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昆虫记》简介及阅读训练
《昆虫记》名著导读知识点中考真题练习

《昆虫记》名著导读知识点中考真题练习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
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
作品简介《昆虫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又译《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原法文版的《昆虫记》共有十卷,每卷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
《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内容梗概《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
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业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关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以下是对《昆虫记》中写到的部分昆虫的概括介绍:1.瓢虫——花园中的“淑女”2.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3.萤——星光灿烂萤火虫4.蝉——为自己唱歌5.螳螂——美丽的“杀手”6.蚱蜢——“小鬼”恩布沙7.蚂蚁——神奇的记忆力8.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9.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11.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12.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13.狼蛛——与木匠蜂作战14.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15.蝈蝈——到树上去捕食16.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17.石蚕——小鞘与潜水艇18.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典型情节1.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名著《昆虫记》知识点+习题

名著《昆虫记》知识点+习题《昆虫记》一、导读概要《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二、作者介绍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
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三、主要内容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四、作品简评《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阅读训练(一)

《昆虫记》阅读训练(一)一、填空题。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科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
这部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2.《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因《昆虫记》而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号。
3.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4.法布尔《昆虫记》中写的那个喜欢忍气吞声、作假蒙人,一般情况下能持续装死十分钟,有时甚至长达五十分钟的凶狠的剖腹杀手是大头黑步甲5.如果说大头黑步甲是个巨人,那么,相比之下,抛光金龟就算是个侏儒了,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抛光金龟并不懂得装死这个诡计。
6.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蝉是勤奋的生产者。
7.蝉蜕就是蝉儿蜕下的皮,它如同蝉儿的替身似的久久地挂在树枝上,一挂就是好几个月,蝉蜕的姿态如同幼虫蜕变时一样。
8.螳螂被人们称为“祷上帝”,它的拉丁文名为“修女袍”9.螳螂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它专门吃活食,它是昆虫界和平居民中的老虎。
10.在小螳螂孵化为幼虫的过程中,等在窝边垂涎三尺想美餐一顿的昆虫有:蚂蚁、灰蜥蜴、小蜂科的昆虫11.灰蝗虫是蝗虫族中的巨人,它的幼虫脱掉的外壳从头部、背部,甚至连触须的套子都没有丝毫的撕裂,没有丝毫的褶皱12.绿蝈蝈是夜间凶猛凌厉的猎手,它喜欢将蝉开膛破肚、掏心取肺是因为:蝉的肚子里装着裹着果酱的鲜美肉食。
13.大孔雀蝶能通过嗅觉(感觉器官)飞过很长的距离,穿过黑暗,越过障碍,发现自己的意中人14.豌豆象妈妈产的卵是成对的,一个卵在上,另一个在下。
二、选择题。
15.大孔雀蝶是通过什么飞过长距离,穿过黑暗,越过障碍,发现意中人的(C)A.光线B.声音C.气味16.象态橡栗象花好几个小时钻开的孔被弃之不用的原因是(B)A.已经被其他的象态橡栗象占据了。
名著导读《昆虫记》练习和答案

名著导读《昆虫记》练习和答案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XXX的传世佳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这本书被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2.《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因此,XXX也被赞誉为“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XXX”等。
3.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XXX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惯中的许多秘密,XXX曾称XXX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4.《昆虫记》的主题是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5.除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XXX的《昆虫记》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6.《昆虫记》共有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
这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1.作者在《昆虫记》中揭示了哪些昆虫的生活和性?作者在《昆虫记》中揭示了蝉、蟋蟀、蜘蛛、螳螂、樵叶蜂等昆虫的生活和性。
2.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蜣螂,因为它们以其它动物的尸体和粪便为食,被称为“清洁工”,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你不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我不喜欢的昆虫是狼蛛,因为它一口就能咬到敌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杀手。
4.《昆虫记》被认为是怎样的一部作品?昆虫记》被认为是一部辉煌的虫类抒情诗,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5.作者在《昆虫记》中描写了哪些垒筑蜂?作者在《昆虫记》中描写了石垒筑蜂、灌木蜂和棚檐垒筑蜂。
种昆虫:蝉、蟋蟀、蚂蚁。
蝉:蝉是夏季常见的昆虫,卵在树枝里度过冬天,到了夏天才孵化出幼虫,经过数年的蛰伏后变成成虫。
它们常常在树上高声鸣叫,是夏季的代表性声音之一。
蟋蟀: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
《昆虫记》名著阅读精粹(含答案)

《昆虫记》名著阅读精粹《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故事梗概第一章1.蟹蛛,不会织网,横着走路,靠刺杀敌人的颈子吸血生活。
身材是又矮又胖的椎体,还有驼峰一样的隆起,皮肤比任何绸缎都好看,色彩缤纷,有乳白的,有柠檬色的,它们的脚上有粉红的环,背上镶着深红的花纹,有的腹部还有绿色的带子。
筑巢手艺高超。
蟹蛛在花间筑巢,产卵后母蜘蛛就一直守候孵卵,不进食地日夜守候,五六个星期后,等小蛛孵出来,母蛛尽最后的力量,替它们咬破袋壁才安然死去。
2.论祖传,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性格,看起来是祖传的。
这一节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研究。
很小的时候有一种与自然接近的感觉,在树林里学会一边观察一边实验的方法学习功课。
3.神秘的池塘,当我面对池塘,从来都不觉得厌倦。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在别人看来宁静的池塘,却因为这些生命深深吸引我,母亲说:大自然的魔力把我迷住了。
4.建造户内的玻璃池塘,让我了解到一个行星航行在没有氧气的空间里的故事。
5.蜣螂,一种推着圆球前进的小昆虫。
蜣螂推着的圆球,是它们的食物储存室,是它们从泥土里搜集的污物。
它扁平的头前面长着六只牙齿,它们排列成半圆形。
用来掘割东西,它弓形的前腿非常有力,而且也长着五颗锯齿,圆球做成后,它们非常艰难而又努力地推着圆球前进,无论怎样失败都不能阻止它前进。
它们是善于合作的动物,同类之间常常互相帮忙工作和打击敌人。
蜣螂的卵子,被放在梨形的物体里面,蜣螂母亲用人们丢弃的废物精心制作的梨,幼虫在里面孵化,这梨就是幼虫蛴螬的食物。
蜣螂的地穴极热,有时竟达到沸点。
所以蜣螂的梨头大的部分做成坚硬的壳,保护幼虫。
6.石蚕:一种小小的水生动物,生长在泥潭沼泽里的芦苇丛中,随着芦苇漂泊,平时巧妙地隐蔽在自己建造的小鞘中,遇到天敌袭击,就丢掉小鞘,巧妙脱身。
《昆虫记》文学知识点考点附中考真题练习答案

《昆虫记》文学知识点考点附中考真题练习答案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
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
作品简介《昆虫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又译《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原法文版的《昆虫记》共有十卷,每卷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
《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内容梗概《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
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业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关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以下是对《昆虫记》中写到的部分昆虫的概括介绍:1.瓢虫——花园中的“淑女”2.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3.萤——星光灿烂萤火虫4.蝉——为自己唱歌5.螳螂——美丽的“杀手”6.蚱蜢——“小鬼”恩布沙7.蚂蚁——神奇的记忆力8.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9.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11.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12.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13.狼蛛——与木匠蜂作战14.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15.蝈蝈——到树上去捕食16.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17.石蚕——小鞘与潜水艇18.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典型情节1.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名著阅读《昆虫记》考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八上名著阅读《昆虫记》一、知识梳理【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1879年,56岁的法布尔总算买下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那是一块不毛之地,无法耕种,只能长满杂草。
但这是法布尔梦寐以求的天堂,因为它可以成为昆虫的家园。
直至去世,法布尔都住在这里,继续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笔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法布尔是个奇特的人。
一个人耗尽一生观察“虫子”,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专为“虫子”写出两百万字的大书,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他笔下的“虫子”,像人一样多彩多姿,活得有滋有味,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秘。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这个性格腼腆的法国人,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神学、数学、自然科学的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在绘画方面无师自通,留下的许多菌类图鉴堪比专业水彩画家的作品;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专著;作为教师,他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留下了许多诗歌,被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才华,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内容简介】《昆虫记》《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昆虫记》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
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初中语文 《昆虫记》名著阅读精粹(含答案)

《昆虫记》名著阅读精粹《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故事梗概第一章1.蟹蛛,不会织网,横着走路,靠刺杀敌人的颈子吸血生活。
身材是又矮又胖的椎体,还有驼峰一样的隆起,皮肤比任何绸缎都好看,色彩缤纷,有乳白的,有柠檬色的,它们的脚上有粉红的环,背上镶着深红的花纹,有的腹部还有绿色的带子。
筑巢手艺高超。
蟹蛛在花间筑巢,产卵后母蜘蛛就一直守候孵卵,不进食地日夜守候,五六个星期后,等小蛛孵出来,母蛛尽最后的力量,替它们咬破袋壁才安然死去。
2.论祖传,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性格,看起来是祖传的。
这一节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研究。
很小的时候有一种与自然接近的感觉,在树林里学会一边观察一边实验的方法学习功课。
3.神秘的池塘,当我面对池塘,从来都不觉得厌倦。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在别人看来宁静的池塘,却因为这些生命深深吸引我,母亲说:大自然的魔力把我迷住了。
4.建造户内的玻璃池塘,让我了解到一个行星航行在没有氧气的空间里的故事。
5.蜣螂,一种推着圆球前进的小昆虫。
蜣螂推着的圆球,是它们的食物储存室,是它们从泥土里搜集的污物。
它扁平的头前面长着六只牙齿,它们排列成半圆形。
用来掘割东西,它弓形的前腿非常有力,而且也长着五颗锯齿,圆球做成后,它们非常艰难而又努力地推着圆球前进,无论怎样失败都不能阻止它前进。
它们是善于合作的动物,同类之间常常互相帮忙工作和打击敌人。
蜣螂的卵子,被放在梨形的物体里面,蜣螂母亲用人们丢弃的废物精心制作的梨,幼虫在里面孵化,这梨就是幼虫蛴螬的食物。
蜣螂的地穴极热,有时竟达到沸点。
所以蜣螂的梨头大的部分做成坚硬的壳,保护幼虫。
6.石蚕:一种小小的水生动物,生长在泥潭沼泽里的芦苇丛中,随着芦苇漂泊,平时巧妙地隐蔽在自己建造的小鞘中,遇到天敌袭击,就丢掉小鞘,巧妙脱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一、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维吉尔”,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二、作品简介《昆虫记》也叫做《昆记物语》或《昆虫学札记》《昆虫的故事》。
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三、主要内容 1《昆虫记》全书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
每一种昆虫所占的篇幅不尽相同,而且有些不同昆虫的章节之间联系不大。
因此它不同于小说,不受情节的局限。
2《昆虫记》的内容最直观的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
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体现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
3法布尔在观察昆虫之余,还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
4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法布尔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其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一切都充满了人情味。
四、主题思想 1、《昆虫记》蕴含着一种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昆虫记》洋溢着对生命的关爱敬畏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五、艺术特色全书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
多用拟人化表现手法生动形象。
六、名家评价
1、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鲁迅)
2、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罗曼·罗兰)
七、《昆虫记》只是一本写“虫子”的书,却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影响着全世界的读者,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它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作者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结合平时对《昆虫记》的了解,你认为它能够成为世界名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答案:(3分)(1)书中生动地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2)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3)法布尔充满童心、天真浪漫、富有爱心、心地善良。
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答出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亦可)。
完成阅读理解:《螳螂》节选
1.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色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
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
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
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
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
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上面。
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
因为,螳螂已经把身体的前半部完全都竖起来
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
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2、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
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
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的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
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
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
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3、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
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
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攻势的。
这样一来,一向擅长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
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
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
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
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它肯定是感到十分得意的。
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用简洁的话概括上面内容。
2,螳螂是怎样战胜蝗虫的?
3,“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从文中找出2处语言活泼生动、诙谐有趣的句子。
5,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迪?
6,赏析第一段或第三段划线句的妙处。
(选一)
答案1,本文细致地描绘了螳螂利用心理战术扑食的过程。
2,螳螂主要利用心理战术战胜蝗虫:先以“惊奇的姿势”、可怕的声音威胁对方,再用“死死盯人的战术”震慑对方,最后用它的武器制服对方。
3,螳螂作出奇特的动作,发出可怕的声音,是为了虚张声势,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而战胜它,而小蝗虫正好中计,在螳螂面前不知所措而命丧黄泉。
4,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
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就这样,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5,要做生活的强者;危险时不惧怕,不慌乱;不要被别人的虚张声势所迷惑而吓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