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有答案-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练习填空题1. 写出不同的汉字,注意书写美观。

2. 辨析字形,组词。

惜________ 掘________ 辟________ 拥________昔________ 倔________ 僻________ 涌________3.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适当的词语。

________: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________:颤动,发抖。

________:破烂得不能忍受。

4.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你说过,________发生什么,你________会和我在一起,________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________我爸爸活着________一定会来救我,________能救大家。

简答题“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类似的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它们分别是什么呢?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命的药方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四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

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煮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能活多久。

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

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

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艾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

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沿着那条小河出发的。

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只很结实的船。

他们躺在小船上,听见流水哗哗的声响,看见满眼闪烁的星星,艾迪告诉德诺,到了新奥尔良,找到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生活了。

不知走了多远的路,船破进水了,孩子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

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最美的名字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

结果,一个最拙(chú zhu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

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

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 yè),全都吐了出来。

“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

”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被(解放解救)出来。

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

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1.用“____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中有两个“我们”,其中第(1)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乐园。

埋藏了六十年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件事整整埋藏(cáng zàng)了六十个年头。

故事发生在广东中山县(现中山市)的一个广场上。

时间约在1943年。

当时一队日本兵驻扎(zhā zhá)在那里。

一天,几个日本兵在喂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好奇地远远望着这些高大的马匹。

日本兵拘捕了他,审问不出什么名堂,便对小孩说:“皇军写几个字,你照着写了,我们便放了你。

”一个日本士兵蹲在地上写了“日本战胜中国”这六个字。

小孩接过日本兵的石块,蹲在地上也写了六个字“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叽叽喳喳讨论了一会儿,估计小孩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个日本兵又重(chóng zhòng)新写了一遍“日本战胜中国”,指着这几个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们的意思去写,懂吗?否则,枪毙枪毙的!”小孩拿起石块,重写:“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马鞭抽打小孩,还把他捆绑在木柱上。

过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

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

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顽固不化”,家长没带孩子向皇军“认罪”。

于是又在木柱上将小孩捆绑了一天,然后押送到了监狱。

经过近一个月的关押折(zhē zhé)磨,小孩已经气息奄奄,但他就不向日本兵求饶,不将“中国战胜日本”这几个字颠倒过来。

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装仁慈放了他。

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离开了人间。

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七十多岁的老伯伯了……1.把短文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

2.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那个年代中国正在和哪个国家的侵略者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男孩为何拒绝写“日本战胜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老伯伯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及答案去年的树一棵树,它和一只小鸟是非常好的好朋友。

小鸟整天在这棵树上唱歌,树整天倾听聆听小鸟的歌唱。

可是,寒冷的冬天已经临近,小鸟不得不与树分别了。

树对小鸟说:“再见了。

明年请你再回来,让我听你的歌声吧。

”“好啊,你等着我吧。

”小鸟说着,向南方飞去。

春天回来了,田野和森林里的冰雪融化溶化了。

小鸟又飞回它的好朋友——去年的那棵树身边来了。

可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去年的树不见了,只有树桩留在那里。

“这里的树到哪里去了?”小鸟问树桩。

树桩说:“伐木人用斧头把它砍倒,然后运到了山谷那儿。

”于是,小鸟向山谷的方向飞去。

山谷那儿有一座很大的工厂,里面发出“吱嘎吱嘎”的锯木头的声音。

小鸟落在工厂的大门上,问道:“大门先生,你知道我的好朋友——树怎么样了吗?”门回答说:“是树吗?它在工厂里被锯成小木棍,做成火柴,卖到了那边的村子里。

”于是,小鸟又向村子的方向飞去。

油灯的旁边有一个小女孩。

小鸟问她:“请问,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小女孩告诉小鸟:“火柴烧没了,可是,它点燃的油灯还在燃烧着。

”小鸟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那支歌。

XXX微微地轻轻地摇晃着,似乎心里十分高兴。

唱完那支歌,小鸟又盯着XXX看了一阵,然后飞走了。

1.去年的树被砍倒了,小鸟为了寻找它去了山谷和村子。

2.小鸟给XXX唱歌是为了表达对去年树的怀念和感慨,唱去年的那支歌是因为它和树在去年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盯着火苗看是为了感受火苗的反应和思考自己的感受。

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同的树叶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响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时会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别踩疼了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别踩疼了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别踩疼了雪阅读练习及答案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阅读理解题,一般考查表达技巧、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语言的鉴赏、思想内容赏析以及知识运用和探究能力。

今天,语文小编就以别踩疼了雪阅读练习及答案为例,以供大家练习参考。

一起来看看吧!别踩疼了雪⑴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

⑵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

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

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⑶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

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⑷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⑸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⑹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

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⑺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

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⑻女儿的话触动了我。

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⑼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

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⑽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

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

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⑾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

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悬.殊(xián) 农谚.(yàn) 冰雪融.化(rónɡ)B.孕.育(yùn) 翩.然(biān) 销声匿.迹(nì)C.活跃.(yuè)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D.纬.度(wěi) 萌.发(ménɡ) 风雪载.途(zǎi)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蔌蔌地落下来。

改为。

(2)而山区的气侯、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察。

改为; 改为。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B.灵活C.灵便D.灵敏(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4.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

(填序号)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④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看看我们的地球》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看看我们的地球》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看看我们的地球》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一、知识清单1.《看看我们的地球》又名《穿过地平线》,作者李四光(1889-1971),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2.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3.《看看我们的地球》主要内容一是地理学常识。

书里李四光生动形象有趣地解释了一些地理常识,比如说给地球的年龄“打官司”,从天文、地质、地球热的历史的角度分别对地球年龄进行了解释。

二是地理学细分知识。

有冷门的如中国北部之纺锤虫,侏罗纪与中国地势等,也有吸引普罗大众的热点问题,比如地震,燃料的问题。

4.《穿过地平线》作者李四光,地质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5.李四光在《穿过地平线》一书中写到,地形大概分为两种形式,即陆地和海洋。

6.李四光在《穿过地平线》一书中还写到,地形对人的性格也产生影响,例如:近水的居民,性格是:富于坚忍耐劳之性。

7.《地热》一文中告诉我们,从地球的表面到深部,温度会越升越高。

8.李四光在《穿过地平线》一书中,讲述了人类起源的问题的篇章是《人类起源于中亚吗?》二、选择题1、谁是首创地球轨道的扁度变更与地上气候有关之说?A、拉普拉斯B、阿得马C、喜帕卡斯2、什么动物是具有一对外壳的海生动物?A、两栖动物B、鱼类C、腕足动物3、伦敦的地盘构造像一个什么形状?A、盆形B、圆形C、扇形4、大猩猩、西弥猩猩、长臂猿中,谁最特别?A、大猩猩、B、西弥猩猩C、长臂猿5、纵波又叫什么?A、疏密波B、扭动波C、表面波6、山西煤最好的出路是哪个地方?A、青岛B、大同C、阳泉7、哪种石头经过破坏蒸馏以后,也可以取出多少油质?A、白云岩B、沉积岩C、含油页岩8、地球的直径有多少公里长?A、13,000多B、11,000多C、12,000多9、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第几大行星之一?A、八大B、九大C、十大10、真正的人,能造工具的人,是出现在近多少年之内?A、近100万年B、近500万年C、近200万年11、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怎样的星体?A、微小B、细小C、渺小12、三叶虫最大的可长达多少厘米?A、60厘米B、65厘米C、70厘米13、“中国猿人”的全名是什么?A、中国猿人南京种B、中国猿人北京种14、银河系的旋转,大约几亿年一个周期?A、1亿年B、2亿年C、3亿年15、在亚洲与美洲大陆之间,白令海峡可能是通向哪个洋的通道?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16、淮阳山脉是一个什么样的构造?A、弧形B、凹形C、八字形17、地震的发生是偶然的吗?A、是B、不是C、不知道18、玄古的岩石在中国哪边露头甚多?A、南方B、西方C、北方三、简答题1、岩石试验是什么?2、人类发展可分为哪4个阶段?答案一、1、B2、C3、A4、C5、A6、A7、C8、C9、B 10、A 11、C 12、C 13、B 14、B 15、B 16、A 17、B 18、C二、1、是了解岩石的力学性质。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10篇)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10篇)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爱的奉献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就如那一泻千里的黄河,拍打着坚硬的岩石;爱可以是温馨的,犹如花香,沁透人的心脾;还可能是无声的表达,就是黑暗中的束束灯光。

生活是爱的海洋,爱是生活的积聚。

父母的爱,是那淡雅的茶。

或许,他们的口头没有太多浓烈的爱语,但他们的举动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我的心田。

记得那晚,夜已静了,柔柔的月光洒遍凉初透的夜晚,我仍在书桌边,台灯下欣赏着名人佳作,思绪也在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轻轻地,一阵淡雅的清香钻入我的鼻孔,原来是妈妈为我泡了一杯热茶,她惊碎了我那薄而透明的沉思,蹑手蹑脚地完成了每一个细节。

茶叶还在水杯中打着转,但它的香已融入了夜,浸入了水,遍布我的鼻腔。

夜还是那么幽然,但目光却更加皎洁,是母亲那一细腻的爱为它增添了一份光彩吧?夜无声,一切全在不言中。

老师的爱,严谨而亲切的教育。

或许,因为我不乖,那次老师在午饭前叫我到办公室。

“你来了!”他稳稳地坐在板凳上,一脸严肃。

我缓缓地移动着那千斤重的脚步。

“看,这次你的数学考了95分,大有进步,来,我给你讲一讲你错的题。

”于是便细致严密地为我讲错题。

我听得很认真,那一次真正了解了教师的心,像微风中的竹,坚韧有翠绿,还有“沙沙”地轻唱。

谈话后,老师给了我一盒点心,当作奖品与午饭。

原来,老师的爱也会这么亲切。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丽,但都是由这爱组成。

1.父母的爱,是;老师的爱,。

(2分)2.“原来,老师的爱也会这么亲切。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3. “他们的口头没有太多浓烈的爱语,但他们的举动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我的心田。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4分)4.“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丽,但都是由这爱组成。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1.淡雅的茶严谨而亲切2.刚开始以为老师要大发雷霆,勃然大怒,而老师却耐心温和地讲解错误,还给点心当作奖品和午饭,所以觉得老师的爱是亲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震
①全球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

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②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观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③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

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

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

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

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④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
2004年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一到两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

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

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⑤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⑥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车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困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⑦看来,人类对地震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47.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至少四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49.“全球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150.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他们这种行为的感想。

【答案】
147.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用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以“加卸载响应比”预测地震;
148.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临近地震时,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脆弱的程度,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
149.不能。

“约”字表推测,是“大约、大概”的意思;删去后变成全球每年地震就限定在“500万次”,太绝对了,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150.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可从科学精神、科学探索、征服自然灾害等角度谈,要对科学家的努力持肯定、赞扬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