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刀具选择详述

合集下载

【最新】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7

【最新】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7

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 0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 ⑥盾构机刀具配置.. (13)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盾构机刀具配置是盾构机刀具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论文着重介绍了刀具的种类和切削原理,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层情况,提出刀具的具体配置方式。

针对盾构机在复合地层隧道掘进,解释了刀具配置的差异性、刀具配置的“矛盾”现象。

结合工程实例,在砂卵石地层中(尤其是含大直径漂石)长距离隧道掘进的工况下,提出了盾构机生产厂家关于刀具配置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最后提出了刀具配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1 、引言盾构机刀具的配置是盾构机刀具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配置是否适合应用工程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盾构机的刀盘的使用寿命、切削效果、出土状况、掘进速度和施工效率。

2 、刀具种类和切削原理2.1、切刀(齿刀,刮刀)切刀是软土刀具,布置在刀盘开口槽的两侧,其切削原理是盾构机向前推进的同时,切刀随刀盘旋转对开挖面土体产生轴向(沿隧道前进方向)剪切力和径向(刀盘旋转切线方向)切削力,在刀盘的转动下,刀刃和刀头部分插入到地层内部,不断将开挖面前方土体切削下来。

切削刀一般适用于粒径小于400mm的砂、卵石、粘土等松散体地层。

2.2、先行刀(超前刀)先行刀是先行切削土体的刀具,超前切刀布置。

先行刀在设计中主要考虑与其它刀具组合协同工作。

先行刀在切刀切削土体之前先行切削土体,将土体切割分块,为切刀创造良好的切削条件。

先行刀的切削宽度一般比切刀窄,切削效率较高。

采用先行刀,可显著增加切削土体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切刀的扭矩,提高切刀的切削效率,减少切刀的磨耗。

在松散体地层,尤其是砂卵石地层先行刀的使用效果十分明显。

2.3、贝型刀贝型刀实质上是超前刀,盾构机穿越砂卵石地层,特别是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时,若采用滚刀型刀具,因土体屑松散体,在滚刀掘进挤压下会产生较大变形,大大降低滚刀的切削效果,有时甚至丧失切削破碎能力。

盾构机刀具选型及布置

盾构机刀具选型及布置

图2 盘形滚刀破岩示意图
刀具之间的间距是刀具布置轨迹确定的重要因 素。根据图2所示,设盾构上的第i和第i+1把盘形滚刀 在刀盘推力作用下切入岩石深度为h。则当刀盘旋转一 周,盘形滚刀的切削深度为h,则L为:
L = 2htanθ 要使同一安装半径上的盘形滚刀在刀盘每转一周 的切深相等,且破岩量相同,则两盘形滚刀之间不允 许形成累积岩脊,即刀盘转动多周(两周及以上)而未出 现连通的岩脊。可表示为:
5 应用实例
应用于珠三角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φ8780 土压平衡盾构机,工程地质条件是以粉砂质泥岩、粉 质粘土及砾砂岩为主的复合式地层,岩石的天然单轴 极限抗压强度最高值为200MPa。在盾构机刀盘的设置 上既考虑了对硬岩高强度的开挖,也兼顾了泥岩粘性 对盾构机掘进的影响,根据表1与表2中各类刀具对不 同地质情况的适用性,对该地区的盾构刀具采用滚刀 与切削刀的组合刀具如表5所列。
࠰ާᐳ㖞儈ᓖ 160mm 140mm 175mm 140mm 175mm 140mm
儈ᓖᐞ 20mm 35mm>25mm 35mm>25mm
4.4 刀具磨损 在盾构掘进中,刀具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各类刀
具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磨损情况也有所区别。 刀具磨损后将导致相邻刀具之间所受推力的不平
衡,而这种不平衡力有时可能是承受正常受力的10 倍,增加刀具的损坏概率。同时,由于刀具磨损后与 岩石接触面积增大,引起刀具对岩石的挤压应力减 小,降低掘进效率。
Key words: cutter; cutter configuration; altitude of cutters; cutter wear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利用
的地上空间越来越少,对地下空间的开发逐渐成为国 内外各大城市的重要目标。隧道掘进机是最主要的地 下空间开发工具,是集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光 学等多学科综合技术为一体的成套设备。

盾构机刀具

盾构机刀具

盾构机刀具盾构机刀具北京固本科技有限公司 胡建平关于盾构机刀具这里主要介绍盾构机掘削地层的刀具。

盾构机刀具布置和刀具形状在盾构机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刀具布置方式及刀具形状是否适合应用工程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到盾构机的切削效果、出土状况和掘进速度。

1 盾构机刀具的选择对于不同地层的开挖,盾构的刀具通常采用不同型式:开挖地层为硬岩时,采用盘形滚刀;地层为较软岩石时,采用齿刀;地层为软土或破碎软岩时,可采用切刀(或刮刀)。

2 盾构机刀具防磨损的措施2(1 严格刀具制造流程刀具生产加工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制造工艺,刀具制造工艺是控制刀具质量的关键。

2(1(1 滚刀的制造盾构机滚刀完全按照掘进地质选用碳钢经表面渗碳处理 ,刀圈采用热煅一次滚压成型工艺,使刀具材料内部金相组织结构更加均匀致密,减少刀圈的断裂 ,同时在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硬化层,具有高耐磨、抗冲击性能。

选用优质热膨胀系数小的润滑油脂,同时在刀具内部安装有润滑油补偿装置,在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确保刀具的正常润滑与油脂的补充。

经使用对比效果显著。

由于滚刀在掘进过程中承受比岩石层抗压强度高8MPa,12MPa ,当岩石硬度超过 60MPa 时 ,刀圈硬度 HRC65,70,如果刀圈采用合金材料制造时,其内外硬度是一致的,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但抗冲击性能明显下降,不利于 TBM 的破岩。

根据经验总结及材料机理分析,当岩石抗压强度达到或超过 55MPa 时,刀具材料应选用高碳钢,表面采用高温气体渗碳达到相对硬度,形成外硬内软,具有较好耐磨性、抗冲击性能,而不适于选用合金钢作为刀圈制造材料或刀圈采用中碳钢表面镶嵌合金齿,以满足破岩性能的要求。

2(1(2 刮刀的制造根据进 口刮刀在使用中易造成变形,通过物化性能分析,刮刀基材为 45中碳钢或 20低碳钢加工而成,表面硬度 HRC22,28,未作任何表面处理 ,因此在受到岩石或卵石冲击时极易产生变形。

在国产刮刀生产时,做了以下制造工艺调整:材料由原来的低碳钢改为中碳钢,基材表面硬度 HRC32,36;在冲击面与棱角部位补焊 0(25-0(32耐磨合金层。

盾构刀具选择详述

盾构刀具选择详述

盾构机刀具配置是盾构机刀具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论文着重介绍了刀具的种类和切削原理,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层情况,提出刀具的具体配置方式。

针对盾构机在复合地层隧道掘进,解释了刀具配置的差异性、刀具配置的“矛盾”现象。

结合工程实例,在砂卵石地层中(尤其是含大直径漂石)长距离隧道掘进的工况下,提出了盾构机生产厂家关于刀具配置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最后提出了刀具配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1 、引言盾构机刀具的配置是盾构机刀具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配置是否适合应用工程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盾构机的刀盘的使用寿命、切削效果、出土状况、掘进速度和施工效率。

2 、刀具种类和切削原理2.1、切刀(齿刀,刮刀)切刀是软土刀具,布置在刀盘开口槽的两侧,其切削原理是盾构机向前推进的同时,切刀随刀盘旋转对开挖面土体产生轴向(沿隧道前进方向)剪切力和径向(刀盘旋转切线方向)切削力,在刀盘的转动下,刀刃和刀头部分插入到地层内部,不断将开挖面前方土体切削下来。

切削刀一般适用于粒径小于400mm的砂、卵石、粘土等松散体地层。

2.2、先行刀(超前刀)先行刀是先行切削土体的刀具,超前切刀布置。

先行刀在设计中主要考虑与其它刀具组合协同工作。

先行刀在切刀切削土体之前先行切削土体,将土体切割分块,为切刀创造良好的切削条件。

先行刀的切削宽度一般比切刀窄,切削效率较高。

采用先行刀,可显著增加切削土体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切刀的扭矩,提高切刀的切削效率,减少切刀的磨耗。

在松散体地层,尤其是砂卵石地层先行刀的使用效果十分明显。

2.3、贝型刀贝型刀实质上是超前刀,盾构机穿越砂卵石地层,特别是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时,若采用滚刀型刀具,因土体屑松散体,在滚刀掘进挤压下会产生较大变形,大大降低滚刀的切削效果,有时甚至丧失切削破碎能力。

将其布置在刀盘盘圈前端面,专用于切削砂卵石。

2.4 、中心刀(鱼尾刀、双刃或三刃滚刀、锥形刀、中心羊角刀)在软土地层掘进时,因刀盘中心部位不能布置切刀,为改善中心部位土体的切削和搅拌效果,可在中心部位设计一把尺寸较大的鱼尾刀(羊角刀),一般鱼尾刀超前600 mm左右。

【最新】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1

【最新】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1

1、盾构机选型依据 0盾构机刀具如何选型与制造............................................................................. ③盾构机刀具配置................................................................................................. ⑩1、盾构机选型依据地铁区间,线路总长:隧道埋深9~13米。

隧道洞身大部分处于残积层中,局部地段穿越花岗岩、辉绿岩全、强风化带或断层破碎带,结构松散,易软化、变形,产生坍塌。

花岗岩层面起伏大,存在差异风化现象。

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砂层中具承压性。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地下水埋深5.2~8.4米。

盾构隧道内径:5400mm,管片厚度:300mm,隧道外径:6000mm。

标准管片宽度:1200mm,分块数:6块。

本盾构隧道区间采用两台盾构机。

盾构机由站西端下井始发,推进至站东站起吊出井。

隧道地质情况、工程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经济比较、地面施工场地大小等因素是盾构选型的基本依据。

根据国内外盾构施工经验与实例,我们认为,盾构机的选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必须确保开挖空间的安全和稳定支护;保证隧道土体开挖顺利;保证永久隧道衬砌的安装质量;保证隧道开挖碴土的清除;确保盾构机械的作业可靠性和作业效率;保证地面沉降量在要求范围内;满足施工场地及环保要求。

2、不同开挖模式的工作原理2.1 盾构机的型式与工作特点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盾构机按开挖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敞开式与密闭式。

敞开式指盾构机的开挖面与机内的工作室间无隔板或隔板的某处设置可调节开口面积的出土口。

开挖面基本依靠开挖土体的自立保持稳定。

敞开式适用于地层条件简单、自立性好且无地下水的地层。

密闭式盾构机是在盾构机的开挖面与机内的工作室间设置隔板,刀盘旋转将开挖下来的碴土送入开挖面和隔板间的刀盘腔内,由泥水压力或土压或气压提供足以使开挖面保持稳定的压力。

盾构机刀盘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价

盾构机刀盘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价

盾构机刀盘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隧道建设日益增多。

盾构机作为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设备,其刀盘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评价对于施工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盾构机刀盘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评价进行详细讨论。

一、盾构机刀盘材料的选择在盾构机刀盘材料的选择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强度和硬度盾构机刀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因此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是选择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碳钢和合金钢是常用的刀盘材料。

碳钢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可塑性,但相对硬度较低;合金钢则强度和硬度相对较高,但韧性较差。

选择刀盘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环境、土壤条件和切削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2.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盾构机在地下施工过程中,刀盘与土壤、岩石不断摩擦,容易产生磨损。

因此,耐磨性是选择刀盘材料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钢材表面的硬化处理、涂层材料的选用以及刀具设计的优化都可以提高刀盘的耐磨性。

此外,如果施工环境中存在腐蚀物质,如酸碱等,刀盘材料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

3. 刀具可更换性刀盘材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刀具可更换性。

由于盾构机刀盘的使用寿命有限,因此需要设计可更换的刀具。

合理设计刀具安装与拆卸结构,选用便于更换的材料,可以提高盾构机的施工效率。

二、盾构机刀盘材料性能评价对于盾构机刀盘材料的性能评价主要是通过实际的使用情况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以下为常用的性能评价指标:1. 切削效率切削效率是衡量刀盘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切削效率高意味着材料切削能力强,刀具寿命长,从而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2. 磨损速度磨损速度是盾构机刀盘材料性能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刀具的磨损量以及使用时间,可以评估刀具的耐磨性能。

磨损速度低的材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因频繁更换刀具而造成的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3. 断裂强度断裂强度是刀盘材料的基本性能之一。

通过试验测定材料的断裂强度,可以判断刀具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施加在其上的压力和冲击力。

简析盾构机刀盘与刀具的选型配置

简析盾构机刀盘与刀具的选型配置

简析盾构机刀盘与刀具的选型配置1工程概况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是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一部分,工程位于湛江湾最窄处,不但水深流急,又是进出湛江港的咽喉,航道非常繁忙。

湛江湾盾构隧道穿越南三岛与东海岛之间海底,横穿湛江湾海峡,长2750m。

盾构隧道内径5.1m、外径6.0m。

2工程地质根据勘探资料,场区为深厚第四系地层,从上向下有:①、中全新统海风混积层,②、中全新统海相沉积层,③、中更新统北海组层,④、下更新统湛江组层。

各岩土层主要特征分述如下:①、中全新统海风混积层:黄色中细砂、细砂,局部含泥质,砂质均匀,以石英为主,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陆地。

②、中全新统海相沉积层:主要呈灰色、深灰色,成分不均匀,主要为中细砂,次为中粗砂,含泥质,底部为粗砂,含少量砾,局部为泥粉质细砂、淤泥质细砂,含少量贝壳碎片、腐殖质,见少量薄层粘土夹层,砂以石英为主。

③、中更新统北海组层:主要呈土黄、棕黄、浅黄色,以中细砂为主,含泥质,局部夹粗砂,含少量砾和粘土,含铁质及发育铁质层为其特征,底部以波状起伏的铁质层与湛江组上部杂色粘土接触,铁质层呈暗红色,主要为贴胶结的粉细砂,致密坚硬。

④、下更新统湛江组层:主要为灰色、青灰色粘土、砂质粘土,含淤泥,见少量黑色碳化腐殖质木,土层不均匀,夹有砂层或与薄层砂互层。

砂为中粗砂夹细砂,含泥质、少量砾石,砂以石英为主。

3、刀盘与刀具的型式及布置本工程隧道穿越中全新统海相沉积层砂层和下更新统湛江组层砂质粘土层为主,存在中等~强透水砂层,围岩与海水直接连通,拱顶覆土厚度为20~40m,隧道水下埋深27~61m,最大外水压力约0.3MPa~0.6MPa,外水压力较大。

同时海中无条件设置途中工作井,不能分段掘进,因此本隧道掘进距离长达2750m,对盾构刀盘与刀具的可靠性及耐久性要求高。

同时小直径盾构在高水压条件下刀具更换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换刀过程十分困难且提高了工程成本,耗资巨大,同时对工程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盾构刀具大解析

盾构刀具大解析
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 和良好的红硬性,适用 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
构刀具。
陶瓷材料
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 性,适用于高速切削和 干切削,但脆性较大。
超硬材料
如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 ,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 磨性,适用于加工极硬
岩石。
制造工艺与流程
01
02
03
04Βιβλιοθήκη 锻造工艺通过高温加热、锻打和冷却等 工序,使钢材达到所需形状和
06
盾构刀具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Chapter
技术创新方向预测
新型材料应用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盾构刀 具将采用更高强度、耐磨性和耐 热性的材料,如高性能陶瓷、超 硬合金等,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
命和切削效率。
智能化技术融合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盾构刀具的智能化设计、制 造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
推进和导向
盾构机的推进系统提供前 进动力,导向系统控制盾 构机的掘进方向。
关键技术与创新
刀具材料和制造工艺
高性能的硬质合金、陶瓷和超硬 材料等被应用于刀具制造,提高 了刀具的耐磨性和切削效率。
智能控制系统
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实现盾构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 制,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01 02 03 04
盾构刀具大解析
汇报人:XX
目录
• 盾构刀具概述 • 盾构刀具结构与工作原理 • 盾构刀具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 • 盾构刀具性能评价与试验方法 • 盾构刀具应用实例分析 • 盾构刀具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盾构刀具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盾构刀具是盾构机上的重要部件 ,用于在地下开挖过程中破碎岩 石和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机刀具配置是盾构机刀具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论文着重介绍了刀具的种类和切削原理,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层情况,提出刀具的具体配置方式。

针对盾构机在复合地层隧道掘进,解释了刀具配置的差异性、刀具配置的“矛盾”现象。

结合工程实例,在砂卵石地层中(尤其是含大直径漂石)长距离隧道掘进的工况下,提出了盾构机生产厂家关于刀具配置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最后提出了刀具配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1、引言盾构机刀具的配置是盾构机刀具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配置是否适合应用工程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盾构机的刀盘的使用寿命、切削效果、出土状况、掘进速度和施工效率。

2、刀具种类和切削原理2.1、切刀(齿刀,刮刀)切刀是软土刀具,布置在刀盘开口槽的两侧,其切削原理是盾构机向前推进的同时,切刀随刀盘旋转对开挖面土体产生轴向(沿隧道前进方向)剪切力和径向(刀盘旋转切线方向)切削力,在刀盘的转动下,刀刃和刀头部分插入到地层内部,不断将开挖面前方土体切削下来。

切削刀一般适用于粒径小于400mm的砂、卵石、粘土等松散体地层。

2.2、先行刀(超前刀)先行刀是先行切削土体的刀具,超前切刀布置。

先行刀在设计中主要考虑与其它刀具组合协同工作。

先行刀在切刀切削土体之前先行切削土体,将土体切割分块,为切刀创造良好的切削条件。

先行刀的切削宽度一般比切刀窄,切削效率较高。

采用先行刀,可显著增加切削土体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切刀的扭矩,提高切刀的切削效率,减少切刀的磨耗。

在松散体地层,尤其是砂卵石地层先行刀的使用效果十分明显。

2.3、贝型刀贝型刀实质上是超前刀,盾构机穿越砂卵石地层,特别是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时,若采用滚刀型刀具,因土体屑松散体,在滚刀掘进挤压下会产生较大变形,大大降低滚刀的切削效果,有时甚至丧失切削破碎能力。

将其布置在刀盘盘圈前端面,专用于切削砂卵石。

2.4 、中心刀(鱼尾刀、双刃或三刃滚刀、锥形刀、中心羊角刀)在软土地层掘进时,因刀盘中心部位不能布置切刀,为改善中心部位土体的切削和搅拌效果,可在中心部位设计一把尺寸较大的鱼尾刀(羊角刀),一般鱼尾刀超前600 mm左右。

鱼尾刀的设计和配置方式如下:其一让盾构分两步切削土体,利用鱼尾刀先切削中心部位小圆断面土体,而后扩大到全断面切削土体,即将鱼尾刀设计与其它切刀不在一个平面上,即鱼尾刀超前切刀布置,保证鱼尾刀最先切削土体;其二是将鱼尾刀根部设计成锥形,使刀盘旋转时随鱼尾刀切削下来的土体,在切向、径向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一项翻转运动,这样既可解决中心部分土体的切削问题和改善切削土体的流动性和搅拌效果,又大大提高盾构整体掘进效果。

在纯硬岩地层掘进时,到盘中心位置布置双刃或三刃滚刀。

2.5、仿形刀(或超挖刀)盾构机一般设计两把仿形刀(一把备用),布置在刀盘的边缘上。

施工时可以根据超挖多少和超挖范围的要求,从边缘径向伸出和缩回仿形刀。

仿形刀伸出最大值一般在70~150mm之间。

盾构机在曲线段推进、转弯或纠偏时,通过仿形超挖切削土体创造所需空间,保证盾构机在超挖少、对周边土体干扰小的条件下,实现曲线推进和顺利转弯及纠偏。

滚刀超挖刀柱形超挖刀2.6、滚刀和刮碴板在纯硬岩地层掘进时,采用滚刀破岩。

滚刀破岩的原理是依靠刀具滚动产生冲击压碎和剪切碾碎的作用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

滚刀的类型、数量、布置方式、位置、超前量根据岩层的强度和整体性、掘进距离、含砂量等特点确定。

穿越松散地层但有大粒径的砾石(粒径大于400mm)、并且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也可采用滚刀型刀具。

在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岩石(强度不算太高)与一般土体(或粘土或砂土)交错频繁出现的情况,也有可能采用滚刀型刀具,即在复合式盾构机中采用。

2.6.1 、滚刀分为齿形(球齿、楔齿)滚刀和盘形滚刀2.6.2 、滚刀刀圈的材质是滚刀能否胜任掘进硬岩的关键。

盘形滚刀根据刀圈不同一般有以下4种类型(1)耐磨层表面刀圈:适用于掘进硬度40MPa的紧密地层,硬度80~100MPa的断裂砾岩、砂岩、砂粘土等地层。

(2)标准钢刀圈:适用于掘进硬度50~150MPa的砾岩、大理石、砂岩、灰岩地层。

(3)重型钢刀圈:适用于掘进硬度120~250MPa的硬岩,硬度80~150MPa的高磨损岩层,如花岗岩、闪长岩、斑岩、蛇纹石及玄武岩等地层。

(4)镶齿硬质合金刀圈适用于掘进硬度高达150~250MPa的花岗岩、玄武岩、斑岩及石英岩等地层。

2.6.3 、刮碴板的作用是将滚刀破碎的岩碴,及时排出,防止滚刀对岩碴的二次破碎,保护滚刀。

前刮碴板主要铲装刀盘前方的落碴,铲装量大,磨损较快,后刮碴板主要铲装下护盾推进中从隧道底部堆积起来的碴石,铲装量小,磨损较小。

3、刀具配置方式刀具的布置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不同的工程地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刀具配置方案,以获得良好的切削效果和掘进速度。

根据地质条件特点,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地层:软弱土地层;砂层、砂卵石地层;风化岩及软硬不均地层;单纯的纯硬岩地层。

3.1、软弱土地层如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地质条件主要以淤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在软弱土地层一般只需配置切削型刀具,如:切刀、周边刮刀、中心刀、先行刀和超挖刀。

以南京地铁盾构为例,刀盘采用面板式结构,装有1把鱼尾形中心刀,120把切刀,16把周边刮刀及1把仿形刀。

切刀安装在开口槽的两侧,覆盖了整个进碴口的长度。

刮刀安装在刀盘边缘。

由于刀盘需要正反旋转,因此切刀的布置也在正反方向布置,为了提高切刀的可靠性,在每个轨迹上至少布置2把。

在周边工作量相对较大,磨损后对盾构切口环尺寸影响较大,在正反方向各布置了8把刮刀。

考虑到刀盘的受力均匀性,刀具布置具有对称性。

刀具安装采用螺栓固定,便于更换。

在切刀或刮刀的刃口和刃口背面镶嵌有合金和耐磨材料,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刀的破岩能力为20MPa,可以顺利地通过进出洞端头的加固地层。

3.2、砂层、砂卵石地层如北京、成都其地质条件主要以砂,卵石地层为主,如遇到粒径较大的砾石或漂石,应配置滚刀进行破碎。

在砂层、砂卵石地层施工时,需设置(宽幅)切刀、周边刮刀、先行刀(重型撕裂刀)、中心刀、仿形刀等刀具。

切刀是主刀具,用于开挖面大部分断面的开挖;周边刮刀也称保径刀,用于切削外周的土体,保证开挖断面的直径;先行刀在开挖面沿径向分层切削,预先疏松土体,降低切刀的冲击荷载,减少切削力矩,同时重型撕裂刀用于破碎强度较低和粒径较小的卵石和砾石;中心刀用于开挖面中心断面的开挖,起到定心和疏松部分土体的作用;仿形刀用于曲线开挖和纠偏。

滚刀用于破碎粒径较大的砾石或漂石。

3.3 、风化岩及软硬不均地层如广州、深圳,上软下硬、地质不均的复合地层,且局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较高(150-200Mpa),除配置切削型刀具外包括宽幅切刀、先行刀,还需配置滚刀,因而刀盘结构相对复杂。

对于岩层首先通过滚刀进行破岩,且滚刀的超前量应大于切刀的超前量,在滚刀磨损后仍能避免切刀进行破岩,确保切刀的使用寿命。

在曲线半径小的隧道掘进时,为了保证盾构的调向和避免盾壳被卡死,需要有较大的开挖直径,因此刀盘上需配置滚刀型的仿形刀(或超挖刀)。

3.4 、单纯的纯硬岩地层如秦岭1线隧道,隧道断面范围内以混合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两种岩石为主,刀具全部选用滚刀,无任何齿刀。

有时,在刀盘面板周边开口处配备刮碴刮刀板。

4、刀具配置的差异性在复合地层施工中,刀具配置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滚刀和先行刀的配置数量和刀具的高度、组合高度差等方面。

例如,海瑞克公司刀盘滚刀和固定先行刀高出面板175mm和140mm,三菱公司刀盘滚刀和固定先行刀高出面板90mm和70mm。

两种刀具的高差为35mm 和20mm,前者的设计较好,具体表现为刀具高对防止泥饼的形成有利,高度差大有利于破岩。

滚刀的刀间距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破岩,间距过大,滚刀间会出现“岩脊”现象,间距过小,滚刀间会出现小碎块现象,降低破岩功效。

在复合地层中周边滚刀的间距一般小于90mm,正面滚刀的间距为100~120mm(参照国内外施工实例,岩石强度高时,滚刀的间距应控制在70~90mm的范围内比较合理)。

5、复合地层中刀具配置的“矛盾”现象硬岩地层只需滚刀,但有时必须安装切刀(或刮碴板),切刀在破硬岩过程中几乎没有作用,由于贯入度和高度差的原因,产生瞬间冲击荷载,切刀被磨平或被崩断。

在复合地层中,有些砂、卵石地层或同一断面中有硬岩和软岩,所以刀盘必须配备切刀和先行刀以对应非硬岩的需要。

同理,在软岩和软土地情况下,本不需安装滚刀,但在由于可能存在部分硬岩,又必须安装滚刀,导致滚刀严重损坏,失去破岩功能。

6、砂卵石地层中(尤其含大直径漂石)长距离隧道掘进的工况下,刀具配置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北京地铁9号线06标段,盾构单线隧道长度约为1238m,地层主要为卵石层、圆砾层、强风化~中风化砾岩层、强风化粘土岩,局部为粉质粘土层和细砂层。

开挖面围岩不稳定,粘土岩和强风化砾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为0.3~2.0Mpa,为极软岩。

详勘报告中推测大于400mm 粒径卵石含量为15%~40%,隧道附近基坑内有1500×2000mm漂石,不排除有粒径更大的漂石存在,且随机分布。

随机取样卵石和砾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120~187 Mpa,石英和长石含量为70%~95%。

盾构厂家针对本标段的地层在刀具配置方面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为了使刀具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盾构机设计使用了3130 mm大直径轴承,配备了1200kw的驱动动力,使刀盘的托困扭矩为774t.m,转速可达0~3.2rpm,同时在刀盘面板和周边焊接碳化铬超硬耐磨板和耐磨网。

刀具布置方面(初步预案),开口槽密排宽幅切刀100把(带耐磨合金头)、面板上配备大横断面高耐磨双层碳化钨重型撕裂刀(先行刀)31把、刀盘外周和边缘位置配备双刃(17”)滚刀10把,中心锥形刀1把。

滚刀和重型撕裂刀采用刀盘后装式,可通过刀盘内的转接箱方便地进行拆卸、互换。

刀具的破岩原理,利用刀盘高速转速产生的冲击惯性能量,通过滚刀和大横断面重型撕裂刀进行卵石、砾石和漂石的刀盘前“锤击”破碎。

但由于是在软岩地层中掘进,卵石、砾石和漂石在基岩内不能被固定,不能提供给滚刀足够的转动力矩和滚刀切岩的支撑力,导致滚刀破岩失效。

7、刀具配置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7.1、实际施工时会遇到各种复杂地层,地质资料提供的只是部分的钻探资料,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实际地质情况,因此在进行刀具配置设计时必须考虑对地质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刀具配置要有一定的富余和能力储备;7.2、不同的工程地质需配置不同的刀具,软土地层只需配置切削型刀具;砂卵石地层除配置切刀外,还需配置先行刀;风化岩及软硬不均地层除配置切削型刀具外,还需配置先行刀、滚刀;在复合地层中,要保证不同种类刀具相互可换性;7.3 、刀具配置要覆盖整个开挖断面,为保证刀盘受力均衡,运转平稳,刀具要对称性布置;切刀要正反方向布置,同时要确保每个轨迹有2把切刀;对切刀排列方式进行选择,整体连续排列或牙型交错排列;通过周边刀保证开挖直径;保证滚刀纯滚动,要考虑周边滚刀的安装角度,同时增加周边滚刀的数量;7.4 、刀具安装通过螺栓固定或设计转接箱,便于安装、拆装、更换和修理方便;7.5、通过合理选择耐磨材料和合金镶嵌技术;对刀盘和开口槽进行耐磨处理;对加泥、加泡沫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减少刀具掘进磨损和冲击,提高刀具的耐久性,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7.6 、适应城市繁华地区施工的需要,综合合理选择刀具种类和尺寸,确定刀具的超前量、相互高差,尽可能减少刀盘旋转刀具切削土体过程对周边土体及环境的扰动,尽量使各种刀具磨损均匀,充分发挥各种刀具的切削性能;7.7 、配备刀具磨损监测和报警装置,如液压式、电磁式、超声波探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