球个数4、下面变量的答案属于比率级数据的有(BDE)A、温度B、海拔高度C、考试分数D、日产量E、大桥长度5、以下关于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CD )A、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B、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C、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D、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E、两者各自独立,毫不相干。
《统计学原理》习题答案

离散程度分析主要是通过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 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这些统计量能够反映数据 的波动和分散情况。
总结词
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详细描述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离散程度指标,可以了解它们之 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
总结词
识别异常离散值
详细描述
在离散程度分析中,可以识别出异常离散值,这些值通 常远离其他数据,对数据的离散程度产生显著影响。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的概念 一元线性回归是研究一个因变量 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统 计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的应用场景 一元线性回归常用于预测、解释 和因果关系探索,例如预测股票 价格、销售额等。
一元线性回归的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通常表示为 Y=β0+β1X+ε,其中Y是因变量, X是自变量,β0和β1是回归系数, ε是误差项。
协方差是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共同变动的数字特征,相 关系数是协方差的标准化形式。
05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点估计
用单个数值来表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如用样本平均数作为总体平均数的 估计。
区间估计
用一定的置信水平所对应的区间范围 来表示总体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如 用样本均值在95%的置信水平下估计 总体均值的取值范围。
《统计学原理》习题 答案
目录
• 统计学基础 •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概率与概率分布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01
统计学基础
统计学定义
统计学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 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旨在探 索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特征,为决 策提供依据。
国家开放大学新版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一(第一章和第二章)一、单项选择1.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A)。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2.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B)属性。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不清晰的变量是(A)。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的一批产品4.(A)是选择个体及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B.调查工具C.调查准则D.调查程序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25min抽取5min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C)。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的根本区别是(D)。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称(D)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随机抽样8.统计学将有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做集合称为(A)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9.据总体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B)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10.统计工作过程由(A)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设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二、多项选择1.按照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B)。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AB)。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ABC)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4.现场调查方法包括的方式有(ABC)A.访问B.观察C.实验D.测量5.按照调查的范围,可将调查分为(AB)A.全面调查B。
非全面调查C。
概率调查D。
非概率调查三、判断题1.文字是一种数据。
电大国开版《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答案解析

电大国开版《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答案解析一、选择题解析1.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要求计算样本的方差,根据统计学原理,可以使用样本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S^2 = \frac{\sum_{i=1}^n (X_i - \bar{X})^2}{n-1}$,其中$X_i$为样本值,$\bar{X}$为样本均值,$n$为样本个数。
根据选项可知,B为正确答案。
2.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要求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根据统计学原理,可以使用概率乘法规则进行计算,即$P(A \cap B) = P(A) \times P(B|A)$,其中$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P(B|A)$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根据选项可知,A为正确答案。
3.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要求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独立,根据统计学原理,如果两个事件独立,则它们的联合概率等于各自事件的概率之积,即$P(A \cap B) = P(A) \times P(B)$。
根据选项可知,C为正确答案。
二、计算题解析1. 答案:$\frac{1}{6}$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要求计算掷骰子出现奇数的概率。
根据统计学原理,可以使用频率法进行计算,即将出现奇数的次数除以总次数。
在一次掷骰子的实验中,出现奇数的可能结果为1、3、5,总共3种可能结果。
因此,概率为$\frac{3}{6}=\frac{1}{2}$。
根据选项可知,$\frac{1}{6}$为正确答案。
2. 答案:120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要求计算从10个人中选出3个人的组合数。
根据统计学原理,可以使用组合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即$C_n^m = \frac{n!}{m!(n-m)!}$,其中$n$为总体个数,$m$为选取个数。
在本题中,$n=10$,$m=3$,所以组合数为$C_{10}^3 =\frac{10!}{3!(10-3)!} = 120$。
根据选项可知,120为正确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属性。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2.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3.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4.根据总体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5.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不清晰的变量是()。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的一批产品6.与数量属性对应的是()变量,与质量属性对应的是()变量。
A.离散连续B.数值分类C.顺序分类D.数值顺序二、多项选择1.按照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属于数量属性的有()。
A.体重B.年龄C.民族D.销售量4.下列属于质量属性的有()。
A.里程B.体重C.性别D.籍贯5.下列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三、判断题1.数据一般只包括文字、符号、数码、数字、数值等类型,个体信息量巨大的音频、视频、图像并不包括在内。
(√)2.文字是一种数据。
(√)3.数量属性与质量属性是属性的基本分类,也是最重要的分类。
(√)4.同类实体要求各个实体的所有属性的属性表现都要相同。
(×)5.统计信息量与该同类实体所包括的实体个数成正比,与同类实体被关注的属性个数成反比。
(×)6.信息构成要素中的实体,只能是通过普通感官直接感知的内容。
(×)7.所谓组件构成实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客观存在,不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视角,一旦缺少了组件,实体便不完整。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2.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上的一批产品4.()是选择个体和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B.调查工具C.调查准则D.调查程序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25min抽取5min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根本区别是()。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称为()。
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随机抽样8.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9.根据总体的形态,可将其分为()。
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10.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按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里的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4.现场调查方法的方式有()。
A.访问B.观察C.实验D.测量5.按调查的范围,可将调查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基础作业一_0001
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 课程代码:5110360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全部的数量指标和统计指标都可简称为( )
A. 数列
B. 变量
C. 时期数
D. 变量数
参考答案:B
2.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变异指标
参考答案:A
3. 下列那个是指标是质量指标( )
A. 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