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杨树是一种常见的庭园和城市绿化树种。

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它们也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了解和掌握杨树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对于保护和促进杨树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杨树的常见病害白粉病白粉病是杨树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斑点或斑块。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导致杨树叶片枯黄、卷曲和脱落。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对杨树进行清洁修剪,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害的扩散。

根腐病根腐病是杨树的一种严重病害,它会导致杨树根系发生腐烂和坏死。

受感染的杨树树冠逐渐萎缩,甚至可能死亡。

根腐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和适当的排水系统,以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合理施肥,保证杨树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病能力。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在杨树的幼嫩梢上产生黑色的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整个梢枯死。

防治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梢和病害部位,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

杨树的常见虫害杨梅蚧杨梅蚧是杨树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会在杨树的叶片和嫩枝上形成小而凸起的圆形结皮。

这些结皮会影响杨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导致杨树叶片黄化和卷曲。

防治杨梅蚧的方法包括:定期对杨树进行清除感染的叶片和嫩枝。

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控制蚧虫的繁殖和发展。

杨蛀象杨蛀象是一种寄生在杨树幼嫩枝条内的害虫,它会导致杨树的幼嫩枝条被蛀穿或折断。

杨蛀象的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巡查和清除感染的树枝,以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发展。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殖。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杨梅蚧和杨蛀象。

针对这些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来保护和促进杨树的健康生长。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杨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但其病虫害比较多,对于杨树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杨树炭疽病杨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幼苗和树干。

杨树炭疽病的症状为树枝、叶片呈现黄褐色至灰白色,树皮出现炭黑色病斑,严重的会引起坏死和死亡。

预防杨树炭疽病的方法包括:选择耐抗品种;及时清除杨树周围的杂草和积水;保持森林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树、病枝、病叶等避免病菌的传染;使用合适的农药对病树进行治疗。

二、杨树蓟马杨树蓟马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对杨树的破坏比较大。

杨树蓟马危害主要表现在杨树枝条上咀嚼形成叶片卷曲,导致叶片凋萎、枯死。

预防杨树蓟马主要是采取综合措施:即加强林区管理,清除树周多余杂草和泥土,对受害树进行及时治疗,可采用旋转灌水、振打、喷洒杀虫药等方法控制杨树蓟马。

三、杨树毛虫杨树毛虫是杨树危害比较大的害虫之一。

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杨树嫩梢上咀嚼,导致枝条枯萎、叶子黄透甚至萎凋。

预防杨树毛虫主要是进行模拟天敌培育,逐步建立生态平衡;自然亚硫酸盐熏蒸杀虫,清除果、枝、叶、树体上的蛾卵。

四、杨树霜霉病杨树霜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叶片和幼嫩梢。

杨树霜霉病使叶片披白粉状物,梢枯缩,严重时死亡。

预防杨树霜霉病的方法包括:及时铲除病树,避免病菌扩散;选择耐病品种种植;杨树施肥、修剪和冬季保护,加强杨树管理养护。

总之,防治杨树病虫害是整个杨树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对杨树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时的治疗,才能保证杨树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也让我们重视杨树的生长情况,更好地维护森林生态和环境质量。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杨树病虫害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常见的杨树病虫害有黑斑病、锈病、溃疡病、炭疽病、灰斑病等。
杨树病虫害对杨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树木死亡。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材质下降,甚至失去使用价值,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失。
杨树病虫害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变化、品种抗性差、栽培管理不当等。其中,气候变化如降雨量、湿度、温度等会影响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进而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杨树腐烂病
03
杨树腐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杨树的树干和枝条。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后腐烂并流出黄褐色液体,严重时导致树木死亡。
不同品种的杨树对病害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栽培措施可以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
加强栽培管理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杨树病虫害概述杨树病害及其防治杨树虫害及其防治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杨树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CHAPTER
杨树病虫害概述
杨树病虫害是指杨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导致生长不良、产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现象。这些有害生物包括昆虫、病原菌、病毒等。
根据病原不同,杨树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其中,侵染性病害包括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包括营养失调、环境不适等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加强树木管理,定期修剪树枝,清理枯枝落叶,以减少病虫害滋生。
04
CHAPTER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结词
严格控制病虫害入侵
详细描述
加强对杨树苗木的检疫工作,防止带病菌、虫害的苗木进入新区,同时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蔓延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1.杨树黑背食心虫1.1 病虫害描述:杨树黑背食心虫是杨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成虫为棕黑色,体长约2毫米。

幼虫钻入杨树幼嫩枝条,导致树木受损、生长受限。

1.2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使用粘虫纸或树脂粘板捕捉黑背食心虫成虫。

●杀虫剂喷洒:根据生长季节和虫害严重程度,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防治虫源:及时清除杨树树冠、树皮及周围杂草,减少虫害产生的环境。

2.杨树炭疽病2.1 病虫害描述:杨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湿润环境下。

病害初期出现小块状黑斑,随着病情加重,黑斑扩大并渗出黑色胶状物,严重时可导致枝条枯死。

2.2 防治方法:●病害预防:加强杨树的抗逆性,保持杨树良好的生长环境。

●病害控制:早期发现病害症状后,及时剪除受感染的枝条,并喷洒杀菌剂。

3.杨树斑点病3.1 病虫害描述:杨树斑点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叶片枯黄并落叶。

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杨树生长受阻。

3.2 防治方法:●病害预防:保持杨树生长环境的通风,适度修剪树冠,减少湿度。

●病害控制:在发病初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蔓延。

4.杨树蚜虫4.1 病虫害描述:杨树蚜虫是常见的杨树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杨树叶片。

蚜虫吸食杨树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扭曲和掉落,影响杨树的生长发育。

4.2 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引入天敌蚜虫的天敌,如瓢虫等。

●杀虫剂喷洒:选用无公害、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控制蚜虫数量。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杨树病虫害图片、杀虫剂使用说明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杀虫剂:指用于杀死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剪除:指将受感染的枝条等部分切除。

杨树的病虫害表现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杨树的病虫害表现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杨树的病虫害表现及其防治措施分析杨树(学名:Populus)是一类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

由于杨树生长周期短,种类繁多,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对其病虫害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杨树的病虫害表现以及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杨树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杨树的常见病害及其表现1. 褐斑病褐斑病是由真菌所致的病害,主要在湿热的环境下发生。

杨树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叶片逐渐干枯并脱落,严重影响了杨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清除病变叶片,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定期喷洒杀菌剂,提高树体抗病性。

2. 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高湿度和高温度下。

叶片上呈现白色粉状物,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萎缩、枯死。

3.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蔓生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高湿度环境下。

杨树幼枝和叶片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上密生黑色子实体,导致叶片干枯和死亡。

1. 杨树蓟马杨树蓟马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造成叶片干缺、卷曲、变形,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落叶,影响杨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防治措施:采用合理的灭虫剂防治,可以选择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同时适时进行操作。

2. 杨树毛虫防治措施:清除杨树周围的杂草,及时进行虫卵的清除和灭虫操作。

3. 杨树象甲杨树象甲主要危害杨树的幼树干和树皮,会导致杨树树皮被蛀食而影响整株树木的生长。

防治措施:可以在杨树树干喷洒防治药剂,以防止杨树象甲的干扰。

三、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农业措施加强杨树的栽培管理,保持杨树周围地面的清洁卫生,避免杂草的滋生。

适时进行适度的修剪和疏伐,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

2. 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灭虫剂进行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防治时间,避免药害和次生害。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者寄生虫对杨树的害虫进行控制,或者利用生物调控方法控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

4. 肥料施用根据杨树的生长需要,适时进行施肥,增强杨树的抗病抗虫能力。

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杨树(学名:Populus)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枯萎病、褐斑病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白粉病:白粉病是杨树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主要侵害叶片。

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霉菌,后期叶片逐渐枯黄,严重时可导致枝条枯死。

白粉病主要是因为高温多湿环境,导致病菌容易繁殖。

预防措施:1.杨树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2.保持杨树生长环境的透气性,及时清理杨树树冠上的杂草,保持通风;3.适量施肥,增强杨树的免疫力;4.定期喷洒杀菌剂,以防止病菌的繁殖。

二、锈病:锈病是杨树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影响杨树叶片。

病叶上会出现黄色锈斑,后期叶片逐渐枯萎,影响杨树的生长。

预防措施:1.及时清理落叶,以减少感染源;2.剪除病叶,阻止病害的扩散;3.定期喷洒杀菌剂,降低病虫害发生;4.加强树体养护,提高杨树抗病能力。

三、枯萎病:枯萎病是杨树的致命性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

杨树枯萎病的特点是杨树树冠逐渐枯萎,枝条上出现黑褐色斑点。

病害较严重时,可导致杨树死亡。

预防措施:1.立即移除枯死或患病的树枝、树干,以减少病菌的传播;2.保持杨树生长环境的湿润,避免干旱;3.适量施肥,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4.定期喷洒抗菌剂,以防止病菌的扩散。

四、褐斑病:褐斑病是杨树的另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影响杨树叶片。

患病叶片上出现一片片褐色斑点,后期叶片干枯,掉落。

预防措施:1.提前修剪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2.加强杨树的养护,保持杨树的健康生长;3.保持适度的湿度,避免过度湿润;4.定期喷洒杀菌剂,以防止病菌的繁殖。

以上是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

对于杨树的病虫害防治,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定期清理树冠上的杂草、及时修剪和清理患病部分、加强养护和适量施肥、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还是治疗患病的杨树,都需要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保持杨树的健康生长。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杨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可广泛种植,但也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杨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有必要加强对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1.1 黄腐病黄腐病是杨树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可导致树枝、叶片和树干上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杨树凋萎、枯死。

预防措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选用多抗病毒株进行杨树苗木栽培;加强管理,注意合理施肥、修剪和增强树木免疫能力;如发现感染黄腐病,立即将病树及时疏去,防止病势扩展。

1.2 炭疽病炭疽病是另一种常见的杨树病害,病原菌侵染成熟叶片和嫩枝,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小而圆的黑色斑点,继而扩大,形成水渍状,最终导致整个枝干死亡。

预防措施:及时清除叶片积雪、积水等源头,保持枝干通风干燥;及时处理因机械损伤、猛咬、昆虫叮咬等导致的伤口;及时喷洒好的杀菌剂如美国龙、福美双等。

杨树锈病是由真菌侵染造成的,主要侵染嫩枝叶片,使叶片上产生小的黄色疙瘩,继而逐渐扩大形成赤褐色的病斑。

预防措施:加强杨树养护,注意清理树皮,切勿在树皮上刮伤或刻划,以免造成入侵口;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积雪或顽固的树液,保持树冠干燥;喷洒有机磷杀菌剂等切合杨树锈病菌株的杀菌药物等。

2.1 杨扭蛾杨扭蛾是杨树上常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杨树树干,使树干内壁被凿烂,废物堆积,造成硬壳虫入侵,导致杨树朽烂、死亡。

预防措施:及时检查杨树幼苗、薄皮树桩等,及时清洗杨树树干,提高杨树免疫能力。

如发现杨树已感染杨扭蛾,可喷洒杀蛾剂,如美佳苦松油等。

2.2 杨小食心虫杨小食心虫是某些杨树种类上常见的害虫,幼虫在杨树叶片内产生蛹,或在嫩枝上生长繁殖。

它会使杨树叶片脱落,枝条干涸,严重者可导致杨树凋萎、死亡。

预防措施:及时割除杨小食心虫及其幼虫的生存环境,如树叶、嫩枝和繁殖地。

喷洒有机硒杀虫剂,如福美玛等,可以有效地防治杨小食心虫。

2.3 杨瘿蜂杨瘿蜂是影响杨树生长利用的有害蜂虫之一,在杨树叶片上危害较大,生产蜜露引发杨树叶片畸形。

杨树主要病虫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主要病虫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杨树主要病虫害与综合防治技术宋新平一、杨树主要病虫害1、杨毒蛾。

杨毒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杨树的病虫害,该种虫子多喜欢食用叶子较嫩的部位,严重的时候会食用整片叶子。

一般来说,幼虫会在树干的缝隙处或枯枝落叶的地方度过冬天,等到春天再继续进食。

这种虫子白天的时候会躲在杂草处或者一些不显眼的地方,等到夜晚来临,再爬到树叶的地方啃食树叶。

2、柳毒蛾。

柳毒蛾害同杨毒蛾害基本类似,柳毒蛾是危害杨树的另一种虫害。

这种虫害也是主要侵蚀叶片,被啃食过的叶片会呈现一个个的小洞。

该种幼虫也是白天的时候会躲在缝隙的地方或者杂草堆里,夜晚的时候便爬到树上进行觅食。

3、地老虎。

这种虫害主要发生在杨树苗进行生长的前期,也就是幼苗的阶段。

这种虫子会把杨树苗的幼芽咬断,然后将其拖入泥土之中,严重影响杨树苗的生长。

地老虎具有突然爆发的特征,繁殖能力很快,只要发现杨树苗的幼芽呈现整齐被咬的迹象,则证明很有可能是地老虎所为。

4、桑天牛。

对于杨树来说,危害较大的一般是桑天牛的幼虫,因为桑天牛的幼虫会啃食杨树的髓心。

一般来说幼虫会先向上啃食10毫米,然后再转回头沿着树干进行啃食,最终逐渐深入髓心。

对于较为矮小的植物,很可能侵入植物的根部。

桑天牛每隔一段距离便会咬出排泄孔,从上到下进行排列。

幼虫会在冬季的时候在树干内取暖,度过冬天,等到来年的春季便会继续进行觅食,在夜晚会将卵产在杨树上。

5、盲蝽。

盲蝽喜欢吸食嫩芽部分的汁液,如果看到叶片缩小,节间变短,则很有可能是盲蝽所致。

盲蝽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夏季的时候,白天藏在很难找到的地方,到了晚上便出来觅食,对杨树苗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6、杨树的溃疡病。

杨树一旦感染上了溃疡病之后,杨树苗木的成活率便会受到影响,第二年的苗圃的种植也会受到影响。

因为感染上溃疡病的苗圃,第二年种植的时候,生长出的苗木也会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杨树的成活和生长。

7、杨树的叶锈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作者:张喜军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9期
一、杨树黑斑病的防治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引起早期落叶。

该病害对集约经营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一种危险的病害。

我地的北方型杨树如中林46、107等杨树感染此病害较重。

(1)识别特征此病害的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毫米,黑褐色或褐色。

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2)发生规律该病害由半知菌黑盘孢目的盘二孢属病菌引起。

我国杨树上的盘二孢菌已报道有2种,且有专化型存在,杨树上为黑杨盘二孢菌,它有2个专化型,即单芽管专化型和多芽管型。

黑斑病由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散传播,长途传播主要靠插穗和苗木。

该病害在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在我地于6月上旬开始发生,夏秋之间最盛,直到落叶为止。

(3)防治方法防治杨树黑斑病惟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杨树品种,意大利I-69杨、I-63杨、I-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而I-214杨等杨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

其他预防措施参见花叶病毒病
二、杨树锈病的防治
春天杨树展叶期,常可见到树上满布黄色粉堆,形状象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

严重受侵的病芽经3周左右便干枯,这就是杨树锈病。

(1)识别特征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形成黄色小斑点,以后在叶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即锈病病菌的夏孢子堆。

严重时夏孢子堆可联合成大块,且叶背病菌部隆起。

受侵叶片提早落叶,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叶片枯死。

较冷的早春可在病落叶上见到赭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的疱状物,即为锈病病菌的冬孢子堆。

病菌还会危害嫩梢,形成溃疡斑。

(2)发生规律引起杨树锈病的病菌原菌在我国有马格栅菌、杨栅菌和圆痂夏孢菌。

目前普遍承认的在我国主要是前两种。

在我地,于3月底4月初气温升高到15~16℃时病芽便陆续出现。

一般病芽比健芽早1~2天展开,经3周左右便干枯,病芽主要在枯条上部为多。

病菌芽陆续出现的时期为4周左右,但大量出现主要在4月中下旬。

由于夏孢子的重复侵染,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到7、8月份,由于气温不断升高,不利于夏孢子的萌发侵染,故病
害进入平缓期。

到9月初,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枝叶的二次抽发,病害又进入发展阶段,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期,到10月下旬,由于温度不断降低,病害便停止发生。

(3)防治方法在初春病芽出现时期可以利用病芽颜色鲜艳和形状特殊的特点及时发现并摘除。

摘除病芽要早,彻底,并随摘随装入塑料袋中,以防夏孢子扬散;也可以在该时期喷洒多菌灵800倍液以消灭病芽,如果辅以摘除病芽或喷药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在发病期间喷洒50%的代森氨1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等,有一定效果。

室内试验表明洗衣粉液2000倍对夏孢子萌发有100%的抑制效果。

及时清除田间病菌落叶,以减少病菌的可能来源。

由于夏孢子大多降落在离其产生处300米范围内,故育苗区应尽可能远离发病菌的大苗区。

三、杨树溃疡病的防治
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发生了杨树溃疡病的危害,如不加以预防和控制有大规模爆发和流行的趋势,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杨树溃疡病菌通常以潜伏状态存在于树皮内,杨树苗在苗圃中即可被侵染,但多不表现症状,只有当寄主生长衰弱时才可发病,发病最适温度在18℃至25℃,所以春季移栽的杨树幼苗发病率最高。

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往往先从树苗茎部的伤口、皮孔、死芽及冻伤处开始,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褐色坏死病斑,当病斑横向扩展围绕树干或枝条一周时,就会造成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

根据国内外有关杨树溃疡病的研究结果,树体内的含水量与发病关系非常密切,当树皮膨胀度低于60%时发病重,高于80%时抗病性增强。

一般来说在河堤、圩堤、渠道顶郭所植的树比底部所植的树发病重;浅栽比深栽的发病重;及时浇足水或打泥浆栽树的发病轻、成活率高;不浇水、失水多的发病重。

可以说,水是前期预防杨树溃疡病的特效药,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围绕水来做文章,以便更好地预防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具体要做到严把“三关”:
1、苗木关不同品种的发病程度和成活率存在很大差异。

如传统栽植的69杨、72杨和新推广的南林35杨、351杨发病比较严重,造林成活率在30%左右,而一些耐旱、耐寒的北方系列的杨种如106杨、109杨发病轻,成活率高达90%以上,但其后期生长速度慢、出材率低,经济效益相对较差,所以必须根据不同栽培目的和用途来选择杨树品种,切勿一刀切。

二要选用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粗壮苗木造林,不要使用以尿素等化学肥料做追肥的苗木造林,后者有一些显著特征:苗干比较纤瘦、秋梢较长、木质化程度低、茎多呈弯曲状,严重时往往在苗圃中就会出现干斑、根腐、立枯等发病症状。

三要避免从发病较重的疫区大量调苗,应尽量使用本地育苗造林,挖苗时尽量保持苗木根系完整,减少伤害,压缩从起苗到运输和栽植的时间,以便减少苗木树体水分的流失。

2、栽植关一要对不能做到现挖现栽的苗木,栽前必须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切勿放在日光下照射和长时间假植。

二要深栽,原则上杨树栽植的深度必须在1米左右,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来确定栽植的深度,在地下水位偏低的地区,栽植深度必须达到80
厘米以上,在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栽植深度也必须达到60厘米左右,深栽不但有利于根系直接吸收地下水,而且可以促进苗木萌发、不定根的有效生长和发根数量,提高成活率。

三要浇足水,不但要保证土下的根系和苗干能吸到水,而且要让其周围的土壤也能湿润,另外浇水后要及时踩实土壤,使苗木根系不吊空。

3、管护关一要防栽后倒伏,二要适时补充水分,三要防人、畜对树的损伤,以便减少病菌的侵入,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作者单位:161200黑龙江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