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文

合集下载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年级诗歌作文200字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年级诗歌作文200字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年级诗歌作文200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碧绿色的大树,
本来是知了的舞台,
可是噼里啪啦的战火,
使知了无处藏身,
这究竟是为什么?
宝蓝色的天空,
本来是小鸟的天地,
可是滚滚的硝烟,
约束了他们的自由,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成片成片的森林,
本来是猫头鹰狩猎的一块宝地,
可是如今频频驶过的坦克和大炮,
使他们夜晚也不敢出来,
这究竟是为什么?
清澈的河流,
本该嬉戏玩耍着灵活的小鱼,
可是入境一个个爆炸的水雷,
使河上只剩下一片血腥的死鱼,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个身体,健全的身体,不被战争折磨!
有一个家庭,完整的家庭,免遭炸弹的摧毁,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稿)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稿)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 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 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中国二战死亡人数 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 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 渐明了:约1800万。其中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 其中国军135万,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为平民
找找 画画
• 这首诗前四小节描写了哪几个地方?
请用直线画起来。
• 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 这些地方原来是怎样的?现在却是
怎样的?画出来完成活动二的表格。
活动二 我们的学习卡
地 点 原先的美好景象 现在的状况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 为不速之客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 破了它们的梦幻
频频的导弹发射把星星 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满是散落的地雷碎片阻挡 着孩子们打奔跑的脚步
蔚蓝色的大海,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 绿茵茵的草地 碎片,阻拦着孩子们奔跑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的脚步,
春天的消息(节选)
• • • • •
• • • •
春天的消息(节选)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人教四下公开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ppt

人教四下公开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ppt

读了上面的数据,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LOGO 请根据你对战争的了解,仿写一句:
———的————
本来是——————
可是———的———— ——————————
这究竟是为什么?
翠绿的爬山虎,
本来是窗前的玉帘,
可是无情的炮弹 让它们无依无靠,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Biblioteka 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们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为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挤走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打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这究竟是为什么?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 碎片
阻拦着孩子们奔跑的脚 步,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朗读你发现前面四 节诗歌个有哪些共同点? 1."本来(该)......可是......"这 组关联词有什么关系?加上这组关 联词有什么好处? 2.从这重复四句“这究竟是为什 么?”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这已经不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 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 子,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 字典等方式理解不懂的词 语。
wèi
蔚 蓝

巡 弋
pín
频 频
xī yì
yīn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文中把原先的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是 运用了 对比 的写法。
从这样的对比中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从这样的对比中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战争给我们人类带来极大的破坏, 战争给我们人类带来极大的破坏,因 为战争,使大自然不再安宁, 为战争,使大自然不再安宁,使自然界满 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 作者提出希望与祈盼,虽然仅仅只是一 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 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 是空想。 •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一 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
谈谈对诗中的省略号的理解?
• 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 望,这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两个字来概 括,就是“和平”。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自 年以来,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 自1990年以来 年以来 全球共有200多万儿童在武装冲突中丧生 有 多万儿童在武装冲突中丧生,有 全球共有 多万儿童在武装冲突中丧生 600多万儿童受重伤 多万儿童受重伤,1200万儿童无家可归。 万儿童无家可归。 多万儿童受重伤 万儿童无家可归
金黄色的沙漠,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究竟是为什么?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如今频频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 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究竟是为什么?
wèi i
(艹)


(弋 )
本课生字
安慰
蔚 (弥漫) 弥漫) 弥漫 蔚蓝
(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语文课本课件: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课本课件: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沙漠
夜空 草地
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属于星星和月亮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语文课件
思考: 1.把原先的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 (对比) 2.从这样的对比中你意识到什么? 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 的生活不得安宁。 质疑: 3.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 有的美好宁静的景物与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在每节末尾都发出痛 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是为什么吗? (围绕战争的罪恶回答) 4.把表格中的“现在”改为“遭战争破坏后”。 5.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读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激情朗读:这究竟是为什么? 作者在课文的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 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来 朗读第1__4节。 语文课件
语文课件
2.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3.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4.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大海、 沙漠、 夜空、 草地
2.请学生朗读这四小节。 3.在读这四小节,同桌交流完成下表。
地点
大海
原先的宁静与美好
海鸥的乐园
现在的景象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为不速 之客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 它们的梦幻 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 安宁 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 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语文课件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四下《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

四下《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

四下《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备注: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

一、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二、教授新课(一)北宋文言纪实小说《太平广记》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说明了古人对乱世的厌倦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追求。

那么,我们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制止战争,捍卫和平呢?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能给我了我们比较好的答案!那么不妨让我们快速走进课文,一起来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找人逐句读诗。

(2)纠正字音。

(三)内容讲解题解(1)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课文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第一部分(第1-4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第1小节:人类的海洋武器干扰了海鸥生活的乐园。

1.词语蔚蓝: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

海鸥:水鸟名,羽毛多为白色,生活在海边,主要捕食鱼类。

巡弋:(军舰)在一定的水域巡逻。

弋(yì)。

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

第2小节:人类的陆地武器干扰了沙漠动物的生活。

1.词语蜥蜴:一种爬行动物,俗叫“四脚蛇”。

身上有细鳞,尾巴很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

甲虫: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

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

第3小节:人类的空军武器干扰了星星的家园。

1.词语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导弹:装有弹头、动力装置并能制导的高速飞行武器。

依靠控制系统的制导,能使弹头导向并毁伤预定目标。

按作战任务,分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按攻击目标,分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反导弹导弹等;按射程,分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等。

第4小节:人类的空军武器干扰了星星的家园。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说教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分两部分:一、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二、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说目标】1、学习、理解、运用生字、新词。

2、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其中2、3两个目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第2个目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则是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到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对战争的一种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都是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产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并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最后发出呼吁。

依据教材,取用反复诵读法,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

【说流程】1、激情导入。

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2、请学生选词填空,加强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教师在学习课文不忘抓好学生的字词理解与运用。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评课稿范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评课稿范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评课稿范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评课稿1: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一种不安宁。 林若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态大方,课堂气氛活跃,她的学生有较强的课堂表现能力,积极思考,善于表达,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能做到的。用教师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林老师创设了心灵交融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一首诗歌,林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另外,林老师也十分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抓住课文中的一小节,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其他小节,就让学生自学,在小组中明确各自的任务,用同样的方法去学,十分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听完这节课后,我也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1) 要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如读课题要完整,完整的读题应包括:“第XX课,XXX”,林老师没有重视起来; (2)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所以对“导读提示”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而林老师忽略了这个环节; (3) 林老师虽然在教学中随机抓住其中一小节重点教学,教给方法,但并没有对方法作一个总结,没有具体地梳理,使学生在其他小节的学习中,看似“自主”,实则为“假自主”,还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跟随老师的思路去一步步学习,并没有掌握明确的方法; (4) 朗读指导不够清楚、具体、明白。作为诗歌,朗读是十分重要的,林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但要求和评价太过简单,例如,只是单一地说“用快乐或悲伤的语气读”,或是“我听出了快乐”,如果能具体地明确要求或教给方法,例如抓字词:“你抓住了‘本该’、‘可是’两个词,让我听出了愤怒”这样具体评价,能让学生指导应该怎样读、怎样读能读出相应的语气,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有实际的效果。另外,在指导朗读中,抓标点符号读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这篇课文前三小节中的三个问号应用怎样的语气读,最后一节的两个感叹号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林老师忽略了抓标点理解,帮助朗读的方法。 总之,这节课以新的课改理念贯穿教学,让我们有所思,有所学,有所悟。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评课稿2: 一、以生为本 著名特级教师xx他认为,衡量一节课好不好的标准不是别的,只能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好不好看。今天的课堂,就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使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1) 以生为本,把质疑问难的权利还给学生 如课伊始,xx老师先让孩子们欣赏春天的自然美景,接着板书课题,质疑这个春天是不是我们刚刚看到的春天?引发孩子的思考,进而去读去思,在结题时再让孩子们来谈谈对“春天”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质疑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尽情想象,才能显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充满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2) 以生为本,把朗读思考的时间交给学生 生本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是生本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今天的课堂,没有说教,自由扎扎实实读词语,认认真真读诗歌,静下心来读“蔚蓝色的大海 ,是海鸥们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读后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讲到看到了无边无际、蔚蓝的、安静的大海;看到了宁静的夜晚;看到了广袤的沙漠;一切是那么和谐、那么美丽。孩子们有了多角度的理解,再以朗读的形式重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去体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与自由。 (3)以生为本,把平等对话的舞台留给学生 二、以练为本 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单单靠老师“教”出来的,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练”出来的,“悟”出来的。练读,练说,练写,今天整堂课都在学生地练习中达成教学目标,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本,在这堂课中同过多种形式的读达成预定的3个目标。xx老师用自己精湛的导读艺术引导学生多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有思、思中有议、议中有论,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线,以语感训练为核心,使学生从读对、对懂逐步走向“读活”从而实现了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智慧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处理上从欣赏春天的图片,质疑诗题中的“春天”有什么含义开始,再交流体验自然美,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通过对比朗读,理解原本的美好、现实的残酷。最后用对比的方式补写诗句,再次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因此,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流畅、清晰、一环扣一环。 再如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对比、反复。通过朗读、说话、练笔,知道战争前后自然景物的截然不同,由此生发出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向往,在教学中揭示了这种写法叫“对比”,渗透了写法的指导,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对比”的好处。在最后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的教学中,学生就能带着质问、愤慨、不满去朗读、体会。对诗的最后一节“发出祈盼”的教学,主要是仿说仿写的训练。仿照诗句的表达方式说出自己对战火中孩子的美好祝愿,从而激发学生对和平的向往和热爱,对战争的痛恨。 这是一堂朴实真实的课,这是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孩子们在本堂课上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同时也对自己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有了更深地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高洪波
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们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挤走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