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峰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合集下载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1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

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

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

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

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

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2说来也很巧,20xx年在西安培训的时候爬过一次“雪山”,记忆中的那座山叫太山?因为当年爬那座山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在今后的将近四年的时间了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山之类的活动。

而四年后的20xx年正好有机会去了一趟西藏,这次西藏之行又让我重新爬起了雪山,可能是因为山下有解放军吧,才给了我这次爬山的勇气。

这次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脚下开始爬山的,可能因为爬的时候太兴奋了吧,当时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缺氧反应。

但晚上回到宾馆后,吃饭的时候缺氧的反应就越来越剧烈了,头开始又晕又疼,晚上也因为缺氧而导致睡眠很不好,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头疼得感觉要炸掉,最后不得不吃药;据说剧组拍戏的时候也在西藏那边拍,真的很敬佩。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漫漫人生长路,恰似攀登一座高山,我们在这过程中会遇到无数个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征服那座珠穆朗玛峰,我们要直面困难,从中汲取经验,勇往直前。

在《攀登者》里,主人公为了证明中国,而勇闯珠峰。

他一次一次被困难击倒,又一次一次地站起身来。

雪崩、狂风、队长的牺牲、越过第二级阶梯,困难告诉他:要对任何事尽责任、有担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最强大,世界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困难和挫折往往会变成我们成长与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就会从中得到自己原本没有的东西,我们会汲取失败的经验,然后再一次挑战它,最后战胜它。

攀登者们先后三次挑战珠峰,仅仅只有一次成功登顶,他们被一次次击败,但又一次次地去尝试,所以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

当困难与挫折降临,如果我们都以“与我何干”的想法去对待它,那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这个困难,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电影中,老队员因当年主人公为了救自己而丢下摄影机,导致未能取证,最后没能为祖国效力而耿耿于怀。

他恨主人公,也恨自己。

多年后,担任登山总指挥的他为了完成自己当年的心愿,刚愎自用,不惜让新队员们去冒险,当队员们遇难后,他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明白了为自己队员的生命负责比其他的更重要。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逃避现实,逃避困难,因为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逃避、放弃,这只能让我们在困境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只有我们直面困难,感悟从中获得的经验,最后用于实践,才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当中更多的困难,所以困难也是“课堂”。

攀登者观后感2近日电影《攀登者》的线上宣传从未停止,先是由谭维维演唱的电影同名主题曲正式全网上线你,之后发布了角色预告片,电影的主演之一吴京的预告在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吴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男演员,参演了很多优秀作品,尤其是近年作品质量广受夸赞,刻画的都是像今年大火的《流浪地球》中的刘培强中校一样令人敬佩的角色,而他在以《战狼》等硬汉画风的角色深入人心之后,本人也很硬汉直男的画风就被众多网友所关注着。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登上去,活着回来!”是电影《攀登者》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

在十一放假期间,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珠峰北坡攀登,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珠峰,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但可惜的是,因雪崩的来临,录像机的丢失,攀登队员们并没有记录成功登顶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但是,由于没有影像资料,国际上并不承认中国登山队员曾从北坡登顶。

所以,他们决定再次登珠峰。

这一次,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

这部《攀登者》在献礼祖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令我最难忘的片段便是那登顶的时刻。

1960年5月,珠穆朗玛峰第二台阶下,中国珠峰攀登突击队三名队员正在向最艰难,也是最难逾越的第二台阶发起冲击,这是他们的第五次冲击,前四次失败已经耗费了他们太多的体力,这三个人搭起的人梯,队员曲松林为了攀登上第二台阶,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山,脱掉鞋子,赤脚攀登。

在队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人登上了世界最高峰!攀登珠峰,对人类发展来说,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但这表明了:人活着便是为了争口气!这口气太难挣。

为争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人妻离子散,但他们没有退缩。

很多人看到吴京参演的电影,就认为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何错?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对中国有感情。

而且此片不仅仅是爱国主义。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拼,才有今天的辉煌。

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

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争来了这口气。

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山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我们国家。

中国没有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攀登者》观后感2国庆节10月1日,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着》,具体内容是这样:刚开始队长方五州、松林、杰布等人组成的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可由于雪崩队长不幸身亡,松林也受了重伤,但方五州抓住了他,松林命保住了,但相机丢了。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攀登者》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攀登者》观后感1国庆假期将至,国庆档电影也已经蓄势待发,9月23日,国庆档电影种子选手之一,由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等人主演的剧情冒险电影《攀登者》举行了国庆上映前的全球首场放映,就此,《攀登者》的首轮口碑出炉。

《攀登者》这部电影首先在演员阵容上是毫无疑问全明星阵容,吴京、胡歌、章子怡、成龙、井柏然、张译等等,都是实力大咖,就凭这些演员阵容,这部电影就已经吸引了很多观众忍不住要去看了。

根据9月23日有幸参与《攀登者》全球首映的各位观影者的反馈来看,目前大家都对《攀登者》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

尤其是首映礼上,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现场还给大家透露拍电影的一些台前幕后,那就关于胡歌拍这部电影时的一些小插曲。

据董事长任仲伦透露,在拍摄《攀登者》期间胡歌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很多粉丝应该也都知道,那就是在胡歌拍这部戏期间胡歌的妈妈去世了。

在电影中有一段胡歌饰演的杨光在病床上和队医讲的话,在胡歌妈妈过世后,胡歌主动要求重拍这段戏,胡歌将这部分情感投入到了角色和情节演绎中。

虽然听起来这个小插曲让大家为胡歌感到心疼,但也直接反应出了胡歌对演员演艺事业的执着,以及对自己的高要求,先不管电影中胡歌的表现如何,就胡歌的这种敬业精神,就值得所有观众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

还没看电影已经被他的行为所感动。

《攀登者》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感动和泪点的电影,由于观影人都签有保密协议,并不能对大家透露太多的剧情,但是目前都用了“热泪盈眶”、“年度最佳”、“震撼感动”等词来表达了观影之后的感受,可见这部电影的质量已经很稳了。

20xx国庆档总共有三部电影是大家最关注的,除了吴京和胡歌的这部《攀登者》之外,一部是由黄渤、张译、葛优等人主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另一个是由张涵予、欧豪、杜江等人主演的《中国机长》,也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都不容小觑。

《攀登者》观后感5篇_《攀登者》心得体会600字_心得体会范文_

《攀登者》观后感5篇_《攀登者》心得体会600字_心得体会范文_

《攀登者》观后感5篇_《攀登者》心得体会600字《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拉玛峰的故事。

第一次中国登山队队员登上了珠峰,因相机和人命的取舍,导致没能拍摄到登顶的画面,而没能被国际认可,带着这样的遗憾,中国登山队20xx年后整装重发,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

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攀登者》观后感一登山运动本身对我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热爱登山。

但是登顶珠峰是我难以企及的梦想了,毕竟与实现自己渺小的梦想相比较,我更希望珠峰再没有及其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少被打扰比较好。

但是情怀还是有的。

十月一日,祖国母亲七十华诞。

上午看完阅兵,我便挑了最近场次去看这部电影。

从事实来讲,这部电影的瑕疵确实有,比如章子怡的台词大多对不上口型,比如胡歌对杨光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感觉差那么点意思。

但是从整体剧情与画面效果来讲,我觉得瑕不掩瑜。

是的,在我这里爱国情怀永远排第一位,我就是喜欢为爱国情怀买单,这一点我不接受反驳和劝说。

但是这次抛开这方面,讲剧情我认为很饱满,讲画面与特效,我觉得至少在我看来是足以震撼我的,讲演技虽然不完美,但至少我看到了全体演员为之付出的努力,无论是顶着风雪龃龉前行时的步履维艰,还是面对难以接受的消息时的细微表情处理等等,都体现出很专业的素质,是以在我心里,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影片。

最后特别提一下张译,这部影片里我认为最棒的演绎,就是他。

细腻,真实,丰富,让人真正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多次变化的情绪,我给他五星。

《攀登者》观后感二这个电影呢,我是冲着我家吴京去看的。

可能期待值过于高吧,就还是觉得有点不太符合我的胃口。

不能说这个电影拍的不好,登山这条线,其实讲的不错的,第一次登顶,没有留下影像导致主角心中遗憾。

第二次登顶又是困难重重,死了好多人,困难重重的最后终于登上去把遗憾填满,故事圆满结束。

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加感情戏,那几个女性完全没必要存在真的是。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是国庆放假的第四天,我和我的同学一起看了一场电影《攀登者》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27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由于没有拍下360度环绕录像而被世界登山队否认中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最初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三人,也各自过自己的生活,其中吴京饰演的方州山去教书了,有一次他讲到了他们三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事情,还把当时带上珠穆朗玛峰的化石拿给了学生们看,但是有一个学生不相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还把方州山从珠穆朗玛峰上带来的化石打碎了,从此以后方州山再没有去过那间教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了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虽然攀登珠峰的过程失败了好几次,还有人为此牺牲的,但是登山队不畏困难,终于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20。

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并且还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8848。

13米。

这让我想起来,今年的九月一日《开学第一课》夏伯渝老人的英雄事迹。

26岁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被冻伤而做了截肢手术,但是,失去右腿的他没有放弃梦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发起挑战,终于在5月,以69岁高龄成功登顶珠峰,站在珠峰峰顶挥舞着五星红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仅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峰,更是因为他参与了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北坡8600米高度,号称第二台阶的一个九十度的绝壁上架设了“中国梯”这一壮举。

虽然那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设的过程中也是十分的艰难,因为海拔高,本来就缺少氧气,再加上天气极寒,他们每做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最终用了一天时间,才将“中国梯”牢牢地架设在了第二台阶上。

此后,相继有1300多名登山队员,踩着夏伯渝等人架设的“中国梯”,从珠峰北端登顶。

经历几十年的历程,夏伯渝老人那颗希望五星红旗在珠峰飘扬的初心,始终激励着他,即使失去一条腿也一定要站在峰顶,如今的中国已毅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后的中国将继续展现大国壮志,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系列超级工程建成,让每一名中国人都为五星红旗永远高高迎风飘扬而骄傲、自豪,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也不能忘记那部挂在世界之巅的“中国梯”。

突破极限——珠穆朗玛峰登山事件观后感

突破极限——珠穆朗玛峰登山事件观后感

突破极限——珠穆朗玛峰登山事件观后感一、奇迹般的珠穆朗玛峰在人类征服自然界最高点的过程中,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为人们呈现了突破自身极限的壮举。

而珠穆朗玛峰作为地球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对于登山者来说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和挑战性的地方。

近年来,在许多探险家和登山爱好者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尝试攀登这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巨无霸。

珠穆朗玛峰这一气势恢宏宏伟壮丽的自然奇观引发了我的浓厚兴趣。

二、历经千辛万苦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我见识到了人类不屈不挠精神与顽强毅力所带来的壮举。

从基地营出发,饱受寒冷和缺氧困扰;到超越云层,亲眼目睹美轮美奂的景色;再经历大约两个月与不可预测的气候和地形抗争,才能真正跻身登顶之列。

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每一步都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奋斗。

尽管艰险重重,但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时,我感到了无比自豪和成就感。

三、团队合作的极致展示在这场冒险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指导者还是队员,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

对于登山者而言,彼此间的互相依赖是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关键因素。

只有通过信任、合作和相互支持,才能以最佳状态面对种种挑战。

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将个人利益置于整个团队目标之下,并且坚持默契配合和集体竞技精神,在实现共同目标上取得卓越成果。

四、对自然保护意识的唤醒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我被自然界的无限伟力深深震撼。

展现在我的面前的是壮丽的冰川、蔚蓝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雪山。

然而,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频繁的登山活动导致峰顶周围积雪下降、冰河萎缩等问题日益严重。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呼吁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限制登山活动的数量,才能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

五、精神上的觉醒攀登珠穆朗玛峰并非仅仅是征服一座高峰那么简单,更是对个人内心世界一次极具挑战性和推动力量干净利索地体会。

战胜自身恐惧、战胜身体疲惫、战胜一切不可能的信念让我重新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无限潜能,并且以此汲取奋发向前的力量。

攀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

攀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

攀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
看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那些事儿,我整个人就像被雷劈了一样,满脑子都是震撼。

以前啊,我就知道珠峰是世界最高峰,那是个很牛的存在。

但看了那些攀登者的故事,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可不是一般的“爬山”。

那些家伙们背着超级重的装备就出发了。

我就想啊,我平时背个小书包走两步都嫌累,他们可真是超人啊。

在那冰天雪地的环境里,每一步都像是在和死神拔河。

那冰裂缝,看着就像一张张大口,随时准备把人吞下去,感觉比电影里的怪兽还恐怖。

而且那风,简直就是个疯狂的鼓手,不停地敲打着那些攀登者。

我在屏幕这头都能感觉到那股子劲儿,他们却还得顶着风往上爬。

我估计那风刮在脸上,就跟有人拿着砂纸不停地磨似的,肯定疼得要命。

还有啊,那海拔高度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氧气越来越少,人就像个快要没气的气球。

我看着那些攀登者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就像一条条缺氧的鱼。

这时候我就在想,我要是在那,估计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妈妈了。

可是呢,这些勇士们没有放弃。

他们一步一步,就靠着那股子顽强的劲儿朝着顶峰前进。

当看到他们终于登顶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

那感觉就像是我自己也登上了珠峰一样,心里充满了骄傲。

这攀登珠峰啊,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要是有个梦想,就得像这些攀登者一样,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都得咬着牙坚持下去。

虽然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攀登珠峰,但这种精神我可得好好揣在怀里,以后遇到啥难事,就想想那些在珠峰上拼搏的英雄们,我也能鼓起勇气去面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攀登珠峰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珠穆朗玛,地球之巅,在藏族的传说中,它是璀飞仙子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世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别说爬上去,光说这几个字就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8米,这座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女神之峰。

在暑假里,参观上海科技馆,我有幸观看了这部影片《攀登珠峰》。

内容激动人心,情节跌宕起伏!
登顶了,实现了他从小的愿望,爱德站在珠穆朗玛的顶峰,遥望着整个世界,想念着爸爸,感慨万千。

看完影片我被主人公及团队的精神深深鼓舞着,决心学习他们的这种坚持不懈,顽强的精神。

回想古今中外,还有很多的名人他们也有这样精神,如明朝医药学家
精心整理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翻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尝试各种各样的草药,有毒的,有味的,他也不怕,最终完成了着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还有海伦凯勒,她出生的时候就双耳失明,双耳失聪,整天生活在无尽的黑暗和寂静中,因为没有放弃,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学习,碰到了无数的困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在支持她,都一一克服了,后来海伦凯勒以优异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