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课课练一课一练【3套】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课课练一课一练【3套】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课课练一课一练一、拼音小关卡。

1.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画去。

闷.(mēn mèn)雷涨.(zhǎng zhàng)潮恢复.(hùfù) 飞奔.(bēn bèn)而来2.读拼音,写词语。

(1)早晨,bó wù()lǒng zhào()着整个山林,远远望去,山林好像méng()上了一层轻纱。

(2)我们在yán()官镇终于看到了被 chēng wéi()天下奇观的钱塘江dà ch áo()。

二、词语游艺厅。

1.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若()若()人()人()风()浪()漫()卷()(1)元宵节晚上,广场上_________,热闹极了。

(2)夜幕降临,周围黑漆漆的,只有远处的渔船上的灯火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疾驰。

()(2)天气很冷,但松柏依旧..苍翠欲()(3)中国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3.选词填空。

横卧横贯(1)陇海铁路( )我国中部。

(2)宽阔的钱塘江( )在人们眼前。

奔腾沸腾(3)当看到刘翔第一个跑到终点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顿时()起来了。

(4)黄河日日夜夜()不息,哺育着英勇的中华儿女。

三、句子训练营。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用”若隐若现”写一句雨中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先……然后……最后……”写钱塘江潮水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下列句子,找出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似的(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观潮(基础 提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观潮(基础 提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观潮一、看拼音写词语。

pàn wàng jù shuō lǒng zhào dùn shí zhú jiàn二、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震.动(zhèn)沸.腾(fú)B.鼎.沸(dǐng)哀号.(háo)C.霎.时(shà)昂.首(áng)D.屹.立(yì)称.为(chēng)三、比一比,组词语。

潮()堤()渐()犹()震()嘲()提()惭()优()振()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①白浪()()②()号()吼.③()()鼎沸④()()卷地⑤()崩()裂.⑥人()人()1.上面词语中用来形容人多的词语有,描写大潮声音的词语有,描写大潮形态的词语有。

(填序号)2.观察②⑤中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观察⑥在结构方面的特征,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3.从6个词语中任选1个写一句话。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若:A、如果,假如 B、如、像 C、你旁若.无人()天若.有情天亦老()若.辈()2.漫:A、水过满,向外流 B、满、遍 C、没有约束漫.天卷地()漫.谈()漫.山遍野()3.观: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天下奇观.()观.赏景色()走马观.花()六、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七、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一课一练-1.《观潮》(含答案)_人教部编版1

一课一练-1.《观潮》(含答案)_人教部编版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观潮一、看拼音写汉字 .yóu rú kuān kuò lǒng zhào dùn shí zhú jiàn二、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 "√〞 .闷.雷 (mēn mèn ) 风号.浪吼 (hào háo )屹.立 (yì qì )大堤.(dī tī) 薄雾蒙.蒙(mēng méng) 沸.腾(fèi fú)三、选词填空 .(1)电视发射塔在龟山上 .(2)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江边 .(3)几棵松树在山坡上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观: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1.奇观. ( ) 景观. ( )观.察 ( )观.点 ( )假设:A.如果 ,假设B.如 ,像C.你2.假设..隐假设现 ( ) 求贤假设..是 ( )假设..辈 ( )..渴 ( )假设五、补充四字词语,并根据提示答题 .假设隐假设( ) 人山人( ) 风平浪( )浩浩( )( ) 水天相( ) 风( )浪吼(1)在上面的六个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2)在上面六个词语中,形容人很多的词语是( ),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的词语是( );我还知道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有( ),描写潮水的四字词语还有( ) .六、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 ,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 ,过了很久 ,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七、读一读下面的段落 ,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 .(1)文中与 "好似〞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 . (多项选择 )A.拟人B.排比C.比喻D.夸张(3)语段中把浪潮比作、和 ,让我们仿佛看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4)以下句子从哪个角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请选一选 .A.写声音B.写形状①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②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 .(5)作者按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从 "向我们移来〞 "〞 "〞这几个词组可以看出来 .八、课外阅读一流风景胜地--漓江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 ,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 ,北起兴安灵渠 ,南至|阳朔 ,由漓江一水相连 .桂林山水一向以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这一带峰峦耸秀 ,碧水如镜 ,青山浮水 ,倒影翩翩 ,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景点目不暇接 ,景色无比秀美 ,单是那江里的倒影 ,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 ,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 ,而且因为水的流动 ,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 ,也随着船的位置 ,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 ,在清晨 ,在中午 ,在黄昏 ,各有其姿 ,变化万千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 ,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 ,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在上面画 "√〞 .犹如: (1 )如同 (2 )还陶醉: (1 )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 (2 )沉迷 ,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填入括号 .(1 )全世|界一致认为 . ( )(2 )东西很多很好 ,眼睛来不及看 ,一时看不过来 . ( )3. 用 "〞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4. 细读短文 ,填空 .(1 )桂林山水以_____ 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 ) "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在后面画 "√〞 .(1 )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 )(2 )描述了桂林山水的 "四绝|〞 . ( )(3 )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 )答案:一、犹如宽阔笼罩顿时逐渐二、mèn háo dī méng yìfèi三、屹立矗立挺立四、1. B B A C2. B B A C五、现海静荡接号(1)风平浪静风号浪吼(2)人山人海浩浩荡荡摩肩接踵排山倒海六、4 2 1 5 3七、(1)犹如如同(2)CD(3)白线水墙战马(4)B A(5)从远到近再近些越来越近八、1. (1 )如同√ (2 )沉迷 ,过分地爱好 .√2. (1 ) 举世公认 (2 ) 目不暇接3.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4. (1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2 ) 峰峦耸秀 ,碧水如镜 ,青山浮水 ,倒影翩翩 ,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山光水色之变化 .5. (3 ) (√ )教学反思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良,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开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根底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一课一练-1《观潮》(含答案)(1)

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一课一练-1《观潮》(含答案)(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 《观潮》一、看拼音写汉字lǒng zhào kuān kuò yóu rú zhú jiàn jù shuō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笼.罩(lǒng lóng)风号.浪吼(háo hào)薄.雾(bó báo)浩.荡(gào hào)人声鼎沸.(fèi fú)余波.(bō pō)三、选字组词。

(1()笑()廷听()起落(2合()()罩小巧玲()(3()()不决()气波()汹涌四、查字典。

“鼎”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

“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②正当正在;③大;④比喻王位帝业。

“人声鼎沸”中的“鼎”应选第()种,“鼎力相助”中的“鼎”应选第()种,“鼎盛时期”中的“鼎”应选第()种,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2. 形容隐隐约约。

()3. 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六、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1.给第二句话加标点。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短文先描写了潮来时的()如(),又描写了潮来时的()像()。

同时从侧面间接描写了人群,()、()这两个词语突出了钱塘江大潮带给人们的强烈震撼。

七、课外阅读阿里山的云雾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hè),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

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飘拂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一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一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一练含答案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边画“√”。

笼盖( l ónɡl ǒnɡ)瞬时( shà s à)矗立( qǐy ì)熙熙攘攘( dǐnɡ tǐnɡ)二、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zhújiàndùn sh íl ǒnɡ zh ào三、选择适合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广阔辽阔1. 我家门前有一条()的街道。

2. 我们的国家地区(),物产丰富。

沉静安静3. 过了许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4. 海滨的夜色多么(),多么漂亮!四、把下边的词语增补完好。

浩浩()()山崩()()人声()()若隐()()五、比一比,组词语。

提()潮 ()锯()盼()堤()朝 ()据()粉()六、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绘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号浪吼(含有“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句子训练。

1.浪潮愈来愈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大荡地飞驰而来。

(用加点的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腾,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 __________比喻成了 __________。

你来仿写一个和“潮水”相关的比喻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依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课文是依据()、()、()的次序描绘钱塘江大潮这天下奇景的。

2. “浪潮愈来愈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大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仿佛山崩( bēnɡ)地裂,仿佛大地都被震(zhèn)得抖动起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一、 l ǒnɡsh à yì d ǐnɡ二、潮头渐渐立时笼盖三、 1. 广阔 2. 辽阔 3. 沉静 4.安静四、荡荡地裂鼎沸若现五、提水堤岸大潮旭日锯子依据期望花粉六、示例:熙熙攘攘万籁俱寂风和日丽说笑风生七、 1. 示例: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如同长长的锦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一课一练(word版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一课一练(word版附答案)

1观潮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屹.立(yìqǐ)鼎.沸(dǐn dǐnɡ)大堤.(dītí)崩.裂(bēn bēnɡ)霎.时(sàshà)震.动(zèn zhèn)二、看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òɡǔn dònɡdùn shízhújiàn yóu rúyúbō三、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填序号)①震②振( )惊 ( )荡 ( )奋人心①贯②惯( )通 ( )性鱼( )而入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①若( )若( ) ②风( )浪( )③()( )并进④漫( )卷( )⑤()( )相接⑥人( )人( )1.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词语②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五、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浪潮越来越近,巨浪翻滚,溅起雪白的浪花。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1.句子②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句子①更加形象、生动。

2.运用句子②中的修辞方法补充下面的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落在电线上,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六、(一)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观潮(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观潮(有答案)

1.观潮一、看拼音写词语。

pàn wàng jù shuō lǒng zhào dùn shí zhú jiàn二、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震.动(zhèn) 沸.腾(fú)B.鼎.沸(dǐng) 哀号.(háo)C.霎.时(shà) 昂.首(áng)D.屹.立(yì) 称.为(chēng)三、比一比,组词语。

潮( ) 堤( ) 渐( ) 犹( ) 震( )嘲( ) 提( ) 惭( ) 优( ) 振(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①白浪( )( ) ②( )号( )吼.③( )( )鼎沸④( )( )卷地⑤( )崩( )裂.⑥人( )人( )1.上面词语中用来形容人多的词语有 ,描写大潮声音的词语有 ,描写大潮形态的词语有。

(填序号)2.观察②⑤中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观察⑥在结构方面的特征,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3.从6个词语中任选1个写一句话。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若:A、如果,假如 B、如、像 C、你旁若.无人(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若.辈( )2.漫:A、水过满,向外流 B、满、遍 C、没有约束漫.天卷地( ) 漫.谈( ) 漫.山遍野( )3.观: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天下奇观.( ) 观.赏景色( ) 走马观.花( )六、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七、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1.观潮 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1.观潮 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课观潮★课文重点知识★同步练习题1.用“\”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屹.立(yì qǐ)浩.荡(gào hào)霎.时(shà chà)鼎.沸(dǐng tǐng)横贯.(kuān guàn)震.动(chàn zhèn)2.读拼音,写词语。

(1)观看钱塘江dà cháo(__________)的人们,站在海塘dà dī(__________)上向远处望去,在雨后的阳光下,海面上lǒng zhào(__________)着一层层薄雾。

(2)在kuān kuò(__________)的江面上,人们看到一条白线zhú jiàn(__________)很快移来,dùn shí(__________)人们欢呼起来。

3.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鼎沸风平(______)(______)浩浩(______)(______)水天(______)(______)风号(______)(______)山崩(______)(______)今天,我去海宁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

潮来时,(______),潮水声犹如(______)。

尽管海堤上(______),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______)的地方。

4.比一比,在组词。

提(_______)据(_______)顿(_______)屹(_______)堤(_______)剧(_______)颂(_______)吃(_______)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_______)(2)小鸟在枝头歌唱。

(________)(3)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1.观潮
一、看拼音写汉字。

pàn wàng jù shuō lǒng zhào dùn shí zhú jiàn
二、用“√”画出下列加点字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chēn chēng chèng)为天下奇观。

2.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tītí dī)。

3.江面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bó báo)雾。

4.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ēn mèn)雷滚动。

5.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hǒu kǒng)。

三、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
D、变成原来的样子。

()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观: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1.奇观()景观()观察()观点()
若:A.如果,假如B.如,像C.你
2.若隐若现()求贤若渴()若是()若辈()
五、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七、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
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
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变化的句子和描写江面景象变化的句子。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多,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人声鼎沸”
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
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二)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近些,只见
________,形成一堵________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
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
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
漓江一水相连。

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
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
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
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2)沉迷,过分地爱好。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

(1)全世界一致认为。

()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 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4. 细读短文,填空。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 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参考答案:
一、盼望据说笼罩顿时逐渐
二、1. chēng 2. dī 3. bó 4. mèn 5. hǒu
三、 A、奇观 B、若隐若现 C、人声鼎沸 D、恢复
四、1. B B A C
2. B B A C
五、1.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2. 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 仿写比喻句
六、4 2 1 5 3
七、(一) (1)午后一点左右
(2)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3)迫切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二)(1)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把浪潮比作战马。

(3)从颜色:白色;形状: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八、1. (1)如同√(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1)举世公认(2)目不暇接
3.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4.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2)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山光水色之变化。

5.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