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试剂的溶解性精修订
初中化学鉴别物质的方法

初中化学鉴别物质的方法初中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科,鉴别物质的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入手,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实施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一、溶解性鉴别法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通过观察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现象可以初步鉴别物质的特性。
常用的溶解性鉴别法包括:1.溶解性试验:将待鉴别物质分别与水、酸、碱等溶剂接触,观察其是否溶解或反应产生气体、沉淀等变化。
2.溶解度试验:在已知溶液中逐渐加入待鉴别物质,观察其溶解度的变化。
根据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二、颜色鉴别法物质的颜色是其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光线的结果,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颜色鉴别法包括:1.火焰颜色鉴别法:将待鉴别物质分别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火焰中燃烧时产生的颜色是不同的,可以根据颜色的差异初步判断物质的成分。
2.试剂颜色反应法:使用适当的试剂与待鉴别物质反应,观察反应后产生的颜色变化。
不同物质与试剂反应时常会出现颜色变化,通过对比颜色的差异可以初步鉴别物质的性质。
三、气味鉴别法物质的气味是其挥发性和化学性质的表现,通过嗅闻物质的气味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气味鉴别法包括:1.嗅闻法:将待鉴别物质接近鼻部,轻轻吸气,观察气味的特点和变化。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味,可以根据气味的特征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四、燃烧鉴别法物质的燃烧性质是其化学性质的重要表现,通过观察物质在燃烧时的现象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燃烧鉴别法包括:1.燃烧试验:将待鉴别物质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其燃烧特点和产物变化。
不同的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火焰、气味和残余物,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五、沉淀鉴别法物质的溶解度是其化学性质的表现,通过观察物质在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沉淀鉴别法包括:1.沉淀试验:将待鉴别物质与适当试剂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化学常见的常见的沉淀及溶解性口诀

常见沉淀白色:BaSO4/BaCO3/CaCO3/AgCl/Ag2CO3/Mg(OH)2/Fe(OH)2/Al(OH)3/CuCO3/ZnCO3/MnCO3/Zn(OH)2 Fe(OH)2蓝色:Cu(OH)2浅黄色:AgBr红褐色:Fe(OH)3沉淀鉴别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AgBr淡黄色沉淀AgI ,Ag3PO4黄色沉淀CuO 黑色沉淀Cu2O 红色沉淀Fe2O3 红棕色沉淀FeO 黑色沉淀FeS2 黄色沉淀PbS 黑色沉淀FeCO3 灰色沉淀Ag2CO3 黄色沉淀AgBr 浅黄色沉淀AgCl 白色沉淀Cu2(OH)2CO3 暗绿色沉淀BaCO3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CaCO3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溶的碳酸盐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不溶的碱、金属氧化物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相关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均可溶盐酸盐银不溶硫酸盐钡不溶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 BaSO4. AgCL. Mg(OH)2蓝色沉淀: Cu(OH)2红褐色沉淀: Fe(OH)3不建议死记硬背,只需记住每个阴离子里哪个不溶即可,钾钠铵硝都溶溶解性口诀一钾钠铵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银铅钙。
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氢氧根多溶一个钡④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⑤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也是沉淀);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碱性物质中除了钾离子钠离子铵离子锂离子还有钡离子也可溶⑤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溶解性口诀二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化学常用药的配制

常用药的配制1.测硅用药1.1 酸性钼酸铵:1.1.1称取50g钼酸铵溶于约500ml1级试剂水中。
1.1.2取42ml硫酸(比重1.84)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到300ml,1级试剂水中,并冷却到室温。
将1.1.1配制的溶液加入到1.1.2配制的溶液中然后用1级试剂水稀释1L.1.2 10%洒石酸溶液(质量/体积)称取100g洒石酸溶于1L的1 级试剂水中.使用期二周。
1.3 4%抗坏血酸(质量/体积)称取4g抗坏血酸溶于1L的1 级试剂水中.2.测铁用药2.1 盐酸(1+1)取500ml浓盐酸加入到1L的1级试剂水中。
2.210%(m/V)盐酸羟胺溶液称取100g的盐酸羟胺溶于1L的1 级试剂水中.2.30.1%(m/V)邻菲罗啉溶液称取1g邻菲罗啉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用1级试剂水稀释至1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
并在暗处保存。
2.4乙酸-乙酸铵缓冲液称妈100g乙酸铵溶于1级试剂水中,加入200mL冰乙酸,用1级试剂水稀释至1L,摇匀后贮存。
2.5氨水(1+1)取500ml浓氨水加入到1L的1级试剂水中。
3.测铜用药3.1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溶液称取1.0g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溶于200mL乙醇溶液(1+1),微热使之溶解,冷却,若有沉淀应过滤后使用。
3.2硼砂缓冲液称取2.5g氢氧化钠,溶于920mL水中,加硼酸辣24.8g,使其溶解即可。
3.310%柠檬酸三铵溶液(m/V)称取100g柠檬酸三胺溶液溶于1L1级试剂水中。
3.40.005%中性红指示剂。
称取0.005g中性红溶于100g1级试剂水中。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2mol/L〕称取80g氢氧化钠溶于1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新制备的除盐水)中,摇匀。
再标定(见规程P259)。
4.测联氨用药4.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量取100mL 浓硫酸,在不断搅拌下徐徐加入已有300mL试剂水的烧杯中,冷却后,加入15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待完全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贮存于棕色瓶中放置在暗处。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

化能力,要现配现用。 4.甲醛溶液 它常用来杀灭细菌、病毒。通常以2~5%溶液消 毒器具。本品又可作实验室熏蒸消毒。 5.漂白粉 本品含有效氯为25~30%,有强杀菌力,能消毒、 防腐、防臭和溶解坏死组织,但作用时间短。 十二、麻醉剂 它可分挥发性 (如乙醚)和非挥发性 (如氨基甲酸 乙酷)两类。前者作用时间短麻醉深度容易掌握,动物麻醉后也 容易苏醒;后者作用的时间比较长,用法简单,但麻醉后苏醒 较慢,不大容易掌握麻醉的深浅程度。在中学生物实验申,使 用较多的是乙醚和氨基甲酸乙酷两种。 1.乙醚 无色液体,味灼烈,有强挥发性和易燃性。乙醚能使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暂时性机能麻痹。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 醉方法。 2.氨基甲酸乙脂 它是无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其水 溶液是比较温和的麻醉药,安全度大,多数实验动物都可使用, 更适用于小动物。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
一、检验酸碱性的试剂 1.酚酞试液 取0.1酚酞,溶解在100mL60~90%的乙醇溶液里, 装在试剂瓶内密闭保存。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2.麝香草酚酞(百里酚酞)试液 把0.1g白色的麝香草酚酞溶解在 100mL90%乙醇里制得。当pH值由9.4~10.6时,颜色为无色至 蓝色。 3.溴甲酚紫指示剂 将0.1g溴甲酚溶于9.25mL的0.02mol/L氢氧 化钠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250mL制得。当pH值由6.2~6.8 时,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淡紫色,变色点在pH6.7。 二、定性鉴定某些物质的试剂 1.鉴定葡萄糖的试剂 (1)班氏(Benedict)试剂 a.在600mL蒸馏水中溶解173g柠檬酸钠和100g无水碳பைடு நூலகம்钠, 冷却后稀释到850mL。
五、干燥剂 干燥剂对游离水往往具有化学结合的作用,物理吸附作用或 两种作用兼有。选用干燥剂应注意其本身和被干燥的物质有无 化学作用,以免引起被干燥物质的破坏或吸收。常用干燥有: 1、氧化钙 (cao) 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可干燥氧、氨、 氨、胺等气体,不可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氯化氢、 硫化氢。 2、碱石灰 白色固体,呈碱性。它由氧化钙粉末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经充分混和后置铁皿中于200~250℃下干燥而成。可 以干燥氨、胺等气体。常用于避免水或二氧化碳进入反应系统 的装置中。 3、硅胶 半透明,内表面很大的多孔性固体,对水有强烈的 吸附作用。可干燥氧、氮、氨、胺等气体。常用于干燥器中。 含有钴盐的硅胶,叫变色硅胶,干燥时呈蓝色,吸水后呈粉红 色。硅胶吸附水后可以在120℃烘干再用。 其他的干燥剂还有五氧化二磷、氯化钙、硫酸钙、氧化铝、 氧化钡、硫酸镁、硫酸钠、碳酸钾和高氯酸镁等。
精选常用试剂的溶解性

1 .二甲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异溶剂,溶于水、初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
2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初级烷相似。
3 .乙醚: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4 .戊烷: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
5 .二氯甲烷: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强7 .二硫化碳: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8 . 丙酮: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9 .1,1- 二氯乙烷: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10 .氯仿: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11.12. 甲醇: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四氢呋喃:优异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13 .己烷:与甲醇部分溶解,与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14 .三氟代乙酸: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5 .1, 1,1- 三氯乙烷: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16 .四氯化碳:与醇、醚、石油醚、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17 .乙酸乙酯: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互溶,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麻醉性18 .乙醇: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19 .丁酮: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20 .苯: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强烈毒性21 .乙睛: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细胞培养中的常用试剂

1.pbs缓冲液PBS是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一般作为溶剂,起溶解保护试剂的作用。
它是生物化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缓冲液,主要成分为Na2HPO4、KH2PO4、NaCl和KCl,由于Na2HPO4和KH2PO4它们有二级解离,缓冲的pH值范围很广;而NaCl和KCl主要作用为增加盐离子浓度。
如有需要PBS还可以补加1 mmol/L CaCl2和0.5 mmol/L MgCl2,以提供双价阳离子。
注:PBS不是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保存方法高温高压灭菌后置于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
PBS缓冲液(pH7.2~7.4):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10mmol/L, KH2PO42mmol/LPBS缓冲液一般作为溶剂,起溶解保护试剂的作用,具体试剂一般也有不同的比例配方,在针对性上就有了更好的效果。
1x PBS缓冲液就是0.01M的PBS,可直接使用,2x PBS 就是2倍浓度,使用时稀释一倍使用。
0.1M的PBS一般不用来配置缓冲液,用于其它用处。
作用PBS是磷酸缓冲盐溶液的简称,不仅伪狂犬病毒要用它稀释,一般的有活性的生物制剂都要用它来稀释。
原因就是它具有盐平衡、可调整的适宜pH缓冲作用,蒸馏水不具有盐平衡作用,可以破坏生物蛋白的结构及生物特性;生理盐水不具有调整pH的作用,对完整的、具有活性的物质不能保证其在最适条件下参与生物反应,所以使用PBS是首选。
PBS也不是万能的,有的生物活性物质需要的条件比PBS还要高,就需要在平衡缓冲液中加入2.DMEM培养液DMEM是一种含各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培养基,是在MEM培养基的基础上研制的。
与MEM比较增加了各种成分用量,同时又分为高糖型(低于4500mg/L)和低糖型(低于1000mg/L)。
高糖型有利于细胞停泊于一个位置生长,适于生长较快、附着较困难肿瘤细胞等 DMEM 是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的缩写,所以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1)氨基酸含量为依格尔培养基的2倍,且含有非必需氨基酸,如甘氨酸等;(2)维生素含量为依格尔培养基的4倍;(3)含有糖酵解途径中的重要物质——丙酮酸;(4)含有微量的铁离子。
流式常用试剂配制

一、流式细胞术常用试剂1、10%NaN3:将10gNaN3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室温保存;活体实验或在辣根过氧化酶反应中可不使用NaN3。
2、3%BSA/PBS:100ml PBS中加入3g BSA,使之溶解,再加入10%的NaN3。
3、500mmol/L EDTA:将186g EDTA?Na2?2H2O溶解于400ml蒸馏水中,用NaOH将PH调至,补充蒸馏水至500ml,分装,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4、4%多聚甲醛:在磁力搅拌下,将4g多聚甲醛溶于100ml PBS,加入数滴NaOH,在通风柜中于60度加热,使其溶解,调整PH至,使用前新鲜配制。
5、消化液:%胰蛋白酶(用培养液或PBS配制)或%胰蛋白酶与%EDTA的混合液。
6、红细胞裂解液:NH4Cl ,KHCO3 ,EDTA?2Na ,溶于100ml水中,调PH至,补充蒸馏水至500ml,4度储存,使用时需恢复至室温。
7、流式细胞抗体稀释剂:L PBS液(PH )+1%BSA+%Na2N3。
8、常用细胞破膜剂:PBS液(PH )+1%FBS(或BSA)+%NaN3+%saponin(Sigma 的效果不错)。
9、流式细胞染色洗涤液:含2%的BSA、%NaN3的PBS(PH )。
10、PI染液(保存液,10×,用于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10mg PI溶于10ml PBS,加入2mg 无DNA酶的RNA酶,4度保存备用。
应用时,10倍稀释,每管加~PI染液。
11、Hanks液的配制(BSS,主要用于培养液、稀释剂和细胞清洗液,不能单独作为细胞、组织培养液)原液ANaCl 160gMgSO4?7H2O 2gKCl 8gMgCl?6H2O 2gCaCl2溶于1000ml双蒸水原液B1)Na2HPO4?12H2OKH2PO4葡萄糖溶于800ml双蒸水2)%酚红溶液:取酚红置玻璃研钵中,逐滴加入NaOH并研磨,直至完全溶解,约加入NaOH 10ml。
常用分析试剂配制

1.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可取用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
2.乙醇制氨试液取无水乙醇,加浓氨溶液使每100ml中含NH39~11g,即得。
本液应置橡皮塞瓶中保存。
3.乙醇制硝酸银试液取硝酸银4g,加水10ml溶解后,加乙醇使成100ml,即得。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翳学敎育网整理。
一氯化碘试液取碘化钾0.14g与碘酸钾90mg,加水125ml使溶解,再加盐酸125ml,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瓶内,密闭,在凉处保存。
4.N-乙酰-L-酪氨酸乙酯试液取N-乙酰-L-酪氨酸乙酯24.0mg,加乙醇0.2ml使溶解,加磷酸盐缓冲液(取0.067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8.9ml与0.067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61.6ml,混合,pH值为7.0)2ml,加指示液(取等量的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与0.05%亚甲蓝的乙醇溶液,混匀)1ml,用水稀释至10ml,即得。
5.乙醇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g,加乙醇9.0ml与盐酸2.3ml使溶解,再加乙醇至100ml,即得。
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试液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1g,加水100ml溶解后,滤过,即得。
7.二硝基苯试液取间二硝基苯2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8.二硝基苯甲酸试液取3,5-二硝基苯甲酸1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9.二硝基苯肼试液取2,4-二硝基苯肼1.5g,加硫酸溶液(1→2)20ml,溶解后,加水使成100ml,滤过,即得翳学敎育网整理。
10.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0.25g,加氯仿适量与三乙胺1.8ml,加氯仿至100ml,搅拌使溶解,放置过夜,用脱脂棉滤过,即得。
本液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塞,置阴凉处保存。
11.二苯胺试液取二苯胺1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12.二氨基萘试液取2,3-二氨基萘0.1g与盐酸羟胺0.5g,加0.1mol/L盐酸溶液100ml,必要时加热使溶解,放冷滤过,即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试剂的溶解性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常用试剂的溶解性
1 . 二甲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
剂,强烈刺激性。
2 .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3 . 乙醚: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
4 . 戊烷: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
5 .二氯甲烷: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麻
醉性强
7 . 二硫化碳: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8 .丙酮: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9 . 1,1-二氯乙烷: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10 . 氯仿: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11 . 甲醇: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12 . 四氢呋喃: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13 . 己烷:与甲醇部分溶解,与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14 . 三氟代乙酸: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5 . 1,1,1-三氯乙烷: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
16 . 四氯化碳:与醇、醚、石油醚、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
甲烷中毒性最强。
17 . 乙酸乙酯: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互溶,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麻醉性
18 . 乙醇: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
19 . 丁酮: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20 . 苯: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强烈毒性21 . 乙睛: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
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22 . 异丙醇: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23 . 甲苯: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麻醉作用。
24 .乙二胺: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
刺激皮肤、眼睛
25 . 丁醇: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3倍。
26 . 乙酸: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级脂肪烃。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27 .吡啶: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
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28 . 乙酸丁酯: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29 . N,N-二甲基甲酰胺: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
低毒。
30 . 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类
31 . 二甲亚砜: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
啶、芳烃混溶。
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32 . 甲酰胺: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
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
皮肤、黏膜刺激性、
33 . 乙酰胺: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乙醚。
毒性较低
34 . 1,4-二氧六环: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不溶于
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微毒,强于乙醚2~3倍。
食用对人体无毒。
35 . 1,2-二氯乙烷: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36 . 乙二醇二甲醚: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
剂混溶。
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37 . 三氯乙烯: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有机有毒品
38 . 三乙胺: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
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39 . 丙睛: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40 . 庚烷:与己烷类似。
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41 . 硝基甲烷: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麻醉性,刺激性
42 . 硝基乙烷: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局部刺激性较强
43 . 4-甲基-2-戊酮: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44 . 辛烷: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45 . 氯苯: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
溶。
毒性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46 . 乙二醇一甲醚: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类。
47 . 乙二醇一乙醚: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48 . 对二甲苯: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49 . 二甲苯: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 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
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50 . 间二甲苯: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 等。
一级易燃液体
51 . 邻二甲苯: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52 . 环己酮: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脑、二
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53 . 环己醇: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
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54 . 糠醛: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
55 . N-甲基甲酰胺: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
一级易燃液体
56 . 苯酚(石炭酸):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
等,难溶于烃类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57 . 甲酚:微溶于水,能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
58 . 邻甲酚: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59 . 间(对)甲酚:与甲酚类似,参照甲酚。
60 . N,N-二甲基苯胺: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
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61 . 乙二醇: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难溶于氯仿、乙
醚、苯、二硫化碳等,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
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62 . 硝基苯: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
剧毒,可经皮肤吸收。
63 . 甘油:与水、乙醇混溶
64 . 1,2-丙二醇: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吸湿。
65 . 二甘醇: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
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
66 . 苄醇: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
℃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
67 .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
酮、烃、
卤代烃等。
较大毒性
68 . 喹啉: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
69 . 吗啉: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
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
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70 . 乙二醇碳酸酯: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中不溶。
毒性低
71 . 丁二睛: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
中等毒性
72 . 环丁砜: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