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通基础22-STP技术回顾

合集下载

stp技术详解

stp技术详解

用途 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构建网桥表 构建“活动”拓朴 只接收BPDU 强制关闭
Page 26/53
生成树计时器
❖ 交换机开机需要等待30秒时间开始转发数据
❖ 当某个正在使用的链路断掉,阻塞的端口需要50秒时间开 始转发数据
50秒 35秒 20秒
15秒 15秒 20秒
Page 27/53
转发 学习 倾听
100M
100M
根网桥上的端口 都是指定端口
Root Bridge
DP
Root Port
DP
DP
A
优先级:4096 MAC地址: 000d.2800.b100
Page 16/53
100M
B
优先级:32768 MAC地址:
000d.2800.b101
STP计算结果
经过STP计算,最终的逻辑结构为无环拓朴
100M
100M 100M
BID:32768 000d.2805.c100
B
C BID:32768 000d.2810.d100
Page 19/53
D BID:32768 000d.2811.e100
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
交换机之间使用BPDU来交换STP信息
BPDU
有没有想过,交换机 怎么知道其他交换机
100M
0
32768.000d.2800.b101
xxxx
A
网桥ID: 4096.000d.2800.b100
100M
B
网桥ID: 32768.000d.2800.b101
Page 23/53
STP使用BPDU计算根路径成本2-1
根网桥发送根路径成本为0的BPDU

华为HCNA考试笔记:STP和RSTP部分

华为HCNA考试笔记:STP和RSTP部分

华为HCNA考试笔记:STP和RSTP部分STP(生成树协议)起源:为了提高可靠性,交换网络中会使用冗余的链路,但其会造成环路的产生,为了解决环路问题变有了 STP工作原理:通过阻塞端口来消除环路,并能够实现链路的备份的目的。

介绍:一个根桥两种度量: ID 和路径开销ID 分为桥 ID 和端口 ID,① I EEE802.1D标准中规定 BID 是由16 位的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 )与桥 MAC地址构成。

BID 桥优先级占据高 16 位,其余的低 48 位是 MAC地址。

②PID 由两部分构成的,高 4 位是端口优先级,低 12 位是端口号。

三要素选举: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每个物理网段必有一个指定端口,每个交换机有一个根端口,根桥端口不一定全为指定端口,如下图)四种比较原则:①桥ID、②根路径开销、③指定桥ID 、④端口ID五种端口状态:对于 STP 来说,影响端口状态和端口收敛有以下三个参数:1、 Hello Time ( 2s )运行 STP协议的设备发送配置消息 BPDU的时间间隔,用于设备检测链路是否存在故障。

设备每隔Hello Time 时间会向周围的设备发送 hello 报文,以确认链路是否存在故障。

拓扑变化之后, TCN BPDU的发送不受这个计时器的管理。

2、 Forward Delay (15s )STP采用了一种状态迁移机制,新选出的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要经过2倍的Forward Delay 延时后才能进入转发状态,这个延时保证了新的配置消息传遍整个网络,从而防止了临时环路的产生。

3、 Max Age (20s )检测 BPDU是否有效工作原理: STP的信息传输都是通过 BPDU实现的, BPDU报文被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目的 MAC为: 01-80-C2-00-00-00 BPDU分为 :①配置 BPDU② TCN BPDU配置 BPDU的报文格式:Flags :TCNBPDU是指在下游拓扑发生变化时向上游发送拓扑变化通知,直到根节点。

华为数通hcie面试题-stp协议和组播

华为数通hcie面试题-stp协议和组播

华为数通hcie面试题-StP协议和组播问题1、Stp XXXX的异同和兼容性?参考思路:1、从大局讲一下三者作用和区别2、详细讲StP rstp的区别3、讲MSTP如何实现负载,及配置命令?4、讲兼容性参考答案:从总体来讲,Stp是一个破环协议,Rstp在Stp的基础上,加快了收敛速度;Mstp能够负载,解决了 Stp rstp的一个链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再讲讲Stp和rstp的不同点:1、端口角色2、端口状态3、 Flags4、保护机制5、PA收敛6、EP端口的引入7、收到次有BPDU回复更优8、根端口快速切换机制9、TC处理机制10、 TimeRSTP有的MSTP也有,并且做了更进一步的优化;MSTP主要功能如何实现在破环的同时,实现链路负载;画图:MSTP基于域和实例的概念,每个域有内部的生成树,每个实例有自己的生成树,实例与实例之间相互隔离,独自做生成树的计算(就比如上图,VIanlo走SW1-SW2-SW3,而vlan20 走SW1-SW3-SW2这样);而满足同个域的条件有三,1、同个域名(默认为交换机的MAC)2、同个修订级别3、实例与VIan相同的映射关系三者的兼容性:向下兼容,接口为单位;MSTPSTP发BPDL-给RSTP, RSTP会把左边接口,调节成STP, RSTP发BPDlJ给MSTP, MSTP同理。

向下兼容即可。

讲完考官无打断则进行扩展扩展点:十个不同点的场景细讲,MSTP中CIST IST等概念解释。

追问:1、stp bpdu 的 InaC 是多少2、保护机制有儿种?场景是什么?环路保护,出现环路,RpAp是什么状态什么角色?3、FIag位有哪些? RSTP变化了哪几位?第2第3bit取值OlIO是什么含义?4、PA收敛如何加快的?增强性PA收敛是什么?增强在哪里?有什么注意事项?5、MSTP中ClST是什么? 1ST? CST?域根是什么?总根是什么?6、MSTP新增了什么端口?怎么定义的?默写区:(请边讲边在书上写下来)1、组播地址和范围,列举常用的组播地址?参考思路:1、组播的作用(和单播广播对比)30s讲完2、组播地址的范围3、常见的组播地址4、IPV4/IPV6组播-MAC对应关系参考答案:首先组播是解决了点到多点流量传输所带来的问题,如果使用单播,流量重复发送,影响带宽,如果广播使用,一个是不安全,另外广播包无法跨网段发送。

STP详解

STP详解

一、STP詳解21.1生成树协议基础生成树协议是由Sun微系统公司著名工程师拉迪亚?珀尔曼博士(Radia Perlman)发明的。

在交换网络中使用STP的首要动机是防止广播风暴和桥接表的错误。

通过网桥优先级,路径开销以及端口ID控制STP行为。

21.1.1 STP概念生成树协议是一种二层管理协议,它通过有选择性地阻塞网络冗余链路来达到消除网络二层环路的目的,同时具备链路的备份功能。

由于生成树协议本身比较小,所以并不像路由协议那样广为人知。

但是它却掌管着端口的转发大权—“小树枝抖一抖,上层协议就得另谋生路”。

真实情况也确实如此,特别是在和别的协议一起运行的时候,生成树就有可能断了其他协议的报文通路,造成种种奇怪的现象。

如上图这样一个高冗余度的网络,如果没有 STP 的存在,将会产生大量的广播环路,严重影响性能。

生成树协议和其他协议一样,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换代的。

在生成树协议发展过程中,老的缺陷不断被克服,新的特性不断被开发出来。

21.1.2 广播环路广播和物理环路是非常危险的组合,下图显示了广播环路是如何产生的当主机 A 发送一个目的地址为 FF-FF-FF-FF-FF-FF 的广播帧时,该 frame 将传至 CAT-1 和 CAT-2,当达到CAT-1 的1/1时, CAT-1按照标准透明桥接算法,将其翻红到其他每个端口,包括 CAT-1的1/2端口,同样CAT-2也做这样的处理,此后广播报文就会在CAT-1和CAT-2之间的链路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广播环路比路由环路更危险,在以太网帧结构中,它没有像路由器那样,存在一个 TTL 域,对于一个路由环路而言,一个报文跳过 255 条后,就会被丢弃。

而广播路由环路的报文将永远不会被丢弃。

同时反复广播,其报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21.1.3 桥接表损坏除了广播风暴外,单播帧也会引起网络瓶颈。

当主机A 此前已经拥有一条主机B的 ARP条目,希望ping主机B ,但主机B临时从网络已初,并且交换机上相应于B的桥接表项已经被删除。

STP经典详解

STP经典详解

STP经典详解stp(spanningtree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特殊的协议消息(该协议消息在IEEE802.1d中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拓扑。

配置消息包含足够的信息,以确保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生成树协议STP/rstp1技术原理:stp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成“一棵树”,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交换机,根据设置不同,不同的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但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根桥。

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报文,非根桥接收配置报文并转发,如果某台交换机能够从两个以上的端口接收到配置报文,则说明从该交换机到根有不止一条路径,便构成了循环回路,此时交换机根据端口的配置选出一个端口并把其他的端口阻塞,消除循环。

当某个端口长时间不能接收到配置报文的时候,交换机认为端口的配置超时,网络拓扑可能已经改变,此时重新计算网络拓扑,重新生成一棵树。

2.功能介绍: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

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

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eee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ieee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

然而,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性,STP保护的速度较慢(即使1s的收敛速度也不能满足载波级的要求)。

如果城域网采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将导致运营商网络的动荡。

目前,在由MSTP组成的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切换时间远快于STP协议的收敛时间,系统仍采用sdhms-spring或SNCP,切换时间一般小于50ms。

数通全系列产品介绍

数通全系列产品介绍

补丁管理 日志审计
认证服务 员工行为管理
Page 19
防火...墙/VPN
USG 50
SVN 3000 SSL VPN
Eudemon 100E/200/200S
USG 3030/ 3040
Eudemon 300/500/1000
Eudemon 8080/8040
网络入侵检测
...
业务监控网关
...
NIP100 SIG 1000
CX600定位在网络汇聚/骨干层
内容介
Page 18

第1章 数通全系列产品介绍
第1节 路由器
第2节 交换机
第3节 CX产品
第4节 网络安全产品
第5节 MSCG
第6节 PTN
华为公司全系列安全产品
安全业务软件 ...
安全管理套件 Secospace Suite
终端安全 资产管理
安全接入控制 软件分发
第6节 PTN
华为公司全系列MSCG产品
资源策略控制软件
Page 22
RM9000资源策略控制系统
RM9000 RMS RM9000 PMS RM9000 SSP
MA5200G-2
MA5200G-4
MA5200G-8
ME60-8
ME60-16
MA5200F
RM9000产品网络定位
RM9000在网络中位于承载控制层 与数通的ME60和5200G等产品配合组网,需要BAS/MSCG提供COPS接口 与策略执行能力,支持BoD、VoD、DPI、记账/配额等功能。
典型IP城域网 MPLS VPN网络 拓扑图
数通产品工程介绍
网络规划: 6、网络安全规划:

STP操作

STP操作

目录第1章 RSTP配置 ................................................................................................................1-11.1 STP简介................................................................................................................... 1-11.1.1 STP的用途...................................................................................................... 1-11.1.2 STP的实现方法............................................................................................... 1-11.1.3 STP在以太网交换机中的实现........................................................................... 1-61.2 RSTP配置 ................................................................................................................ 1-71.2.1 开启设备生成树特性......................................................................................... 1-81.2.2 开启端口生成树特性......................................................................................... 1-81.2.3 配置RSTP的工作模式..................................................................................... 1-81.2.4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Bridge优先级....................................................................... 1-91.2.5 指定交换机为根交换机或备份根交换机............................................................ 1-101.2.6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Forward Delay时间............................................................ 1-111.2.7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Hello Time时间.................................................................. 1-121.2.8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Max Age时间..................................................................... 1-121.2.9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超时时间因子...................................................................... 1-131.2.10 配置特定端口的最大发送速率........................................................................ 1-131.2.11 配置特定端口作为边缘端口/非边缘端口 ......................................................... 1-141.2.12 配置特定端口的Path Cost ............................................................................ 1-141.2.13 配置特定端口的优先级.................................................................................. 1-151.2.14 配置特定端口是否与点对点链路相连.............................................................. 1-151.2.15 配置特定端口的mCheck变量....................................................................... 1-161.2.16 配置交换机的保护功能.................................................................................. 1-171.3 RSTP显示和调试 .................................................................................................... 1-181.4 RSTP配置举例........................................................................................................ 1-19第2章 MSTP配置................................................................................................................2-12.1 MSTP简介................................................................................................................ 2-12.1.1 MSTP的几个概念............................................................................................ 2-12.1.2 MSTP的基本原理............................................................................................ 2-52.1.3 MSTP在交换机上的实现................................................................................ 2-102.2 MSTP配置.............................................................................................................. 2-102.2.1 配置交换机的MST域..................................................................................... 2-112.2.2 指定交换机为根交换机或备份根交换机............................................................ 2-132.2.3 配置MSTP的工作模式................................................................................... 2-142.2.4 配置交换机的Bridge优先级............................................................................ 2-152.2.5 配置MST域的最大跳数 ................................................................................. 2-162.2.6 配置交换网络的网络直径................................................................................ 2-162.2.7 配置交换机的时间参数 ................................................................................... 2-172.2.8 配置端口的最大发送速率................................................................................ 2-182.2.9 配置端口为边缘端口或者非边缘端口 ............................................................... 2-192.2.10 配置端口的Path Cost ................................................................................... 2-212.2.11 配置端口的优先级........................................................................................ 2-212.2.12 配置端口是否与点对点链路相连.................................................................... 2-222.2.13 在端口上执行mCheck操作 .......................................................................... 2-242.2.14 配置交换机的保护功能.................................................................................. 2-252.2.15 开启设备MSTP特性.................................................................................... 2-262.2.16 开启/关闭端口MSTP特性 ............................................................................ 2-27 2.3 MSTP显示和调试.................................................................................................... 2-28第1章 RSTP配置1.1 STP简介1.1.1 STP的用途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2024版华为培训学新版Datacom

2024版华为培训学新版Datacom

华为培训学新版Datacom 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Datacom技术概述•网络基础知识梳理•路由交换技术深入剖析•网络安全策略部署与优化•故障排查与性能调优技巧分享•华为Datacom产品配置实践•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PART01 Datacom技术概述Datacom定义与发展趋势Datacom定义Datacom(数据通信)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技术,是实现各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

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Datacom技术正朝着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时延、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华为Datacom产品家族介绍路由器产品包括AR系列路由器、NE系列路由器等,提供丰富的接口类型和高性能转发能力,满足不同场景的组网需求。

无线产品包括Wi-Fi 6/6E无线接入点、5G CPE 等,提供高速无线接入和移动性支持,满足各种无线应用场景的需求。

交换机产品包括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S系列交换机等,提供大容量、高密度的端口接入和高速转发能力,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特性。

安全产品包括防火墙、VPN网关、入侵检测/防御系统等,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和管理功能。

应用场景及市场需求分析应用场景Datacom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教育、医疗、企业等各个领域,支持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市场需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市场对Datacom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需求更加旺盛。

培训目标与课程设置培训目标通过华为培训学新版Datacom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全面掌握Datacom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等工作。

课程设置包括Datacom基础、路由交换技术、无线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多个模块,涵盖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

PART02网络基础知识梳理OSI七层模型及TCP/IP协议栈OSI七层模型01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IP协议栈02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各层功能及协议03如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合成帧等;TCP/IP协议栈中,IP协议位于网络层,TCP和UDP协议位于传输层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器常见网络设备功能介绍01020304连接不同网络,实现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用于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保护网络安全,过滤非法访问和数据包分发网络负载,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局域网、广域网技术原理及应用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等PPP、HDLC、ATM、帧中继等星型、树型、环型、网状型等企业内部网络、园区网络、城域网等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拓扑结构应用场景IP地址分类子网划分与CIDRIP地址分配策略IP地址管理工具IP地址规划与管理方法A类、B类、C类、D类、E类静态分配、动态分配(DHCP)提高IP地址利用率,减少网络广播风暴IPAM(IP Address Management)系统,实现IP地址的集中管理和监控PART03路由交换技术深入剖析路由原理及静态路由配置实践路由表与路由查找流程了解路由表结构,掌握路由查找过程,理解路由优先级和度量值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