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2.1.2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实验,从宏观上认识外界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并能从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等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解释。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分析探究外界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思维模型,即“实验现象→影响规律→理论解释”,促进“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外界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及微观分析;难点:外界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微观分析。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析法、推导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思考:能否人为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投影】灯泡、冰箱、矿石【问】1、灯泡为何抽成真空?2、食物为何放入冰箱?3、矿石为何粉碎?【生】延长灯丝使用寿命;减慢食物腐败速度;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问】由此可见,可以人为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生】有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温度、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
【问】如何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生】控制变量法【展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视频实验现象:试管内产生气泡速率:1.5mol/L的盐酸> 1mol/L的盐酸> 0.5mol/L的盐酸实验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讲解】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碰撞理论碰撞理论是一种较直观的反应速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间必须相互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成正比。
但是,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
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展示】投篮不中的图片【问】这两种情况为何投篮不中?【生】力量不够、取向不好。
【讲解】有效碰撞必须满足的条件: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活化分子: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5篇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5篇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
为了让学生在研究化学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科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四、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
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
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
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
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来表示。
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教案引言: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其研究对于了解化学反应过程及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对于化学教学尤为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设计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两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实验目的:观察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实验材料:- 烧杯- 酶溶液(酶作为催化剂)- 可见光源- 温度计- 计时器3. 实验步骤:a) 将酶溶液倒入两个烧杯中,并分别标记为A和B。
b) 将烧杯A放置在室温下,烧杯B放置在加热板上。
c) 用可见光源照射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并同时开始计时。
d) 观察两个烧杯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时间。
e)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时间。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加热后的烧杯中的溶液颜色变化更快,反应速率更高。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反应能量,加快反应物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化学反应的速率。
二、浓度的影响:浓度是另一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实验探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实验目的:观察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实验材料:- 烧杯- 反应物溶液A- 反应物溶液B- 染料(作为指示剂)3. 实验步骤:a) 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反应物溶液A。
b)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反应物溶液B。
c) 加入染料作为指示剂。
d) 开始计时,观察染料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时间。
e)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时间。
4.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浓度较高的反应物溶液引起了更快的颜色变化,即反应速率更高。
这是因为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发生的机会,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三、催化剂的影响: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但本身并不参与其中的物质。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教案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观察结果。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等;3. 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举例(如铁钉腐蚀、果蔬变质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兴趣,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Step 2:概念解释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速率的意义。
Step 3:影响因素讲解简要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阐述其原理和影响机制。
Step 4:实验探究选择适当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分析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可以选择酸与金属反应、化学燃烧等实验。
Step 5: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
Step 6:巩固与拓展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
如,催化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反应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等等。
教学辅助工具:实验草图、实验器材、化学试剂、实验报告。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概念理解的回答,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掌握程度。
教案二:反应速率测定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2. 能够设计并完成测定反应速率的实验;3. 掌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2. 实验设计:选择适当的反应体系和测定方法;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复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实验的设计和思考提供基础。
Step 2:实验设计介绍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反应体系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可以选择酸碱中和、金属与酸反应等实验。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教案一: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学会通过实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烧杯、盐酸、镁条、碗、计时器。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
3.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2. 介绍实验:告诉学生将会进行的实验是“镁和盐酸的反应”。
3. 实验操作:将一块镁条和盐酸倒入试管中,记录开始反应的时间。
4. 实验观察:观察反应中气泡的产生情况,并隔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5. 数据整理: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并计算出反应速率。
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反应速率。
6. 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在黑板上列出。
7.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教案二: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确定教学目标:1. 理解速率方程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确定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方法。
3. 学会运用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计时器、烧杯、导管、试管架。
2. 实验药品:亚硝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 实验操作:将亚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记录开始反应的时间。
3. 实验观察: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并隔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4. 数据整理: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并根据数据推导出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
5. 讨论与分析:分析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确定过程,并解释实验结果。
6. 实际应用:根据所学内容,应用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三: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的关系。
2. 学习并掌握活化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探究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影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的因素教案] ]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二专题二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无锡市第一中学无锡市第一中学 尤艳丹尤艳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教案。
2.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讨论、分组实验探究、自主学习问题讨论、分组实验探究、自主学习【教学用品】【教学用品】多媒体设备及相关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及相关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观看爆炸的视频,煤、石油形成的图片。
【引入】观看爆炸的视频,煤、石油形成的图片。
【提问】你认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提问】你认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板书】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板书】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内因:反应物的性质【提问】反应物的性质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控制反应速率。
请大家结合实际,举例说说有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 第1部分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高二化学教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该过程与能量有何关系?提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
2.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哪一个反应速率更快?为什么?提示:金属Mg与盐酸反应更快,因为Mg比Al的金属活动性更强,更容易与盐酸反应放出H2。
3.通过《化学2》的学习,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提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气体反应中压强、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小、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等。
[新知探究]探究1 有效碰撞与化学反应的发生先决条件——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
主要条件——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有效碰撞。
探究2 有效碰撞理论[必记结论]1.分子的有效碰撞2.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或逆反应的活化能;E1-E2:表示反应热。
活化能越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次数越多―→速率越快。
[成功体验]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 )(2)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 )(3)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 )解析: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的碰撞(即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1)错;普通分子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不能发生化学反应,(2)错;活化能降低,会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3)对;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4)对。
答案:(1)× (2)×(3)(4)[新知探究]探究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究气球膨胀速率:甲>乙;相同时间内膨胀的体积:甲>乙c (HCl)增大,生成CO 2的速率加快;反之,减慢规律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 通过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通过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药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强调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习题:布置针对性的课后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实际应用的了解。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化学实验竞赛、小研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在高一第二学期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第二课时)。
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与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在学科内的延伸,定性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知识要点。
因而,从学生认知和知识构建的角度来说,这个课题的内容不容易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认知冲突。
所以本课时的设计尝试着想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近距离地做一次科学探究方法上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初步知道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定性观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3)亲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增强实验现象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
(2)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养成尊重事实、按化学规律办事的求实态度,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2、实验方案设计(如何体现控制变量法)。
四、教学用品
药品:稀盐酸,冷水,热水,0.1mol/LNa2S2O3溶液,过氧化氢(3%)、0.1mol/LFeCl3溶液、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二氧化锰粉末。
仪器:试管、药匙、50ml烧杯、200ml烧杯
媒体:电脑、投影仪。
五、教学流程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图片引入: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讨论: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固体表面积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师引导:认识到内因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
➢演示实验:选择怎样的实验来研究。
➢学生设计:选择研究对象,并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照提示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交流:仔细地倾听別人的设计思想,说说他们的设计好在哪里,并且有什么不合理?
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正?
➢教师引导:指明设计探究实验的关键点:对照试验,控制变量,反应中的标记。
➢修改完善:根据讨论的结果对方案进行修改。
➢交流评价:确定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归纳小结: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化学原理。
六、教学过程
2.主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