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齿轮传动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之齿轮传动的设计

机械基础之齿轮传动的设计

机械基础之齿轮传动的设计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的一种常见形式,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轻工等领域。

正确的齿轮传动设计可以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一、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实现传动的。

齿轮传动的优点有传动可靠性高、传递效率高,并且在传递扭矩大的情况下具有优势。

齿轮传动由传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组成,传动齿轮将传递力矩传递给被动齿轮,并将其旋转。

传动齿轮和被动齿轮要求相互啮合,且在相互运转时还必须平稳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二、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齿轮尺寸计算、齿轮耐用性、传动精度计算等。

其中齿轮尺寸计算是齿轮传动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1. 齿轮尺寸计算齿轮尺寸计算是指通过计算齿轮参数来确定齿轮的尺寸,主要包括模数、压力角、齿数和齿轮转动半径等参数。

齿轮尺寸的计算要考虑被动齿轮的载荷、啮合角、轴向力和齿轮材料强度等因素。

2. 齿轮材料选择齿轮材料应选用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精度的材料,例如合金钢、硬化钢、钛合金等。

选择齿轮材料时,还应考虑到齿轮使用环境的特点和齿轮的耐用性。

3. 传动误差控制齿轮传动的传动误差包括齿轮啮合误差、轴向误差和径向误差。

在齿轮传动设计中,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加工来控制传动误差,从而提高齿轮传动的传动精度和可靠性。

三、齿轮传动的安装和调试齿轮传动的安装和调试是确保齿轮传动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齿轮传动安装前,需要检查齿轮的尺寸精度、齿轮材料和齿轮的表面质量。

同时,齿轮的安装也需要注意各种参数的匹配,例如齿轮啮合间隙和传动轴心的误差等。

在齿轮传动调试时,需要进行实际运转试验,检查传动效率和齿轮传动噪声等因素。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齿轮传动的参数或者重新设计齿轮传动。

四、结论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的常见形式,其设计要点包括齿轮尺寸计算、齿轮耐用性、传动精度计算等。

正确的齿轮传动设计可以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精要:第11章 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精要:第11章 齿轮传动

133第11章 齿轮传动11.1考点提要11.1.1 重要的术语及概念软齿面、硬齿面、许用应力、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接触应力、弯曲应力、点蚀、胶合、载荷系数、齿宽系数、齿形系数、应力集中系数、应力循环次数、齿轮精度等级。

11.1.2 许用应力的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的许用应力为: HH HN H S K lim ][σσ= (11—1) 式中:HN K 称为寿命系数,由应力循环次数确定;lim H σ是齿面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H S 为安全系数。

即使两齿轮采用同样的材料和热处理,由于两齿轮会有齿数不同,所以应力循环次数也就不同,从而导致寿命系数HN K 不同,因此许用应力也不同。

只有两齿轮齿数相同或齿数虽不同但都按无限寿命取相同的寿命系数HN K 并取相同的安全系数H S ,许用应力才相同。

弯曲疲劳强度的许用应力为:FFE FN F S K σσ=][ (11—2) 式中:环次数确定)为寿命系数(由应力循FN K ;FE σ为齿面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F S 为安全系数。

即使两齿轮采用同样的材料和热处理,由于两齿轮会有齿数不同,所以应力循环次数也就不同,从而导致寿命系数FN K 不同,因此许用应力也不同。

如果两齿轮齿数相同或齿数虽不同但都按无限寿命取相同的寿命系数FN K 并取相同的安全系数F S ,许用应力才会相同。

为实现等强度设计,如果采用软齿面(HBS 350≤),一般小齿轮比大齿轮硬度高30-50HBS,小齿轮对大齿轮有冷作硬化作用。

如采用硬齿面(HBS 350>),在淬火处理中难以做到如此的硬度差,设计时按同样硬度设计。

要注意:如果是开式齿轮传动,则极限应力要乘以0.7,由于极限应力是按单向转动所获得的数据,如果是双向转动,则也要乘以0.7。

11.1.3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齿轮的失效形式有五种:(1)轮齿折断。

减缓措施:增大齿根的圆角半径,提高齿面加工精度,增大轴及支承的刚度。

齿轮传动设计

齿轮传动设计

齿轮传动设计主要内容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各种失效的机理和特点,预防止措施及齿轮传动计算准则。

2、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软齿面与硬齿面的常用热处理方法及材料选用原则。

3、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计算载荷,各种载荷系数的物理意义与影响因素。

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直齿锥齿轮传动的计算特点。

5、齿轮传动设计中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及影响因索,各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基本要求1、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轮齿折断、点蚀、磨损、胶合、塑性变形)的特点、失效部位、失效机理、防止或减轻失效的惜施,以及针对不同失效形式的设计计算准则。

2、掌握选用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软齿面与硬齿面的常用材料与热处理方法,合理地选用齿轮的配对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3、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

4、理解齿轮计算中要用计算载荷而不用名义载荷的道理,了解四个载荷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小载荷系数。

5、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理论依据,以及力学模型、应力的类型与变化特性;掌握公式中各参数的意义。

对斜齿圆柱齿轮与直齿锥齿轮的强度计算,应根据它们的传动特点,由相应的当量齿轮转化为直面圆柱齿轮后再进行强度计算,但须注意它们的计算与直齿圆柱齿轮计算的异同点。

重点难点1、各类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2、各类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各分力的对应关系,尤其是斜齿圆柱齿轮轴向力方向的判定及力大小计算;3、载荷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影响齿轮强度的因素分析及主要参数的选择。

§3-1 概述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

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点有: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准确,结构紧凑。

主要缺点是:制造精度要求高,制造费用大,精度低时振动和噪声大,不宜用于轴间距离较大的传动。

齿轮传动可做成开式、半开式和闭式齿轮传动。

开式齿轮传动:齿轮完全外露,易落入灰砂和杂物,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轮齿易磨损,多用于低速、不重要的场合。

【教学课件】《机械设计与创新》齿轮传动

【教学课件】《机械设计与创新》齿轮传动

6.3.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符号
6.3.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符号
齿数: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轮齿总数,用 z 表示。 齿宽:轮齿的轴向长度,用 b 表示。 齿顶圆:过所有轮齿顶部的圆,其半径用 ra 表示。 齿根圆:过所有齿槽底部的圆,其半径用 rf 表示。 齿厚:在半径为 rK 的圆周上,同一轮齿两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 的齿厚,用 sK 表示。 齿槽宽:相邻两齿之间的空间称为齿槽。在半径为 rK 的圆周上,相邻 两齿反向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槽宽,用 eK 表示。内齿轮的齿厚相 当于外齿轮的齿槽宽。
6.3.2.1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4) 齿顶高系数h *a 和顶隙系数c* 齿轮的齿顶高、齿根高都与模数m成正比。即
ha=ha*m hf=(ha* + c*)m h=(2ha* +c*)m
6.3.2.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6.3.2.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标准齿轮是指分度圆上的齿厚s等于齿槽宽e,且齿顶高和齿根高及m、 α、ha* 、c* 均为标准值的齿轮。
6.5.1 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
范成法切制齿轮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 齿轮与齿条)啮合时,两轮齿廓 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切制轮齿的 加工方法 。
6.5.2 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
轮齿的根切现象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有时会发现 刀具的顶部切入了轮齿的根部,而把齿 根切去了一部分,破坏了渐开线齿廓, 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m1 cos α1 = m2 cos α2
由于渐开线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均为标准值,所以两轮的 正确啮合条件为
m1 = m2 = m α1 = α2 = α

机械设计 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  齿轮传动
[ H ]
2
2.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是在直 齿轮的基础上,考虑斜齿轮的特点进行修 正,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公式为:
F
1.6KT1 bmn2 z1
YFaYSa
1.6KT1 cos
bmn2 z1
YFaYSa
[ F ]
取齿宽系数 d b / d1 ,由上式可得设计 公式为:
齿根高
h f 1 h f 2 1.2m
齿高(顶隙系数 c* =0.2) h1 h2 2.2m
顶隙
c 0.2m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da1 d1 2m cos1
d f 1 d1 2.4m cos1
二. 标准直齿锥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锥距 R 1
2
d12
d
2 2
m 2
z12
z
2 2
(1)齿廓接触线是斜线,一对齿是逐渐 进入啮合和逐渐脱离啮合的,故运转平稳, 噪声小。
(2)重合度较大,并随齿宽和螺旋角的 增大而增大,故承载能力较高,运转平稳, 适于高速传动。
(3)最少齿数小于直齿轮的。
斜齿轮的主要缺点是斜齿齿面受法向力Fn时会产生轴向分 力Fa,需要安装推力轴承,从而使结构复杂化。为了克服这一 缺点,可采用人字齿轮,但制造较困难,成本较高。
一对直齿轮啮合时,沿整个齿宽同时进入啮合,并 沿整个齿宽同时脱离啮合。因此传动平稳性差,冲击 噪声大,不适于高速传动。 一对斜齿轮啮合时,齿面上的接触线由短变长,再 由长变短,减少了传动时的冲击和噪音,提高了传动 平稳性,故斜齿轮适用于重载高速传动。
2.啮合特点
与直齿轮相比,斜齿轮具有以下优点:
列球面渐开线的集合,就组成了球面渐开面。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

材料与热处理对齿轮性能的影响
对齿轮的承载能力的影响
不同材料和热处理方法会影响齿轮的 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从而影响其 承载能力。
对齿轮的耐磨性的影响
材料和热处理方法会影响齿轮表面的 硬度、粗糙度等物理性能,从而影响 其耐磨性。
对齿轮的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材料和热处理方法会影响齿轮的内部 组织结构和残余应力分布,从而影响 其抗疲劳性能。
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提高齿轮 各项公差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05
齿轮的润滑与密封
齿轮润滑的作用与要求
01
02
03
04
减摩抗磨
降低齿轮传动过程中的摩擦系 数,减少磨损,提高传动效率

冷却降温
将齿轮传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带走,防止齿轮过热变形。
清洗清洁
将齿轮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清 洗干净,保持齿轮表面光洁。
封等。
06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其原因
轮齿折断
由于过载、冲击或材料疲劳等原因,导 致轮齿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
齿面点蚀
由于交变应力作用,齿面出现疲劳裂 纹并扩展,最终导致小块金属剥落形
成点蚀。
齿面磨损
由于润滑不良、颗粒污染或接触应力 过大等原因,导致齿面材料逐渐损失 。
对齿轮的耐蚀性的影响
不同材料和热处理方法会影响齿轮的 化学稳定性和耐蚀性,从而影响其在 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04
齿轮的精度与公差
齿轮精度的基本概念
齿轮精度
是指齿轮实际参数与理论参数相符合的程度,包括齿轮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 度。
齿轮精度等级
根据齿轮使用要求的不同,将齿轮的各项公差分为不同的等级,以满足不同传动性能的 要求。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齿轮传动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齿轮传动

安全系数
在强度计算中引入安全系数,以保证齿轮 在极端工况下仍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齿轮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疲劳寿命概念
齿轮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次 数的应力循环后发生疲劳破坏的寿命。
影响因素
齿轮的疲劳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材料性能、制造工艺、润滑条件和使 用环境等。
预测方法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结合齿轮的 受力分析和材料特性,采用试验或数 值模拟等方法预测齿轮的疲劳寿命。
确定合理的齿轮参数
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等, 以满足传动比、承载能力和传动平稳 性等要求。
保证齿轮的精度和强度
通过合理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确 保齿轮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强度,以承 受传动过程中的载荷和冲击。
考虑润滑和冷却
为齿轮传动装置提供适当的润滑和冷 却,以减少磨损、降低温度和防止腐 蚀。
典型齿轮传动装置实例分析
齿轮热处理工艺选择及优化
退火
消除齿轮内部应力,降低硬度,便 于加工。
正火
提高齿轮硬度和强度,改善切削性 能。
淬火
使齿轮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提 高齿轮使用寿命。
回火
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稳定齿轮 尺寸,提高韧性。
齿轮制造工艺流程简介
01
02
齿轮毛坯加工
包括锻造、铸造、焊接等工艺, 获得齿轮的基本形状。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 优点。同时,齿轮传动也具有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等缺 点。
齿轮传动分类及应用
分类
根据齿轮的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可分为平行轴齿轮传动、 相交轴齿轮传动和交错轴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齿形,齿轮传 动又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圆弧齿等。

齿轮传动机械设计

齿轮传动机械设计
选择齿数z1,z2=uz1;
选择齿宽系数d
确定主要参数: 中心距a——圆整 模数m——取标准值 反求齿数z1、z2
根据材料硬度确定设计准则 (按?设计;按?校核)
计算小、大齿轮的各许用应力 [σH1]、 [σH2]、 [σF1] 、[σF2]
计算主要尺寸:d1=mz1 (满足设计条件)d2=mz2 …
机械设计 (8)
第八章 齿轮传动
概述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齿轮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圆锥齿轮传动
齿轮的结构设计
§8.1 概 述
一、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
传动效率高 可达99%。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的效率最高;
结构紧凑 与带传动、链传动相比,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
Fn
αF
F2 hF
弯曲力矩: M K Fn cosF hF
30˚ 30˚
危险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W
bS
2 F
6
SF rb
弯曲应力:
F
M W
6KFnhF cos F
bS
2 F
O
∵ Fn
Ft
cos
F
6KFt hF cos F
bS
2 F
cos
§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弯曲应力: F
6KFt hF cos F
径向力:Fr
Ft
tan
2T1 d1
tan
d1——小齿轮节圆直径
径向力方向:指向各自轮心
法向力:Fn
Ft
cos
2T1
d1 cos
§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二、轮齿的计算载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十二章 齿轮传动 1、图示为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条件如图所示。试问: (1)画出轴II和轴III的转向。 (2)低速级斜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Ⅱ上两齿轮所受的轴向力相反? (3)低速级小齿轮的螺旋角β2应取多大值,才能使轴Ⅱ上轴向力相互抵消? (4)画出各个齿轮所受轴向力。

2、今有两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轴传递的功率P1=13kW,n1=200r/min,齿轮的法面模数mn=4mm,齿数z1=60均相同,仅螺旋角分别为9°与18°。试求各对齿轮传动轴向力的大小?

3、图所示为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齿轮1的螺旋线方向和轴III的转向,齿轮2的参数mn=3mm,z2=57, β2 =14°;齿轮3的参数mn=5mm,z3=21。试求:

(1)为使轴Ⅱ所受的轴向力最小,选择各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并在图上标出; (2)在图b上标出齿轮2、3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3)如果使轴Ⅱ的轴承不受轴向力,则齿轮3的螺旋角β3应取多大值(忽略摩擦损失)?

1 2

3 4 ,. 10、分析图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小齿轮受力,忽略摩擦损失。己知:小齿轮齿数22

1z,大齿轮齿数902z,法向模数

mmm2n,中心距mma120,传递功率KWP2,小齿轮转速min/3201rn,小齿轮螺旋线方向右旋。求: (1) 大齿轮螺旋角大小和方向; (2) 小齿轮转矩1T;

(3) 小齿轮和大齿轮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在图上画出。

11、有一齿轮传动如图所示,已知:28

1z,702z,1263z,模数mmm4n,压力角20,中心距mma2001,mma4002,

输入轴功率kWP10

1,转速min/10001rn,不计摩擦。

(1) 计算各轴所受的转矩; (2)分析中间齿轮的受力,在图中画出,并计算所受各力的大小。

13、图示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和低速级的传动比相等,u1=u2=3,低速级的齿宽系数为高速级的1.3倍,齿轮材料为45钢,小齿轮均调质处理,大齿轮均正火处理,其许用应力为: 齿轮1:[H ]1=590MPa;齿轮2:[H] 2=490MPa;齿轮1:[H] 3=580MPa;齿轮1:[H] 4=480MPa 两级齿轮的载荷系数K、ZE、ZH、Z均相同,其中高速级已根据接触强度算得d1=75mm,若使两对齿轮等接触强度,试问低速级小齿轮的直径d3应为多少? ,. 附:HuubdKTZZZ12211EHH

14、一对闭式直齿圆柱齿轮,已知:z1=20,z2=60,m=3mm,d=1,小齿轮转速n1=950r/min,主从动轮的许用应力[H 1]=700MPa,[H2]=650MPa,载荷系数K=1.6,节点区域系数ZH=2.5,弹性系数ZE=189.9MPa,重合度系数Z=0.9。按接触疲劳强度,求该对齿轮所能传递的功率。

附:HuubdKTZZZ12211EHH

15、—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20

1z,402z,小轮材料为40镉,大轮材料为45钢,齿形系数4.2,8.221FaFaYY,

应力修正系数55.1

1SaY,67.12SaY,许用应力MPa6001 H,MPa5002 H,MPa1791 F,MPa1442 F。

问:(1) 哪个齿轮的接触强度弱? 为什么? (2) 哪个齿轮的弯曲强度弱? 为什么? 附:HuubdKTZZZ12211EHH,FSaFaYYmbdKT11F2

16、有两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第一对齿轮的20

1z,402z,mmm41,齿宽mmb751;第二对齿轮的401z,

1002z,mmm22,齿宽mmb702。已知两对齿轮的材料、热处理硬度相同,齿轮的加工精度、齿面粗糙度均相同,工

况也一样,按无限寿命计算并忽略SaFaYY的乘积及重合度的影响。

(1)按接触疲劳强度求该两对齿轮传递的转矩的比值11TT;

(2)按弯曲疲劳强度求该两对齿轮传递的转矩的比值11TT。

附:HuubdKTZZZ12211EHH FSaFaYYmbdKT11F2

17、如图所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已知蜗杆为主动,且按图示方向转动。试在图中绘出: (1)各轮转向; (2)使II、III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3)斜齿轮3在啮合点所受各分力33r3t,,aFFF的方向。 ,. 18、如图所示为斜齿轮-圆锥齿轮-蜗杆传动机构,试回答问题: (1)合理确定斜齿轮1,2和蜗杆5、蜗轮6的螺旋方向; (2)画出斜齿轮2、锥齿轮3及蜗轮6的受力情况; (3)标出各传动件的回转方向。

19、如图所示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对开式圆锥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已知动力由轴I输入, 转动方向如图所示,为使轴II和轴III的轴向力尽可能小,试确定各轴的转向和减速器中各斜齿轮的旋向, 并画出各对齿轮啮合处的受力方向。

20、如图所示的传动系统中,1,2,3为斜齿圆柱齿轮,4,5为直齿圆锥齿轮,6为蜗杆,7为蜗轮。传动系统由电动机驱动,轮1转向如图所示。要求轴Ⅲ和轴IV上由斜齿圆柱齿轮3和直齿圆锥齿轮4,以及直齿圆锥齿轮5和蜗杆6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试确定: (1)斜齿圆柱齿轮1,2,3的齿轮螺旋线方向,蜗杆、蜗轮轮齿的螺旋方向; ,. (2)蜗轮7的转动方向;

(3)斜齿圆柱齿轮3、蜗杆6和蜗轮7在啮合点处的圆周力、轴向力、径向力(tF、aF、rF)的方向。 ,. {参考答案}

1、 解:(1)轴II向右,轴III向左。(2分,每个1分) (2)齿轮3左旋,齿轮4右旋。(2分,每个1分) (3)Fa2=Fa3,即:23233322tantan,tantanttttF

FFF(3分)

由中间轴的力矩平衡,得 223

322dFdFtt

则:2232232223tancos/533cos/175tantantanddFFtt(2分) 得 :1438.015sin

533175sin3

 则:2161827.83(2分)

(4)齿轮1,向下;齿轮2,向上;齿轮3,向下,齿轮1,向上。(4分,每个1分)

2、 解:(1)因两对齿轮传递的P1和n1相等,故主动轴上的转矩也应相等,即 mmNnPT)200/131055.9(/1055.961161620750 mmN (3分)

(2)计算β=9°的齿轮传动的轴向力: )/(cos6207502/21111zmdTFnt=[2×620 750×cos9°/(4×6)]=5109 N (3分)

Fa1=Ft1tanβ=5109×tan 9°N=809N=Fa2

(3分)

(3)计算β=18°的齿轮传动的轴向力:

495060418cos6207502cos2211111zmTdTFnt

N (3分)

211159918tan4920tanataFNFF

(3分)

3、 解:(1)根据轴III转向nIII,在图上标出nI和nII的转向。(2分) 而齿轮3应为右旋,齿轮4左旋,齿轮2右旋。(3分) ,. (2)根据主动轮左、右手定则判断出Fa1、Fa3;根据齿轮2是从动轮,齿轮3是主动轮判断Ft2、Ft3;根据径向力指向各自轴心的原则,判断径向力Fr2、Fr3;的方向。Fa1、Fa3、Ft2、Ft3、Fr2、Fr3已在啮合点画出。(6分) (3)若使轴Ⅱ轴承不受轴向力,则,|Fa2|=|Fa3|,333222tantantataFFFF (2分)

所以, 3322tantanttFF

22223332232323tancos/cos/tantantanzmzmddFFnntt

得 14855.014sin573215sinsin222333zmzmnn β3=43238 (2分)

10、解:(1)计算大齿轮螺旋角 由 cos2

21nzzma 得 222210395.21120290222arccos2arccos21nazzm (2分)

左旋。(1分) (2)计算小齿轮转矩1T

mmN5.5968732021055.91055.96161nPT (3分)

(3)计算齿轮的受力 mm143.470395.cos21222cosz1n1md 切向力 N2532143.475.596872211t1dTF=Ft2 轴向力 N9740395.21tan2532tant11oFFa= Fa2 径向力 N4.9870395.21cos20tan2532costann1r1ootFF= Fr2 (3分) 各个分力的方向。(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