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复试《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语文教育综合(复试)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语文教育综合》
考试大纲
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理论运用和写作水平,要求考生熟悉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能够运用所学文学知识、文学理论,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进行文学评析。
主要内容分三部分: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中外文学理论、文学评析写作知识与技能。
一、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外文学经典作品
1.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一至四卷,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2.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朱栋霖、龙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修订本)》(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涉及的经典作品
第二部分中外文学理论
1.中国古代文论
2.西方文论
第三部分写作
1.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知识
2.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技能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硕士研究生复试文学教育评论为闭卷笔试,试卷务必书写清楚、规范、工整。
三、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200分
2、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为:
中外文学经典熟悉程度35%
中外文学理论运用35%
文学评析写作30%
3、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60分;
2.材料论述80分;
3.文学评析写作60分。
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教出版社,2008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6年。
研究生统考科目大纲

研究生统考科目大纲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的一种,其科目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之一。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大纲通常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等内容,对考生的学习和备考具有指导作用。
一、政治理论《政治学原理》:主要教授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及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政治学的对象与方法、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各国共产主义运动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学习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至今的基本历史,包括近现代史的事件、人物、典故和专题。
《时政新闻及时事政策》:主要学习时事政治、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
二、外国语言《英语》:主要研究英语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技能,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法、词汇,并且能够进行一定的英语交流。
《其他外国语言》:例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言的基本语法、词汇等,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数学《数学分析》:主要学习实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线性代数》:主要学习线性方程组、矩阵、行列式、特征值等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学习概率的概念、性质和常用概率分布,以及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专业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软件工程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
《基础医学》:主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知识。
《工程技术》:主要学习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气技术、机械原理等。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大纲,根据不同专业和学校会有所不同,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具体专业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注重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石河子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考查目标
该科目内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及其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三、
四、考查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
1.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物质范畴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定义、运动定义、静止定义、时间与空间。
3.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人的主观能动性。
4.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定义、发展的实质、新事物与旧事物。
8.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的定义、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9.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定义、辩证关系、生产力的根本作业、生产关系一定要使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形态的更替。
5.国家:国家的职能与实质、国体与政体的辩证关系、无产阶级国家的性质。
6.革命与改革
7.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及阶级斗争的定义、作用。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辩证唯物主义,占60分
历史唯物主义,占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石河子大学教育(数学)专硕复试数学综合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综合考试大纲数学综合包括《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两门课程,本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学分析》是一门具有公共性质的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由分析基础、一元微分学、积分学、级数、多元微分学和积分学等部分组成。
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运算和基本的计算、论证技巧,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代数》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矩阵及其标准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线性变换和矩阵范数。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定理、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思想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数学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数学分析》部分:考试内容一、分析基础1 实数概念、确界2 函数概念3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4 无穷大与无穷小5 实数的完备性、上极限与下极限6 连续概念及基本性质,一致连续性7 收敛原理二、一元微分学1 导数概念及几何意义2 求导公式求导法则3 高阶导数4 微分5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6 L’Hospital法则7 Taylor公式8 用导数研究函数三、 一元积分学1 不定积分法与可积函数类2 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3 定积分的应用4 广义积分四、级数1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别与性质2 函数列和函数项级数与一致收敛性3 幂级数五、多元微分学1 欧氏空间2 多元函数的极限3 多元连续函数4 偏导数与微分5 隐函数定理6 多元微分学的几何应用7 多元函数的极值六、多元积分学1 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 重积分的计算3 二重、三重积分4 含参变量的正常积分5 曲线积分与Gree n 公式6 曲面积分7 Gauss 公式和Stokes 公式考试要求一、分析基础1 了解实数公理,理解上确界和下确界的意义。
2024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美术史》考试大纲 复试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美术史》考试大纲
《外国美术史》是报考艺术学专业美术与书法学研究方向考生的复试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外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代表画家及作品,各个时期和各个国家的美术特征、风格、流派的掌握情况。
一、考试内容
1.原始、古代美术
2.欧洲中世纪美术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4.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
5.十九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6.二十世纪美术
7.亚洲美术
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主要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
石河子大学333教育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概述一、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
二、各部分所占分值教育学原理占90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各占20分。
三、题型结构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90分。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时间:180分钟。
教育学原理部分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概念的界定。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五)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
(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含义和特点、历史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形态与改革。
(七)课程: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教学过程的性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概念、意义、种类、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石河子大学会计、审计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科目

石河子大学会计、审计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科目《专业综合(含会计学、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专业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审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专业综合》涵盖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部分内容是会计学、审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财务与会计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运用该理论处理各种会计事项的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与对财务管理的内容即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政策、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对象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型比例:满分100分,会计学60分,财务管理40分。
题型:概念辨析20%,简答题25%,论述题15%、案例分析题40%。
四、主要参考书目《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科学出版社;《中级财务管理》,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期刊上的相关文章。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考核要求:理解会计要素涵义、会计核算前提,重点掌握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涵义及会计计量要求。
第二章存货要求:了解存货的确认范围;重点掌握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发出的计量方法、采用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及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的计量。
第三章固定资产考核要求:了解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与计价方法,掌握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方法及会计处理;重点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无形资产考核要求:了解无形资产的特征、内容与初始确认和计量方法;掌握取得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重点掌握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和无形资产摊销及处置的会计处理。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考核要求: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及会计处理;重点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处置的核算原则及会计处理;重点掌握报表如何披露投资性房地产信息及对财务的影响。
912《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对报考我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考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考试性质: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基础课考试。
考试范围:自年以来至今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三、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
.具有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素养;
.具备较强的学术表达能力。
四、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五、考试内容
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部分,总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简答题
.考试要求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会议、文献等有清晰的了解。
.题型
对所提问题进行简要回答。
.论述题
.考试要求
在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会议、文献等有清晰了解以及把握历史基本线索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若干重要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和评论。
.题型
针对所提问题展开论述。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考试目标
本复试是对考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能力考查。
复式内容:了解国史﹑国情;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题型结构:各题型分值及总分
1.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2)辨析题(共40,每题10分)先判断,后分析。
(3)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2. 总分100分
三、考试时间:3小时。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后果;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思考: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了解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了解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思考:各阶级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认识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改良和资产阶级的维新都不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辛亥革命的失败。
了解掌握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进步性、正义性。
思考:为什么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了解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和途径。
思考: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了解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了解掌握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思考:理解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了解掌握全面抗争路线,片面抗战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和意义。
思考:为什么说中国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战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了解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了解掌握第二条战线,第三条道路;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的形成。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了解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五种经济成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平赎买。
思考: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的开局;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了解“文化大革命”,《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思考: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建树;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了解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