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毕业设计 推板
(完整版)塑料模毕业设计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锥形塑料件注塑模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摘要本文是关于锥形塑料件注塑模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塑件的成形工艺分析,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分型面位置的确定,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成形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等。
在正确分析塑件工艺特点和PP材料的性能后,涉及模具结构、强度、寿命计算及熔融塑料在模具中流动预测等复杂的工程运算问题;运用CAD、UG等不同的软件分别对模具的设计、制造和产品质量进行分析。
锥形塑料件注塑模设计,采用一般精度,利用CAD、UG来设计或分析注射模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件和脱模机构等等。
综合运用了专业基础、专业课知识设计,其核心知识是塑料成型模具、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塑料成型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CADCAMCAE等。
关键词:模架;标准件;脱模推出机构SynopsisThis paper is about the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 cone-shaped include plastic parts forming process analysis, determination of die structure form, parting surface positioning, gating system forms and runner design, forming parts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ormwork and standard parts choose, shut the mould design of steering mechanism, stripping out institution design, etc.In the correct analysis plastic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PP material performance, involving the mould structure, strength, lifetime calculation and molten plastic mould flow prediction in complex engineering computation problem; Using CAD, such different software UG respectively to mold of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 quality analysis. Tapered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use general accuracy, use CAD, UG to design or analysis of injection mold, gating system, discusses guide components and moulding mechanism, etc.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professional basis, professional class design, and its core knowledge is plastic molding, material molding technology base, mechanical design,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computer aided design, mould CADCAMCAD, etc.Key words: formwork; standard parts; stripping out institution design目录1.绪论 (1)2.塑件分析 (4)2.1塑件设计要求 (4)2.2塑件结构分析 (5)2.3塑件原材料分析 (5)2.4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6)3.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 (7)3.1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 (7)4.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8)4.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5)4.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8)5.注射机选用 (9)5.1注塑机简介 (9)5.2注塑机基本参数 (9)5.3注射机的选用原则 (10)5.4选择注射机 (10)5.5注射压力的校核 (11)5.6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量n (11)5.7 按注射机的锁模(合模)力的校核 (11)5.8 模具厚度校核 (12)6.分型面的选择 (13)6.1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3)7.浇注系统设计 (14)7.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4)7.2主流道设计 (14)7.3主流道尺寸 (14)7.4浇口套设计 (15)7.5分流道的设计 (15)7.6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16)7.7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16)7.8分流道的布置 (16)7.9浇口的设计 (16)7.10浇口位置选择的原则 (16)7.11浇口的选用 (17)7.12浇口结构尺寸的经验计算 (17)7.13浇注系统的平衡 (17)7.14冷料穴 (18)7.15拉料杆的设计 (18)7.16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 (18)7.17排气方式 (18)8.成型零部件设计 (20)8.1整体式凹模、凸模结构 (20)8.2组合式凹、凸模结构 (20)8.3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0)8.4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 (20)8.5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 (21)8.6型腔高度尺寸的计算 (21)8.7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22)8.8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2)8.9组合式矩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22)8.10组合式矩形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22)9.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24)9.1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24)9.2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5)9.3导向机构的分类 (25)9.4导柱导向机构设计要点 (25)9.5导柱的设计 (26)9.6导套的设计 (26)10.推出机构的设计 (27)10.1推出力的计算 (27)10.2按模具中的推出零件分 (27)10.3推管推出机构 (28)10.4推管的固定与配合 (28)11.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9)11.1求单位时间(每分钟)内注入模具中的塑件质量M (29)11.2求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29)11.3求冷却管道直径d (30)11.4求冷却回路总传热面积A (30)11.5冷却水回路设置的基本原则 (30)11.6冷却系统的结构 (30)12.模具材料的选择 (32)12.1塑料模零件选材原则 (32)12.2模具材料的选用 (32)13.装配图 (33)14.结束语 (34)15.致谢 (35)16.参考文献 (36)绪论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利用其特定的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1.2塑料模工艺与注塑模具 (1)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3)第2章注塑模的工艺分析 (4)2.1注塑模组成部分 (4)2.2模具的毛坯、制造特点和使用关系 (5)2.3注塑模结构分析 (6)2.4注塑模工作原理及装配图 (7)第3章定模板的制造加工 (9)3.1定模板的加工 (9)3.1.1制定定模板加工步骤 (9)3.1.2 选择加工设备 (12)3.2加工工艺过程 (12)第4章型芯的加工制造 (13)4.1型芯的加工 (13)4.1.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13)4.1.2 加工工艺过程 (16)第5章定模座板、动模座板的加工 (18)5.1定模座板的加工 (18)5.1.1制定定模座板加工步骤 (18)5.1.2 选择加工设备 (20)5.1.3工工艺过程 (20)5.2动模座板的加工 (20)5.2.1制定动模座板加工步骤 (21)5.2.2 选择加工设备 (22)5.2.3工工艺过程 (22)第6章型芯固定板的加工 (23)6.1制定型芯固定板加工步骤 (23)6.1.1分析型芯固定板的结构 (24)6.1.2 确定加工方法 (24)6.1.3 选择加工设备 (24)6.2加工工艺过程 (24)第7 章支承零部件的加工 (26)7.1支承板的加工 (26)7.1.1制定支承板加工步骤 (26)7.1.2 加工工艺过程 (27)7.2垫块的加工 (28)7.2.1制定垫块加工步骤 (28)7.1.2 加工工艺过程 (29)第8章推出机构的制造 (30)8.1推件板的加工步骤 (30)8.1.1制定推件板加工步骤 (30)8.1.2 加工工艺过程 (34)8.2推板的制造 (34)8.2.1制定推板加工步骤 (35)8.2.2 加工工艺过程 (35)8.3推杆固定板的加工 (36)8.3.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36)8.3.2 加工工艺过程 (37)第9章标准件的选用 (38)9.1导柱的选用 (38)9.2浇口套的选用 (39)第10章模具装配、试模与调试 (41)10.1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1)10.2连接件的调试与修整 (43)10.3注塑模中出现的问题 (44)10.4成型设备的参数 (44)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塑料模具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任务书,圆盖注塑模设计与制造(好东西)

圆盖注塑模设计学生:林波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圆盖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圆盖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保护盖产品。
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侧抽机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圆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轮辐式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圆盖。
零件名称:圆盖生产批量:中小批量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件立体图形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包括: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表面质量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具体分析如下: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料品种结构特点使用温度化学稳定性性能特点成型特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属于热塑性塑料非结晶态树脂,不透明小于85-110℃,脆化温度未-18℃有较良好的耐化学试剂性,不耐浓的氧化性酸及醛、酮、酯、氧化烃等不透明,具有良好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耐热、耐腐、耐磨及良好的抗蠕变性,介电性能好,吸水性较强熔融温度高(超过250℃时才出现分解),熔体粘度不太高,流动性中等(溢边值为0.04mm),与流动性和压力有关,对压力更敏感,冷却速度较快,成型收缩小结论: ①熔融温度较高,熔体黏度中等,一般采用螺杆注射机成型,模具温度可控制在60-80℃②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③易发生熔接熔接痕,应注意选择进料口位置形式,顶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现“白色痕迹”(但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脱模斜度应取2°以上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⑴ 从图纸上分析,该塑件的外形为回转体,壁厚均匀,都为3.5mm,且符合最小壁厚要求.⑵ 塑件型腔较大,有尺寸不等的孔,如:36-Ф3.5 、6-Ф16,它们均符合最小孔径要求.⑶ 在塑件侧壁有四个Ф5mm的孔,因此成型后塑件不易取出,需要考虑侧抽装置.3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该塑件的未注公差按MT5级公差要求,其余公差要求按制件的制件图所示公差要求塑件的外形尺寸: ФФ内形尺寸: Ф孔尺寸: ФФФФ空心距尺寸: ФФФФ4、塑件表面质量分析:该塑件为工业用圆盖塑料,对其表面质量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粗糙度可取Ra3.2um ,塑件内部也不需要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所以内外表面的粗糙度都3取Ra3.2um.结论:该塑件可采用注射成型加工,且加工性能较好,但成型以后需要设置侧抽芯机构才能将塑件顺利脱出.二、成型设备选择与模塑工艺规程编制1、计算塑件的体积:+2、注塑机的初步选择塑件成型所需的注射总量应小于所选注塑机的注射容量.注射容量以容积()表示时,塑件体积(包括浇注系统)应小于注塑机的注塑容量,其关系是:式中- 塑件与浇注系统的体积()- 注射机注射容量()0.8- 最大注射容量利用系数根据塑件的原材料分析,查相关手册①得知该塑件的原材料所需的注射压力为60-100 ,由于塑件的尺寸较大,型芯较多,所以选择较大的注射压力.模具所需的注射压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其关系按下式:式中- 塑件成型是所需的压力()- 所选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模具所需的最大锁模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其关系式如下:式中- 模具型腔压力,取45MPa- 塑件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注射机额定锁模力(N)再根据塑件形状及尺寸采用一模一件的模具结构,由以上数据,相关资料②初选螺杆式注塑机:XS-ZY-250.它的注射容量为250,注塑压力为130MPa,锁模力为1800KN,均满足以上条件.3、塑件模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ABS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见下表,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工艺参数规格工艺参数规格预热和干燥温度t/℃: 80-95成型时间/s 注射时间0-5时间/h: 4-5保压时间15-30料筒温度t/℃ 后段150-170 冷却时间15-30 中段165-180 总周期40-70 前段180-200螺杆转速n/()30-60喷嘴温度t/℃ 170-180后处理方法红外线灯烘箱模具温度t/℃ 50-80 温度t/℃ 70 注射压力p/Mpa 60-100时间/h2-4三、注射模的结构设计注射模结构设计主要包括: 分型面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浇注系统设计、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推件方式、侧抽芯机构的设计、模具结构零件设计等内容.1、分型面的选择该塑件为工业用圆盖塑料,对其表面质量没有什么高的要求,只要求外径没有明显的斑点及熔接痕.在选择分型面时,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考虑不影响塑件的外观以及成型后能够顺利取出制件如图所示,塑件留动模,塑件的脱模容易实现,且模具的加工相对以上方案简单,方便. 所以,通过对以上几种分型面的考虑以及塑件的外观的要求,选择大端底平面作为分型面的方案较合适.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由于该塑件采用一模一件成型,所以,型腔布置在模具的中间.这样也有利于浇注系统的排列和模具的平衡.3、浇注系统的设计(1)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处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是熔体最先流经模具的部分,它的形状与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熔体的温度降和压力损失最小。
塑胶模具推板厚度计算公式

塑胶模具推板厚度计算公式塑胶模具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塑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推板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模具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正确计算塑胶模具推板厚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塑胶模具的设计中,推板是模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压力和挤压力。
因此,推板的厚度必须足够大,以保证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者破裂。
同时,推板的厚度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增加模具的制造成本和重量,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推板厚度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模具的结构、材料、工作条件等。
一般来说,推板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t = K F L / (S W)。
其中,t为推板厚度,K为系数,F为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力,L为模具的长度,S为模具材料的抗拉强度,W为模具的宽度。
在实际应用中,系数K的取值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具结构和工作条件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K的取值范围在0.5~1.0之间。
当模具的结构比较复杂或者工作条件比较苛刻时,可以适当增大K的取值,以提高推板的稳定性和强度。
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力F是推板厚度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推板的厚度。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模具的设计和工作条件来确定F的取值。
一般来说,F的取值范围在50~200MPa之间。
当模具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时,可以适当增大F的取值,以提高推板的厚度。
模具的长度L和宽度W也是推板厚度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推板的厚度。
一般来说,模具的长度L和宽度W越大,推板的厚度就越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具结构和工作条件来确定L和W的取值。
模具材料的抗拉强度S是推板厚度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推板的厚度。
一般来说,模具材料的抗拉强度S越大,推板的厚度就越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具材料来确定S的取值。
推板模设计01

(3)型芯锥面采用线切割加工时,注意线切割与型芯顶部应有 0.1mm的间隙,如图 8.3.3所示;避免线切割加工使型芯产生过切,如图8.3.4所示。 (4)推板与回针通过螺钉连接,如图8.3.1所示。 (5)模坯订购时,注意推板与边钉配合孔须安装直司(直导套),推 板材料选择应相同于M202。 (6)推板脱模后,须保证胶件不滞留在推板上。
导柱
推板
回针 图8.3.1
推板模机构要点 推板脱模机构要点:(1)推板与型芯的配合结构应呈锥面;这 样可减少运动擦伤,并起到辅助导向作用;锥面斜度应为3~10, 如图8.3.2所示。 (2)推板内孔应比型芯成形部分(单边)大0.2~ 0.3mm,如图8.3.2所示。
型芯 推板 配合锥面 推板 固定板 图8.3.2 图8.3.3 线切割加工线 型芯产生过切 图8.3.4 型芯
推板机构示例
(1)如图8.3.4所示,此模一件多腔,线切割加工型芯、推板、固定 板。推板模通常采用球形拉料杆,浇道只在前模开设,如图8.3.5 所示。此推板模线切割线将米仔位留在型芯内,防止胶件滞留在推 板上,如图8.3.6所示
前模开浇道
图8.3.5
球形拉料杆
推板 型芯 固定板 型芯 前模型腔边缘 线切割线 胶件米仔 图8.3.4 球形拉料杆 图8.3.6
图8.3.9
胶件柱位
型芯
推板
连接杆
山打螺丝
设计4个或多个连接杆连接推板和啤机顶棍, 由啤机顶棍直接控制顶出和复位。
山打螺丝控制行程: L≥顶出行程+10mm(板模固定板在推板内。特点:使后模板B变 小,减少线切割加工量。模具上固定板用螺钉、圆柱销与托板连接, 结构如图8.3.8所示。线切割加工线将圆柱位留在型芯内,使胶件能 顺利脱模,如图8.3.9所示。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任务书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选题背景塑料制品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其在各行业的生产和制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因此,本毕业设计选题为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旨在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水平。
二、选题目的1. 深入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学习并应用CAD/CAM技术在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应用;3. 研究和解决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工程问题;4. 提高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水平和质量;5. 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应用。
三、研究内容1.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过程;(2)学习塑料模具的结构与设计要求;(3)探究不同塑料材料对模具性能的要求。
2. CAD/CAM技术在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应用(1)学习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掌握利用CAD/CAM软件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应用CAD/CAM技术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塑料模具。
3.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与解决(1)调研目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3)设计并制造适用于特定需求的塑料模具。
4.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水平和质量提高(1)通过实践掌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优化方法;(2)改进现有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3)提高塑料模具的设计精度和生产效率。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图书、期刊和学术论文,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学习和应用CAD/CAM技术进行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目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进度安排第1-2周:调研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注塑模毕业设计【范本模板】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U型座3D造型及注塑模设计二级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专业: 材料成型班级:12成型2 学生姓名:徐晨阳学号:12011027 指导教师:伊启平职称: 高级讲师评阅教师: 田文彤职称:副教授2016年06 月摘要根据所学的知识,本次设计,我选的是U型座的注塑模设计。
这次毕业设计是利用计算辅助而展开的,分为两个阶段完成(机械部分和计算机部分)。
先利用PROE制作零件三维图,分析制件基本属性。
然后选择注射机(海天SA1200/410U),并设计其组成机构内容。
最后完成零件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关键词:侧抽芯斜导柱 PROE Moldflow 计算校核Abs tract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the design,I choose is U type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use, calculation of the auxiliary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mechanical parts, and computer).Parts are manufactured using PROE 3D figure,occurring basic attribute。
Then select the injection machine (HaitianSA1200/410U).And And design the content of institutions.The finished parts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 drawingKeywords:Mobile phone battery cover slider angle pin PROE MOLDFLOW Calculating Proofread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前言 (9)1.1 塑料成型模具的分类及注塑模 (9)1.2 选题的意义和依据 (9)1。
模具毕业设计118外缘翻边圆孔板的塑料模设计说明书

前言模具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都越来越多地依靠模具来进行生产加工。
模具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现代工业产品的品种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发展和技术经济水平。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我们的设计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毕业之际,特安排了此次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也是我们专业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次设计的目的:一、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设计的实际训练,从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能力。
二、巩固复习三年以来所学的各门学科的知识,,以致能融贯通,进一步了解从模具设计到模具制造整个工艺流程。
三、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错误难免,敬请老师批评、指导,不胜感激。
目录第1章毕业设计课题与要求 (3)第1.1节毕业设计课题与要求 (3)第2章模具的设计与计算 (4)第2.1节整体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与方案 (4)第2.2节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具设计与计算 (5)第2.3节工艺与设计计算 (7)第2.4节计算凸模、凹模、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10)第2.5节按结构图计算闭合高度 (11)第2.6节模架的选择 (12)第2.7节模具各零件详细尺寸的设计 (13)第3章压力机的选取 (16)第3.1节压力机的选取 (16)后语 (17)主要参考文献 (18)第1.1节毕业设计课题与要求1.1.1设计课题对下图一冲压件进行设计,材料为不锈钢,厚度为0.8mm。
大批量生产,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公差等级为IT14级。
1.1.2设计任务书与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
(2)零件图数份,装配图。
第2.1节整体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与方案2.1.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尺寸公差无特殊要求,按IT14级选取,利用拉深,冲孔,切边方式可达到图件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