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样及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价和保护环境质量而对环境因子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的过程。
而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采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真实性。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将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制定采样计划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第一步是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点的选取、采样时间、采样频次、采样方式和采样方法等内容。
在制定采样计划时,应考虑环境监测的目的和要求,合理确定采样点和采样频次,确保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计划还应考虑现场条件和环境因子的特性,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和可靠。
2. 选择适当的采样设备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采样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环境因子需要不同的采样设备,如气体需要采用气体采样罐、固体和液体需要采用采样瓶或采样袋等。
在选择采样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材质、密封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等因素,确保采样设备符合监测要求,不会对采样结果产生影响。
3. 培训采样人员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对采样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采样人员应了解采样的目的和要求,掌握采样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熟悉采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培训后,采样人员还应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能力和资质。
4. 严格执行采样标准5. 现场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包括现场环境监测和现场质量验证。
现场环境监测是指对采样点周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以了解环境因子对采样过程的影响。
现场质量验证是指对采样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和可靠。
6. 采样容器的质控在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时,需要对采样容器进行质控。
采样容器的质控包括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容器的密封和保存、容器的编号和标识等。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采样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一、采样点选择1. 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监测。
2. 避免人为干扰:要选择远离污染源、充分代表区域环境质量的采样点,避免人为干扰,保证采样结果真实可靠。
二、采样器具准备1. 采用干净无污染的采样器具:采样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且不得含有对样品有害的金属元素、溶解物或其他有害物质。
2. 防止交叉污染:每个采样点都必须使用独立的采样器具,避免采样器具之间的交叉污染。
三、采样方法与操作1. 采用专业培训人员进行采样:采样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采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2.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前需要确认采样点的位置和环境条件,并进行必要的装备和实验室用品的准备。
3. 采样前的样品标识:在采样前,应在采样瓶或袋上标明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等必要信息,避免混淆和误判。
4. 采样时的操作规程: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5. 采样时的注意事项: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防尘、防护,避免空气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对样品的干扰。
四、现场记录和保管1. 现场记录:在采样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个采样点的位置、环境条件、采样方法和操作过程等信息,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2. 样品保管:采样后的样品应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受热、受光等情况,保证样品的原样性,并按照要求进行适当的保存和防腐处理。
五、现场质量控制1. 并行样品:在一次采样过程中,可以同时采集几个并行样品,并送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比对,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空白样品:应使用相同的采样器具,在无目标污染物的环境中采集空白样品,以评估环境中的背景污染水平。
3. 质控样品:根据监测要求和要求,可定期加入质控样品,如实验室配制的认证标样、实验室间比对样品等,以评价实验室之间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现场采样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和建议:1. 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在进行现场采样之前,必须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采样点选择。
应该根据监测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监测目的以及监测任务的要求来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
2. 采样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现场采样之前,需要对采样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避免外界污染物的干扰。
同时还需要检查采样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校准和标记。
3. 采样器具的选择和使用:在采样过程中,应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采样器具,包括气体采样瓶、液体采样瓶、采样管等。
采样器具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受污染性,以防止采样过程中的气体泄漏和样品污染。
4. 采样方法的选择和正确操作:根据监测目的和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采样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误差。
5. 采样过程的监测:在采样过程中,应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特别是在室外采样中,需要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大风、雨雪等天气条件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6. 采样时长的控制:在进行现场采样时,需要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来确定采样时长。
一般来说,采样时长应保证足够长,以确保样品能够代表监测对象的真实情况,但是也要避免过长的采样时间对样品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7. 采样现场的干净和整洁:保持采样现场的干净和整洁是确保采样质量的重要保障。
现场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并按规定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
8. 样品的密封和保存:在现场采样结束后,采样容器必须进行密封,以避免样品的二次污染和挥发。
样品应妥善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标识、分类和封存,以保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9. 监督和质量控制:在进行现场采样过程中,应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
可以通过现场监测人员的巡检、仪器设备的校验和标定、现场实时监测以及采样样品的重复采样等方式来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措施和建议以确保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 采样计划设计:在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前,应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明确采样目标、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方法等内容。
采样计划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环境特点合理设计,确保全面反映环境质量情况。
2. 人员培训:采样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采样仪器操作原理、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能正确使用采样器材。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采样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质量。
3. 采样点位选择:选择代表性和典型的采样点位进行现场采样,避免选择存在明显环境污染源或特殊污染源的地点。
根据环境监测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采样密度和采样面积,确保样本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现场检查:在采样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对操作流程、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确保采样过程符合操作要求。
对现场参数如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以避免环境条件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5. 校验和质控:在采样前应校验采样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如进行零点校正、量程校正等。
采样过程中应设置质控样品,并进行并行样品采样,以验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采样容器选择和处理:对于不同的污染物,应选用适当的采样容器,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
采样容器应具备防漏、不污染样品、易于保存等特点。
采样完成后,应及时密封和标识采样容器,并妥善保管,以避免样品污染或损坏。
7. 采样保护:对于易挥发性或易降解的污染物,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冷藏盒或低温保存,以避免挥发和降解。
对于采样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8. 采样记录和数据传输:在采样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人员、环境条件等信息,并及时上传到电子数据库。
对于重要的监测参数,应实时监测并传输数据。
采样记录和数据传输应规范、准确,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在采样计划设计、人员培训、采样点位选择、现场检查、校验和质控、采样容器选择和处理、采样保护以及采样记录和数据传输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现场采样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并详细描述现场采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一、现场采样流程1. 选址确定在开始现场采样之前,首先要确定监测点的选址。
选址的原则是代表性和有意义的,要选择对环境空气质量有影响的区域进行采样。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远离工业区、交通枢纽和其他污染源,同时要考虑采样点周围的环境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因素。
2. 采样设备准备在现场采样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样设备。
常用的采样设备包括空气采样器、管道、样品瓶等。
这些设备需要事先进行清洁和校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现场采样操作在选择好监测点和准备好采样设备后,就可以进行现场采样操作了。
一般来说,现场采样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安装采样设备。
根据监测要求和采样设备的类型,安装好空气采样器和管道等设备,保证其能够正常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
(2)采样时间。
根据监测要求和所监测的污染物种类,确定采样时间。
一般来说,采样时间要足够长,以保证采样量的充分和代表性。
(3)采样量。
根据监测要求和采样设备的规格,确定采样量。
在采样过程中要确保采样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样品的完整性。
4.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集好空气样品后,需要将样品保存和运输至检测实验室。
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一般可以采用低温保存、密封保存等方法,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的破损和污染。
二、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进行质量控制:1. 校准和验证2. 现场质量控制在实际的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仪器的读数和环境条件的记录等方式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现场采样是对环境样品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对于后续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一、采样计划在进行现场采样前,应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明确目标、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方法、采样设备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关键要素。
采样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特点、采样目的和分析要求,确保采样过程可操作、可控。
二、现场操作培训确保所有参与现场采样的人员都接受过充分的培训,了解并熟悉采样方法、设备操作和质量控制要求。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采样点位的选择和标记、采样容器的选择和处理、现场记录的填写等。
三、现场检查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应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采样设备、容器和现场环境的卫生状况符合采样要求,防止现场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现场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卫生、设备清洁、容器密闭性等。
四、空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为了了解现场环境的背景值,应在采样前、采样过程中和采样结束后分别采集空白样品,并与待测试样品一同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空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结果应记录在现场记录表中,以验证现场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五、现场质量控制记录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应设立现场质量控制记录表,记录关键参数和操作环节。
现场质量控制记录表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人员、采样容器编号、设备校准情况、环境条件等。
现场质量控制记录表的填写应规范、准确,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六、现场样品的保存和运输采样完成后,样品应根据分析要求进行正确保存和运输。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样品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温度、湿度、光照和其他环境因素对样品造成影响。
七、现场质量控制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采样结束后,应对现场质量控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主要包括采样点位的符合率、设备校准情况、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一、引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监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的规范性和质量控制的严谨性非常重要。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1. 采样点的选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选取适当位置的采样点。
采样点要避免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车辆排放、工业废气、建筑物等,同时要保证采样点周围无高浓度污染源的影响,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 采样设备的准备现场采样前需要检查采样设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做好设备清洁和标定工作,确保采样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3. 采样时间和频率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采样点的特性,确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
一般情况下,每日的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情况都可能影响监测结果,因此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频率下进行采样,以获取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
4. 采样操作在采样前需要对采样工作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包括采样点的确认、操作流程的设计和采样设备的准备等。
采样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确保采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采样样品的保存和处理采样样品需要在采样后立即进行标记、包装和保存处理,以避免采样样品的污染和变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保存和处理方法,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质量控制1. 采样设备的质量控制采样设备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的基础,因此需要对采样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在采样设备购置和日常使用中,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清洁和维护,保证采样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样品分析质量控制采样样品的分析是监测结果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对样品分析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分析设备的检定和维护、分析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等,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保障环墶al管s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而其质量控制措施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使得采样数据准确、可靠。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1. 人员培训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采样的标准操作流程、仪器设备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
只有经过充分培训的采样人员才能够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设备的标定和维护在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前,必须对采样仪器设备进行标定,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仪器设备的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维修、保养以及更换易损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现场环境条件的监测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必须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
采样前必须对现场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4. 严格的样品采集程序对于不同环境监测项目,都有相应的样品采集程序,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采集到的样品是代表性的。
采集过程中,必须避免外界污染物的干扰,避免样品的污染。
5.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集到的样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保存和运输,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外界污染,以及保存条件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特别是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样品,避免挥发损失。
6. 质量控制样品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必须设置质量控制样品,包括平行样品、对照样品、空白样品等。
通过对这些质量控制样品的分析,可评估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确保采集到的样品数据准确可靠。
7. 数据质量评价对于采集到的样品数据,必须进行数据质量评价,包括查看是否有异常数据点、是否符合数据的拟合度要求等。
只有通过数据质量评价,才能够判断样品数据的可靠性。
8. 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
记录采样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及相应的环境条件,保留完整的采样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塑料采样夹
●
规格:
用优质透明塑料制造,使用的滤料和滤料垫
的直
径为20mm。
●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
装上滤料,连接空气采样器,以2L / min流
量抽 气,封闭进气口后,流量计应无流量指示。
粉尘采样夹
●
规格:
用塑料制造,使用的滤料和滤料垫的直径
为40mm。
●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装上滤料,连接粉尘采样器,以20L / min 流量
气溶胶状态---特点(1)
●
●
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 称为气溶胶。 根据气溶胶形成的方式和方法不同,可分成固态分 散性气溶胶、固态凝聚性气溶胶、液态分散性气溶 胶和液态凝聚性气溶胶四种类型。
●
按气溶胶存在形色可分成雾、烟和尘。
子的 凝聚性气溶胶也称烟,如铅烟、铜烟 等,粒径比雾小,
抽气,封闭进气口后,流量计应无流量指示。
(三)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空气样品 采集的质量控制
●
●
●
采样人员的控制 采样仪器设备的控制 采样过程的控制:
空气样品采集方法的控制、采样点选择的控制、 采样对象选择的控制、采样时段选择的控制、 采样时间选择的控制、采样流量的控制、 样品空白对照的控制、采样记录的控制。
采样过程的控制 ---采样对象选择的控制
●
应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可以说在工作 过程中凡是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 都应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它的选择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 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劳动者。 采样对象数量的选择,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 质量控制规范来确定。
●
●
个体采样---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1)
气泡时开
多孔玻板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
● ●
规格:用无色或棕色的优质玻璃制造。
多孔玻板吸收管性能要求:
多孔玻板的孔径和厚度应均匀,当管内装5
ml 水,以0.5L/min的流量抽气时,产 生的气泡应 均匀,不应有特大的气泡,气泡上升高度为 40~50mm,阻力为4~5kPa。
●
冲击式吸收管性能要求:
主要内容:
●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及采样
方法
● ● ●
作业场所 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场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 存在状态及采样方法
重要性:
●
各种毒物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以及 职业活动条件的不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 在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以气体或蒸气状态存 在,有的以液体或固体颗粒状态(气溶胶状态) 分散于空气中。 ● 空气中毒物的存在状态决定着采用何种采样 方法,使用正确的采用方法才能得到高的采样 效率。
劳动者数 6 7~9 10~14 15~26 27~50 50~ 采样对象数 5 6 7 8 9 11
采样过程的控制----采样时段选择的控制
● ●
首先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 重点采样季节应控制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 高的季节 采样应选择在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 作日和浓度最高的时段来进行。
ml
5~10 气态和蒸汽态 2 气态和蒸汽态 0.5~2
0
多孔玻板吸收管 1.0
雾态气溶胶
5~10 气态和蒸汽态
0.1~
有泵型采样法---固体吸附剂管法
固体吸附剂管 优缺点 适用范围
活性炭管 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附容量大、水的影响小 硅胶管 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附容量较小、水的影响较大 分子筛管 非极性气体、蒸汽 附容量较大、水的影响较小
采样人员的控制
● ●
采样人员是采样工作的主体,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采样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熟悉采样业务,熟悉相应的 检测程序和记录报告程序,了解和掌握检测项目和规范,掌握 采样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采样中遵守《质量手册》 中的规定,按有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职业卫生现场 采样工作,并经过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 采样人员要经过定期的培训教育,经受权考试合格上岗,应具 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技术职称。
内装100mg活性炭。
碳管性能要求
● ●
使用的活性炭应有足够的吸附容量,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活性炭的两端和前后两段之间用清洁的玻璃棉或聚氨脂泡 沫塑料加以固定和分隔,在进气口端的固定材料前再用一 个弹簧钢丝固定。装好的活性炭不应有松动;所用的玻璃 棉等固定材料不能含有影响检测的物质,不应发生影响检 测的作用。 ● 在200ml/min流量下,活性炭管的通气阻力应小于4kPa。 ● 活性炭管的空白值应低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的检出限。 ● 塑料套帽应能紧紧的封死管两端,不易脱落,不能产生影 响检测的作用。
●
●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 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 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 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 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上述确定。
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2)
●
●
●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 点设置1个采样点。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 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 样点。
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 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 间最长的劳动者时, 每种工作岗位按表选 定采样对象的数量。 ● 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 数不足3名时,全部 选为采样对象。
●
劳动者数
3~5 6~10 >10
采样对象数
2 3 2
个体采样--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2)
●
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 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 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 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 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 岗位劳动者数不足6名 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
采样仪器设备的控制
●
采样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量程、灵敏度、 分辨力、稳定性、准确度、误差、测量标 准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采样仪器的准备
●
●
●
●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 和规格,应符合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 术规范
GB/T 17061要求。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解吸效率或 洗脱效率。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 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流量计的 流量误差不能大于5%。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 定时装置
●
指与空气收集器配套,能以一定的流量抽 取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泵和流量 控制装置等组成,有的还装备稳流装置和 计时定时装置。
气泡吸收管
6、 现场考核专家组由5~7名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 专家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专家库中随 机抽取,专家组成员的专业应当满足现场技术考核 工作的需要。专家组组长对现场技术考核工作技术 上负总责。 技术评估单位应当在现场考核前2日将专家组 人员组成情况告知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如对专家组 成员有异议,应当在接到通知后提出需回避的专家 名单并说明理由。 技术评估单位应安排1名工作人员具体承担考 核专家组与申请单位有关现场考核的联络工作,协 助专家组做好现场考核的组织工作。
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
●
在常温常压下,物质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 种形态存在。 各种毒物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以及 职业活动条件的不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 的 存在状态是不一样的,一类以气体或蒸气 状 态存在,另一类以液体或固体颗粒状态 (气
气态和蒸气状态---特点
●
●
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的毒物都是以分子状态存 在,能迅速扩散,其扩散情况与它们的比重和扩 散系数有关,比重小者(如甲烷等)向上飘浮, 比重大者(如汞蒸气),就向下沉降;扩散系数 大的,能迅速分散于空气中;气温及气流也影响 毒物分子的扩散。 以气态或蒸汽态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基本上不 受重力的影响,分子状态的毒物能随气流以相等 速度流动。在采样时,能随空气进入收集器,不 受采样流量大小的影响;在收集器内,能迅速扩 散入收集剂中被采集(吸收或吸附)。
吸
吸
吸
高分子 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大、 水的影响小
无泵型采样法
● 在采集空气中毒物时,不需要抽气动力和采 样流量装置,而是利用毒物分子在空气中的扩 散作用,完成采样的,这种采样器叫做无泵型 采样器。
气溶胶状态毒物的采样方法
● 有滤料采样法
金属 气溶胶的有机化合物 尘
● 冲击式吸收管法 ●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气体和蒸气状态毒物的采样方法
● 直接采样法(容器采样法) • 注射器 • 采气袋 ● 有泵型采样法 • 液体吸收法(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 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 • 固体吸附剂管法 • 扩散吸收法 ● 无泵型采样法
有泵型采样法----液体吸收法
吸收管 量 L / min 大型气泡吸收管 .0 小型气泡吸收管 .1~1.0 吸收液用量 适用范围 采样流
中规定的原则进行,应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车间空 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 的工作地点,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 采样高度尽可能靠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1)
●
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 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 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 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二)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 术规范 (GB/T 17061-1997)
规定了采集作业场所空气样品所使用的空 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规格和技术性能 要求。 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 的制造和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